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這樣的姑娘怎麼能嫁去章家呢?旁的人都說她命中帶煞,那嫁去旁的人家也不好,那些人雙眼睜不開,受了蒙蔽,只會嫌棄她。
但他不會。
裴長仕思及了許久的東西,突然捋出條理來,看見窗邊搖曳的燭火,桃花紙上映襯著兩人的影子,能聽見細雪落下的聲響。
他轉過頭去看她,問:「讀過李商隱的詩嗎?」
九思茫然眨眨眼,難道解局的玄機就在李商隱的詩里?
裴長仕觸上她清泉似的黑眸,帶著溫潤的笑意道,「何當共剪西窗燭那一句。」
九思像廊上的燈籠似的飄來擺去,劃圈兒樣的盪了幾個來回,終於回過神,臉頰泛起一點紅,惱道:「您是朝中二品文臣,自是懷中卿相飽經綸,來我面前賣弄什麼學問?」
裴長仕撥下手中的菩提子,斜倚在塌上一顆一顆慢慢捻著,目光落在她身上,看了許久才出聲,「論詩罷了,惱什麼?」
九思卻收不住惱意,世家皆言裴尚書是少有的潔身自好的人,府上乾乾淨淨不說,便是朝中應酬也從來未聽過什麼風流韻事。
她忍不住問:「您也知曉李商隱那一句詩是寫給誰的,卻還要講出來,您難道不是故意為之?」
分明是一眼便明了的問題,他卻似細細思索了一番,才慢悠悠道:「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我與你論的只是詩文罷。」
九思無言以對。此人真真是端足了君子行藏,讓人挑不出毛病來,她只覺得口乾,欲端起茶杯卻被一隻手拉住指尖,只一瞬便鬆開了。
裴長仕不動聲色的把手收回來,提起煨在爐子上的茶壺往她杯中續茶,「冷茶喝了傷身。」
九思指尖發燙,連著臉頰也熱起來,她嘴唇緊抿,茶也再沒心思喝,睜著眸子去看他,愈發覺得看不明白,再一細想卻又似忽什麼都明白了。
她面色漸漸平靜下來,眸子睇過去,淡淡道:「這也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嗎?」
裴長仕卻瞧著她笑,反問道:「你說呢?」
九思倏的起了身,站在一側,朝他欠身,「夜色已深,大人逗留許久,只怕不妥。」
明著面兒要趕人走,客卻不隨主便,仍舊穩坐榻上,一副溫文爾雅的面容,似笑非笑的看她:「急什麼?」
他靠在榻上,閒閒散散的樣子,氣勢壓人,「你不是想知道章家的婚事該如何能推脫嗎?」
不待九思反應,他不緊不慢的接了一句:「法子也說了,全看你如何想。」
九思閉了閉眼,只想將這尊不請自來的大佛抬出門去,趁著風雪夜裡,隨便找個地方,一把雪埋了。
她自詡是個清醒人,再睜開眼想把腦子過得那些話再說一遍,可瞧見他,不知怎地印象就模糊了。愣神許久才想起來,她是想問這個,她想問問裴長仕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裴長仕看著她,嘆了一口氣,「分明誠心給你解局的,瞧你的神色,竟像是遇到了什麼豺狼虎豹。」
九思眨了眨黑白分明的眸子,氣急:「您是拿我逗趣?」
裴長仕對上她的眼睛,唇邊含著儒雅的笑:「佛堂里說的話,都是可以做見證的。」
九思杏眼圓睜,似是不大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麼,微紅的臉頰到底是紅透了。
燭火站不穩似的撐著窗楞搖曳,滑落的熱蠟窩藏住方寸陰暗罹難,暖黃的光暈映上他的側臉,半是明昧,半是燈火。
萬籟俱靜,他後面幾個字入耳來便是十分清晰。
「...這個你收好。」
天色昏黑,長廊的燈火微弱纖細,外頭大雪紛紛,一行腳印瞬間被掩去了蹤跡。
案幾的熱茶沒有一點餘溫,一方玉就撂在邊上,玉白的光澤,雲紋半壁,末端懸璜。
九思在被中翻來覆去,終是起身,喊采錦用匣子收起來。再躺下時,竟是一夜好眠。
次日雪仍下著,但小了不少,鵝毛亂絮似的洋洋灑灑。
季候氏放心不下,又捐了一道燈油錢,看著知客師父用朱檀筆一筆一划記在功德本上才放心離去。她上馬車前拉著九思的手,道:「我這心裡放心不下,怕他們在那邊過得不好,也盼著能多多給你些庇佑。」
九思扶她上馬車,安慰道:「祖父泉下有知,定會如您的願。」
.
