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算威脅?”

  “實話而已。我們原本的關係,就是互相利用。不是有句古語說天下皆為利來,皆為利往嗎?在我這種學經濟的人眼裡,沒有什麼利益是不能交換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周佛海拉開窗簾,道,“過了夏至,夜晚就越來越長了。明樓的確是個聰明人,我有愛才之心。”

  得到周佛海的保證,丁薇自然也承諾於他:“夫唱婦隨。”

  “夜還長,天涼,注意身體。”

  周佛海話里的暗示丁薇收到了:“我才剛剛大病一場,只怕今天這一遭回去,又得纏綿病榻半年。”

  “半年未免也太久了,好好休養兩三個月,沒什麼比身體更重要。”

  “謝謝先生關心。”

  作者有話要說:  最開始寫的時候,想救很多人,但故事一點點發展,越來越發現,有些犧牲,是必須的。

  就像在那個年代裡,我相信很多人都想活,但最終,為了理想與信念,為了祖國與人民,他們最終選擇了犧牲。

  ☆、第 150 章

  以養病為由,丁薇不見外人,明氏企業里需要她處理的事情,阿誠會將文件送回明家,由她審閱,然後再送回公司。

  待身體稍好,丁薇每周都會去兩趟教堂,在那裡呆上個把小時。

  這樣休養了小半年之後,她逐漸開始每天花半天時間,去處理明家產業上的事情。

  明台、明鏡、王天風的事情接連發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時機又紛紛巧合之極,每每是日本人快要打消對明家的懷疑,明家就又生波折。

  日本人不是沒想過處理明樓,但現在上海的經濟一團亂麻,有明樓看著,還不至於出大亂,若是輕易裁撤……風險太大。相比之下,明太太,對日本人來說確實更好下手。

  這一日,丁薇走出教堂,就見到車邊的梁仲春。

  “梁處長?”日本人早晚會找上門,丁薇早就意識到了。梁仲春的出現,倒是讓她心定了幾分——躲不過的事情終究會來,而且,沒有讓一隊日本憲兵直接把她押走,已經算是客氣了。

  安撫了一下神父的情緒,丁薇與他告別,氣定神閒地上了梁仲春的車:“走吧!”

  “明太太,我是代表橫田——”

  丁薇笑了笑,抬手打斷梁仲春的解釋:“我知道,特高課想找我很久了,讓梁處長親自來請我,已經很給我面子了。”

  梁仲春現在是76號的總負責人,直接向李默群匯報工作。

  梁仲春自認為比丁薇對情勢多幾分了解:“明太太不用擔心,橫田先生想請您聊一聊。之前因為您身體不適,所以不好叨擾,這不,見您身體好些了,才派我來請您。”

  丁薇“嗯”了一聲,看了眼開車的司機,是76號的人,跟了梁仲春很久,應該算是半個親信。

  她心裡有了數——橫田中佐要麼就是還沒覺得要對76號安插人手,要麼就是覺得能把梁仲春握在手裡,安插人的事情還可以緩一緩。

  “梁處長近來可好?我久不理俗務,明樓又忙,還是聽周太太說起才知道,梁處長現在已經負責整個76號了。”

  “是,承蒙明長官和李主任器重。”頓了頓,梁仲春又補充,“還有明太太。”

  馬屁拍得太明顯,丁薇覺得好笑:“謝我作什麼?”

  “周先生面前,全靠明太太為我美言。”

  話說到這份上,丁薇就接了梁仲春的謝。她看著這路不是往特高課的,問:“這是去哪?特高課不是這條路吧?”

  “橫田長官在新政府辦公廳。”

  “他找過明樓了?”

  梁仲春含糊道“應該是。”

  他是接到電話從76號直奔教堂,對新政府那邊的情況不是很清楚。

  該了解的、能了解的都摸清楚了,丁薇便不再說話,她得想想,究竟該用什麼招,來打橫田中佐。

  沒多久,車就到了新政府樓下。

  阿誠在門口等著,看見梁仲春的車到了,忙過來開門:“太太。”

  丁薇瞧他的神色並不顯慌亂,心中又定了幾分,她沒有刻意壓低聲音,反倒微微提亮了幾分:“橫田先生來了多久?”

  “橫田長官和明先生在會議室,聊了……”阿誠掏出懷表,“應該有二十分鐘了。”

  二十分鐘。

  博弈論里有一個經典案例,便是把共犯分開審問,破解兩人互信的關係[1]。丁薇估摸橫田中佐打的就是這個主意。算起來,二十分鐘前,她應該剛坐上樑仲春的車。

  一行人走進新政府辦公樓。

  “梁處長,麻煩您進去和橫田先生說一聲,我到了。”

  “這……”梁仲春怕觸霉頭,不太想去當這個出頭鳥,奈何見到阿誠的眼神示意,他不情不願地應下,“我這就去。”

  見梁仲春推開會議室的門,阿誠壓低聲音:“大嫂,橫田中佐來者不善。”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丁薇已經有了主意,“我和明樓之間的信任,這就是最堅硬的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