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頁
哪怕換了王淳之, 他心裡其實也沒抱多少希望的, 因為王淳之並沒有稱帝,整個朝堂上也不是鐵板一塊。
林路沒入朝堂, 並不知道朝堂內王淳之的地位,他只知道軍隊和政務已經徹底的分開執行了。
這不免讓他們長久接受統一的人心理上有些接受不了, 也沒能快速轉變過來。
可是只有身處其中的官員卻知道他們的辦事效率提升了不知多少。
不用和多餘人的扯嘴皮子, 讓他們心情都暢快了不少。
方郎為林路收拾好東西,護送著林路去見王淳之。
「好久不見了。」王淳之見到林路這個故人笑著道。
「恩公。」林路激動道。
兩方人敘過舊, 林路斂去心中複雜的思緒,然後低頭去看官員的簡單的培訓。
上面寫明了很多官職的管理範圍, 但更多的卻是強調愛國思想,以背叛國家為恥,其後果不僅會累及己身, 更會連累自己的子孫後代也從此無緣於仕途。
林路眸光不由一閃,而後深思片刻,這才明白這些東西的高明之處。
自古以來,帝王才是天下人的主心骨,一旦帝王失了民心,那麼極其容易迎來改朝換代。
但是新朝不會這樣,就算其中某些人觸怒了天下百姓,所帶來的影響也不如帝王無能無德敗壞朝綱來的嚴重。
更別說官員的考核制,更是讓那些能夠一手遮天的存在暴露的迅速。
「陛下,您為整個天下真是犧牲太多了。」林路深深的敬佩道。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捨棄能夠世襲的帝位,剝奪自己子孫後代的一路平坦的前途,狠的下這個心的。
大多數人都是那種寧願爛在自家地里也不會給予別人,明知道自己孩子什麼德行,也不願意給別的有能力的讓位,這是人之本性。
聽出林路的話來,王淳之笑著道,「有時候給孩子太多可不好,長輩們給的,永遠不如他們自己親手掙的,再說,德不配位的現象並不好。」
王淳之可不敢保證自己的子孫後代一定全是好的,個個都是明君,與其讓他們今後會為了一個頂端高處不勝寒的位置自相殘殺,還不如給他們低一個層次的位置,讓他們學會守望互助。
畢竟,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啊。
相比起世家來,王朝太過脆弱了,一旦被人拉下來,只怕血脈會斷絕個徹底。
王淳之可不想自己的後世子孫們也重複前面皇朝的老路。
哪怕他心性堅韌,也受不了自己的孩子們自相殘殺。
一旦他成為帝王,很多事情就會脫離他的掌控。
相比之下,他們現在走的這條路再好不過了。
林路是文官,被分派到了王沛良的手下。
他們這批人的到來幫了王淳之他們不少的忙。
忘川雖然頭上頂著軍閣老的名頭,但是並沒有一心去鑽研威力更大的武器,而是把心思給放在了新朝的建設上。
修路、基站、五花八門的工廠在中原這塊土地上迅速的生根發芽起來。
天下百姓的民心被用最快的速度給平靜了下來。
王淳之能夠安邦,忘川卻能夠定國,當初的話一語成箴。
新朝的步子因為王淳之幾個的存在走的非常穩。
就在新朝的各項措施即將進入南方部分的時候,一隊人風塵僕僕的從南方趕往了北方。
歷時數月,鄭琇瑩的親人終於來到,鄭琇瑩和家人一別數年,終於再次團聚。
事實上,要不是有王淳之的橡膠,這個時間段走的根本就不會這麼快。
就在鄭家人回來的前一天,鄭琇瑩的眼淚一直控制不住的往外落著,讓她的眼睛變得紅紅的。
王淳之拿熱棉帕給她敷了一下眼睛,道,「和家人見面是件開心的人,要笑才對。」
「對,我要笑才對,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知道我過得好。」鄭琇瑩道,明明是這麼說的,眼中的淚水卻再次滑落。
王淳之安撫的拍了拍她的背。
鄭琇瑩嫁給他的時間壓根就不是女人嫁人的正常年齡,正是對家人依戀的年紀,一個小姑娘家裡突遭大變,又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這幾年在王家堡,鄭琇瑩除了熟悉王家,剩下的就是懷念自己的那些親人了。
只是不管是鄭家還是天下時局,都不是他們能控制的。
好在結果是好的。
鄭家人的身子骨比想要的要好點,完全可以調理過來。
王淳之幫鄭琇瑩裝點好了面容,但是親人團聚相見,雙方還是哭成了一團。
鄭琇瑩抱著自己的娘親和妹妹們痛哭,鄭家的男人們也眼睛通紅,鄭父眨了眨眼睛,極力掩去眼中的水光,問一旁的王淳之道,「淳之,這些年多虧你照顧琇瑩了。」
當初他們匆忙把女兒嫁過去,本意是為了避禍,但是沒想到才數年的光景,他的女兒和女婿就有了這麼大的出息。
不管是王淳之打下天下,還是鄭琇瑩以女子之身入朝為官,這都讓一直遠離中原,地處偏遠地方鄭家人感到陣陣恍惚。
直到親眼見到人了,他們這才徹底的相信。
「琇瑩是我明媒正娶的夫人,夫妻本就是一體,岳父您這麼說就見外了。」王淳之道。
鄭父點了點頭,心下卻很感慨,被鄭家在危機關頭能嫁出去的幾個女兒日子過得都不錯,畢竟能在那個時候都還對他們不離不棄,足可見人品。
