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頁
這一茬就被錯了過去,晚間宋知歡問柔成,柔成只道:「您安心養病就是,等過幾年,咱們郡王爺奉您出宮遊玩之時,碧鳶就又回來了。」
宋知歡心中也隱隱有些揣測,只是不能拿出來,當下也蓋過不問,眼不見心為淨,全做不知罷了。
後沒兩日,宮中便有風言風語,原是貴妃身邊的碧鳶,見永壽宮門庭冷落,淑貴妃眼見得了皇上的厭棄,便揀高枝兒飛去了,去了慶妃娘娘宮裡。
隨後不過一二月之功,碧鳶便憑著一手泡茶的手藝離了慶妃的鐘粹宮,被皇帝要去了養心殿侍候,成了御前大宮女。
再從官女子到鳶貴人,也只是三個月的時間罷了。
鳶貴人虞氏盛寵至此,在宮中朝野非議滿滿,更對有提拔教導之功的舊主淑貴妃百般不敬,一時罵名慢慢,宋知歡也遭了不少笑話。
華姝柳眉倒豎,厲聲罵道:「這沒良心的下流胚子!看她如今怎樣的風光,當年也不過是個奴幾!竟對你如此桀驁不恭,當真是忘了自己幾斤幾兩了!」
宋知歡知道這裡頭的蹊蹺,當下軟聲安慰華姝兩句,只道她不是這樣的人。
然後便是妖妃名滿前朝後宮了,這也是碧鳶自己要求的,據她說:我就是要天下人都知道,這皇帝是我害的!是我!
然而說到底也不過是些野史揣測的罵名罷了,信任道士燒丹練汞、沉溺於美色,樁樁件件都是皇帝自己做出來的,任是史書工筆,也不可能盡數推於女子之身。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皇帝的身體迅速衰弱。
然而縱使如此,也沒有讓他放棄對□□的打擊,敏儀已在明旨下自養心殿後殿耳房體順堂挪出,倒是正兒八經大大方方地開了坤寧宮,入主中宮。
雍正八年,福惠阿哥逝世。
皇帝疑心是敏儀與弘暉動的手,不僅冷待敏儀、對弘暉大肆責罵,還要以治理後宮不力為由收回敏儀的鳳印以及中宮箋表。
實則福惠阿哥體弱多病先天不足滿朝皆知,這病也是循序漸進地加重的,太醫脈案為證,推不到中宮身上。
滿朝文武勸諫,都察院幾個大臣險些碰了柱子,總算逼退皇帝廢后之心。
然而東宮一脈遭冷落厭棄已是眾人皆知。
徽音短短一二個月里瘦脫了形,最小的孩子永琰還在懷裡抱著,她身豐體健,這些年生育不斷,卻也掐算的極好,每每身體恢復都是產後婦人中一等一的。
然而這回,剛出了月子,她卻足足比孕前還瘦了許多,頗有形銷骨立之感。
弘暉也瘦了不少,看的宋知歡心疼不已,又忍不住悔道:「當年就不該讓你四弟出京,不然這會子他好歹能幫你些。」
原來前些年,前朝局勢愈發緊張之時,弘暉使策讓皇帝允准弘皓出京,遊走四方,傳道化民。
要讓一個成年皇子遊蕩在外,大臣們絕對是不允許的。然而這些年弘皓在國子監實在是殘害了太多大臣家的苗苗,作為道家的臥底、儒家子弟的大殺器,聽聞要把他送出京去,哪有大臣會不樂意?
