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花最為像她,如此甚美。

  **

  翌日轉醒來時,正是辰時,宮女端來的衣裳不是宋意歡的,穿著卻正合襯,裙面上繡得花紋清貴婉麗,見著便是不俗。

  想來是太子賞的,簡單的洗漱過,便用了早膳,對於宋意歡的存在,宮女們都不敢聲張和妄議,更不敢怠慢。

  片刻之後,黎術便讓人帶話,備好了馬車。

  臨走時宋意歡戴上面紗,腿有些不便,讓宮女攙扶上了馬車,好在這兩天沒再下雪,路上行得穩當。

  東宮書房,太監端著鶴唳清宵呈來,淡銀色的琴弦已然接好,音色準確悅耳。

  這琴自然不得讓穆洛落這個琴音的白痴來修,是令的琴匠接好琴弦。

  不過那穆洛落這兩日來東宮,早時老老實實,回時哭哭啼啼,不曾碰過陽春水的十指傷痕累累,被琴弦割了道道口子。

  衛國公心疼女兒,跑到皇帝跟前求了情,皇帝雖不太上心,但還是讓人遞了話來。

  李君赫坐靠於扶手椅上,瞥著那玉琴片刻,淡漠道:「讓穆洛落送去宋府致歉。」

  太監領了話,將玉琴放置好,便退了下去。

  桌案筆架上的筆尖整齊有序,展開的文章尚未有動,李君赫搭在扶手上的手指輕敲。

  父皇素來精明深沉,只是怕有所覺察他裝病一事,近來還需少出東宮。

  冬日寒涼,馬車緩緩行駛在長街之中。

  宋意歡手裡捧著溫熱的湯婆子,心中左右為難,便是想見父親回府近況,但兩日不在府中,也怕他知道什麼。

  抬手輕推開車窗,盛京城的雪景美不勝收,繁華猶在,寒風吹得她心中沉悶散去些。

  街道中,宋意歡關上車窗時,馬車與身披碧色斗篷的少女越過,行人鮮少,深冬微陽。

  少女手裡拿著一包糖炒栗子,停下步伐,回首望著那遠去的馬車,她姝容明媚,揚唇淺笑,眉目間與太子兩分相似。

  她將糖炒栗子遞給身旁護衛,「去趟東宮吧。」

  反正閒來無事,正好去問問兄長,那個人可有來信,回京過年。

  作者有話要說:  意歡這邊是:在惡霸身旁的生存指南

  太子是:和媳婦的戀愛時光

  晚上十點加更一章。

  第22章 錦宓

  天玄二十一年,大盛嶺南邊境山賊肆虐,天災人禍之多,不久後百姓受賊人慫恿,於南詔起義。

  當即二皇子請戰平定反賊,其中攜平西王之子謝啟衍一同,已是南征一年之久。

  早年聖上初登帝時,為鞏固中央集權,平定南方叛賊,於蜀中地勢陷峻,野戰數月才將亂臣宣平侯拿下。

  這群反賊之中便有著當年蜀中戰役殘留下來的問題,二皇子初入戰場,難免吃了場敗戰,不過近年底來局勢上佳,有望來年春日凱旋。

  東宮屋檐雪融,一下又一下滴落著水珠,寧靜致遠。

  書房的漆雕窗牗半敞,朔風瑟瑟,房內有著淡淡的糖栗味,屏風上掛著一件碧色斗篷。

  李錦宓坐在紅木圈椅上,吃著手裡的糖栗子,腳尖點著地面輕晃,眼眸看著書案前神色自如的太子。

  如是父皇知道大哥裝病,害母后擔心不已,大哥一定會被訓斥的,不過這件事,她沒打算聲張出去。

  猶記前世的大哥深中毒症,整整昏迷了一個月,醒來時已身體削瘦了大圈,在京中苦撐幾個月。

  南境有藥,不得已冒著風險前去求醫,一去便是三年之久,回來時已物是人非,有些人不在人世。

  李錦宓不知道那天大哥想了什麼,但後來他更為的不喜言笑,難有松展眉目的時候。

  一年後李錦宓同謝啟衍成婚,而大哥仍舊孤身一人,逐漸的,她也迎來了自己的死亡,往事種種猶如過眼雲煙,消散而去。

  不過這次不一樣了,她打翻了大哥的藥。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令李錦宓感到不解,那便是二哥南定反賊一事,前世的謝啟衍明明是在盛京的,並沒有隨二哥一同前往。

  而前世二哥南定叛亂後,便留在南方鎮守,鮮少有回京的時候,如今謝世子同二哥在一起,豈也會常年留於嶺南,這是李錦宓最為擔心的問題。

  屋內暖爐散著熱氣,書案整潔有序,筆架的筆尖微濕,飛羽信陳鋪著,紙上筆跡端正。

  本正襟危坐的太子往後靠於椅背,「幾日後蜀中有一戰,嶺南各處戰將警備,你二哥還回不來。」

  李錦宓輕晃的腳尖停了下來,指尖捏的糖栗子有些黏黏的,輕輕塞入口中。

  她從圈椅上起身緩緩走近,那包香甜的糖炒栗子紙袋放在太子整潔有序的書案上。

  李錦宓從衣襟里尋出一封信件,遞給太子,道:「那大哥幫我給啟衍哥哥寄封信吧,我想在來年花開時見到他。」

  李君赫容色淡漠,手指捻著那封信,封上有著錦宓畫的一朵小花,小妹愛粘著謝啟衍,這倒也不意外。

  他淡道:「嗯。」

  李錦宓嫣然一笑,瞥了眼案上栗紙袋,「那錦宓回去啦,這個糖栗子留給大哥吃。」

  說罷,她拍拍略微凌亂的裙擺,將屏風上的碧色斗篷披上,走到房門前又停頓住,望向太子緩緩道:「大哥,你得溫和些,才有姑娘喜歡。」

  李君赫挑挑眉稍,眸色深沉,書案上的糖栗子靜靜地放著,他緩緩將信放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