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頁
姬昭沒有主持過科考,但作為南疆王,作為監國太子,以他的政治眼光評估,能寫出這樣文章,有這樣立意眼光的人,他絕對會破格提拔,委以重任。不過,這是出自水清淺之手,似乎,又不值得他大驚小怪了。但就算對清淺的期待標準高於常人,單以這篇文章的質量而言……
「你寫的就是這個?」
水清淺嘟著包子臉,不高興呢。
「然後,你告訴我考砸啦?」姬昭覺得不可思議,「考試文章……你怎麼會以為,這樣的文章都取不中?」
「你在逗我?我想好的有七條,正反論證,但最後只寫出了四條……」水清淺轉身在另一摞書稿里翻騰,一邊翻一邊回憶自己蹲小號的慘不忍睹,「我狀態超級差,一直想吐。最後成稿的時候,我甚至記不清最初的立意,丟三落四囫圇的就寫完了。回家以後,我才又寫了一次,呶,」水清淺不知從哪裡拽出四頁紙,遞給姬昭,「看看這個。」
姬昭接過去。
是一樣的文章,立意沒變,但切入犀利,分析更全,主次分明,最後建議的幾點也比前一篇詳盡完備得多。如果把兩篇文章放在一起比較,前面那篇會顯得粗糙且簡單,後面這個更像經千錘百鍊精修之後的完稿,但也僅僅是兩相比較罷了,單單拿出那一篇,依然是篇讓人印象深刻的好文章。
水清淺十分懷疑,「你認為這樣的文章也能取中?」
「如果取不中,我會質疑這屆主考官的為官能力與政治敏感,帝國選拔人才的考試,並不是為了給他們選精修華麗辭藻的書呆子的。」姬昭把兩份稿子全收起來了。
水清淺想了想,實力吐槽,「如果我的會試對手都是這樣的水平,這進士科,真是夠完犢子的。」
姬昭:…………
姬昭說的一點都沒錯,這樣高屋建瓴言之有物的文章,是不會落榜的。十幾天之後,會試放榜,水清淺的大名毫無意外的高居榜首。水清淺得到消息時,他第一反應是這樣嬸兒的:( ̄_, ̄ )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文章能上榜,憑的是實力,但水清淺被取中為會元,也很難說是他實力的真實寫照,是他的文章就此『艷壓群芳』。會試案首向來有多方角力,文章質量並不是決定因素。那天姬昭離開寧仁侯府時帶走了水清淺的兩篇文章,在之後的兩三天時間裡,他的這兩篇文章就在內閣中樞被傳看了。太子殿下給大家看文章,跟會試不挨著,殿下就是想讓諸位重臣們品品這番政治觀點,其中深意值得討論。當然,既然官家和諸位閣老都給文章點過贊了,那麼,此篇文章不被題為案首,絕對不能接受。潛規則,無論官場還是會試,比白紙黑字的條條框框更要遵守。
什麼,這叫勝之不武?
呵!呵!
你新來的吧?
