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內閣大臣都已經聽說了皇帝讓人放出去的流言,他們自恃還是比較摸得清這個年輕的君王的脾氣的,但這下也有點左右為難了,他們作為朝廷重臣也實在不好把市井流言拿到皇帝跟前嚼舌根,皇帝威嚴肅穆的樣子讓他們根本都不敢開口試探他和唐季惟之間的關係,即使大家心裡早已暗自揣測,縱然德高望重如他們,也要窺伺時機才敢下手。
對於皇帝的風流韻事每朝每代都會流傳出很多話本,而當今皇帝前些年專於政事無心後宮也讓民間少了許多話頭談資,如今稍稍放出了一點消息,看似捕風捉影的事情卻立刻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那些說書人案板一敲津津有味的道來,吸引了一大批皇帝和唐季惟感情的擁護者,並發展了許多潛在的支持者,所謂民心所向,大抵就是如此了。
蕭氏每日都會去會館或者小茶樓聽一聽,雖然覺得自個兒兒子被拿來如此談論有些不舒服,但是唐季惟的清明愛民的名聲早已流傳開來,對於他和皇帝的故事大多都是讚揚褒獎的話,偶爾幾個不懷好意猜測的也絕沒有出現什麼幸臣佞臣的詞語。
「老夫人,咱們要不要回去呀?」青衣彎腰低聲在蕭氏的耳邊說。
蕭氏揮手,說:「季惟還沒有下朝,咱們再坐些時辰。」
青衣直起身子,有點尷尬的聽著周圍的人談論自家爺和皇帝的風流韻事,她還是未嫁的少女,耳邊什麼情情愛愛的事情床上床下的猜測也讓她臉紅不已,即便知道他們家爺很得皇帝的青睞,可她也斷沒有往這方面想過。
「也不知這些人是如何說得這般活靈活現的,好似他們真見過皇帝和爺相處一般了!」青衣不滿的小聲說道。
蕭氏輕聲嘆氣,想著大概這是真的了,自己兒子和皇帝?若是女兒,蕭氏估計得燒香拜佛的謝恩了,可是自己的兒子才華橫溢又是一表人才,莫名其妙的當了皇帝的入幕之賓,她光是想想都覺得心口疼得慌。
唐季惟剛和一大幫子老臣議完事從正陽宮出來,迎面就遇上了帶著徒弟拎著藥箱走來的姚院首了。
「大人安好?」姚淳于和唐季惟也算是熟人了,彼此之間便是帶著點熟識和隨意的語氣。
唐季惟莞爾一笑,說:「我很好,倒是你要辛苦了,聽說後宮的娘娘們身體又不安了?」
姚淳于搖頭,說:「哪是身體不安哪,我倒是覺得是心啊!聽說了你和皇上的傳聞,那些才選進宮的娘娘還未承雨露便是要遭受如此考驗,皇帝不入後宮整日跟著朝臣在一塊兒,她們哪有安心的時刻呢!」
唐季惟到不知一向寡言少語的院首大人竟然如此犀言語犀利,驚愕的同時也無奈的說:「我與皇帝並非你們眼中那般不堪,實則……」
姚淳于打斷說:「你和陛下的事情並不需要和我們解釋,唐大人您是聰明絕頂的不世之材,皇帝又是如此身份尊貴的天子,你們做的事情想必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了。我只是一介太醫粗鄙淺薄,但也有心想要助陛下一臂之力。」
唐季惟笑著問:「哦?你有何法子幫我們解除困局?」
姚淳于帶著唐季惟往側門走了幾步,低聲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唐季惟雖然錯愕,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可以安撫蕭氏的絕妙法子,下手雖狠,但其後麻煩也就可以解決了。
唐季惟笑得若有所思,姚淳于看著他帶笑的眼睛感覺像是被盯上的兔子,拉開了一段距離才說:「大人為何如此表情?」
唐季惟說:「這法子不是你想的吧。」
姚淳于頓了一下,低著頭老臉一紅,點了點頭承認。果然不像是他的作風吧,這種帶著主動攻擊性的策略大概也只有皇帝陛下的作風可以雷同了。
「皇上特意吩咐了微臣,微臣自當竭盡全力。」
唐季惟看著他半響,拱手彎腰,「多謝院首大人的成全,季惟以後自當報還。」
姚淳于立馬扶他起身,感覺背上一陣陰風陣陣的,他實在是受不起他的禮,只得還說:「不敢當,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我也只是聽從陛下的差遣而已。況且,你和我這個老匹夫緣分不淺,我也很想幫你解困。」
唐季惟淺笑,想著他這一世為人還算不錯,得了這位的青睞也算是福分了。
唐季惟回了府,蕭氏早已命人備好了午膳,又是滿滿的一桌,讓唐季惟看花了眼睛。
「娘,這麼多的菜我們也吃不完哪,您下次做少一點吧,夠吃就行了。」唐季惟看著一桌的佳肴,想到自己的俸祿,實在是有點捉襟見肘啊。
蕭氏心疼唐季惟,想到好好的兒子非得屈從了皇帝身下,她就恨不得一頭撞死在你梨木桌上把自己送到底下與唐老爹團聚。若不是她一門心思的追去富貴名聲,她那麼好的兒子又怎會被皇帝看上,傳宗接代遙遙無望不說,怎麼又做了街頭巷尾的談資呢!
「別心疼銀錢,你娘我什麼都沒有,這一身的廚藝還是不錯的,就是看著豐盛吧,其實也就是一些小打小鬧的,沒你想得那麼貴重。」蕭氏安慰唐季惟說。
唐季惟笑著給蕭氏布菜,說:「那我就是好福氣了,家裡的老娘抵過了宮裡的所有御廚不說,還可以為我省下不少的銀子呢!」
蕭氏的臉僵硬了片刻,想到唐季惟作為男子侍奉皇帝,流言蜚語少不了不說還要和宮裡的娘娘爭寵,她和唐季惟的爹上輩子是做了什麼孽喲!
