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頁
為了拉攏福王,讓他成為柔嘉上位成為大陳繼承人的助力,陳宣帝準備了足夠充足、能夠打動福王的利益,如今他宣福王進宮,就是要說服福王為他效命。
沒等多久,穿著一身材質舒適柔軟的寬鬆袍子的福王就在李德順的帶領下匆匆進宮,進到了御書房中。
李德順是在京城裡一家名氣極大的戲園裡找到福王的,沒給他回府換衣服的機會,直接就帶著穿著常服,手上還拿著一個鳥籠、上面站著一隻八哥的福王進了宮。
「皇上,這麼急著喚臣進宮,是出了什麼事麼?」福王一進御書房,先給陳宣帝這個侄兒行了一禮,然後才滿懷不解,稍帶幾分擔憂和惶恐地問道。
福王今兒個一天都待在戲園裡聽剛排的新戲,連端王府被禁軍圍困的事情都是進宮途中和李德順打聽來的,之前壓根就不知道,光顧著看戲逗鳥去了。
現下被陳宣帝急傳進宮,福王的第一反應就是他哪裡惹到了陳宣帝,陳宣帝打算對他動手,就像他派禁軍圍困自己的親弟弟端王那樣要把他也給圈禁起來。
一想到這樣的可能,本來性格就有些軟弱,成天裡不干正事,沒什麼本事,更沒有心機手腕的福王怎麼能不慌,怎麼能不怕?
這不,福王那張胖乎乎的臉上滿是汗水,滿臉惶急焦慮,恨不得跪下來給自己侄子磕頭,不住解釋自己啥也沒幹,就只是聽戲逗鳥而已,都沒光天化日之下搶過民女。
……福王確實沒強搶過民女,他最多就是和人搶一搶那些羽毛顏色鮮艷好看、叫聲婉轉動聽的稀罕鳥兒罷了,連戲子都不稀得和人搶,因為他喜歡聽的是武生。
福王是個閒散王爺,連虛職都沒有領,成日裡就四處閒逛,遛鳥聽戲。
都說心寬體胖,再加上生來就是皇子,後來又封了王爺,自小是錦衣玉食,這就使得福王成了個圓乎乎的白胖子,看上去可真是有福相——也許這就是他被先帝封為福王的原因。
眼見福王這個親叔叔急得像白面饅頭一樣又軟又白的大圓臉上都快透露出青色了,陳宣帝連忙開口:「王叔不必焦慮著急,朕喚你入宮不是要問責你。」
陳宣帝一直都知道,他這個叔叔福王有些膽小,性情也軟弱天真得很,究其原因,無非是因為先帝太過強勢,手腕太過高超,是以才壓得這個弟弟膽小軟弱罷了。
輕咳一聲,陳宣帝故作尋常的說道:「朕記得,王叔你的嫡女惠安如今正寡居於福王府,惠安堂妹唯有一子,也跟著她回王府了吧?」
「三年前,王叔你還特意為此事請旨,讓朕賜惠安堂妹的兒子『陳』姓,將他記入陳氏族譜,他…未入惠安夫家的族譜,而是特賜他和其他陳氏宗親一樣的身份,是吧?」
福王愣愣點了點頭,怎麼也沒想到陳宣帝一開口只是問他女兒惠安和外孫,他腦中沒什麼思緒,糊塗一片,只知順著陳宣帝的話答道:「是,多謝皇上恩准臣的請求,讓涵兒跟他母親姓陳。」
陳宣帝微微一笑,面上的神情越發和煦了,他淡笑著問道:「那孩子是叫…陳涵吧?如果朕沒記錯,他今年應是虛歲十三,不知他有無婚約在身?」
