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頁
兆毅坐在自己的炕上看著窗外鋪著青石板的院子發呆,自己是陳家孫子輩的敗類,恥辱。大房那邊兆厲庶吉士散館進了兵部,接著大伯母安安穩穩的在京城過小日子。
兆貞從宮裡出來之後身價倍增,多少大酒樓捧著銀子求他上門他都不去,現在自己開著一個酒樓收了幾個徒弟仔細教導,京城裡外都道他是大周朝第一個能上史書流芳千古的名廚。
四房的兆雙去年也中了舉,四叔四嬸高興的敲鑼打鼓擺了十日流水席。
至於三房,三房…仿佛已經離他很遠很遠了,兆志已經做了翰林院侍講,日日在皇上面前行走,兆亮也進了六部中最吃香的吏部,兆勇這個不愛讀書的,這幾年卻把生意做的風生水起,山東道有誰不知道陳東家這個名號。
玉芝…想到玉芝他突然心裡一陣煩躁,當年他是年紀小不懂事,被他娘攛掇著搶了那碗雞蛋羹,他承認是他錯,但三房為何如此記仇,這些年來他道過謙,也下跪過,可是三房表面上原諒了他,卻什麼都不幫他,現如今卓承淮在京里做著翰林院詹事,兼著兵部的差事,還是天子近臣,管理章奏,玉芝也做了誥命夫人,他們活的這麼好,心裡卻總記得小時候的那些子事,竟然真的一點也不幫他,村里一些能讀書的孩子三房都負擔了一部分的錢,卻一點也不想著他們還有個侄兒兄弟在種地,但凡…但凡他們伸把手…
兆毅頹然的躺在炕上,盯著屋頂發呆,現在他發呆的時候是越來越長了,村里人都知道二房與三房之間有些說不清的事,現在受了三房的好,當然是有意無意的躲開二房的人,再加上他娘又著實不會做人,這些年該得罪的不該得罪的都得罪了個遍,更是讓他都已經二十三了卻還沒有媒人上門,爺奶幫忙尋了兩個都被他娘撒潑打滾的攪和了,覺得他也是讀過書的陳家少爺,憑什麼娶那些個膀大腰圓虎背熊腰的村姑,氣的爺放出話去,日後再也不管他的親事了。
想到這兆毅苦笑了一下,看在爺奶的面上三房的下人叫他一聲堂少爺,怕是也只有他娘才當了真吧…
范氏端著飯進來,看到兆毅又躺在炕上有些心疼,把他拉起來氣呼呼道:「你這孩子怎麼整日這麼沉的心事,有什麼不好的你與娘說,娘豁出命去也幫你辦到,自己憋在心底別再憋壞嘍。」兆毅扯扯嘴角,卻實在笑不出來,搖了搖頭拿起了碗默默的吃著飯,范氏無奈極了,她也不知道兆毅如何變成這樣,能好幾日不與她說話,她想盡了辦法卻又拿這兒子毫無辦法。
孫氏此時顫巍巍的扒著上房的門偷看,把母子倆在院子裡的衝突看個正著,見范氏進了西廂才回頭對鬚髮全白的老陳頭道:「哼,二房那家子這麼多年了還惦記著占三房便宜,咱可得替老三看好了她,鬧出來老三家臉上可不好看。」
老陳頭依然坐在炕上抽著菸袋鍋子,看著因著這些年好好滋補保養的年紀越大臉色越紅潤的孫氏嘆了口氣,兆毅到底也是他的孫子,他能不擔心嗎,可這范氏真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有她這麼拖累著怕是兆毅這輩子也得不了好,他一咬牙下定決心,把菸袋鍋子往炕沿一磕道:「不管老二媳婦了,明日把老二從鎮子上叫回來,讓他做主給老二定個媳婦下來。」
孫氏走到炕邊坐下撇撇嘴,也就這老頭子愛操心,現在日子過得快活似神仙,日日有人端茶倒水的,手頭還有零花,出門整個村子都得尊稱她一句老太太,哪裡耐煩管這些閒事,她輕哼一聲:「你愛幹啥幹啥,我不管二房那些破事,省的你那二媳婦又坐在院子裡哭大姐,說我這後奶不安好心給她兒子尋些『破爛貨』!」
