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於是顧浮將趙燕帶去了無人的茶室,準備傾聽這位學生的苦惱。
「顧大人……」
趙燕話才開口,顧浮就道:「在書院裡叫我先生就好。」
趙燕點點頭,改口道:「先生,我明年就要離開書院了,但我不想嫁人,我想像溫先生一樣遊歷天下,去更遠的地方看看。可他們都說我是女兒家,應遵從家裡的安排嫁人生子。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問了很多人,可都無法做出決定,所以能否請先生為我……為學生指點迷津?」
顧浮將水壺放到小爐子上,又從桌邊的柜子里拿出茶葉和茶具,問:「你武功學得如何?」
趙燕微微挺直背脊,略有些驕傲道:「上個月的武科月考,學生拿了第一。」
顧浮打開茶葉罐子,確定裡面裝著已經碾碎的茶葉,又問:「可曾想好要去哪?和誰一塊出門?」
趙燕:「學生的好友舅舅家是開鏢局的,學生想先和他們一道,去哪都無妨,多走幾趟學些本事長長見識,日後熟練了再獨自出門。」
顧浮:「家人呢?」
趙燕:「祖父祖母都已不在,家中除爹娘外,只有兩個哥哥,一個妹妹。爹娘身體無恙,但不大同意學生出遠門,哥哥們聽話孝順,都幫著爹娘,妹妹去年剛入的書院,很支持學生,只是她年紀小,說的話沒什麼人聽。」
顧浮發現趙燕的回答十分流暢,不像臨時應答,更像是早早就將這一切都考慮到了,不免有些奇怪:「你都想得這麼清楚了,還怕什麼呢?」
「我……」趙燕想了想,最終還是搖頭道:「我不知道。」
熱水燒開,顧浮拿起水壺,先將茶具清洗了一番:「我無法告訴你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熱水燙過茶壺與茶杯,顧浮又斟酌著夾了茶葉放進茶壺:「無論外出遊歷,還是聽從父母兄長的意思留在京城安心嫁人,我都沒辦法保證你的未來一定幸福美滿。
放好茶葉,顧浮將水灌入茶壺,壺內的茶葉被沸水沖刷著,慢慢浮起。
「你若選了出門遊歷,說不定會在外頭遭遇盜匪,死於非命,臨死前滿懷怨恨,心想早知如此還不如在京城裡好好活著;你若選了留在京城嫁人,萬一運氣不好遇人不淑,丈夫薄情公婆刻毒,你除了受著沒有別的辦法,每次從夢中驚醒,都會後悔自己當初為何不好好堅持,哪怕死在外頭,也好過活著卻像死了一般……」
顧浮蓋上茶壺,望向一臉錯愕的趙燕,笑著問:「是覺得我說的這些太晦氣了嗎?」
趙燕吶吶地點了點頭,隨即又搖頭道:「不,你說的這些也不是沒有可能,長公主殿下曾說過:有些事情並不是你不去聽不去想,它就不會發生。」
顧浮沒想到瑞陽還和學生們說過這樣的話,點頭道:「嗯,但這些事也未必會發生,你不必沉湎於此畏首畏尾,但你必須有所準備。你可以將一切都想得無比順利,這樣能為你增添一份動力,但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這樣出了意外你也不會因措手不及而方寸大亂。」
趙燕聽著顧浮的話,連連點頭。
顧浮拿起茶壺,給自己和趙燕倒了杯茶。
茶水入杯,顧浮話音一轉,問:「你剛剛說,你曾問許多人?」
趙燕:「嗯。」
顧浮:「那你問過自己嗎?」
趙燕愣住。
顧浮放下茶壺,端起茶杯朝她比了比:「為何不問問自己呢?」
