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回,那老伯興許才算是知道了周道新這人不好惹。

  於是說書的先生被嚇走了,添茶的小二遠遠站在外頭,像是什麼也沒看見一樣,根本不敢靠近。

  周道新終於看向了張廷玉,毫不客氣地坐在了張廷玉的對面:“敝人周道新,不知尊駕如何稱呼?”

  然後,他便看見眼前這白袍的男子把茶盞一放,開口道:“敝姓張,名廷玉,糙字衡臣。”

  頭一個感覺是有些耳熟,以至於周道新忘記了報上自己的字,反而是沉思半晌,忽道:“張廷瓚是尊駕什麼人?”

  對面張廷玉的臉色,便漸漸疏淡了起來,看了周道新一眼,周道新覺得自己背脊骨上冰冷的一片。

  他這人天生直覺比較好,所以一下就感覺出那一瞬間的冷意。

  張廷玉倒是沒翻臉,道:“那是家兄。”

  “原來閣下也是張英老大人家的公子,失敬失敬!”周道新再次笑容滿面起來拱手。

  這一回,張廷玉的臉色又不大好了。

  直到很久以後,跟張廷玉漸漸熟絡了,周道新才知道這個時候的自己沒死簡直是個奇蹟。

  張廷玉這人太虛偽,不是說做人有什麼不對,而是手段一等一的狠毒。

  張英與張廷瓚,是壓在這一位虛偽君子頭上最沉的兩個名字,父親是個能耐人,大哥也是個驚才絕艷人物,作為次子的張廷玉一直在一種人為的默默無聞之中過日子。

  就像是周道新第一次聽見張廷玉,覺得他名字耳熟一樣,那是因為他的大哥。

  就像是周道新第一次跟張廷玉打招呼,用的是“張英老大人家的公子”一樣,那是因為他的父親。

  可是在以後,張衡臣似乎想要擺脫這兩個名字,於是一日一日,一日一日……

  變得讓周道新看不懂。

  興許不是周道新看不懂張廷玉,而是他從來沒明白過這個官場。

  原以為張廷玉這樣的脾xing,看著好相處,實則是個心腸黑的,應該說是找不到老婆的,誰想到他隨著他老爹回了桐城一趟,再回京城沒多久就娶了個美嬌娘。

  嚇!

  真真嚇死個人!

  顧三姑娘在京城裡可是出了名的,貌美不說,爺們兒會玩的她都會,跟那些個紈絝子弟相比也好不到哪裡去。

  聽見人說兩家定親了,周道新真是活活噴出了兩口茶來。

  顧三除了那一張臉皮,還有什麼?

  認識張廷玉也有這許多年了,沒想到這一位竟也是看人皮相的主兒?

  嗐,其實也對。

  男人嘛,誰不喜歡女人漂亮?這顧三,看是比李臻兒還多幾分艷色,張廷玉是個有艷福的。

  周道新想著,他當時就不應該這樣想。

  事實證明,張二夫人就是個打臉專業戶,周道新現在還覺得臉疼呢。

  那哪裡是什麼紈絝一樣的女人?分明端莊大氣又狡詐若狐。

  甭說顧三內里錦繡成堆,即便她內里是個糙包,只看那身段和臉蛋,嫁得再高也不稀奇。

  不過這樣一算,其實顧三還算是低嫁了?

  當時的張廷玉真是個沒權沒勢也沒名氣,這二人是怎麼稀里糊塗湊到一堆的,周道新也僅僅有不少道聽途說的話罷了。

  他彼時還不曾覺察出,這夫妻二人是一樣的心黑,所以才是如此的般配。

  只是等到他知道的時候,已經遲了。

  張廷玉江寧落榜過,又耽擱了第二科的會試,經過顧三落水那一次的事qíng之後,他整個人便明顯地變化了,外面看著還是當時溫文二爺,可若剖開看,裡頭指不定是堅冰。

  張廷玉登科後,曾與他在翰林院喝酒,周遭無人,那時他大哥已經“病故”。

  周道新也漸漸知道張廷玉在家裡的事,不過也知道他與張廷瓚乃是真正的兄弟qíng義,所以並不多言。

  那時候的張二,依舊是那樣一臉的平淡表qíng,卻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什麼感覺?”

  周道新被他嚇了一跳,差點扔了手裡的酒杯。

  然後張廷玉就輕輕地笑了一聲,只言:“說說罷了。”

  真的是說說罷了嗎?

  騎馬游金街時候那一把朝著顧三窗前扔去的摺扇,提筆寫下的一字一句,張廷玉對顧三的愧疚,對權力的渴望,其實都深深地刻在他那一刻的眼眸深處。

  周道新知道,那是野心的眼神。

  而張廷玉這一顆心,叫野心。

  似乎他早該知道,張廷玉這樣的人,隱忍蟄伏了這麼多年,一鳴則已,一鳴驚人。

  他頭一個需要甩開的yīn影便是他的大哥,而後是他的父親。

  果然,張廷瓚去後沒多久,張英便給他的兒子讓開了路,乞休歸去。

  卻不知,張廷玉在看見他父親離開這忙碌了半生的朝堂時會是什麼感覺?

