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延盯著這張臉看了一會兒,也露出了笑容:「面對景隊這樣的男人,很少有人可以保持絕對的冷靜吧?」

  景元洲:「那就衝動地,滿足一下我的好奇心?」

  林延眨了眨眼:「其實也沒什麼,只是單純地覺得,當一個職業選手不如在幕後做教練更適合我。」

  景元洲:「你要當教練?」

  他顯然也沒想到林延會有這樣的想法。

  要知道,絕大部分教練往往是因為操作實力不足以達到職業標準,或者是當職業選手面臨退役時,才會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做出的選擇。

  「怎麼,當教練不好嗎?」林延懶洋洋地抬頭看向了他,「領獎台上的榮光固然吸引人,但是,總要有人站在背後的,景神,你說對不對?」

  教練的專業程度對於一家俱樂部的重要性,自然沒有人比景元洲更深有體會。

  畢竟BK的開始崩盤,就是從教練組無法跟上節奏的那一刻悄然開始的。

  「而且比起那枯燥乏味的訓練,我更喜歡那種把人玩弄於鼓掌之間的感覺。」林延輕笑一聲,「我說過的,要當站在你背後的男人,可不是說說而已。」

  腳下輕飄飄地一點,他瞬間又把椅子轉了回去:「話說回來,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我看上的這個孩子,覺得怎麼樣?」

  隨便地敲擊了幾下滑鼠之後,點開的是其中一場的錄像視頻。

  景元洲沒再繼續剛才的話題,瞥了一眼電腦屏幕上的畫面,客觀評價道:「實力很強,但是有點太獨了點。」

  「獨」這個詞,在職業聯盟當中,未必是什麼好的形容。

  它可以意味著個人實力突出,無需隊友支持就足以完成場內Carry,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成太過自我,容易跟團隊脫節,團體融入度過低。

  曾經,景元洲就被電競媒體諷刺為是個過分特立「獨」行的男人。

  那年BK戰隊剛剛重組,隊內的其他新人一度無法跟上他的步伐,團隊賽中前後脫節,戰況慘烈地叫人不忍直視。

  只要稍微了解過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對與景元洲來說,「獨」這個字實在是意義特殊。

  然而林延聽他說完之後滿意地點了點頭,掏出筆來一筆一划地在記事本上寫了下來:「Titans可以和我有一樣的見解,我感到非常高興。」

  景元洲沉默片刻:「這樣的選手對一個團隊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

  「我知道。」林延的筆尖輕輕地在桌面上敲了敲,含笑看著景元洲,「要想讓一個人放慢腳步等隊友跟上,有時候,往往比努力地提升突破要來得困難得多。這樣的犧牲,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在這樣柔軟平靜的注視下,景元洲微微愣了一下。

  然後只聽林延又慢悠悠地繼續說道:「既然太困難,那,為什麼不讓他的隊友來徹底跟上他呢?」

  景元洲失笑:「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還記得他當時才剛剛進入聯盟不久,就已經一度被推上了神壇的頂端。但是一個戰隊內畢竟不可能所有的選手都是天才,當他們勢如破竹地以黑馬之姿進入到半決賽之後,實力斷層的弊端就徹底顯現了出來。團戰當中其他的隊友們一度無法跟上他的節奏,這樣的BK在賽場上看起來就宛若一盤散沙,比賽結束之後,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粉絲們紛紛來官博下面告別脫粉,媒體報導更是將他們的比賽評論為此賽季最慘烈翻車現場。

  在這之後,BK的所有隊員們也蹭積極地嘗試進行磨合,但是,本身實力上的差距就像是一道鴻溝,深深地橫亘在他們的面前。

  始終尋找不到平衡點,教練組最後終於決定,由景元洲改變部分的風格,來配合整個團隊的節奏。

  自此,在賽場上的Titans,不再像最初時的鋒芒畢露。

  但另一方面,也正因為景元洲成為了BK戰隊背後最堅強的支柱,屬於BK的王朝才算正式開啟。

  這樣的親身經歷,讓景元洲更加清楚林延這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到底有多艱難。

  但是很顯然,林延並不是這樣的認為。

  「不試試怎麼就知道不行?」林延取出一張表格來填上了Gloy的名字,似笑非笑地看向景元洲,「你不覺得,這小朋友的對線風格和某人很像嗎?」

  景元洲沉吟片刻:「像我。」

  雖然他走的是邊路,而這個Gloy打的是中單,可是從打法當中,多少還是可以看出一絲痕跡。

  更確切來說,應該更像他剛進聯盟時的樣子,未磨稜角,凜冽如風。

  「不愧是Titans,眼光真是准,Gloy可是你的頭號粉絲呢!」林延說著翻了翻筆記本,將其中一頁遞到了景元洲跟前,「既然實力也已經得到了景神的認可,那就算面試合格了。這是小朋友的微信,麻煩景神代替俱樂部發出一下職業邀請唄。」

  景元洲:「…………」

  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原來是在這裡等著呢?

  他微微挑了下眉梢,淡聲道:「林總這買賣做得可真不虧啊,從BK那裡把我拍下來,還能順便解決其他選手的招募問題?」

  林延露出了厚顏無恥的笑容:「來都來了,也別浪費,物盡其用嘛!」

  景元洲沒多說什麼,最後確定了一遍:「決定了?」

  林延從旁邊摸了部新手機出來:「用俱樂部的手機加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