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

  咖啡館外,明樓透過窗戶看著和丁薇交談甚歡的人,問阿誠:“那個和阿薇說話的人……你覺不覺得看著熟悉?”

  經明樓這麼一提醒,阿誠想起來:“燕京大學的校長司徒雷登?他怎麼會到上海來?”

  司徒雷登是個在中國出生的美國人。他出生在杭州,十多歲才回美國讀書。後來又重新回到中國傳教。1919年,司徒雷登將不同的教會合辦的幾所不同學校合併,成立了燕京大學並出任校長。

  這二十年來,司徒雷登一直都支持學生們的愛國運動。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司徒雷登曾親自帶領數百名燕京大學師生走上街頭□□,在隊伍最前方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1934年,本在美國的司徒雷登接到燕京大學急電回校。當時,北京學生為反對政府對日不抵抗政策,組織請願團赴南京,燕京大學學生宣布罷課。司徒雷登趕回後,立即召開全校大會,並在大會上肯定了學生們的行為。

  北平淪陷後,日方經常找藉口挑釁和逮捕燕京大學師生。司徒雷登一直在盡力出面斡旋,奔走於美國領事館和日本駐軍司令部之間,他憑藉自己美國人的身份,保住了不少愛國的進步學生。

  這樣一個人,明樓的心裡是敬佩的。

  “不管他為什麼到上海來……算了,直接去蘇醫生的診所吧,我看他們相談甚歡,只怕一時半會也結束不了,我也不打擾他們了。”

  明誠啟動汽車,重新開往蘇醫生的診所。

  作者有話要說:  阿薇知不知道明長官在TG的馬甲和知道多少的問題,後文揭曉給你們看~

  關於司徒雷登先生,我認為在八年抗戰時期,他是一個好的教育者,也為了保全學生努力奔走。

  那49年左右因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關係,涉及政治比較多,這塊我不做評價,有興趣的大家可以自己去讀一些資料。

  PS:我在思考程錦雲和於曼麗的問題……雖然不會細寫但也避不開……

  ☆、第 16 章

  遇見司徒雷登先生是一件丁薇意料之外的事情。而司徒雷登先生邀請她去燕京大學任教更是她決計沒有想到的。

  明樓是有名的經濟學者,她是明樓的學生,司徒雷登先生邀請她去燕京大學,本就是合理之極。唯一不合理的,大概是北平如今已經淪陷,即便她去了燕京大學,只怕也上不了什麼課。司徒雷登先生希望她去北平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她能利用英國人和法國人的關係,儘可能地保護學生。

  司徒雷登辦學是受教會的委任,保護學生的行為背後本就獲得了美國政府的同意。而丁薇,英法政府保證了她的人身安全,如果她願意保護那些無辜的學生,日本人至少不會像現在這麼放肆。

  不得不說,如果不是有任務在身,丁薇一定會毫不猶豫地答應的。

  “Vivian,你真的不考慮為那些學生授課嗎?”離開咖啡館之前,司徒雷登仍然不死心地問她,“如果你能為那些學生做幾回講座,他們一定會受益匪淺的。或者,以客座老師的身份?”

  丁薇猶豫了。

  “Vivian,”司徒雷登繼續勸說,“你當真不考慮一下嗎?”

  “我……這兩天要去香港一趟,等我從香港回來了,我答應您,去試著講一堂課。只是……我擔心自己講的不好。”

  聽到丁薇改變主意了,司徒雷登一下子高興起來:“太好了,Vivian,你什麼時候能來講課?”

  “等我從香港回來了再聯繫您,行嗎?”

  司徒雷登也發現自己過於急切了,當即表示了歉意:“那我等您的回覆。我一定儘快替你安排,學生們一定也很想聽你的課。”

  丁薇笑了笑沒再說話。

  現在戰事吃緊,又有多少學生能夠安心求學?燕京大學有很多的進步青年,這些人,都是國之未來,如果她有能力,便應當為保護他們出一份力。

  饒是這份力量再小,卻聊勝於無。

  送走了司徒雷登,丁薇看了看時間,囑咐了店長几句,這才離開。

  店長的人選是明樓讓阿誠從明氏集團里調來的,阿誠作為明樓的秘書,平日裡工作也比較忙。而丁薇對上海還不夠熟悉,因此,找一個可靠的店長尤為重要。

  回明家之前,丁薇去了一趟華東影樓,郭騎雲打電話給她,想來應該是有重要的急事。

  華東影樓。

  “組長,你來了。”不同於上一次,再見到丁薇的時候,郭騎雲的聲音里明顯帶了幾分敬意,“局座昨天發了電報。”

  丁薇看了看店裡:“沒生意?”

  “今天提前打烊了。”

  “理由?”

  “啊?”

  “如果你常常沒有適當的理由提前打烊,汪曼春很快就會跟著我追到這裡來。”

  “76號的汪曼春?她懷疑上您了?”郭騎雲大驚,“那她有證據了嗎?”

  “慌什麼!”丁薇白了郭騎雲一眼,“汪曼春盯上我,是要除掉情敵,記住,你就是一個普通的攝影師,我來這裡,是想拍一套婚紗照。只是沒有看到喜歡的模板,所以無功而返。先生給我的任務,是在‘毒蜂’的下任到滬之後,協助他。所以短時間之內,我和你也沒有見面的必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