臨近過年沒兩天,章家人閒不住似的,拜帖一日緊一日的遞上門來,又不能怠慢,季候氏只能出去作陪,聽那幾人拐著彎兒把話繞道九思身上,季候氏又氣又急,鐵青著臉送客,到最後乾脆稱病閉門謝客了。
章大夫人看出季家的敷衍,臉色也不好看起來,偏偏忍住了沒發作,還笑著撂話,讓九思在家中好好習規矩。
劉媽媽唾道:「只以為是大戶人家,半點教養也沒有,手伸到別人家中,真是沒皮沒臉,我都替她燒得慌。」
九思不以為然,手伸去別人家中算什麼?只怕章家早想越俎代庖,不甘心屈居一人之下了。
丁硪出去跑了兩趟,旁鄰左右的關係使盡,潛伏在那些府邸邊上,什麼都未摸著,倒是被徐川的人逮到,當夜就有一封密信遞進來,上頭四個大字:稍安勿躁。
薄薄的信紙頗為燙手,她總覺得裴長仕誤解了什麼,讓丁硪出去打探只是為了不那麼被動罷了,又不是著急別的。
她頂著燭火看紙上筆法一波三磔的小隸,當下行楷正盛,這人卻寫了一手好隸書。最後還是疊了兩折就讓采錦和那玉佩裝在一起放好。
但他不會。
裴長仕思及了許久的東西,突然捋出條理來,看見窗邊搖曳的燭火,桃花紙上映襯著兩人的影子,能聽見細雪落下的聲響。
他轉過頭去看她,問:「讀過李商隱的詩嗎?」
九思茫然眨眨眼,難道解局的玄機就在李商隱的詩里?
裴長仕觸上她清泉似的黑眸,帶著溫潤的笑意道,「何當共剪西窗燭那一句。」
九思像廊上的燈籠似的飄來擺去,劃圈兒樣的盪了幾個來回,終於回過神,臉頰泛起一點紅,惱道:「您是朝中二品文臣,自是懷中卿相飽經綸,來我面前賣弄什麼學問?」
裴長仕撥下手中的菩提子,斜倚在塌上一顆一顆慢慢捻著,目光落在她身上,看了許久才出聲,「論詩罷了,惱什麼?」
九思卻收不住惱意,世家皆言裴尚書是少有的潔身自好的人,府上乾乾淨淨不說,便是朝中應酬也從來未聽過什麼風流韻事。
她忍不住問:「您也知曉李商隱那一句詩是寫給誰的,卻還要講出來,您難道不是故意為之?」
分明是一眼便明了的問題,他卻似細細思索了一番,才慢悠悠道:「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我與你論的只是詩文罷。」
九思無言以對。此人真真是端足了君子行藏,讓人挑不出毛病來,她只覺得口乾,欲端起茶杯卻被一隻手拉住指尖,只一瞬便鬆開了。
裴長仕不動聲色的把手收回來,提起煨在爐子上的茶壺往她杯中續茶,「冷茶喝了傷身。」
九思指尖發燙,連著臉頰也熱起來,她嘴唇緊抿,茶也再沒心思喝,睜著眸子去看他,愈發覺得看不明白,再一細想卻又似忽什麼都明白了。
她面色漸漸平靜下來,眸子睇過去,淡淡道:「這也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嗎?」
裴長仕卻瞧著她笑,反問道:「你說呢?」
九思倏的起了身,站在一側,朝他欠身,「夜色已深,大人逗留許久,只怕不妥。」
明著面兒要趕人走,客卻不隨主便,仍舊穩坐榻上,一副溫文爾雅的面容,似笑非笑的看她:「急什麼?」
