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周寂年坐去軟塌,秋蓮和秋樹端著火盆擺在他腳下。
「沒上朝,皇上病了。」周寂年將小兒子放在腿上坐著,拿眼睛找他姑娘,然後看到他姑娘在床上睡得一臉香甜。
謝寧點了點頭,也坐了過去。
慶元帝又病了,從入秋開始,斷了好幾次早朝。
小敬丞坐不住,踢了踢腿兒,小屁股左蹭右蹭要往地下滑,周寂年隨了他,將他放到地上站著。
小敬丞就這樣扒著父親的膝蓋,昂著頭,「啊……」
原來是見父親烤薯吃得香,他又饞了。
周寂年捏著烤薯餵他,他嘟著小嘴拿門牙抿啊抿,叫謝寧用指頭點了下大腦門。
謝寧沒好氣的說:「你就氣我,完完整整一個給你不要,非從你父親嘴裡摳。」
周寂年使壞,又捏著烤薯餵謝寧,意思是,你也從我嘴裡摳。
謝寧旋他一個白眼,朝後縮起身子,作嫌棄狀。
「哈哈……啊……哈哈……」小敬丞看的可開心,昂著大腦袋哈哈笑,還知道扥著父親的衣裳不讓自己摔倒,小爪把父親的官服都捏皺了。
倆大人說話,眼裡就沒他了,他又悄悄朝門口蹭去,秋蓮跟著他。
「中午喝羊湯吧,武宏毅從海外給我帶了些叫胡椒的辛香料,說是冬日煮湯暖身子。」
武宏毅就是負責南方柔魚商路的,原是和段家合作的,段家沒落之後,就跟著謝寧討生活了,很是靠譜的一個人。
周寂年點頭,他很好餵養,夫郎給啥吃啥,「武宏毅這就回建州了?」
「回了,冬日酷寒,書信慢了些。」
「也好,再遲不安全。」
謝寧看夫君沒有換下官服的意思,問道:「午後還出門嗎?」
「出,去戶部,不穿官服了。」周寂年身子暖和了,起身換下官服,粘人鬼小夫郎跟去幫他。
換好衣服,謝寧抱著官服,看到下擺被小兒子揪出來的印子,才扭頭去看小敬丞。
周寂年也跟著看去,見小敬丞可憐巴巴站在門口,繼續摳門縫,周寂年過去抱起他,「帽子手套取來。」
「是。」秋蓮明白,老爺從不帶手套,於是去拿了小手套、小碗帽過來,給二少爺戴好。
小碗帽裡面蓄了薄薄一層棉花,還縫了兩個耳罩搭下來,周寂年將耳罩垂下來的兩根細繩綁在小敬丞下巴。
然後抱著裹得嚴嚴實實的小兒子出了門,站在廊檐下,靜靜看雪。
謝寧過來給他披了一件斗篷,就去灶間吩咐開火了,他自己饞,要動手煮個胡椒羊肉湯。
胡椒,因為味辛辣似椒科,所以取名叫胡椒。
每年冬天,謝寧都會煮羊湯,他大兒子渝哥兒可喜歡羊湯配燒餅了。
……
今年過年,京城朝官都是烏雲壓頂,慶元帝病的嚴重了,但是遲遲沒指哪位皇子代理朝政。
建朝以來,慶元帝就下令,立儲不昭告天下,詔書藏於閣內,待他病危再宣讀。
周寂年的戶部,今年多了一項事務,西州鬧饑荒,西州知府頻頻上報要糧食。
這事兒上一世沒發生過。
周寂年的上級戶部尚書也病重,字都看不清了,一切都得周寂年和戶部右侍郎共同商討對策。
全國調動糧食運往西州,路途運費是一筆大支出。鬧荒就會出鬧事,饑民開始朝糧食豐富的地方遷移,西州周邊頻發搶奪糧食,謀財害命的事故,所以還得調動兵部前去鎮壓,也得成功護送糧食到西州賑濟百姓。