老陳頭嘖了一聲,想到那幾日鬧的的確是難看,自己心裡也覺得有些對不住老妻,只能吞下到嘴邊的話,招呼三房給他配的下人進來,讓他去把陳二郎叫回來。
第二日陳二郎匆匆回了家,卻沒見著媳婦和兒子,一問才知道兒子去種地了,媳婦卻去三房門口尋那管家鬧,要管家給兆勇送信,說有大事尋他。他剛進院門扭身又出去了,果不其然在三房宅子門口看到了在地上打滾的范氏,周圍圍了一圈人指指點點,范氏的臉上鼻涕眼淚和著地上的泥,一道一道的看著就讓人噁心。
陳二郎只聽了兩句「讓陳兆勇來村里見我,白眼狼…」「喪良心的一家子…」之類的話,氣的牙根痒痒,扒開人群走上前,二話不說給了范氏兩個大耳瓜子,把她打的在地上轉了一大圈,正暈頭轉向呢,卻被陳二郎一把拉住後脖頸,拽著回了老房。
范氏沒想到陳二郎竟然突然回來了,進了院子像老鼠一般鑽進西廂,陳二郎太陽穴一鼓一鼓的,卻被老陳頭打斷:「老二,進來說話。」
陳二郎壓住心中的氣進了上房,低著頭一聲不吭,老陳頭見他這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樣子就頭疼,深深的吐了一口氣道:「老二,兆毅眼瞅著就二十四了,是不是得做親了?」
陳二郎也知道前兩回老陳頭兩口子被范氏懟回去的事兒,哪怕回來他把范氏揍了一頓卻也到底傷了兩個老的的心,沒想到老陳頭竟然還願意管他,他抬頭欣喜道:「爹娘做主就成了,只要是個女人,能生娃,啥樣的都成。」
老陳頭想說什麼,看著陳二郎的臉,對他們這一房是徹底沒了脾氣,揮揮手道:「說好我做主,就這一回了,若是你媳婦再有什麼么蛾子,日後我就在再不管你們了,行了你出去吧,回房囑咐囑咐你媳婦。」
兆貞從宮裡出來之後身價倍增,多少大酒樓捧著銀子求他上門他都不去,現在自己開著一個酒樓收了幾個徒弟仔細教導,京城裡外都道他是大周朝第一個能上史書流芳千古的名廚。
四房的兆雙去年也中了舉,四叔四嬸高興的敲鑼打鼓擺了十日流水席。
至於三房,三房…仿佛已經離他很遠很遠了,兆志已經做了翰林院侍講,日日在皇上面前行走,兆亮也進了六部中最吃香的吏部,兆勇這個不愛讀書的,這幾年卻把生意做的風生水起,山東道有誰不知道陳東家這個名號。
玉芝…想到玉芝他突然心裡一陣煩躁,當年他是年紀小不懂事,被他娘攛掇著搶了那碗雞蛋羹,他承認是他錯,但三房為何如此記仇,這些年來他道過謙,也下跪過,可是三房表面上原諒了他,卻什麼都不幫他,現如今卓承淮在京里做著翰林院詹事,兼著兵部的差事,還是天子近臣,管理章奏,玉芝也做了誥命夫人,他們活的這麼好,心裡卻總記得小時候的那些子事,竟然真的一點也不幫他,村里一些能讀書的孩子三房都負擔了一部分的錢,卻一點也不想著他們還有個侄兒兄弟在種地,但凡…但凡他們伸把手…
兆毅頹然的躺在炕上,盯著屋頂發呆,現在他發呆的時候是越來越長了,村里人都知道二房與三房之間有些說不清的事,現在受了三房的好,當然是有意無意的躲開二房的人,再加上他娘又著實不會做人,這些年該得罪的不該得罪的都得罪了個遍,更是讓他都已經二十三了卻還沒有媒人上門,爺奶幫忙尋了兩個都被他娘撒潑打滾的攪和了,覺得他也是讀過書的陳家少爺,憑什麼娶那些個膀大腰圓虎背熊腰的村姑,氣的爺放出話去,日後再也不管他的親事了。