水清淺拿到會元的消息之後,轉身就跑進宮裡。半個月之後就是殿試,所以,他開門見山,
「官家,我要拿狀元!」
噗——
官家差點被他嗆到。
頭甲名額,是官家與內閣默契的心照不宣,只要水清淺不在殿試上交白卷,前三名必定有他。但嘉佑帝還以為清淺會更喜歡探花之名,畢竟歷屆探花都是當時最風雅風流的人物,可以被無數姑娘追捧的俊美公子。他家孩子長得多好啊,最探花不過了,名聲好聽,地位高,各種福利特權跟狀元又沒根本差別。再說,水清淺出身侯府,身份矜貴,讓勛貴之後拿狀元之名,是不是有點太扎眼了?也不好安撫文武兩大派系的矛盾,文系光明正大的從武系飯碗裡搶人,吃相難看,軍方也不是好惹的。樞密院那邊,這些日子的臉色可不太好看哪。但說到底,無論狀元還是探花,都是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嘉佑帝瞪熊孩子好幾眼,怎麼隨便大大咧咧的說出來。
嘉佑帝,「狀元哪兒好?」
「狀元的衣裳好看。」
嘉佑帝:…………
第163章 我許給你一個儀式 下
嘉佑二十九年,出身寧仁侯府的水清淺,被嘉佑帝當朝親點為新科狀元。讓風頭本就很盛的寧仁侯府大公子拿到狀元頭銜,有點不合常理,文官排面尤其喜歡講究中庸之道,越在高位越謹慎小心,有時候甚至還會故意把優秀人選往後推幾個名次,簡直不怕讓人懷疑是在保護還是打壓。但這一次,面對軍方咄咄逼人的攔人態度,內閣中樞幾位文官大咖幾乎撇開平日嫌隙,在聯手捍衛水清淺的狀元之名。
中樞內閣都是修煉千年的老狐狸精啊!
嘉佑帝雖然沒有宣布過水清淺的飛天兒身份,但很多事情根本就不用、也不該明說。想想水清淺的考試文章,他看待時局的高度、分析切入的角度,一應解決手段,說這是一個太學教出來的十六歲孩子的眼光?怎地,當這幫老狐狸精第一次看會考文章,第一天了解弘文館的教學水平嗎?
如果前後把事情串串聯想就更玄妙了。
寧仁侯爺無緣無故給兒子提前加冠,接著水清淺就神秘離開兩個月,最後卻是已經監國的太子殿下放下手邊所有政事,疾馳千里親自去接人。就問一句,憑什麼?偏偏官家沒有絲毫責備和意外。水清淺一回來就被御史台噴了一臉,這是小事,微妙的是官家的態度,官方宣稱又打又罵了,反正大夥沒看到,只看到宮裡明里暗裡護犢子,還暗搓搓送了好幾車的賞,無緣無故。最容易露餡的佐證是,水清淺跟軍方混了兩年,最後只用一個新年假期就練出一手出色的會試文章,呵呵,這等手腕不是妖精,便是神仙。
「你寫的就是這個?」
水清淺嘟著包子臉,不高興呢。
「然後,你告訴我考砸啦?」姬昭覺得不可思議,「考試文章……你怎麼會以為,這樣的文章都取不中?」
「你在逗我?我想好的有七條,正反論證,但最後只寫出了四條……」水清淺轉身在另一摞書稿里翻騰,一邊翻一邊回憶自己蹲小號的慘不忍睹,「我狀態超級差,一直想吐。最後成稿的時候,我甚至記不清最初的立意,丟三落四囫圇的就寫完了。回家以後,我才又寫了一次,呶,」水清淺不知從哪裡拽出四頁紙,遞給姬昭,「看看這個。」
姬昭接過去。
是一樣的文章,立意沒變,但切入犀利,分析更全,主次分明,最後建議的幾點也比前一篇詳盡完備得多。如果把兩篇文章放在一起比較,前面那篇會顯得粗糙且簡單,後面這個更像經千錘百鍊精修之後的完稿,但也僅僅是兩相比較罷了,單單拿出那一篇,依然是篇讓人印象深刻的好文章。
水清淺十分懷疑,「你認為這樣的文章也能取中?」
「如果取不中,我會質疑這屆主考官的為官能力與政治敏感,帝國選拔人才的考試,並不是為了給他們選精修華麗辭藻的書呆子的。」姬昭把兩份稿子全收起來了。
水清淺想了想,實力吐槽,「如果我的會試對手都是這樣的水平,這進士科,真是夠完犢子的。」
姬昭:…………
姬昭說的一點都沒錯,這樣高屋建瓴言之有物的文章,是不會落榜的。十幾天之後,會試放榜,水清淺的大名毫無意外的高居榜首。水清淺得到消息時,他第一反應是這樣嬸兒的:( ̄_, ̄ )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文章能上榜,憑的是實力,但水清淺被取中為會元,也很難說是他實力的真實寫照,是他的文章就此『艷壓群芳』。會試案首向來有多方角力,文章質量並不是決定因素。那天姬昭離開寧仁侯府時帶走了水清淺的兩篇文章,在之後的兩三天時間裡,他的這兩篇文章就在內閣中樞被傳看了。太子殿下給大家看文章,跟會試不挨著,殿下就是想讓諸位重臣們品品這番政治觀點,其中深意值得討論。當然,既然官家和諸位閣老都給文章點過贊了,那麼,此篇文章不被題為案首,絕對不能接受。潛規則,無論官場還是會試,比白紙黑字的條條框框更要遵守。
什麼,這叫勝之不武?
