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郎成群越發得意,待午膳過後,就跑去成喜邊上:「二姐,二姐!讓我摸摸你的弓。」成喜倒是挺大方,將弓遞給他,成群知曉二姐的弓比他的重,也試著拉了拉,果然重了不少,他費盡力氣也只拉開一半,他小臉通紅,成群摸了摸他的腦袋:「你去玩大姐的弓,她的輕一些。」
郎成群又跑去找大姐,大姐正在練郎家戟法,見他要拿弓玩,便讓他自己去取,說完也不管他,又自顧練了起來。郎成群拿起成歡的弓,也是費了不少力氣,才拉開一半,他喘著氣跑到成歡邊上:「大姐,你的弓多重呀?」
郞成歡頭也沒回,手上腳上動作依舊不停:「一石八斗。」郎成群閉上了嘴巴,總算明白他爹為何讓他不要丟人現眼了,他還是好奇:「大姐,你和二姐何時拉開一石弓的?」
郞成歡回憶了片刻:「我是六歲,她是五歲半。」郎成群把弓放回架子上,跑回自己的院子,也埋頭練起武來。
郎長清很明白,儘管自己不願兩個女兒吃苦甚至擔上隨時會喪命的危險,但成歡成喜的天賦和努力她也看在眼裡,若她們也想選這條路,那自己唯有付出更多,讓她們再強大一些。也因此,她歇了解甲歸田的念頭,總想著,能替女兒多撐一會兒是一會兒。
郞成歡郎成喜兒時便常常跟著郎長清去軍營,對馬匹和兵器都很有興趣,自己央著爹爹教她們,一學便停不下來,兩人還暗自較勁,時常一起切磋,叫長清回想起自己兒時,也是同長白這般,不同的是,成歡成喜並駕齊驅,勝負難辨。
舞樂小公主很小便跟著母后時常來將軍府做客,有時候母后沒空,她便央著姑母將她帶出宮來。起先,她只是覺著有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姐姐特別新奇,這兩個姐姐又只是比自己大了幾個月,比宮裡頭的宮女和其他姐妹們要好玩多了。
後來她見過幾次成歡成喜練武,只覺她們英姿颯爽,不同凡響。又聽聞許多郎長清大將軍的故事,心生嚮往,可惜父皇與母后是如何都不許她去軍營里的,她便只能時常來將軍府玩。因為來得多了,有時舞樂甚至直接跟著下了朝的郎長清一起回來,也不需母后或者姑母陪著了。
她偷偷看過,郎大將軍是眾臣里長得最好看的一個,本領又極大,就連父皇也對他十分敬重。她知曉,將軍夫人也是她的姑母,郎大將軍對這個姑母極好,叫她下定決心,也要嫁給郎大將軍這樣的人。於是,她盯上了成歡成喜兩人,誰讓她們家裡就她們兩個呢,雖說是女子,可比那些男子強多了,她便勉勉強強接受吧。
可是,成歡成喜有兩個,長得又一樣,武藝也不分高下,她該怎麼選呢?於是她想了個主意,將一塊她喜歡極了的玉佩扔在郎家的樹下,決心誰撿了去,她就嫁給誰。
她蹲在一旁的假山便等著,等到迷迷糊糊睡去,瞌睡醒來,天色都暗了,她模模糊糊看見有人從那樹下走過,等她走過去,樹下的玉佩沒了,那人也走遠了。那人手上拿著一張弓,想了想往日裡,成喜才是喜歡弓箭的那個,便跑去尋成喜,果然,她正在院子裡練射箭。
舞樂轉了轉眼珠,走到她的邊上:「你可見過一塊月牙狀的玉佩?」
成喜轉過頭來看她,其實她並沒見過,只知曉舞樂慣愛鬧脾氣,若是不替她將玉佩尋來,沒準兒又要鬧出什麼事來,便點頭:「見過,只不過我一時記不起放在哪兒了,等我尋到再還給你。」她想著,自己再叫人去找一找,總不能叫她發脾氣的。
舞樂一聽,喜上眉梢:「無事,那本就是送給你的,你存好了便是。」說完,她就走了。
打那以後,舞樂再來郎家,便總是纏著成喜,還嚷嚷著要嫁給她,郎家無奈,與她說過幾遍女子與女子不可成親,她也不管,畢竟只有六歲的人,郎家的人也不好同她較真,久而久之,也就隨著她了。
再長大些,成歡成喜便每日跟著長清去軍營里了,因著女兒身份,在軍營里也只有大小姐二小姐的身份,不過她們亦是心滿意足,依舊認真跟著長清學著,許多訓練都同將士們一起,大伙兒自然知曉她們有幾分真本事,也敬著她們。
舞樂依舊總是往郎家跑,也依舊嚷嚷著要嫁給郎成喜,這事聖上與皇后也知曉,他們卻並不攔著,看聖上的意思,怕是真有幾分想撮合這門親事的心思。畢竟成歡成喜跟著長清在軍營的事,他亦是知曉的,成歡成喜的本事,他也知曉一二。雖說女子通婚前所未有,可如此便能拉攏郎家的話,何樂不為?