聽聞弘皓攜妻離京的那一日,京中炮仗銷量很是不錯。
宋知歡雖有不舍,倒也知道這裡頭的道理,自己也暗暗盼著日後能跟著弘皓在外走一走,點頭同意的很乾脆。
這會子弘暉如此的處境,她卻想念起弘皓來了,到底論起安慰弘暉來,無人能與弘皓相比。弘暉與底下兄弟們,如弘時、弘曆、弘晝幾個,怕是加起來也不如弘皓一個親近。
也只有弘皓的話,他聽得入心乾脆。
畢竟比起口中嘮叨的敏儀和沒個正行甚至需要弘暉照顧的宋知歡相比,弘皓口中的勸諫之語少了不知多少,又是個極正經的,偶爾的幾句也都極有道理。
這會宋知歡說起這件事來,弘暉聞知不過一笑,對宋知歡露出手上的一串念珠來,笑道:「這也是四弟打外頭送來的,聽說是漠北之地的一重奇石,有安神定心之效。」
「也罷,你們兄弟兩個好,更不必我操心了。」宋知歡忍不住一笑,搖搖頭,再沒說過什麼。
這日正與敏儀、寧馨坐在庭院內品茶,今年的菊花開的很早,花房擇了上品送來永壽宮,疏疏落落地擺在庭院裡,花香沁人,簡樸大方。
宋知歡正捏著一朵顏色難得的綠菊道:「花房的人當真有心了……」
那邊彭川子忽然橫衝直撞地進來,青石板地上哐當跪下,面帶悲色:「三位娘娘,不好了!萬歲爺上早朝的時候忽然暈倒了,如今太醫們都往養心殿去了!」
敏儀聽了先是一驚,然後迅速穩住心神,起身道:「本宮知道了。」又對宋知歡與寧馨二人道:「走吧,咱們去養心殿。」
見她雖有驚慌之色實則鎮定,宋知歡更不著急,便點點頭,道:「好。」
寧馨在一旁輕輕轉著一串念珠,心中嘆一聲,暗念一聲:福生無量天尊。
作者有話要說:這一塊其實不想寫的太明顯,甚至一開始想要裁掉這一條線。
因為這一本文實在不想寫這些血腥陰謀的事,但是思慮再三還是寫了,如果有寶寶覺得文崩了我也認。
但是這確實是給老四一開始安排的死法。
不否認他的功績,在這篇文里我也沒打算給他安排什麼殘暴的罪名,他所做的應該是所有多疑的上位者都會做的,只是他比旁人更有野心,也就更狠。
宋知歡心中也隱隱有些揣測,只是不能拿出來,當下也蓋過不問,眼不見心為淨,全做不知罷了。
後沒兩日,宮中便有風言風語,原是貴妃身邊的碧鳶,見永壽宮門庭冷落,淑貴妃眼見得了皇上的厭棄,便揀高枝兒飛去了,去了慶妃娘娘宮裡。
隨後不過一二月之功,碧鳶便憑著一手泡茶的手藝離了慶妃的鐘粹宮,被皇帝要去了養心殿侍候,成了御前大宮女。
再從官女子到鳶貴人,也只是三個月的時間罷了。
鳶貴人虞氏盛寵至此,在宮中朝野非議滿滿,更對有提拔教導之功的舊主淑貴妃百般不敬,一時罵名慢慢,宋知歡也遭了不少笑話。
華姝柳眉倒豎,厲聲罵道:「這沒良心的下流胚子!看她如今怎樣的風光,當年也不過是個奴幾!竟對你如此桀驁不恭,當真是忘了自己幾斤幾兩了!」
宋知歡知道這裡頭的蹊蹺,當下軟聲安慰華姝兩句,只道她不是這樣的人。
然後便是妖妃名滿前朝後宮了,這也是碧鳶自己要求的,據她說:我就是要天下人都知道,這皇帝是我害的!是我!