趙燕連忙拿起自己那杯茶,但注意力卻全都集中在了耳邊,她聽見顧浮問她——
「你自己是怎麼想的?」
……
顧浮從茶室出來往外走,沒走幾步就聽見有學生跑來告訴她:「先生,國師大人來接你啦,現正在花廳呢。」
顧浮向那學生道謝,同時加快腳步來到書院的花廳,就見傅硯坐在椅子上,兒子顧淵坐在傅硯的腿上,小胖爪子抓著傅硯的衣襟,正呼呼大睡。
「怎麼來書院了?」顧浮上前跑起兒子,小聲問傅硯。
傅硯起身拉住顧浮的另一手:「來接你。」
顧浮笑得開心,兩人一塊離開書院,上了傅硯來時的馬車。
馬車朝忠順侯府駛去,顧浮同傅硯說了一下自己讓他久等的原因,還告訴傅硯:「她說她還是想要出京看看,我便同她約好,把溫溪叫來書院上幾節課,畢竟外出遊歷這事兒,溫溪比我熟。」
趙燕開頭說的溫先生就是溫溪。
溫溪至今不曾成婚,科舉倒是考上了,但在翰林院沒待幾個月便辭官而去,借著他三哥的商隊到處跑,就是不回京。
期間溫溪還寫了數篇傳揚天下的遊記,但依舊把長寧侯和魏太傅氣得夠嗆。
方才趙燕問顧浮的時候顧浮就在想,要什麼時候女子出遠門也能如男子這般不管不顧就好了,可惜世道如此,她也不能不負責任地慫恿趙燕離家出走,只能讓趙燕自己決定。
顧浮突然道:「我去北境之前也曾想過,或許這一去,就再也回不來了。」
傅硯微微蹙眉,顯然是不喜歡顧浮說這樣的話,但顧浮還是說了下去——
「我當時很怕,因為我空有一身武藝,別的什麼都不會,比今天來找我的那個學生差多了,去北境的路上怕得根本就睡不著覺。
「但我更怕留在京城。我怕這個繁華的地方會將我心底的不甘一點點打磨乾淨,讓我變成別人所希望的樣子,所以我還是去了北境。
「顧大人……」
趙燕話才開口,顧浮就道:「在書院裡叫我先生就好。」
趙燕點點頭,改口道:「先生,我明年就要離開書院了,但我不想嫁人,我想像溫先生一樣遊歷天下,去更遠的地方看看。可他們都說我是女兒家,應遵從家裡的安排嫁人生子。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問了很多人,可都無法做出決定,所以能否請先生為我……為學生指點迷津?」
顧浮將水壺放到小爐子上,又從桌邊的柜子里拿出茶葉和茶具,問:「你武功學得如何?」
趙燕微微挺直背脊,略有些驕傲道:「上個月的武科月考,學生拿了第一。」
顧浮打開茶葉罐子,確定裡面裝著已經碾碎的茶葉,又問:「可曾想好要去哪?和誰一塊出門?」
趙燕:「學生的好友舅舅家是開鏢局的,學生想先和他們一道,去哪都無妨,多走幾趟學些本事長長見識,日後熟練了再獨自出門。」
顧浮:「家人呢?」
趙燕:「祖父祖母都已不在,家中除爹娘外,只有兩個哥哥,一個妹妹。爹娘身體無恙,但不大同意學生出遠門,哥哥們聽話孝順,都幫著爹娘,妹妹去年剛入的書院,很支持學生,只是她年紀小,說的話沒什麼人聽。」
顧浮發現趙燕的回答十分流暢,不像臨時應答,更像是早早就將這一切都考慮到了,不免有些奇怪:「你都想得這麼清楚了,還怕什麼呢?」
「我……」趙燕想了想,最終還是搖頭道:「我不知道。」
熱水燒開,顧浮拿起水壺,先將茶具清洗了一番:「我無法告訴你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熱水燙過茶壺與茶杯,顧浮又斟酌著夾了茶葉放進茶壺:「無論外出遊歷,還是聽從父母兄長的意思留在京城安心嫁人,我都沒辦法保證你的未來一定幸福美滿。