林路沒入朝堂, 並不知道朝堂內王淳之的地位,他只知道軍隊和政務已經徹底的分開執行了。
這不免讓他們長久接受統一的人心理上有些接受不了, 也沒能快速轉變過來。
可是只有身處其中的官員卻知道他們的辦事效率提升了不知多少。
不用和多餘人的扯嘴皮子, 讓他們心情都暢快了不少。
方郎為林路收拾好東西,護送著林路去見王淳之。
「好久不見了。」王淳之見到林路這個故人笑著道。
「恩公。」林路激動道。
兩方人敘過舊, 林路斂去心中複雜的思緒,然後低頭去看官員的簡單的培訓。
上面寫明了很多官職的管理範圍, 但更多的卻是強調愛國思想,以背叛國家為恥,其後果不僅會累及己身, 更會連累自己的子孫後代也從此無緣於仕途。
林路眸光不由一閃,而後深思片刻,這才明白這些東西的高明之處。
自古以來,帝王才是天下人的主心骨,一旦帝王失了民心,那麼極其容易迎來改朝換代。
但是新朝不會這樣,就算其中某些人觸怒了天下百姓,所帶來的影響也不如帝王無能無德敗壞朝綱來的嚴重。
更別說官員的考核制,更是讓那些能夠一手遮天的存在暴露的迅速。
「陛下,您為整個天下真是犧牲太多了。」林路深深的敬佩道。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捨棄能夠世襲的帝位,剝奪自己子孫後代的一路平坦的前途,狠的下這個心的。
大多數人都是那種寧願爛在自家地里也不會給予別人,明知道自己孩子什麼德行,也不願意給別的有能力的讓位,這是人之本性。
聽出林路的話來,王淳之笑著道,「有時候給孩子太多可不好,長輩們給的,永遠不如他們自己親手掙的,再說,德不配位的現象並不好。」
王淳之可不敢保證自己的子孫後代一定全是好的,個個都是明君,與其讓他們今後會為了一個頂端高處不勝寒的位置自相殘殺,還不如給他們低一個層次的位置,讓他們學會守望互助。
畢竟,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啊。
相比起世家來,王朝太過脆弱了,一旦被人拉下來,只怕血脈會斷絕個徹底。
王淳之可不想自己的後世子孫們也重複前面皇朝的老路。
哪怕他心性堅韌,也受不了自己的孩子們自相殘殺。
一旦他成為帝王,很多事情就會脫離他的掌控。
相比之下,他們現在走的這條路再好不過了。
林路是文官,被分派到了王沛良的手下。
他們這批人的到來幫了王淳之他們不少的忙。
忘川雖然頭上頂著軍閣老的名頭,但是並沒有一心去鑽研威力更大的武器,而是把心思給放在了新朝的建設上。
修路、基站、五花八門的工廠在中原這塊土地上迅速的生根發芽起來。
天下百姓的民心被用最快的速度給平靜了下來。
王淳之能夠安邦,忘川卻能夠定國,當初的話一語成箴。
新朝的步子因為王淳之幾個的存在走的非常穩。
就在新朝的各項措施即將進入南方部分的時候,一隊人風塵僕僕的從南方趕往了北方。
歷時數月,鄭琇瑩的親人終於來到,鄭琇瑩和家人一別數年,終於再次團聚。
事實上,要不是有王淳之的橡膠,這個時間段走的根本就不會這麼快。
就在鄭家人回來的前一天,鄭琇瑩的眼淚一直控制不住的往外落著,讓她的眼睛變得紅紅的。
王淳之拿熱棉帕給她敷了一下眼睛,道,「和家人見面是件開心的人,要笑才對。」
「對,我要笑才對,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知道我過得好。」鄭琇瑩道,明明是這麼說的,眼中的淚水卻再次滑落。
王淳之安撫的拍了拍她的背。
鄭琇瑩嫁給他的時間壓根就不是女人嫁人的正常年齡,正是對家人依戀的年紀,一個小姑娘家裡突遭大變,又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這幾年在王家堡,鄭琇瑩除了熟悉王家,剩下的就是懷念自己的那些親人了。
只是不管是鄭家還是天下時局,都不是他們能控制的。
好在結果是好的。
鄭家人的身子骨比想要的要好點,完全可以調理過來。
王淳之幫鄭琇瑩裝點好了面容,但是親人團聚相見,雙方還是哭成了一團。
鄭琇瑩抱著自己的娘親和妹妹們痛哭,鄭家的男人們也眼睛通紅,鄭父眨了眨眼睛,極力掩去眼中的水光,問一旁的王淳之道,「淳之,這些年多虧你照顧琇瑩了。」
當初他們匆忙把女兒嫁過去,本意是為了避禍,但是沒想到才數年的光景,他的女兒和女婿就有了這麼大的出息。
不管是王淳之打下天下,還是鄭琇瑩以女子之身入朝為官,這都讓一直遠離中原,地處偏遠地方鄭家人感到陣陣恍惚。
直到親眼見到人了,他們這才徹底的相信。
「琇瑩是我明媒正娶的夫人,夫妻本就是一體,岳父您這麼說就見外了。」王淳之道。
鄭父點了點頭,心下卻很感慨,被鄭家在危機關頭能嫁出去的幾個女兒日子過得都不錯,畢竟能在那個時候都還對他們不離不棄,足可見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