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寧馨在旁淡淡瞥來一眼,見宋知歡笑的比花都燦爛,到底知道她的尿性,見到長得好的就不知道五六七八了,當下抬步繼續上前,未曾多加注意。

  待寧馨幾人虔誠叩拜之時,柔成等人本以為宋知歡會無所事事地在庭前遊蕩賞景,不想她卻也跟著入了正殿,向高高在上的金像拜了拜幾拜,雖不算極為虔誠,卻也難得正經。

  然後更是大把的銀子成了香油錢,在一旁候著的小道士看的眉開眼笑,宋知歡未曾理會,只仰頭望著那神像駐足半晌,嘆了一聲,搖搖頭,轉身出去了。

  柔成見狀連忙跟上,那邊雲鶴和妙娘已磕了兩個頭,見宋知歡轉身出去,也慢慢起身。

  一時至殿外,山上的空氣總比山下清新些,駐足眺望遠方,只見景色清幽,滿山遍野的綠木,仰頭是藍天白雲,讓人不自覺地想長舒一口氣。

  宋知歡只覺自己提了許久的心倏地放下了,站在這裡,聽著小道士們誦經之音,心中安靜非常。

  剛一回神,便見一名青衣老道迎了上來,未著此處統一制式的道袍,一襲青衫清癯出塵,木簪束髮,眉目慈和,有飄逸如世外仙人之姿。

  「這是此處的樂山道長,當代住持的師叔。」柔成顯然是把這裡摸得清清楚楚了,此時湊在宋知歡耳邊,輕聲道。

  「道長。」宋知歡向他敬了半禮,那老道倒也無驚慌惶恐之態,只帶笑還了一禮,輕聲道:「貴人身負大善,該是事事如意、一生順遂之人。」

  聞得「大善」二字,宋知歡心倏地一動,卻只對那老道一笑,輕聲道:「如何大善,當不得。」

  樂山道長笑道:「老道閱人無數,自認眼力還算不錯,絕不會看錯。貴人也請放心,您心中所念之事,不成問題。」

  宋知歡心中所念為何?無非宋母康健。

  此時聞言一喜,忙要開口,卻聽樂山道長繼續道:「除此以外,您惦念一生之事,也會有所結果。壽終正寢之日,還歸故土,您身負大機緣,該早最準備,以保後日才是。」

  此言不算大吉。柔成聽了狠狠擰眉,也不顧得老道所說的大機緣,只記著那一句「壽終正寢」去了。

  宋知歡輕輕拍了拍她的手,此時她心內已是欣喜若狂,卻不得表露出來,直過了好半晌,覺得自己手還有些微微發顫去,卻也比一開始心臟狂跳平復了許多。

  她艱難開口,嗓音沙啞,「依道長所言……」

  「超脫凡胎,歸於來處。」老道笑道:「貴人何必自擾呢?」

  宋知歡深呼吸幾次壓下大喜之意,閉目片刻,再睜眼時已是十分平靜了,只是眉眼帶笑地道:「今日本宮見正殿內的老君像有些磨損了,若真依了道長所言,本宮願助貴地打造老君金像一尊。還有山門處的護法像,也有些舊了,本宮索性一道都換了吧。」

  老道長輕輕搖頭,笑道:「當下便極好,無需貴人多費心。」

  宋知歡便明白了,心中暗暗佩服老道長的品格,一面也道:「既然如此,本宮也不以凡世俗人之行跡來揣摩道長。便命人刻《陰鷙文》萬遍,散人吧,《道德經》萬部,助與山村學子。再有,廣修山路,建普濟堂,為家母積福吧。」

  「貴人大善。」樂山道長長長一嘆,對她一禮,「老道在此,替世人,謝過了。」

  宋知歡側身讓過,喃喃低語:「也不過是為了自己罷了。」

  一時弘皓等人已追了出來,見樂山道長於此,弘皓忙上前道:「道長。」

  老道長看向他,輕笑一聲,「轉眼五載時光,親王殿下愈有自然灑脫之態了。」

  弘皓看了宋知歡一眼,仿佛在說她:看看!我這不是棺材臉!我這叫自然灑脫!

  宋知歡幾乎按捺不住笑意,寧馨娉楚在後也輕笑一聲,老道長越過眾人看向站在古樹下的妙娘,好半晌,輕輕道:「累世仇怨已了,女施主可以放下了。」

  妙娘對他輕輕一禮,神情懇切。

  眾人在山上停了一日,弘皓等人與幾位道長、散人請談論道之餘,宋知歡領著柔成、雲鶴、妙娘並幾個護衛漫山遍野地逛著,最後不由感慨道:「若能在此養怡晚年,也算平生一大幸事。」

  柔成看她一眼,道:「您今兒是怎麼了?您從前可從不感慨這些事的。」

  宋知歡輕笑一聲,挽著她的手,目光悠悠遠望,良久方道:「柔成,若一日,我去了,我多希望有一把火將我化為飛灰,就挨著媽的棺木,多好啊。」

  柔成大驚失色,「您、您這是什麼話!先不論這些不禮不修的說辭,只說咱們太太百年之後定然是要與老爺合棺的!您插進去像什麼話?」

  「倒也是。」宋知歡不過一時感慨之語,此時忍俊不禁,道:「我不過隨口一句,你倒念叨起我來了。」

  柔成見她如此先鬆了口氣,又白她一眼,「只求您日後少來這些一時感慨了!」

  妙娘在旁笑道:「您方才可是把我們都嚇壞了。」

  宋知歡回頭一看,雲鶴也睜著大眼睛看著她,看得她愈發氣短心虛。

  當下也不記得感慨妙娘「巧笑倩兮」了,只得拉著雲鶴的衣袖,笑著訕訕道:「無心之語,無心之語。」

  當夜色沉沉之時,紗幔輕垂,宋知歡躺在榻上,聽著山林間飛鳥之聲,暗暗思忖那老道今日之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