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頁
百官不能讓恆德帝妥協,那民意呢?就算趙徹是太子,恐怕也不能抵抗吧。
趙徹知道這些人的用意有多險惡,但他這個時候不能出宮去衛家守在外公病榻前。
既然出不去,趙徹只能反其道而行。
淑妃生辰那日,趙徹特意備了厚禮給淑妃賀壽,淑妃這些年在宮中一直不溫不火,寡淡嫻靜,趙徹與她接觸不多,卻也記得皇后生前說過,淑妃是可信之人。
趙賢、趙禮、趙稠都是要來給淑妃賀壽的,趙徹在席間隨口說了幾樣做法別致的民間小食,淑妃很是歡喜,讓人記下菜名。
當天夜裡,這幾樣菜便出現在了太后的飯桌上。
菜是趙稠讓御膳房燒給太后的,德妃想做皇后,趙稠也想做太子,母子倆自然要齊心協力討好太后,正好太后這兩日胃口不太好,趙稠就想獻寶讓太后嘗嘗。
吃慣了珍饈美食,太后果然覺得新鮮,很喜歡這幾道菜,趙稠也覺得美滋滋,回去還跟德妃炫耀了一番,誰知過了兩日,太后便開始身體不適。
太醫院的太醫都看過了,卻診斷不出什麼毛病。
德妃日日都去給太后請安問好,太后身子不適,自然不會給德妃什麼好臉色看。
有了上次的經驗,趙稠直覺其中有問題,直接把鍋推到趙徹頭上,說是趙徹故意陷害他。
但沒憑沒據,誰敢定罪?
事情僵著,趙徹倒也不急著為自己辯解,每日不是在御書房議事,就是在慈安宮陪太后。
這個陪不是簡單說幾句話的陪,而是事事親力親為,不假手他人。
太后活了大半輩子,便是恆德帝也沒有對她這麼細心周到的時候,她自然不可避免的對趙徹生出好感,動容起來。
不只是太后,慈安宮的宮人也都被太子殿下的孝心驚呆了。
不出幾日,整個皇宮和瀚京都知道,太后生病,太子殿下衣不解帶的在病榻前伺候,一點太子的架子都沒有,委實是讓人感動。
這個消息才放出去沒兩天,緊接著有風聲傳出,國丈衛黎病危,太子殿下只顧守著太后,卻不管自己的親外公,根本是兩面三刀,虛偽做作。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兩個消息一放出來,立刻在城中引起激烈的討論,更多消息不脛而走。
太后只是積食倒了胃,而國丈卻是奄奄一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病逝,兩人的病情根本不在一個層面。
太后是太子殿下的祖母不假,國丈難道就不疼太子殿下了嗎?
眾人不禁想起皇后和衛家曾為恆德帝和昭陵付出的一切,全都倍感心寒,但太子殿下說到底只是個十來歲的小孩子,他會做出這樣的事,背後難道沒有受人影響嗎?
眼看輿論導向越來越不對,德妃召趙徹去了莊賢宮,假惺惺的告知衛黎病重的消息,讓趙徹去衛家看看,以免叫外人誤會。
趙徹從容不迫的應下,德妃又從莊賢宮拿了不少補藥讓趙徹帶上。
趙徹很快出宮,坐馬車去了衛家。
衛家和上次來沒什麼變化,沒旁人跟著,趙徹進門後,直接被引到主院,走到院門口,趙徹便聞到比上次更濃郁的藥味。
進屋,屋裡一片死氣沉沉,衛黎躺在床上,瘦得幾乎脫了相。
太醫說了衛黎的病情,無非是病入膏肓、藥石無醫。
趙徹讓太醫退下,自己坐到床邊。
衛黎精神不濟,躺在床上也不知道發現他來了沒有。
趙徹抓住他的手,輕輕摩挲著他手上的皺紋,心臟被一塊巨石壓得喘不過氣來。
趙徹很清楚,一旦外公去世,衛家就徹徹底底垮了,他也再不會有任何依靠。
距離他繼任還有很多很多年,誰也說不準這期間會發生什麼。
他其實很惶恐害怕,他曾親眼看著母后離世,如果外公也走了,他不知道這種事哪天會落到自己頭上。
「外公。」
他輕喚,過了會兒,衛黎緩緩睜開眼睛,他的眼神渾濁不堪,卻還帶著怨恨,喘著氣說:「天道好輪迴,終會有……有報應的!」
可惜,在他死之前是看不到那些人遭報應了。
趙徹心底一片悲涼,腦子裡湧出一個瘋狂又暗黑的想法,他不受控制的說:「外公,睿玄想求你一件事。」
衛黎神情恍惚,本能的問:「什麼?」
趙徹抓緊衛黎的手,臉上浮起痛色,緩緩道:「睿玄想求外公替母后保住後位,睿玄……」
話沒說完,房門被敲響,沈柏軟糯的聲音響起:「衛爺爺,我是小柏柏,我來看你啦。」
第277章 帝王篇(番外)
軟糯的聲音入耳,趙徹像被滾燙的火石燙到,立刻鬆開衛黎的手站起來。
下人被屏退在外,門反鎖著,沈柏進不來,不住拍門。
趙徹深吸一口氣,冷靜片刻轉身去開門。
門外,沈柏穿著乳白色繡百花牡丹錦衣,戴著繡虎頭帽,帽耳把耳朵嚴嚴實實的蓋住,還垂了兩顆絨球下來,一晃一晃的可愛極了,她懷裡抱著一大堆東西,見門打開,也不見外,抱著東西擠進來,嘴裡不住說:「可累死我了,再不開門我就要不行了。」
話音落下,一個小巧的撥浪鼓掉到地上,趙徹幫忙撿起來,沈柏已經走到床邊,把那些東西一股腦的放到床上,然後扭頭找茶水喝。
趙徹知道這些人的用意有多險惡,但他這個時候不能出宮去衛家守在外公病榻前。
既然出不去,趙徹只能反其道而行。
淑妃生辰那日,趙徹特意備了厚禮給淑妃賀壽,淑妃這些年在宮中一直不溫不火,寡淡嫻靜,趙徹與她接觸不多,卻也記得皇后生前說過,淑妃是可信之人。
趙賢、趙禮、趙稠都是要來給淑妃賀壽的,趙徹在席間隨口說了幾樣做法別致的民間小食,淑妃很是歡喜,讓人記下菜名。
當天夜裡,這幾樣菜便出現在了太后的飯桌上。
菜是趙稠讓御膳房燒給太后的,德妃想做皇后,趙稠也想做太子,母子倆自然要齊心協力討好太后,正好太后這兩日胃口不太好,趙稠就想獻寶讓太后嘗嘗。
吃慣了珍饈美食,太后果然覺得新鮮,很喜歡這幾道菜,趙稠也覺得美滋滋,回去還跟德妃炫耀了一番,誰知過了兩日,太后便開始身體不適。
太醫院的太醫都看過了,卻診斷不出什麼毛病。
德妃日日都去給太后請安問好,太后身子不適,自然不會給德妃什麼好臉色看。
有了上次的經驗,趙稠直覺其中有問題,直接把鍋推到趙徹頭上,說是趙徹故意陷害他。
但沒憑沒據,誰敢定罪?
