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苗民身處嶺南,同為大盛子民,必然是不能坐視不管,更何況焰陣軍或許也需要他們相助。」太子頓了頓,緩緩道,「眼下焰陣軍五萬餘人,桂林等地兵力殆盡,應對叛軍是有些吃力的。」

  此前楚戚率軍未能得手蒼梧城,恐是需儘快將苗疆解決,往後必然還會再來蒼梧城。

  太子瞥向燕川,說道:「需派遣探馬趕往潯陽山脈探查苗民的消息,如有叛軍的動靜速速回復,城中士兵嚴正以待。」

  燕川回應一聲遵命,書房內氣氛微重。

  除去叛軍之事,便是二皇子李昭景下落一事,玄武使周野是皇帝派過來的,已有幾個月,關於二皇子,暫且由他去查詢。

  趙秉開口補充,「二皇子正是落於潯陽的瘴氣林中。」

  太子眸色微凝,思索片刻,「周大人便率一隊人馬,與探馬一同前往潯陽山。」

  周野拱手道:「臣遵命。」

  ***

  宋意歡入了扶桑府雅房後,便命人備了熱水沐浴,出來之時,太子都還未從書閣回來。

  嶺南之地倒是多有梅子,宋意歡這幾日害喜,下人便端來酸梅湯開開胃,她倒是挺愛喝的。

  趁著閒散,宋意歡在府內轉一圈後便出去走走,現在她是走到哪,身後都有兩三個親衛緊隨,梁壹梁貳現在也配給她使喚了。

  蒼梧城內,多的是士兵巡遊,之前叛軍圍城,大部分百姓逃離南上,但仍留得有難民,焰陣軍正設鋪施粥。

  宋意歡走在城內的長街上,一路環顧而來,可見城內顯得有些破敗,與盛京的繁榮有著鮮明的對比。

  她心緒有些深沉,戰事不斷,最後苦的還是無辜的百姓,希望殿下早些將嶺南平定。

  現在嶺南如此亂,二叔宋初靖正是在百越之地做壯醫,已有一年不曾寄信於盛京宋家,也不知他可尚安在,還是要與蒼梧城的人打聽一二。

  設置的粥鋪前不少難民端起粥食在喝,施粥的人正是焰陣軍的張伙夫和幾個下手,好像已經施完了,鍋底已空。

  宋意歡正要上前瞧瞧,便望見一個身姿嬌小的姑娘,穿著灰衣,她空著碗喪氣,似乎沒要到粥。

  只聽張伙夫對那個姑娘說道:「行了,你都盛兩碗喝了,米粥已經沒有了,你看我也沒用。」

  灰衣姑娘則道:「那兩碗都給我受傷的哥哥了,你便行行好,再給點吃的吧。」

  張伙夫擺手道:「沒有沒有。」

  接著便把鍋具都收拾起來,不再理會她。

  那姑娘轉過身來,面容上皆是灰跡,看不清相貌,她走到巷牆處的一角,有一個身披麻衣的人坐在那裡,頭被斗篷蓋住,滿身髒亂,一動不動的,似乎難以起身。

  宋意歡見此,緩緩走近二人。

  灰衣姑娘正打算拉著身旁人起來,見來了個衣著光鮮的女人,她抬頭望一眼來人便知身份不俗,停下動作,道:「夫人賞點東西吧。」

  宋意歡瞧了瞧她身後的人,是個男子,低垂著頭顱,右臉上纏著紗布,遮住了他的眼睛,似乎也感受不到他的氣息。

  宋意歡把目光轉到小姑娘身上,開口道:「跟我來吧。」

  那小姑娘揚唇一笑,「多謝夫人。」

  言罷,她輕輕打了個響指,只見那垂首的男子一聲不吭地站起身,竟不料他身形高大精壯。

  宋意歡大有意外,還以為這是個消瘦的人,腿腳不便呢,這身量都快趕上太子殿下了,到時這小姑娘顯得更加嬌小。

  宋意歡微微抿唇,領著兩人往回走,她出來得不遠,很快就能走到扶桑府,不過她不便帶二人從正門而入,而是帶著人從側門入了後院。

  隨後便讓親衛去廚房裡拿幾個饅頭,小姑娘瞥望著府內景色,像是很好奇。

  宋意歡溫和地詢問道:「姑娘,你叫什麼名兒。」

  「叫青葙。」小姑娘回應道。

  宋意歡輕挑眉稍,青葙子是一味藥材,清肝明目,這也算個好名字。

  小姑娘則望見後院牆角有個破舊的麻袋,她靠近宋意歡,指了指不遠處的麻袋,「夫人,這個可以送給我和阿景嗎。」

  宋意歡微頓,瞥了一眼她身後的男子,又望向麻袋,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便回道:「可以的。」

  青葙恭恭敬敬地朝宋意歡行了個禮,連忙讓男子去將麻袋拿過來。

  隨後親衛從廚房把饅頭拿來交給了兩個難民,青葙連忙對宋意歡道了好幾聲謝,「夫人,你可真是個大好人。」

  宋意歡笑了笑,她本就習醫,難免對這些事懷有善念,況且這個小姑娘看上去,不過剛到及笄的年紀,還帶著個眼盲的哥哥。

  「要不留在府中做份差事,以後也不用奔波。」

  剛好宋意歡身邊也差個婢女,但卻見青葙婉拒道:「我還有許多家人,不能常來這裡,所以只能謝謝夫人的好意啦。」

  宋意歡沒有勉強,只是說那明日再來討粥,便要早一些,青葙點點頭,之後這兩人不再久留,便讓親衛領出府。

  宋意歡走在回雅房的路上,忽覺腰間輕了不少,她伸手摸去,佩飾的碧玉宮絛不見了。

  她愣在原地,看著空無一件的腰間,竟被偷走了,那個小姑娘?

  ***

  日暮西山,霞光輝映。

  蒼梧城牆角下,身穿麻衣的高大男子背著一小姑娘緩緩離去,二人身影漸漸拉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