第3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還不算,在永璽的運作下,永珏請准皇父秘降上諭:若緬甸有變,凡涉南疆軍務,盡由四格便宜節制。

  永珏通習軍事,私下詢問哥哥:「緬甸果然能成邊疆大患?」

  永璽十分篤定:「不戰則罷,若要戰,必為準部第二。」

  永珏半信半疑:「緬甸固強,蠻荒之地,能有多少戰力?」

  永璽苦笑道:「若與緬戰,我有五大不利,守則有餘、攻必不足,你當銘記才好。」

  永珏用力點頭:「請四哥教我。」

  永璽把永珏引至書房,緩緩為他解說:「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緬甸道路、山脈、地形、各方兵力勢力不為兵部所知,此為一不利;《漢書》雲,兵驕者滅,緬甸多年征戰,民皆悍勇,地方綠營、朝中旗兵多有輕忽之心,此為二不利;北兵南下,水土不服,必要因此虧損戰力,此為三不利;朝廷雖有戰意,糧兵械器皆有不足,倘或突起狼煙,萬一糧草難濟,彼以有備之軍、抗我乏糧之師,前方將校,必要因此折損,此為四不利;緬甸有象騎,又有火器,此皆奇兵,恐戰我於不防,此為五不利。」

  永珏猶如撥雲見日:「四哥,您能做留侯了!」

  「我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永璽微微笑道,「你是要做元帥的人,不能如我一般,只可想到、不能做到,臨陣如何,還要看統帥機變如何,哪裡像我說的這樣悲觀。」

  永珏陷入沉思:「我想想——我想想——」

  「請旨查看軍備?」寒苓吃了一驚,「那可是雲南!用得著你一個親王去給緬甸增添體面麼?」

  永珏爭辯道:「額娘!兒子都二十了,大清久無戰事,難道就這樣一直養著,變成金絲雀不行?」

  「不成!」寒苓堅決不能鬆口,「早先放你去西北,那是因為天山大局已定,如今緬甸情形不為朝廷所知,你要去了,誤陷敵軍倒也罷了,萬一有所損傷——不成!父母在不遠遊,聖人的教化你都丟到哪裡去了?」

  永珏並不氣餒:「額娘便是多心,還有舅舅照應我呢,兒子快去快回,指定能趕上您的千秋。」

  寒苓疑道:「你這是為出宮開府的事兒,給我臉色看嗎?」

  永珏趕忙賠罪:「兒子哪敢呢!兒子又不是三歲的孩子,如何不知道額娘的苦心?可兒子就愛行軍打仗,朝政有四哥輔助阿瑪,兒子不能白白閒著,總該有一技之長吧?」

  寒苓略有心動:「皇上應了?」

  弘曆自然是不能答應的:他主要擔心兒子去雲南受苦。

  年過弱冠的嘉親王沒羞沒臊,跟在皇父身後撒嬌又撒潑,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架勢,終於還是惹惱了乾隆皇帝:「滾滾滾!你愛去哪兒去哪兒,朕眼不見心不煩。」

  嘴上說「眼不見心不煩」,乾隆爺也不能真的撂手不管,他想對什麼人好,那真是沒得話說——尤其對象是自己的寶貝兒子。

  出行的排場就不用說了,從馬車到侍衛,絕對超過親王規制的待遇,弘曆還怕永珏在路上受委屈,親自寫了一道上諭交給隨扈的侍衛頭兒慶福,內容粗暴簡單:這是朕的兒子,誰要眼瞎怠慢了他,朕讓他永遠失去睜眼的機會!

  寒苓這頭自不必說,各色點心、各類丸藥、衣服行李準備了兩三馬車,永珏相當無奈,擺開八字眉向永璟感慨:「你九哥一定不是阿瑪和額娘從外頭撿來的。」

  「祖宗規矩,皇室血脈不容玷污。」永璟翻了個白眼,「再說了,阿瑪額娘不缺兒子,犯不上到外頭冒領冒認。」

  「你小子行!」永珏揉了揉弟弟的頭頂,「嘴上功夫見長,都敢對我反唇相譏了。」

  和孝公主笑嘻嘻地說道:「九哥,別忘了給我帶禮物回來啊!」

  「乖,九哥指定不能忘!」永珏叮囑妹妹,「你要有空,多去陪你九嫂說說話,你侄兒侄女我可就託付給小十照顧了。」

  和孝公主認真應承:「九哥放心,有我呢!」

  寒苓看著幾個兒女,心中某處冰凍的地方突然有了融化的跡象:這些孩子都是他賜給自己的財富啊!

  丈夫要出遠門,公公婆婆大包大攬,當媳婦的自然輕省許多,祁婉左右插不上手,直接將側室劉佳氏塞進了南下的隊伍,美其名為「照顧爺的起居」。

  寒苓耳提面命:「你自承是辦正事兒去的,我也說不得什麼,有一條講在頭裡,沒在我跟前磕過頭的人,就算生出鳳凰蛋來,玉牒上也不能有他的名字!你要不服,今後再說出去,我只當你是暗度陳倉想著出去尋花問柳、不干正事兒,甭拿冠冕堂皇的理由敷衍我們,你記下了?」

  永珏乖乖答應:「兒子明白。」

  對親生的兒子是如此,對不是親生的兒子明顯就要寬容的多。

  寒苓依照前約,把宮女王氏玉英指給了八阿哥永璇做側室。

  永璇與王氏也算是皇室中的一股清流了:早先只是兩情相悅,後來因為各種意外不能走到一處,好在得著請安之便,這兩年也能經常見面,感情不但沒有變淡,反倒有些細水長流的意思,連永璇的正牌福晉章佳氏都默認了王氏的存在。

  「好好過日子吧!」寒苓也沒有旁的話能說了,「路是自個兒選的,以後如何,你們得自己扛著。」

  京師後宮的氣氛尚可,雲南前線可就沒那麼溫馨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