周寂年寫計劃都熬了幾宿,但是饑民的生命,阻止燒殺搶糧的事情刻不容緩,只能在輕微的程度上省時省銀。
計劃書交上去之後,就過年了。
層層批下來,等實施,已經過完年,二月底了。
正巧謝寧涼州的海貨整裝待發了,謝寧下指令去換胡人的麵粉和胡餅,三月出發送去西州。
他賺錢是為了家人過上好日子,他夫君賺錢是為了慶朝百姓過上好日子,京城周家人知足,自覺日子不差,前者目的已經達到,同是慶朝百姓,謝寧想出一份力。
周寂年也支持小夫郎,他作為一個為國為民的清官,對物質生活沒有太大的追求,單憑他的俸祿,養活一府不成問題。
至於說給孩子攢家底,在他這裡不存在,授之以漁而非魚。
第71章
過完年,四皇子代理朝政了。病來如山倒,慶元帝已經到了臥床不起的地步了。
連帶效應,就是有其他皇子蠢蠢欲動了,以前是暗中行動,現在開始明面上給自己造勢了。
四皇子還不知道自己的名字被慶元帝寫在了詔書上,所以還在努力爭取,希望借西州饑荒一事,獲得民心。
謝寧正在府內忙帳務,秋蓮過來遞話:「老爺回府,直奔書房去了。」
謝寧看了眼漏斗,未時四刻,晌午飯點早過了,寂年定是餓著肚子又忙起來了。
「把這兒收了,我去給老爺下碗面。」
灶間給倆奶娃娃燉的老鴨湯剛熟,麵團是日日常備的,謝寧拿小刀薄薄削了一鍋麵,煮熟了裝碗,舀了老鴨湯,削麵上鋪了滿滿的鴨肉。
謝寧親自端著碗,朝書房去了。
周寂年在翻書寫字,聞到食物的香氣,才覺餓。
老鴨湯湯色乳白,肉酥爛香醇,看著就很有食慾,周寂年接過面碗,先喝了一口湯,才邊吃麵邊翻書。
「沒上朝,皇上病了。」周寂年將小兒子放在腿上坐著,拿眼睛找他姑娘,然後看到他姑娘在床上睡得一臉香甜。
謝寧點了點頭,也坐了過去。
慶元帝又病了,從入秋開始,斷了好幾次早朝。
小敬丞坐不住,踢了踢腿兒,小屁股左蹭右蹭要往地下滑,周寂年隨了他,將他放到地上站著。
小敬丞就這樣扒著父親的膝蓋,昂著頭,「啊……」
原來是見父親烤薯吃得香,他又饞了。
周寂年捏著烤薯餵他,他嘟著小嘴拿門牙抿啊抿,叫謝寧用指頭點了下大腦門。
謝寧沒好氣的說:「你就氣我,完完整整一個給你不要,非從你父親嘴裡摳。」
周寂年使壞,又捏著烤薯餵謝寧,意思是,你也從我嘴裡摳。
謝寧旋他一個白眼,朝後縮起身子,作嫌棄狀。
「哈哈……啊……哈哈……」小敬丞看的可開心,昂著大腦袋哈哈笑,還知道扥著父親的衣裳不讓自己摔倒,小爪把父親的官服都捏皺了。
倆大人說話,眼裡就沒他了,他又悄悄朝門口蹭去,秋蓮跟著他。
「中午喝羊湯吧,武宏毅從海外給我帶了些叫胡椒的辛香料,說是冬日煮湯暖身子。」
武宏毅就是負責南方柔魚商路的,原是和段家合作的,段家沒落之後,就跟著謝寧討生活了,很是靠譜的一個人。
周寂年點頭,他很好餵養,夫郎給啥吃啥,「武宏毅這就回建州了?」
「回了,冬日酷寒,書信慢了些。」
「也好,再遲不安全。」
謝寧看夫君沒有換下官服的意思,問道:「午後還出門嗎?」
「出,去戶部,不穿官服了。」周寂年身子暖和了,起身換下官服,粘人鬼小夫郎跟去幫他。