深深凝望著福王,陳宣帝淡笑道:「若是沒有婚約在身,不如便將他許給柔嘉吧。」
第182章 一生無子的帝王17
陳宣帝話音才落, 福王便不由自主地瞪大了眼睛,他白胖的圓臉又染上了紅紫之色,支支吾吾地應道:「這、這……讓涵兒和柔嘉公主成親?可他們都是陳姓, 這不太好吧?」
福王並不好女色, 王府里除了王妃外, 就只有幾個侍妾,他有三個嫡子,庶出的兒子女兒也有好幾個,但嫡女卻只有一個,那便是惠安郡主。
惠安郡主七年前死了丈夫, 就此守寡, 她沒有改嫁的意思, 卻也不打算留在夫家守寡,福王疼愛女兒,便親自上門去將女兒和外孫接了回來。
甚至於, 在將外孫接回來後,為了讓自己的外孫名正言順地留在王府不被人說閒話,不被自己父親那邊的親戚攀扯,福王這個一向不理朝政的閒散王爺還特意向陳宣帝請旨,請求陳宣帝賜予他的外孫「陳」姓,並將他記入陳氏族譜。
外嫁以後的孩子隨自己姓,依舊繼承皇室的姓氏, 這對於陳氏宗親外嫁的公主、郡主來說, 是極為榮寵的待遇, 非得帝王看重者不可享由。
尤其對於惠安郡主這樣, 已經寡居, 卻又與夫家翻臉的陳氏女來說, 讓自己的孩子繼承陳姓、不留在夫家,便是越發重要和讓她們開心的事情。
惠安郡主的兒子改姓陳後被福王取名為陳涵,一直養育於福王府中,和福王的孫子輩一同教養,享由福王府的地位和各種陳氏宗親才享由的待遇。
「這有什麼不好,惠安是朕的堂妹,柔嘉和陳涵便是嫡親的表兄妹,再合適不過了。」陳宣帝淡淡笑著,出言打斷福王推拒的話,態度非常強勢。
微微笑看了一眼福王,陳宣帝淡笑著說道:「看王叔的意思,這陳涵並無婚約在身,那朕便下旨賜婚柔嘉和陳涵,讓他做柔嘉的駙馬吧。」
陳宣帝這番話並非是在徵詢福王的意見,他只是單方面的宣布罷了,只要福王、陳涵不敢違背聖意、抗旨不遵,那柔嘉公主和陳涵之間的婚約就算是訂下了。
柔嘉公主今年虛歲才十二雖,其實並不忙著給她指婚,這麼早就她定下婚事。
沒等多久,穿著一身材質舒適柔軟的寬鬆袍子的福王就在李德順的帶領下匆匆進宮,進到了御書房中。
李德順是在京城裡一家名氣極大的戲園裡找到福王的,沒給他回府換衣服的機會,直接就帶著穿著常服,手上還拿著一個鳥籠、上面站著一隻八哥的福王進了宮。
「皇上,這麼急著喚臣進宮,是出了什麼事麼?」福王一進御書房,先給陳宣帝這個侄兒行了一禮,然後才滿懷不解,稍帶幾分擔憂和惶恐地問道。
福王今兒個一天都待在戲園裡聽剛排的新戲,連端王府被禁軍圍困的事情都是進宮途中和李德順打聽來的,之前壓根就不知道,光顧著看戲逗鳥去了。
現下被陳宣帝急傳進宮,福王的第一反應就是他哪裡惹到了陳宣帝,陳宣帝打算對他動手,就像他派禁軍圍困自己的親弟弟端王那樣要把他也給圈禁起來。
一想到這樣的可能,本來性格就有些軟弱,成天裡不干正事,沒什麼本事,更沒有心機手腕的福王怎麼能不慌,怎麼能不怕?