呵!呵!
你新來的吧?
水清淺拿到會元的消息之後,轉身就跑進宮裡。半個月之後就是殿試,所以,他開門見山,
「官家,我要拿狀元!」
噗——
官家差點被他嗆到。
頭甲名額,是官家與內閣默契的心照不宣,只要水清淺不在殿試上交白卷,前三名必定有他。但嘉佑帝還以為清淺會更喜歡探花之名,畢竟歷屆探花都是當時最風雅風流的人物,可以被無數姑娘追捧的俊美公子。他家孩子長得多好啊,最探花不過了,名聲好聽,地位高,各種福利特權跟狀元又沒根本差別。再說,水清淺出身侯府,身份矜貴,讓勛貴之後拿狀元之名,是不是有點太扎眼了?也不好安撫文武兩大派系的矛盾,文系光明正大的從武系飯碗裡搶人,吃相難看,軍方也不是好惹的。樞密院那邊,這些日子的臉色可不太好看哪。但說到底,無論狀元還是探花,都是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嘉佑帝瞪熊孩子好幾眼,怎麼隨便大大咧咧的說出來。
嘉佑帝,「狀元哪兒好?」
「狀元的衣裳好看。」
嘉佑帝:…………
第163章 我許給你一個儀式 下
嘉佑二十九年,出身寧仁侯府的水清淺,被嘉佑帝當朝親點為新科狀元。讓風頭本就很盛的寧仁侯府大公子拿到狀元頭銜,有點不合常理,文官排面尤其喜歡講究中庸之道,越在高位越謹慎小心,有時候甚至還會故意把優秀人選往後推幾個名次,簡直不怕讓人懷疑是在保護還是打壓。但這一次,面對軍方咄咄逼人的攔人態度,內閣中樞幾位文官大咖幾乎撇開平日嫌隙,在聯手捍衛水清淺的狀元之名。
中樞內閣都是修煉千年的老狐狸精啊!
嘉佑帝雖然沒有宣布過水清淺的飛天兒身份,但很多事情根本就不用、也不該明說。想想水清淺的考試文章,他看待時局的高度、分析切入的角度,一應解決手段,說這是一個太學教出來的十六歲孩子的眼光?怎地,當這幫老狐狸精第一次看會考文章,第一天了解弘文館的教學水平嗎?
如果前後把事情串串聯想就更玄妙了。
寧仁侯爺無緣無故給兒子提前加冠,接著水清淺就神秘離開兩個月,最後卻是已經監國的太子殿下放下手邊所有政事,疾馳千里親自去接人。就問一句,憑什麼?偏偏官家沒有絲毫責備和意外。水清淺一回來就被御史台噴了一臉,這是小事,微妙的是官家的態度,官方宣稱又打又罵了,反正大夥沒看到,只看到宮裡明里暗裡護犢子,還暗搓搓送了好幾車的賞,無緣無故。最容易露餡的佐證是,水清淺跟軍方混了兩年,最後只用一個新年假期就練出一手出色的會試文章,呵呵,這等手腕不是妖精,便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