然而說到底也不過是些野史揣測的罵名罷了,信任道士燒丹練汞、沉溺於美色,樁樁件件都是皇帝自己做出來的,任是史書工筆,也不可能盡數推於女子之身。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皇帝的身體迅速衰弱。
然而縱使如此,也沒有讓他放棄對□□的打擊,敏儀已在明旨下自養心殿後殿耳房體順堂挪出,倒是正兒八經大大方方地開了坤寧宮,入主中宮。
雍正八年,福惠阿哥逝世。
皇帝疑心是敏儀與弘暉動的手,不僅冷待敏儀、對弘暉大肆責罵,還要以治理後宮不力為由收回敏儀的鳳印以及中宮箋表。
實則福惠阿哥體弱多病先天不足滿朝皆知,這病也是循序漸進地加重的,太醫脈案為證,推不到中宮身上。
滿朝文武勸諫,都察院幾個大臣險些碰了柱子,總算逼退皇帝廢后之心。
然而東宮一脈遭冷落厭棄已是眾人皆知。
徽音短短一二個月里瘦脫了形,最小的孩子永琰還在懷裡抱著,她身豐體健,這些年生育不斷,卻也掐算的極好,每每身體恢復都是產後婦人中一等一的。
然而這回,剛出了月子,她卻足足比孕前還瘦了許多,頗有形銷骨立之感。
弘暉也瘦了不少,看的宋知歡心疼不已,又忍不住悔道:「當年就不該讓你四弟出京,不然這會子他好歹能幫你些。」
原來前些年,前朝局勢愈發緊張之時,弘暉使策讓皇帝允准弘皓出京,遊走四方,傳道化民。
要讓一個成年皇子遊蕩在外,大臣們絕對是不允許的。然而這些年弘皓在國子監實在是殘害了太多大臣家的苗苗,作為道家的臥底、儒家子弟的大殺器,聽聞要把他送出京去,哪有大臣會不樂意?
聽聞弘皓攜妻離京的那一日,京中炮仗銷量很是不錯。
宋知歡雖有不舍,倒也知道這裡頭的道理,自己也暗暗盼著日後能跟著弘皓在外走一走,點頭同意的很乾脆。
這會子弘暉如此的處境,她卻想念起弘皓來了,到底論起安慰弘暉來,無人能與弘皓相比。弘暉與底下兄弟們,如弘時、弘曆、弘晝幾個,怕是加起來也不如弘皓一個親近。
也只有弘皓的話,他聽得入心乾脆。
畢竟比起口中嘮叨的敏儀和沒個正行甚至需要弘暉照顧的宋知歡相比,弘皓口中的勸諫之語少了不知多少,又是個極正經的,偶爾的幾句也都極有道理。
這會宋知歡說起這件事來,弘暉聞知不過一笑,對宋知歡露出手上的一串念珠來,笑道:「這也是四弟打外頭送來的,聽說是漠北之地的一重奇石,有安神定心之效。」
「也罷,你們兄弟兩個好,更不必我操心了。」宋知歡忍不住一笑,搖搖頭,再沒說過什麼。
這日正與敏儀、寧馨坐在庭院內品茶,今年的菊花開的很早,花房擇了上品送來永壽宮,疏疏落落地擺在庭院裡,花香沁人,簡樸大方。
宋知歡正捏著一朵顏色難得的綠菊道:「花房的人當真有心了……」
那邊彭川子忽然橫衝直撞地進來,青石板地上哐當跪下,面帶悲色:「三位娘娘,不好了!萬歲爺上早朝的時候忽然暈倒了,如今太醫們都往養心殿去了!」
敏儀聽了先是一驚,然後迅速穩住心神,起身道:「本宮知道了。」又對宋知歡與寧馨二人道:「走吧,咱們去養心殿。」
見她雖有驚慌之色實則鎮定,宋知歡更不著急,便點點頭,道:「好。」
寧馨在一旁輕輕轉著一串念珠,心中嘆一聲,暗念一聲:福生無量天尊。
作者有話要說:這一塊其實不想寫的太明顯,甚至一開始想要裁掉這一條線。
因為這一本文實在不想寫這些血腥陰謀的事,但是思慮再三還是寫了,如果有寶寶覺得文崩了我也認。
但是這確實是給老四一開始安排的死法。
不否認他的功績,在這篇文里我也沒打算給他安排什麼殘暴的罪名,他所做的應該是所有多疑的上位者都會做的,只是他比旁人更有野心,也就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