可惜,舞樂心心念念的郎成喜卻並不喜歡她,她亦是心有所屬,她的心上人不是別個,正是長公主府里的張巧。張巧是駙馬與丫頭所生,因著駙馬不能納妾,這孩子便一直養在長公主膝下,比她們小上兩歲。長公主不曾帶她來過將軍府,可成歡成喜去長公主府上時,是見過她的。
郎成喜同劉螢兒一般喜歡看戲,練武之餘便愛去戲院,那日她遇見張巧也在,見著面熟,回想一番想起是誰,便上前打了招呼,兩人便坐在一起看戲,誰知兩人聊起戲來,一見如故,便時常約定一同看戲。
張巧時常能學著花旦將戲文唱出,動作眼神也能學個幾成像,兩人去郊外踏青時,張巧會趁著無人時,唱給成喜聽。有幾段成喜尤其喜歡的戲,她也費了些心思,特意央著班主讓那花旦指點自己一二,日日在家中練習,只求成喜見了能歡喜片刻。
郎成群又跑去找大姐,大姐正在練郎家戟法,見他要拿弓玩,便讓他自己去取,說完也不管他,又自顧練了起來。郎成群拿起成歡的弓,也是費了不少力氣,才拉開一半,他喘著氣跑到成歡邊上:「大姐,你的弓多重呀?」
郞成歡頭也沒回,手上腳上動作依舊不停:「一石八斗。」郎成群閉上了嘴巴,總算明白他爹為何讓他不要丟人現眼了,他還是好奇:「大姐,你和二姐何時拉開一石弓的?」
郞成歡回憶了片刻:「我是六歲,她是五歲半。」郎成群把弓放回架子上,跑回自己的院子,也埋頭練起武來。
郎長清很明白,儘管自己不願兩個女兒吃苦甚至擔上隨時會喪命的危險,但成歡成喜的天賦和努力她也看在眼裡,若她們也想選這條路,那自己唯有付出更多,讓她們再強大一些。也因此,她歇了解甲歸田的念頭,總想著,能替女兒多撐一會兒是一會兒。
郞成歡郎成喜兒時便常常跟著郎長清去軍營,對馬匹和兵器都很有興趣,自己央著爹爹教她們,一學便停不下來,兩人還暗自較勁,時常一起切磋,叫長清回想起自己兒時,也是同長白這般,不同的是,成歡成喜並駕齊驅,勝負難辨。
舞樂小公主很小便跟著母后時常來將軍府做客,有時候母后沒空,她便央著姑母將她帶出宮來。起先,她只是覺著有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姐姐特別新奇,這兩個姐姐又只是比自己大了幾個月,比宮裡頭的宮女和其他姐妹們要好玩多了。
後來她見過幾次成歡成喜練武,只覺她們英姿颯爽,不同凡響。又聽聞許多郎長清大將軍的故事,心生嚮往,可惜父皇與母后是如何都不許她去軍營里的,她便只能時常來將軍府玩。因為來得多了,有時舞樂甚至直接跟著下了朝的郎長清一起回來,也不需母后或者姑母陪著了。
她偷偷看過,郎大將軍是眾臣里長得最好看的一個,本領又極大,就連父皇也對他十分敬重。她知曉,將軍夫人也是她的姑母,郎大將軍對這個姑母極好,叫她下定決心,也要嫁給郎大將軍這樣的人。於是,她盯上了成歡成喜兩人,誰讓她們家裡就她們兩個呢,雖說是女子,可比那些男子強多了,她便勉勉強強接受吧。