對於皇帝的風流韻事每朝每代都會流傳出很多話本,而當今皇帝前些年專於政事無心後宮也讓民間少了許多話頭談資,如今稍稍放出了一點消息,看似捕風捉影的事情卻立刻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那些說書人案板一敲津津有味的道來,吸引了一大批皇帝和唐季惟感情的擁護者,並發展了許多潛在的支持者,所謂民心所向,大抵就是如此了。
蕭氏每日都會去會館或者小茶樓聽一聽,雖然覺得自個兒兒子被拿來如此談論有些不舒服,但是唐季惟的清明愛民的名聲早已流傳開來,對於他和皇帝的故事大多都是讚揚褒獎的話,偶爾幾個不懷好意猜測的也絕沒有出現什麼幸臣佞臣的詞語。
「老夫人,咱們要不要回去呀?」青衣彎腰低聲在蕭氏的耳邊說。
蕭氏揮手,說:「季惟還沒有下朝,咱們再坐些時辰。」
青衣直起身子,有點尷尬的聽著周圍的人談論自家爺和皇帝的風流韻事,她還是未嫁的少女,耳邊什麼情情愛愛的事情床上床下的猜測也讓她臉紅不已,即便知道他們家爺很得皇帝的青睞,可她也斷沒有往這方面想過。
「也不知這些人是如何說得這般活靈活現的,好似他們真見過皇帝和爺相處一般了!」青衣不滿的小聲說道。
蕭氏輕聲嘆氣,想著大概這是真的了,自己兒子和皇帝?若是女兒,蕭氏估計得燒香拜佛的謝恩了,可是自己的兒子才華橫溢又是一表人才,莫名其妙的當了皇帝的入幕之賓,她光是想想都覺得心口疼得慌。
唐季惟剛和一大幫子老臣議完事從正陽宮出來,迎面就遇上了帶著徒弟拎著藥箱走來的姚院首了。
「大人安好?」姚淳于和唐季惟也算是熟人了,彼此之間便是帶著點熟識和隨意的語氣。
唐季惟莞爾一笑,說:「我很好,倒是你要辛苦了,聽說後宮的娘娘們身體又不安了?」
姚淳于搖頭,說:「哪是身體不安哪,我倒是覺得是心啊!聽說了你和皇上的傳聞,那些才選進宮的娘娘還未承雨露便是要遭受如此考驗,皇帝不入後宮整日跟著朝臣在一塊兒,她們哪有安心的時刻呢!」
唐季惟到不知一向寡言少語的院首大人竟然如此犀言語犀利,驚愕的同時也無奈的說:「我與皇帝並非你們眼中那般不堪,實則……」
姚淳于打斷說:「你和陛下的事情並不需要和我們解釋,唐大人您是聰明絕頂的不世之材,皇帝又是如此身份尊貴的天子,你們做的事情想必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了。我只是一介太醫粗鄙淺薄,但也有心想要助陛下一臂之力。」
唐季惟笑著問:「哦?你有何法子幫我們解除困局?」
姚淳于帶著唐季惟往側門走了幾步,低聲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唐季惟雖然錯愕,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可以安撫蕭氏的絕妙法子,下手雖狠,但其後麻煩也就可以解決了。
唐季惟笑得若有所思,姚淳于看著他帶笑的眼睛感覺像是被盯上的兔子,拉開了一段距離才說:「大人為何如此表情?」
唐季惟說:「這法子不是你想的吧。」
姚淳于頓了一下,低著頭老臉一紅,點了點頭承認。果然不像是他的作風吧,這種帶著主動攻擊性的策略大概也只有皇帝陛下的作風可以雷同了。
「皇上特意吩咐了微臣,微臣自當竭盡全力。」
唐季惟看著他半響,拱手彎腰,「多謝院首大人的成全,季惟以後自當報還。」
姚淳于立馬扶他起身,感覺背上一陣陰風陣陣的,他實在是受不起他的禮,只得還說:「不敢當,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我也只是聽從陛下的差遣而已。況且,你和我這個老匹夫緣分不淺,我也很想幫你解困。」
唐季惟淺笑,想著他這一世為人還算不錯,得了這位的青睞也算是福分了。
唐季惟回了府,蕭氏早已命人備好了午膳,又是滿滿的一桌,讓唐季惟看花了眼睛。
「娘,這麼多的菜我們也吃不完哪,您下次做少一點吧,夠吃就行了。」唐季惟看著一桌的佳肴,想到自己的俸祿,實在是有點捉襟見肘啊。
蕭氏心疼唐季惟,想到好好的兒子非得屈從了皇帝身下,她就恨不得一頭撞死在你梨木桌上把自己送到底下與唐老爹團聚。若不是她一門心思的追去富貴名聲,她那麼好的兒子又怎會被皇帝看上,傳宗接代遙遙無望不說,怎麼又做了街頭巷尾的談資呢!
「別心疼銀錢,你娘我什麼都沒有,這一身的廚藝還是不錯的,就是看著豐盛吧,其實也就是一些小打小鬧的,沒你想得那麼貴重。」蕭氏安慰唐季惟說。
唐季惟笑著給蕭氏布菜,說:「那我就是好福氣了,家裡的老娘抵過了宮裡的所有御廚不說,還可以為我省下不少的銀子呢!」
蕭氏的臉僵硬了片刻,想到唐季惟作為男子侍奉皇帝,流言蜚語少不了不說還要和宮裡的娘娘爭寵,她和唐季惟的爹上輩子是做了什麼孽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