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坐在陳宣帝下首第一位,之前一直不曾開口的當朝首輔文太傅此時長長嘆了口氣,緩聲說道:「罪證確鑿,端王確有謀害陛下之罪。」

  文太傅皺紋遍布的臉龐上有著難以掩飾的疲憊滄桑,在御書房枯坐一下午使得他滿臉都是倦意,明顯有些吃不消。

  他和尋常上了年紀的老人一樣蒼老枯槁,一打眼看過去看不到什麼出奇之處,只是文太傅眼神清明、黑眸透亮,半點不見渾濁,目光睿智平和,方才顯出幾分不凡來。

  文太傅只提端王,卻對真正給陳宣帝投毒的陳琅隻字不提,他只連聲嘆道:「端王犯下此等謀逆大罪,確實當罰,陛下若要處置端王,臣無話可說。」

  這番話,算是為陳宣帝派遣禁軍圍困端王府一事下了定語、做出了自己的表態,無論接下來陳宣帝打算如何處置端王,文太傅都不會開口多說什麼。

  當然,也沒什麼好說的。

  文太傅往常並不與端王往來,和他既無交情,也無利益瓜葛,陳宣帝如果下令要殺端王,文太傅不會反對得太過激烈——反正端王是皇室宗親,不是朝中大臣。

  文太傅今日來,只是為了大陳的江山社稷,為了讓朝堂穩固不出岔子,一個端王當然不值當什麼,可端王畢竟是陳琅的親生父親,而陳琅是陳宣帝嗣子,極有可能也是下一任帝王。

  原本文太傅是擔心端王犯事拖累陳琅,哪裡想到陳宣帝二話不說丟來一沓罪證,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端王主謀毒害陳宣帝,而陳琅更是親自動手,連著給陳宣帝投毒數月。

  陳琅當真是糊塗啊……犯下這樣的罪責,就算他是陛下唯一的嗣子,只怕也無法繼承皇位,這三年來內閣考察、教導陳琅的時間和心血又白費了。

  難道說,還要再從陳氏宗親中尋找合適的人選作為陛下嗣子,然後再從頭教養、考察嗎?

  心中嘆息一聲,文太傅不由抬頭看向陳宣帝,目光灼灼地沉聲問道:「端王次子陳琅,不知陛下打算如何處置。」

  陳琅膽敢下毒謀害陳宣帝,文太傅實在是沒臉再稱呼他為大皇子,索性便用端王次子這個不倫不類的稱謂代指。

  文太傅這個問題一出,御書房中低著腦袋、噤若寒蟬,被陳宣帝連番出言懟得不敢再開口的大臣宗親們全都豎起了耳朵,滿心焦慮、心情緊迫地等待著陳宣帝的答案。

  「陳琅已經被朕處死。」陳宣帝見殿中眾人都露出緊張和憂慮的表情,心下冷笑一聲,便毫不隱瞞地拋出了一顆大雷,徹底堵死了在場眾人的希望和期待。

  陳琅死了?!

  包括文太傅在內的眾人全都瞪大了眼睛,又是驚訝又是駭然,萬萬不敢相信陳琅這個快要坐上太子之位、幾乎是板上釘釘的皇位繼承人居然就這麼死了。

  雖然說陳琅投毒暗害陳宣帝,下場肯定好不到哪裡去,可他就這樣直接死了,讓他們連掙扎一下、為他求情一番都做不到,這也太出乎他們的意料了。

  心神震動之下,御書房中眾人一時間只覺得腦袋嗡嗡作響,陳宣帝接下來所說的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完全沒聽進心裡去。

  陳宣帝拋下一顆大雷後,繼續往下說道:「陳琅已死,至於主謀端王……」蹙了蹙眉,陳宣帝想了想,才沉聲說道,「端王圈緊府中,任何人不許接近、探視。」

  並不是陳宣帝手下留情,只將主謀的端王圈禁府中。

  而是端王黨羽眾多,若立刻處置了端王,只怕他的那些黨羽很難全部清查出來,陳宣帝是打算將攀附端王的人全部抓獲以後,再處置罪魁禍首端王。

  太后還活著,陳宣帝不會真的殺了端王,但他快要將端王貶為庶人,也可以將他流放往嶺南、邊關等荒涼酷寒之地。

  但不管是貶謫還是流放,都必須在端王的黨羽被剪除乾淨之後,否則就相當於放虎歸山,萬一端王被忠心於他的人救走,那又是一樁麻煩事。

  文太傅面上的疲憊滄桑之色更甚,他連連嘆氣,半晌後才緩了過來,凝神問道:「陛下,這…陳琅死了,陛下膝下無子,大陳天下無以為繼,這可如何是好?」

  在文太傅率先問起此事後,御書房中就坐的眾人也紛紛回過神來,打起精神來凝神靜待陳宣帝的回答。

  陳琅這個嗣子已經死了,陳宣帝膝下無子,勢必要選出新的繼承人。

  隨著陳琅被殺,他們之前押在陳琅身上的寶已經虧光了,接下來如何不能在繼承人一事上攫取到足夠的利益,那可真就虧大了。

  「文太傅急什麼。」陳宣帝冷哼一聲,加重聲音怒道,「朕還沒死呢,你們就急著要選出下一任帝王了?朕只聽說過不可一日無君,可沒聽說過不可一日無繼承人!」

  「雖然朕被端王、陳琅下毒謀害,可還有好幾年的活頭,這繼承人慢慢再培養不就是了,若是急著選一個,又選出陳琅這樣狼子野心的嗣子,朕再被毒害一次?」

  文太傅嘆了口氣,便低頭不語,沒在這個節骨眼上繼續追問,非要逼著陳宣帝做出承諾。

  這位大佬都閉麥不說話了,御書房中其他就坐之人大多數是為了端王一事進宮,在端王毒害陳宣帝一事證據確鑿後,他們本身底氣就不太足,自然也是唯唯諾諾不敢多言。

  隨著殿中眾人沉默下去,不再追問繼承人一事,陳宣帝面上的神色也不由緩和了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