可是,成歡成喜有兩個,長得又一樣,武藝也不分高下,她該怎麼選呢?於是她想了個主意,將一塊她喜歡極了的玉佩扔在郎家的樹下,決心誰撿了去,她就嫁給誰。
她蹲在一旁的假山便等著,等到迷迷糊糊睡去,瞌睡醒來,天色都暗了,她模模糊糊看見有人從那樹下走過,等她走過去,樹下的玉佩沒了,那人也走遠了。那人手上拿著一張弓,想了想往日裡,成喜才是喜歡弓箭的那個,便跑去尋成喜,果然,她正在院子裡練射箭。
舞樂轉了轉眼珠,走到她的邊上:「你可見過一塊月牙狀的玉佩?」
成喜轉過頭來看她,其實她並沒見過,只知曉舞樂慣愛鬧脾氣,若是不替她將玉佩尋來,沒準兒又要鬧出什麼事來,便點頭:「見過,只不過我一時記不起放在哪兒了,等我尋到再還給你。」她想著,自己再叫人去找一找,總不能叫她發脾氣的。
舞樂一聽,喜上眉梢:「無事,那本就是送給你的,你存好了便是。」說完,她就走了。
打那以後,舞樂再來郎家,便總是纏著成喜,還嚷嚷著要嫁給她,郎家無奈,與她說過幾遍女子與女子不可成親,她也不管,畢竟只有六歲的人,郎家的人也不好同她較真,久而久之,也就隨著她了。
再長大些,成歡成喜便每日跟著長清去軍營里了,因著女兒身份,在軍營里也只有大小姐二小姐的身份,不過她們亦是心滿意足,依舊認真跟著長清學著,許多訓練都同將士們一起,大伙兒自然知曉她們有幾分真本事,也敬著她們。
舞樂依舊總是往郎家跑,也依舊嚷嚷著要嫁給郎成喜,這事聖上與皇后也知曉,他們卻並不攔著,看聖上的意思,怕是真有幾分想撮合這門親事的心思。畢竟成歡成喜跟著長清在軍營的事,他亦是知曉的,成歡成喜的本事,他也知曉一二。雖說女子通婚前所未有,可如此便能拉攏郎家的話,何樂不為?
可惜,舞樂心心念念的郎成喜卻並不喜歡她,她亦是心有所屬,她的心上人不是別個,正是長公主府里的張巧。張巧是駙馬與丫頭所生,因著駙馬不能納妾,這孩子便一直養在長公主膝下,比她們小上兩歲。長公主不曾帶她來過將軍府,可成歡成喜去長公主府上時,是見過她的。
郎成喜同劉螢兒一般喜歡看戲,練武之餘便愛去戲院,那日她遇見張巧也在,見著面熟,回想一番想起是誰,便上前打了招呼,兩人便坐在一起看戲,誰知兩人聊起戲來,一見如故,便時常約定一同看戲。
張巧時常能學著花旦將戲文唱出,動作眼神也能學個幾成像,兩人去郊外踏青時,張巧會趁著無人時,唱給成喜聽。有幾段成喜尤其喜歡的戲,她也費了些心思,特意央著班主讓那花旦指點自己一二,日日在家中練習,只求成喜見了能歡喜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