他靠在榻上,閒閒散散的樣子,氣勢壓人,「你不是想知道章家的婚事該如何能推脫嗎?」
不待九思反應,他不緊不慢的接了一句:「法子也說了,全看你如何想。」
九思閉了閉眼,只想將這尊不請自來的大佛抬出門去,趁著風雪夜裡,隨便找個地方,一把雪埋了。
她自詡是個清醒人,再睜開眼想把腦子過得那些話再說一遍,可瞧見他,不知怎地印象就模糊了。愣神許久才想起來,她是想問這個,她想問問裴長仕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裴長仕看著她,嘆了一口氣,「分明誠心給你解局的,瞧你的神色,竟像是遇到了什麼豺狼虎豹。」
九思眨了眨黑白分明的眸子,氣急:「您是拿我逗趣?」
裴長仕對上她的眼睛,唇邊含著儒雅的笑:「佛堂里說的話,都是可以做見證的。」
九思杏眼圓睜,似是不大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麼,微紅的臉頰到底是紅透了。
燭火站不穩似的撐著窗楞搖曳,滑落的熱蠟窩藏住方寸陰暗罹難,暖黃的光暈映上他的側臉,半是明昧,半是燈火。
萬籟俱靜,他後面幾個字入耳來便是十分清晰。
「...這個你收好。」
天色昏黑,長廊的燈火微弱纖細,外頭大雪紛紛,一行腳印瞬間被掩去了蹤跡。
案幾的熱茶沒有一點餘溫,一方玉就撂在邊上,玉白的光澤,雲紋半壁,末端懸璜。
九思在被中翻來覆去,終是起身,喊采錦用匣子收起來。再躺下時,竟是一夜好眠。
次日雪仍下著,但小了不少,鵝毛亂絮似的洋洋灑灑。
季候氏放心不下,又捐了一道燈油錢,看著知客師父用朱檀筆一筆一划記在功德本上才放心離去。她上馬車前拉著九思的手,道:「我這心裡放心不下,怕他們在那邊過得不好,也盼著能多多給你些庇佑。」
九思扶她上馬車,安慰道:「祖父泉下有知,定會如您的願。」
.
臨近過年沒兩天,章家人閒不住似的,拜帖一日緊一日的遞上門來,又不能怠慢,季候氏只能出去作陪,聽那幾人拐著彎兒把話繞道九思身上,季候氏又氣又急,鐵青著臉送客,到最後乾脆稱病閉門謝客了。
章大夫人看出季家的敷衍,臉色也不好看起來,偏偏忍住了沒發作,還笑著撂話,讓九思在家中好好習規矩。
劉媽媽唾道:「只以為是大戶人家,半點教養也沒有,手伸到別人家中,真是沒皮沒臉,我都替她燒得慌。」
九思不以為然,手伸去別人家中算什麼?只怕章家早想越俎代庖,不甘心屈居一人之下了。
丁硪出去跑了兩趟,旁鄰左右的關係使盡,潛伏在那些府邸邊上,什麼都未摸著,倒是被徐川的人逮到,當夜就有一封密信遞進來,上頭四個大字:稍安勿躁。
薄薄的信紙頗為燙手,她總覺得裴長仕誤解了什麼,讓丁硪出去打探只是為了不那麼被動罷了,又不是著急別的。
她頂著燭火看紙上筆法一波三磔的小隸,當下行楷正盛,這人卻寫了一手好隸書。最後還是疊了兩折就讓采錦和那玉佩裝在一起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