想到這兆毅苦笑了一下,看在爺奶的面上三房的下人叫他一聲堂少爺,怕是也只有他娘才當了真吧…
范氏端著飯進來,看到兆毅又躺在炕上有些心疼,把他拉起來氣呼呼道:「你這孩子怎麼整日這麼沉的心事,有什麼不好的你與娘說,娘豁出命去也幫你辦到,自己憋在心底別再憋壞嘍。」兆毅扯扯嘴角,卻實在笑不出來,搖了搖頭拿起了碗默默的吃著飯,范氏無奈極了,她也不知道兆毅如何變成這樣,能好幾日不與她說話,她想盡了辦法卻又拿這兒子毫無辦法。
孫氏此時顫巍巍的扒著上房的門偷看,把母子倆在院子裡的衝突看個正著,見范氏進了西廂才回頭對鬚髮全白的老陳頭道:「哼,二房那家子這麼多年了還惦記著占三房便宜,咱可得替老三看好了她,鬧出來老三家臉上可不好看。」
老陳頭依然坐在炕上抽著菸袋鍋子,看著因著這些年好好滋補保養的年紀越大臉色越紅潤的孫氏嘆了口氣,兆毅到底也是他的孫子,他能不擔心嗎,可這范氏真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有她這麼拖累著怕是兆毅這輩子也得不了好,他一咬牙下定決心,把菸袋鍋子往炕沿一磕道:「不管老二媳婦了,明日把老二從鎮子上叫回來,讓他做主給老二定個媳婦下來。」
孫氏走到炕邊坐下撇撇嘴,也就這老頭子愛操心,現在日子過得快活似神仙,日日有人端茶倒水的,手頭還有零花,出門整個村子都得尊稱她一句老太太,哪裡耐煩管這些閒事,她輕哼一聲:「你愛幹啥幹啥,我不管二房那些破事,省的你那二媳婦又坐在院子裡哭大姐,說我這後奶不安好心給她兒子尋些『破爛貨』!」
老陳頭嘖了一聲,想到那幾日鬧的的確是難看,自己心裡也覺得有些對不住老妻,只能吞下到嘴邊的話,招呼三房給他配的下人進來,讓他去把陳二郎叫回來。
第二日陳二郎匆匆回了家,卻沒見著媳婦和兒子,一問才知道兒子去種地了,媳婦卻去三房門口尋那管家鬧,要管家給兆勇送信,說有大事尋他。他剛進院門扭身又出去了,果不其然在三房宅子門口看到了在地上打滾的范氏,周圍圍了一圈人指指點點,范氏的臉上鼻涕眼淚和著地上的泥,一道一道的看著就讓人噁心。
陳二郎只聽了兩句「讓陳兆勇來村里見我,白眼狼…」「喪良心的一家子…」之類的話,氣的牙根痒痒,扒開人群走上前,二話不說給了范氏兩個大耳瓜子,把她打的在地上轉了一大圈,正暈頭轉向呢,卻被陳二郎一把拉住後脖頸,拽著回了老房。
范氏沒想到陳二郎竟然突然回來了,進了院子像老鼠一般鑽進西廂,陳二郎太陽穴一鼓一鼓的,卻被老陳頭打斷:「老二,進來說話。」
陳二郎壓住心中的氣進了上房,低著頭一聲不吭,老陳頭見他這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樣子就頭疼,深深的吐了一口氣道:「老二,兆毅眼瞅著就二十四了,是不是得做親了?」
陳二郎也知道前兩回老陳頭兩口子被范氏懟回去的事兒,哪怕回來他把范氏揍了一頓卻也到底傷了兩個老的的心,沒想到老陳頭竟然還願意管他,他抬頭欣喜道:「爹娘做主就成了,只要是個女人,能生娃,啥樣的都成。」
老陳頭想說什麼,看著陳二郎的臉,對他們這一房是徹底沒了脾氣,揮揮手道:「說好我做主,就這一回了,若是你媳婦再有什麼么蛾子,日後我就在再不管你們了,行了你出去吧,回房囑咐囑咐你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