這不,福王那張胖乎乎的臉上滿是汗水,滿臉惶急焦慮,恨不得跪下來給自己侄子磕頭,不住解釋自己啥也沒幹,就只是聽戲逗鳥而已,都沒光天化日之下搶過民女。
……福王確實沒強搶過民女,他最多就是和人搶一搶那些羽毛顏色鮮艷好看、叫聲婉轉動聽的稀罕鳥兒罷了,連戲子都不稀得和人搶,因為他喜歡聽的是武生。
福王是個閒散王爺,連虛職都沒有領,成日裡就四處閒逛,遛鳥聽戲。
都說心寬體胖,再加上生來就是皇子,後來又封了王爺,自小是錦衣玉食,這就使得福王成了個圓乎乎的白胖子,看上去可真是有福相——也許這就是他被先帝封為福王的原因。
眼見福王這個親叔叔急得像白面饅頭一樣又軟又白的大圓臉上都快透露出青色了,陳宣帝連忙開口:「王叔不必焦慮著急,朕喚你入宮不是要問責你。」
陳宣帝一直都知道,他這個叔叔福王有些膽小,性情也軟弱天真得很,究其原因,無非是因為先帝太過強勢,手腕太過高超,是以才壓得這個弟弟膽小軟弱罷了。
輕咳一聲,陳宣帝故作尋常的說道:「朕記得,王叔你的嫡女惠安如今正寡居於福王府,惠安堂妹唯有一子,也跟著她回王府了吧?」
「三年前,王叔你還特意為此事請旨,讓朕賜惠安堂妹的兒子『陳』姓,將他記入陳氏族譜,他…未入惠安夫家的族譜,而是特賜他和其他陳氏宗親一樣的身份,是吧?」
福王愣愣點了點頭,怎麼也沒想到陳宣帝一開口只是問他女兒惠安和外孫,他腦中沒什麼思緒,糊塗一片,只知順著陳宣帝的話答道:「是,多謝皇上恩准臣的請求,讓涵兒跟他母親姓陳。」
陳宣帝微微一笑,面上的神情越發和煦了,他淡笑著問道:「那孩子是叫…陳涵吧?如果朕沒記錯,他今年應是虛歲十三,不知他有無婚約在身?」
深深凝望著福王,陳宣帝淡笑道:「若是沒有婚約在身,不如便將他許給柔嘉吧。」
第182章 一生無子的帝王17
陳宣帝話音才落, 福王便不由自主地瞪大了眼睛,他白胖的圓臉又染上了紅紫之色,支支吾吾地應道:「這、這……讓涵兒和柔嘉公主成親?可他們都是陳姓, 這不太好吧?」
福王並不好女色, 王府里除了王妃外, 就只有幾個侍妾,他有三個嫡子,庶出的兒子女兒也有好幾個,但嫡女卻只有一個,那便是惠安郡主。
惠安郡主七年前死了丈夫, 就此守寡, 她沒有改嫁的意思, 卻也不打算留在夫家守寡,福王疼愛女兒,便親自上門去將女兒和外孫接了回來。
甚至於, 在將外孫接回來後,為了讓自己的外孫名正言順地留在王府不被人說閒話,不被自己父親那邊的親戚攀扯,福王這個一向不理朝政的閒散王爺還特意向陳宣帝請旨,請求陳宣帝賜予他的外孫「陳」姓,並將他記入陳氏族譜。
外嫁以後的孩子隨自己姓,依舊繼承皇室的姓氏, 這對於陳氏宗親外嫁的公主、郡主來說, 是極為榮寵的待遇, 非得帝王看重者不可享由。
尤其對於惠安郡主這樣, 已經寡居, 卻又與夫家翻臉的陳氏女來說, 讓自己的孩子繼承陳姓、不留在夫家,便是越發重要和讓她們開心的事情。
惠安郡主的兒子改姓陳後被福王取名為陳涵,一直養育於福王府中,和福王的孫子輩一同教養,享由福王府的地位和各種陳氏宗親才享由的待遇。
「這有什麼不好,惠安是朕的堂妹,柔嘉和陳涵便是嫡親的表兄妹,再合適不過了。」陳宣帝淡淡笑著,出言打斷福王推拒的話,態度非常強勢。
微微笑看了一眼福王,陳宣帝淡笑著說道:「看王叔的意思,這陳涵並無婚約在身,那朕便下旨賜婚柔嘉和陳涵,讓他做柔嘉的駙馬吧。」
陳宣帝這番話並非是在徵詢福王的意見,他只是單方面的宣布罷了,只要福王、陳涵不敢違背聖意、抗旨不遵,那柔嘉公主和陳涵之間的婚約就算是訂下了。
柔嘉公主今年虛歲才十二雖,其實並不忙著給她指婚,這麼早就她定下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