事情僵著,趙徹倒也不急著為自己辯解,每日不是在御書房議事,就是在慈安宮陪太后。
這個陪不是簡單說幾句話的陪,而是事事親力親為,不假手他人。
太后活了大半輩子,便是恆德帝也沒有對她這麼細心周到的時候,她自然不可避免的對趙徹生出好感,動容起來。
不只是太后,慈安宮的宮人也都被太子殿下的孝心驚呆了。
不出幾日,整個皇宮和瀚京都知道,太后生病,太子殿下衣不解帶的在病榻前伺候,一點太子的架子都沒有,委實是讓人感動。
這個消息才放出去沒兩天,緊接著有風聲傳出,國丈衛黎病危,太子殿下只顧守著太后,卻不管自己的親外公,根本是兩面三刀,虛偽做作。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兩個消息一放出來,立刻在城中引起激烈的討論,更多消息不脛而走。
太后只是積食倒了胃,而國丈卻是奄奄一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病逝,兩人的病情根本不在一個層面。
太后是太子殿下的祖母不假,國丈難道就不疼太子殿下了嗎?
眾人不禁想起皇后和衛家曾為恆德帝和昭陵付出的一切,全都倍感心寒,但太子殿下說到底只是個十來歲的小孩子,他會做出這樣的事,背後難道沒有受人影響嗎?
眼看輿論導向越來越不對,德妃召趙徹去了莊賢宮,假惺惺的告知衛黎病重的消息,讓趙徹去衛家看看,以免叫外人誤會。
趙徹從容不迫的應下,德妃又從莊賢宮拿了不少補藥讓趙徹帶上。
趙徹很快出宮,坐馬車去了衛家。
衛家和上次來沒什麼變化,沒旁人跟著,趙徹進門後,直接被引到主院,走到院門口,趙徹便聞到比上次更濃郁的藥味。
進屋,屋裡一片死氣沉沉,衛黎躺在床上,瘦得幾乎脫了相。
太醫說了衛黎的病情,無非是病入膏肓、藥石無醫。
趙徹讓太醫退下,自己坐到床邊。
衛黎精神不濟,躺在床上也不知道發現他來了沒有。
趙徹抓住他的手,輕輕摩挲著他手上的皺紋,心臟被一塊巨石壓得喘不過氣來。
趙徹很清楚,一旦外公去世,衛家就徹徹底底垮了,他也再不會有任何依靠。
距離他繼任還有很多很多年,誰也說不準這期間會發生什麼。
他其實很惶恐害怕,他曾親眼看著母后離世,如果外公也走了,他不知道這種事哪天會落到自己頭上。
「外公。」
他輕喚,過了會兒,衛黎緩緩睜開眼睛,他的眼神渾濁不堪,卻還帶著怨恨,喘著氣說:「天道好輪迴,終會有……有報應的!」
可惜,在他死之前是看不到那些人遭報應了。
趙徹心底一片悲涼,腦子裡湧出一個瘋狂又暗黑的想法,他不受控制的說:「外公,睿玄想求你一件事。」
衛黎神情恍惚,本能的問:「什麼?」
趙徹抓緊衛黎的手,臉上浮起痛色,緩緩道:「睿玄想求外公替母后保住後位,睿玄……」
話沒說完,房門被敲響,沈柏軟糯的聲音響起:「衛爺爺,我是小柏柏,我來看你啦。」
第277章 帝王篇(番外)
軟糯的聲音入耳,趙徹像被滾燙的火石燙到,立刻鬆開衛黎的手站起來。
下人被屏退在外,門反鎖著,沈柏進不來,不住拍門。
趙徹深吸一口氣,冷靜片刻轉身去開門。
門外,沈柏穿著乳白色繡百花牡丹錦衣,戴著繡虎頭帽,帽耳把耳朵嚴嚴實實的蓋住,還垂了兩顆絨球下來,一晃一晃的可愛極了,她懷裡抱著一大堆東西,見門打開,也不見外,抱著東西擠進來,嘴裡不住說:「可累死我了,再不開門我就要不行了。」
話音落下,一個小巧的撥浪鼓掉到地上,趙徹幫忙撿起來,沈柏已經走到床邊,把那些東西一股腦的放到床上,然後扭頭找茶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