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頁
而早就做好了準備的他們,為了占據先手,他們三人的元神都封閉了本我,元神融合,投入了混沌青蓮的蓮子之中,最終在混沌青蓮的孕育之下,他們成為了盤古,開闢了洪荒。
那些失去了上一個紀元的記憶,或者說,只對曾經有著一點模糊印象的混沌神魔,因為上一個紀元毀滅的緣故,對於開闢世界充滿了恐慌,何況,三兄弟所化身的盤古雖說執掌了世界的開闢演化與毀滅,但是呢,為了促進世界的演化,自然要取得這些混沌神魔身上的法則,才能夠開闢更加完美的世界。
混沌青蓮作為混沌之中最強大的靈根,盤古在孕育的過程之中,卻是得知了一個驚天秘聞。
那就是,世界已經毀滅重啟了許多次了,每一個紀元都會產生一個盤古,開闢世界,至於這個盤古是誰,大家都是不知道的。事實上,這也是世界的進化之道,通過一次次的演化,毀滅再重新開闢,不斷藉助於世界內生靈的智慧還有其他的因素,提升世界的本源,促進世界的發展。
但是,在世界重啟到第六十七次的時候,鴻鈞,沒錯,就是之前被盤古坑死的鴻鈞,那時候他還不叫這個名字,他因為在世界被毀滅之前,得到了一件寶物,讓他殘存了一點執念,那就是,合身天道,那麼,他就可以徹底掌握這個世界,在每一次的世界破滅之後,都能夠繼續存活下來。甚至能夠熬到世界進化成永恆真界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就會是整個世界真正的主宰。
能夠成為強者的,可沒一個是省油的燈。野心是必需品,事實上,到了一定的程度,看的就不僅僅是什麼資質悟性,氣運功德了,事實上,到了最後,你得有著足夠的心胸氣魄才行。你覺得自己頂多也就是個金仙到頂了,那麼,有著這樣的想法,說不定你連金仙都修不到。
某種意義上來說,修行之人本質上都是中二病。
藉助於那件寶物,鴻鈞苟了兩個紀元,在第三個紀元的時候,他終於成功了。
鴻鈞選擇的就是均衡之道,他根本不可能選擇什麼開闢毀滅之道,因為在觀察過之後,修行這等與世界開闢,或者是與世界本源極為貼合大道的人,在混沌中孕育的時候,就有很大的機率被選為盤古,然後開天之後就完蛋。鴻鈞無論如何都不會選擇這條路,而在他的推算之中,均衡之道反而是最容易獲得世界承認的,因為對於世界的發展來說,世界是真的需要平衡。
鴻鈞一次次企圖合道,雖說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完全成功,但是這也讓他能夠在每一次的紀元終結的時候,就算是不能保留記憶,也會一直在潛意識之中保留著執念。
而三清呢,是世界重啟第八十三次的時候成道的。首先成道的是太上,他打破了神族的統治,開創了玄門時代,然後點化了與自己同源而生的元始與靈寶,化作了三清,然後立下了玄門的根基,給了後天生靈一條出路。
太上這般作為,自然是得到了世界的眷顧,說白了,世界最初開闢的時候,先天生靈或許是主流,但是,先天生靈的後代都很難保持先天的特性了,所以,先天生靈的數量註定是有限的,真正要讓世界變得繁榮起來,還是需要依靠後天生靈的繁衍。
而之前神族把持神道,雖說有著一代代鍊氣士試圖從神道之外走出一條新的道路出來,但是多半都失敗了,畢竟,在沒有相應體系的情況下,修行是一件風險大,收益低的事情。大家寧可給神明做神官,做祭祀,也不願意修煉這種不靠譜的功法。
太上最開始的一世,原本也是先天神明,與元始和靈寶同源而生,但是他發下大願,致力於為後天生靈走出一條路,因此,竟是直接轉生成了後天生靈,然後一朝悟道,立下了玄門的根基。
玄門跟神道相比,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那就是玄門不會被大道同化,可以一直保持自我,因此,許多先天神明也跟著入了玄門,因此,玄門大昌,太上被奉為道祖,之後,太上與元始還有靈寶,就因為自身修行之道的緣故,每一次世界重啟,都會被選為盤古。
被選為盤古是什麼概念,等到盤古身軀化作萬物之後,他們就是創世神的親兒子,然後呢,就能夠順風順水,很快就能夠重新修行到第一梯隊,然後,就沒別人什麼事了!