  張家人就這樣一代一代,像是明珠家一樣,只是比他們還要低調,並且嚴謹,從張英換了張廷瓚,又從張廷瓚換了張廷玉。

  於是,周道新便逐漸悉知了野心的可怕。

  張廷玉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雖說亂世里最沒風骨也最有骨氣的便是讀書人,可在盛世之中,讀書人似乎不該是張廷玉那個樣子,偏偏他身為鄉試會試的主考官,還是所有讀書人最關注的人,堪稱一代大儒。

  這樣的人,jīng通各派學說,卻又能在朝堂上縱橫捭闔。

  那一年的順天鄉試,一個范九半,一個戴名世,張老先生御街題文,此前更有一篇《不吃羊ròu賦》名動京城……

  彼時輝煌燦爛,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炫目無法bī視。

  細數當年風流文人,舍張廷玉其誰?

  偏偏這人,冤殺了無辜的朱三太子,甚至抄滅其九族。

  還記得當時在刑部,他見到張廷玉出現,真是覺出一種說不出的諷刺來。

  變了。

  也或許,本來就是這樣。

  張廷玉從來比他看得清,並且也更適應這個官場。

  在感覺到了張廷玉所表現出來的自然之後,周道新就更深刻地意識到了,他其實不適合這一條路。

  那一天回府的路,顯得格外地長,他腦海里總是回想著朱慈煥的笑聲。

  成王敗寇吧……

  也是那一夜,他與李臻兒歡好之後,也沒一分的笑意。

  李臻兒是個賢妻良母,有自己的心機手段,可一向很聽他的話,至少不會表面表示出什麼來。

  聰明雖差了顧三一籌,可比旁人好了許多。

  府里有了這樣一位夫人,也省心許多。

  她問他:“可是出了什麼事了?”

  周道新便說:“張廷玉日後必定位極人臣。”

  那時的李臻兒說:“你也會。”

  是啊。

  周道新一直覺得自己從來不缺才華,缺的是野心。

  可他沒跟李臻兒說,他這個時候還不知道,自己終究會選擇退出這樣的名利場。

  污濁,令人作嘔。

  作為張廷玉的至jiāo,周道新選擇了與張廷玉劃清界限。

  不過漸漸的,朝中的黨爭也開始蔓延到了他這裡,支持四爺還是八爺其實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只是他不願跟張廷玉攪和。

  只是那一件案子,終究還是牽連開了。

  戴名世南山集案。

  看得出,張廷玉是真欣賞這學生,這樣抬舉他,提拔他,可沒想到,最後竟然會是這樣的結局。

  戴名世啊,君子昭華,文采斐然,舉止風流。

  便是周道新看了他的文章,也忍不住要擊節讚嘆,偏偏……

  那一日,周道新就站在距離斷頭台很遠的地方看著,看見了跪在上面的戴名世。

  天地君親師,他戴名世跪的是什麼人?

  不跪天不跪地約莫也不想跪君,親人離散,他跪的是師。

  想那離世時一句話,慷慨之餘不禁使人潸然淚下。

  即便張廷玉親手送他上斷頭台,他也認這個先生。

  周道新終究還是閉上了眼,沒忍心看這一幕,只是他卻知道,監斬台上的張廷玉,興許是掐著自己的手心,bī迫著自己睜大眼睛看著這一幕。

  皇帝就是要bī迫他斬了自己的學生。

  君心難測。

  張廷玉也別無選擇。

  錯的到底是誰,已經沒有意義了。

  而周道新也終究覺得,他與張廷玉不是一路人。

  虛以委蛇罷了。

  直到石方的事qíng也出來,他看見張廷玉總不算是全沒了良心,可在朝廷里,要良心有什麼用呢?

  石方乃是前明遺後,也是手染鮮血之人,死是他該得的,張廷玉也無錯。

  然而這一件事,讓周道新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張廷玉殺過的人,做過的事,又想起了自己在朝中這些年到底gān過什麼。

  縱使繼續停留,又真的能位極人臣嗎?

  他是無法成為張廷玉的,正如年沉魚無法成為顧三。

  既然無法qiáng求,也就不必qiáng求。

  周道新還是掛印而去了,帶著李臻兒,倒算是下半輩子衣食無憂,至於這風雲起伏激dàng功名利祿場,留給張衡臣慢慢玩兒吧……

  離京時候,李臻兒曾說過一番讓周道新記憶深刻的話,直到新帝登基了他白髮蒼蒼,竟也時常想起。

  “並非所有女人都能如顧三一樣漂亮,也並非所有女人都能如她一樣聰明,我沒有她的美貌,也沒有她的心機。可我這一輩子,又何嘗是她盼得來的?即便是坐擁一世榮華富貴,興許也未必能如意。辛苦一輩子,到頭來,是為了什麼?”

  李臻兒的聲音,在周道新耳旁dàng開,水波一樣。

  “顧三乃是世之大幸,亦是世之大不幸。”

  於是,周道新想起了張廷玉。

  野心,永無止境。

  等他站到了高處,便開始覺出更大的束縛來。

  他興許可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可“一人之下”,何嘗不是伴君如伴虎?

  位極人臣,真的能滿足他的野心嗎?

  作者有話要說:繼續扔新坑地址。

  ☆、第266章番外張老先生有話說(三)

  我叫胖哥兒,從我出生開始,這個名字就讓我傷透了腦筋。

  我經常問我娘,為什麼我叫胖哥兒?

  我娘笑眯眯說:你猜。

  這要往哪裡去猜?有的事qíng根本就猜不透。

  我爹是狀元,美男子一枚,我娘是才女,名動京城的美人一隻。

  按理說,我張若霖至少也該是個風度翩翩的絕佳少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