放好茶葉,顧浮將水灌入茶壺,壺內的茶葉被沸水沖刷著,慢慢浮起。
「你若選了出門遊歷,說不定會在外頭遭遇盜匪,死於非命,臨死前滿懷怨恨,心想早知如此還不如在京城裡好好活著;你若選了留在京城嫁人,萬一運氣不好遇人不淑,丈夫薄情公婆刻毒,你除了受著沒有別的辦法,每次從夢中驚醒,都會後悔自己當初為何不好好堅持,哪怕死在外頭,也好過活著卻像死了一般……」
顧浮蓋上茶壺,望向一臉錯愕的趙燕,笑著問:「是覺得我說的這些太晦氣了嗎?」
趙燕吶吶地點了點頭,隨即又搖頭道:「不,你說的這些也不是沒有可能,長公主殿下曾說過:有些事情並不是你不去聽不去想,它就不會發生。」
顧浮沒想到瑞陽還和學生們說過這樣的話,點頭道:「嗯,但這些事也未必會發生,你不必沉湎於此畏首畏尾,但你必須有所準備。你可以將一切都想得無比順利,這樣能為你增添一份動力,但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這樣出了意外你也不會因措手不及而方寸大亂。」
趙燕聽著顧浮的話,連連點頭。
顧浮拿起茶壺,給自己和趙燕倒了杯茶。
茶水入杯,顧浮話音一轉,問:「你剛剛說,你曾問許多人?」
趙燕:「嗯。」
顧浮:「那你問過自己嗎?」
趙燕愣住。
顧浮放下茶壺,端起茶杯朝她比了比:「為何不問問自己呢?」
趙燕連忙拿起自己那杯茶,但注意力卻全都集中在了耳邊,她聽見顧浮問她——
「你自己是怎麼想的?」
……
顧浮從茶室出來往外走,沒走幾步就聽見有學生跑來告訴她:「先生,國師大人來接你啦,現正在花廳呢。」
顧浮向那學生道謝,同時加快腳步來到書院的花廳,就見傅硯坐在椅子上,兒子顧淵坐在傅硯的腿上,小胖爪子抓著傅硯的衣襟,正呼呼大睡。
「怎麼來書院了?」顧浮上前跑起兒子,小聲問傅硯。
傅硯起身拉住顧浮的另一手:「來接你。」
顧浮笑得開心,兩人一塊離開書院,上了傅硯來時的馬車。
馬車朝忠順侯府駛去,顧浮同傅硯說了一下自己讓他久等的原因,還告訴傅硯:「她說她還是想要出京看看,我便同她約好,把溫溪叫來書院上幾節課,畢竟外出遊歷這事兒,溫溪比我熟。」
趙燕開頭說的溫先生就是溫溪。
溫溪至今不曾成婚,科舉倒是考上了,但在翰林院沒待幾個月便辭官而去,借著他三哥的商隊到處跑,就是不回京。
期間溫溪還寫了數篇傳揚天下的遊記,但依舊把長寧侯和魏太傅氣得夠嗆。
方才趙燕問顧浮的時候顧浮就在想,要什麼時候女子出遠門也能如男子這般不管不顧就好了,可惜世道如此,她也不能不負責任地慫恿趙燕離家出走,只能讓趙燕自己決定。
顧浮突然道:「我去北境之前也曾想過,或許這一去,就再也回不來了。」
傅硯微微蹙眉,顯然是不喜歡顧浮說這樣的話,但顧浮還是說了下去——
「我當時很怕,因為我空有一身武藝,別的什麼都不會,比今天來找我的那個學生差多了,去北境的路上怕得根本就睡不著覺。
「但我更怕留在京城。我怕這個繁華的地方會將我心底的不甘一點點打磨乾淨,讓我變成別人所希望的樣子,所以我還是去了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