換好衣服,謝寧抱著官服,看到下擺被小兒子揪出來的印子,才扭頭去看小敬丞。
周寂年也跟著看去,見小敬丞可憐巴巴站在門口,繼續摳門縫,周寂年過去抱起他,「帽子手套取來。」
「是。」秋蓮明白,老爺從不帶手套,於是去拿了小手套、小碗帽過來,給二少爺戴好。
小碗帽裡面蓄了薄薄一層棉花,還縫了兩個耳罩搭下來,周寂年將耳罩垂下來的兩根細繩綁在小敬丞下巴。
然後抱著裹得嚴嚴實實的小兒子出了門,站在廊檐下,靜靜看雪。
謝寧過來給他披了一件斗篷,就去灶間吩咐開火了,他自己饞,要動手煮個胡椒羊肉湯。
胡椒,因為味辛辣似椒科,所以取名叫胡椒。
每年冬天,謝寧都會煮羊湯,他大兒子渝哥兒可喜歡羊湯配燒餅了。
……
今年過年,京城朝官都是烏雲壓頂,慶元帝病的嚴重了,但是遲遲沒指哪位皇子代理朝政。
建朝以來,慶元帝就下令,立儲不昭告天下,詔書藏於閣內,待他病危再宣讀。
周寂年的戶部,今年多了一項事務,西州鬧饑荒,西州知府頻頻上報要糧食。
這事兒上一世沒發生過。
周寂年的上級戶部尚書也病重,字都看不清了,一切都得周寂年和戶部右侍郎共同商討對策。
全國調動糧食運往西州,路途運費是一筆大支出。鬧荒就會出鬧事,饑民開始朝糧食豐富的地方遷移,西州周邊頻發搶奪糧食,謀財害命的事故,所以還得調動兵部前去鎮壓,也得成功護送糧食到西州賑濟百姓。
周寂年寫計劃都熬了幾宿,但是饑民的生命,阻止燒殺搶糧的事情刻不容緩,只能在輕微的程度上省時省銀。
計劃書交上去之後,就過年了。
層層批下來,等實施,已經過完年,二月底了。
正巧謝寧涼州的海貨整裝待發了,謝寧下指令去換胡人的麵粉和胡餅,三月出發送去西州。
他賺錢是為了家人過上好日子,他夫君賺錢是為了慶朝百姓過上好日子,京城周家人知足,自覺日子不差,前者目的已經達到,同是慶朝百姓,謝寧想出一份力。
周寂年也支持小夫郎,他作為一個為國為民的清官,對物質生活沒有太大的追求,單憑他的俸祿,養活一府不成問題。
至於說給孩子攢家底,在他這裡不存在,授之以漁而非魚。
第71章
過完年,四皇子代理朝政了。病來如山倒,慶元帝已經到了臥床不起的地步了。
連帶效應,就是有其他皇子蠢蠢欲動了,以前是暗中行動,現在開始明面上給自己造勢了。
四皇子還不知道自己的名字被慶元帝寫在了詔書上,所以還在努力爭取,希望借西州饑荒一事,獲得民心。
謝寧正在府內忙帳務,秋蓮過來遞話:「老爺回府,直奔書房去了。」
謝寧看了眼漏斗,未時四刻,晌午飯點早過了,寂年定是餓著肚子又忙起來了。
「把這兒收了,我去給老爺下碗面。」
灶間給倆奶娃娃燉的老鴨湯剛熟,麵團是日日常備的,謝寧拿小刀薄薄削了一鍋麵,煮熟了裝碗,舀了老鴨湯,削麵上鋪了滿滿的鴨肉。
謝寧親自端著碗,朝書房去了。
周寂年在翻書寫字,聞到食物的香氣,才覺餓。
老鴨湯湯色乳白,肉酥爛香醇,看著就很有食慾,周寂年接過面碗,先喝了一口湯,才邊吃麵邊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