儘管三清並未把持上升通道,只要你有足夠的實力,自個修行,修行到什麼境界,就看你們自個的時運。但是呢,世界本源就這麼多,至高位格就這麼多,三清就占據了三尊,還是最重要的三尊,留給後面人的哪有多少好的。就算是鴻鈞有著多少紀元的沉澱,但是每一次的世界重啟,他在一開始的時候都會失去上個紀元的記憶,只有到世界破滅的時候,才會恢復一些,何況,世界法則越來越完善,之前的記憶未必能夠作為依仗。
鴻鈞對三清的所作所為那叫一個羨慕嫉妒恨,他也意識到了玄門的重要性,因此,他下定了決心,要取代太上的位置,自己來做這個道祖。
鴻鈞明白,三清把握住了盤古這個尊位,那麼,他們就天然立於不敗之地,因此,想要篡奪三清的權柄,那麼,就得聯合其他人的力量。
因此,鴻鈞在上一個紀元破滅的時候,就做了相應的準備,確保到時候能夠有不少混沌神魔存活下去,以此來保證自己可以從中渾水摸魚。
那些失去了上一個紀元的記憶,或者說,只對曾經有著一點模糊印象的混沌神魔,因為上一個紀元毀滅的緣故,對於開闢世界充滿了恐慌,何況,三兄弟所化身的盤古雖說執掌了世界的開闢演化與毀滅,但是呢,為了促進世界的演化,自然要取得這些混沌神魔身上的法則,才能夠開闢更加完美的世界。
混沌青蓮作為混沌之中最強大的靈根,盤古在孕育的過程之中,卻是得知了一個驚天秘聞。
那就是,世界已經毀滅重啟了許多次了,每一個紀元都會產生一個盤古,開闢世界,至於這個盤古是誰,大家都是不知道的。事實上,這也是世界的進化之道,通過一次次的演化,毀滅再重新開闢,不斷藉助於世界內生靈的智慧還有其他的因素,提升世界的本源,促進世界的發展。
但是,在世界重啟到第六十七次的時候,鴻鈞,沒錯,就是之前被盤古坑死的鴻鈞,那時候他還不叫這個名字,他因為在世界被毀滅之前,得到了一件寶物,讓他殘存了一點執念,那就是,合身天道,那麼,他就可以徹底掌握這個世界,在每一次的世界破滅之後,都能夠繼續存活下來。甚至能夠熬到世界進化成永恆真界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就會是整個世界真正的主宰。
能夠成為強者的,可沒一個是省油的燈。野心是必需品,事實上,到了一定的程度,看的就不僅僅是什麼資質悟性,氣運功德了,事實上,到了最後,你得有著足夠的心胸氣魄才行。你覺得自己頂多也就是個金仙到頂了,那麼,有著這樣的想法,說不定你連金仙都修不到。
某種意義上來說,修行之人本質上都是中二病。
藉助於那件寶物,鴻鈞苟了兩個紀元,在第三個紀元的時候,他終於成功了。
鴻鈞選擇的就是均衡之道,他根本不可能選擇什麼開闢毀滅之道,因為在觀察過之後,修行這等與世界開闢,或者是與世界本源極為貼合大道的人,在混沌中孕育的時候,就有很大的機率被選為盤古,然後開天之後就完蛋。鴻鈞無論如何都不會選擇這條路,而在他的推算之中,均衡之道反而是最容易獲得世界承認的,因為對於世界的發展來說,世界是真的需要平衡。
鴻鈞一次次企圖合道,雖說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完全成功,但是這也讓他能夠在每一次的紀元終結的時候,就算是不能保留記憶,也會一直在潛意識之中保留著執念。
而三清呢,是世界重啟第八十三次的時候成道的。首先成道的是太上,他打破了神族的統治,開創了玄門時代,然後點化了與自己同源而生的元始與靈寶,化作了三清,然後立下了玄門的根基,給了後天生靈一條出路。
太上這般作為,自然是得到了世界的眷顧,說白了,世界最初開闢的時候,先天生靈或許是主流,但是,先天生靈的後代都很難保持先天的特性了,所以,先天生靈的數量註定是有限的,真正要讓世界變得繁榮起來,還是需要依靠後天生靈的繁衍。
而之前神族把持神道,雖說有著一代代鍊氣士試圖從神道之外走出一條新的道路出來,但是多半都失敗了,畢竟,在沒有相應體系的情況下,修行是一件風險大,收益低的事情。大家寧可給神明做神官,做祭祀,也不願意修煉這種不靠譜的功法。
太上最開始的一世,原本也是先天神明,與元始和靈寶同源而生,但是他發下大願,致力於為後天生靈走出一條路,因此,竟是直接轉生成了後天生靈,然後一朝悟道,立下了玄門的根基。
玄門跟神道相比,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那就是玄門不會被大道同化,可以一直保持自我,因此,許多先天神明也跟著入了玄門,因此,玄門大昌,太上被奉為道祖,之後,太上與元始還有靈寶,就因為自身修行之道的緣故,每一次世界重啟,都會被選為盤古。
被選為盤古是什麼概念,等到盤古身軀化作萬物之後,他們就是創世神的親兒子,然後呢,就能夠順風順水,很快就能夠重新修行到第一梯隊,然後,就沒別人什麼事了!
儘管三清並未把持上升通道,只要你有足夠的實力,自個修行,修行到什麼境界,就看你們自個的時運。但是呢,世界本源就這麼多,至高位格就這麼多,三清就占據了三尊,還是最重要的三尊,留給後面人的哪有多少好的。就算是鴻鈞有著多少紀元的沉澱,但是每一次的世界重啟,他在一開始的時候都會失去上個紀元的記憶,只有到世界破滅的時候,才會恢復一些,何況,世界法則越來越完善,之前的記憶未必能夠作為依仗。
鴻鈞對三清的所作所為那叫一個羨慕嫉妒恨,他也意識到了玄門的重要性,因此,他下定了決心,要取代太上的位置,自己來做這個道祖。
鴻鈞明白,三清把握住了盤古這個尊位,那麼,他們就天然立於不敗之地,因此,想要篡奪三清的權柄,那麼,就得聯合其他人的力量。
因此,鴻鈞在上一個紀元破滅的時候,就做了相應的準備,確保到時候能夠有不少混沌神魔存活下去,以此來保證自己可以從中渾水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