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數十年難遇旱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本京城的人的視線,都在那雍王府上,並且還是一些雍王和雍王妃的私事,沒想到這幾日卻完全變了,京中沒有任何的謠言,可人人的眼睛,都巴巴地盯著那淮王府看。【】

  聽說淮王底下的一個謀士身子不大好了,近日是天天在請大夫,甚至宮裡的御醫也請了好幾個,但都沒有什麼起色。

  本來一個謀士而已,不值得那麼多的人去關注,可是人家這個謀士可不是一般的謀士,而是秦炙啊。或許有的人不認識秦炙,但是只要是知道秦炙這個人的,都是知道這個人對於南靖離意味著一些什麼的……

  淮王府在這樣的氛圍下,哪怕極力去挽留,還是挽留不住,秦炙本就只剩下一口氣吊著命了,哪怕是用最名貴的藥材給他吊著命,這該發生的事情還是依舊會發生的。

  哪怕淮王府的人極力掩飾,想要悄悄地將那個秦炙的屍骨給掩埋了,可京中那麼多人的眼睛盯著他們,哪裡是他們說掩飾就能夠掩飾得過去了。

  自打知道秦炙便這樣去了之後,京中的局勢也變得微妙了起來。這個微妙,尤其體現在一個人的身上,那便是那日淮王府上出盡了風頭的旭王爺南旭澤。南旭澤有這樣大的能力,是很多的人都沒有想到的,再加上這秦炙的死,雖說看起來像是意外一般,可是許多的人都清楚,大抵和這個看起來人畜無害的旭王爺,是脫不開關係去的。

  這南旭澤原本在京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名聲,誰不知道啊,沒有想到竟是隱藏得這麼深,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將在這京中猖獗了那麼多年的秦炙給了結了,連帶著南靖離也被斷了一條臂膀,這日後局面究竟如何,很多人的心中都不是很清楚。

  但是值得肯定的是,隨著秦炙的死去,南靖離那一脈的人,應該是無力回天了,這不僅僅是旁人這麼想,便是南靖離那邊的人也是這麼想的,追隨南靖離的人,都知道南靖離最大的倚仗是什麼,並且也知道南靖離這個人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性格,南靖離的那種的性格,並不是沉得住氣的,也不是能夠成什麼大事的人。

  離開了秦炙,南靖離什麼都不是。

  而如今看起來有點希望的,也只有南煜弘和南旭澤了。南旭澤要登上皇位,可能有些困難,他畢竟不是當今皇上的親生兒子,這皇位若是落在了他的身上,便真的是皇位旁落了。

  南煜弘倒是看起來最為合適的,娶了天命的皇后,又是皇上嫡親的兒子,登上這個位置的話,名正言順。

  只是如今看起來,南旭澤的心機也好,手段也罷,都是最為高超的。南靖離和南煜弘兩個人鬥了這麼多年,都沒有發現養精蓄銳的南旭澤,並且這一次南旭澤出現在眾人的眼前,都是自己有心暴露出來的,不是任何人的揭穿或者是看透,足以見到這個人究竟有著多麼大的能耐。

  所以原本在朝堂上吵得很熱的儲君人選,如今卻是一下子冷卻了下來,便是因為不少人都是在觀望著,對於南旭澤和南煜弘之前,還是保持著中立及冷靜,論人選的話自然是南旭澤合適,但論名分的話,誰也蓋不過南煜弘去。

  並且也還有人對於南靖離還抱著有一絲的幻想,南靖離雖然性格不好,謀略也不是最強的,但是卻極為得皇上的喜愛,如今皇上生著病,召見的人也僅僅是只有南靖離一個人而已,足以見到皇上對南靖離,還是有些偏愛的。

  而一些知情人的心中卻是清楚,皇帝究竟喜不喜愛南靖離倒是不清楚,不過皇上確確實實的是被南靖離給控制著,這南靖離多少也還有些底氣,哪怕失去了秦炙來掣肘許多大臣,只要皇上還在南靖離的手上一日,那麼這南煜弘和南旭澤,對於皇位是想都不要想。

  所以打從過年開始,一直到開春,這朝堂上都無比的熱鬧,形勢也變得空前複雜,許多人都還在躊躇著,究竟是站在哪邊,而皇帝上朝的時間,是越來越少了,如今朝上都是以夏丞相馬首是瞻。

  許多政事都是夏丞相代為處理,有意見不合的地方,再與幾個保持著中立的閣老商量一下,這朝中的事情,倒也沒有出現什麼岔子。

  但是人人都知道,如今這樣不是長久之計,朝堂上不可一日無主,如今是沒有逢著出現什麼大事,若是出現什麼事情的話,光是憑著幾個臣子是肯定解決不了的,不然,還要一個皇帝來做什麼?

  那南旭澤只是在淮王府上這麼表現過了一次,在朝堂上卻很是低調,基本上不怎麼發表意見,倒是南靖離,自從秦炙死了之後,就變得越加的荒唐,如今朝堂上議著事,南靖離便跟南煜弘那邊的一個大臣針鋒相對了起來。

  看得在場不少大臣都搖了搖頭,這個國家,若是真的交到了南靖離的手中,只怕岌岌可危了起來。

  這樣一直過了許久,南旭澤不表現不表達,在朝堂上如同一個隱形人,南煜弘也只是逢著大事才會說上幾句,只有那個南靖離猶如一個瘋狗一樣,逮人就咬,直到終於出現了一件大事。

  南靖離這一次,卻什麼都說不出來了,這個東西,是他沒有辦法去解決的。

  「這連日來的大旱,已經讓許多百姓苦不堪言了,便是連京中,也已經接連一個月沒有落雨,若是長此以往下去,只怕大大的不妙……」夏丞相的話里話外,都是對於民生和百姓的憂慮,今年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麼了,一進入夏季之後,太陽便一直高高地掛在人的頭上,一日都不曾停歇過。

  土地乾涸,導致那貧瘠的土地上,已經種不出什麼吃的來了,大秦王朝多處地方已經鬧起了饑荒,許多難民流離失所,不說吃的,便是喝一口水都困難,京中也受到了波及,糧食的價格飛漲,許多人吃不上飯,民怨沖天,再繼續下去的話,難民不堪折磨,一定會發生暴動,這暴動一出,舉國上下哪裡還能夠安寧得下去?

  平日裡這朝堂上是最為熱鬧的,人人都爭著發表自己的意見,可到了這個時候,卻沒有任何一個人說話了,整個朝堂上下,只能夠聽見那夏丞相一個人的聲音。

  這旱災究竟要怎麼個處理辦法,誰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國庫雖然還說得上充沛,可是國庫裡面只有銀子,卻沒有糧食。如今連糧食都種不出來,光有銀子又有什麼用。

  有存糧的人家都不願意拿出來賣,要顧著自家本身的吃喝,便是拿銀賑災,也無濟於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