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旋即,他苦笑起來。知道的越多膽子越小,他敢說天底下絕大部分地方都一樣,只是那些人沒算比例而已。

  女人也是人,即便宗族用沒收沒了男人的女人土地為前提,終究會有一部分女人會受不了日復一日的打罵走上不歸路。

  他想到扭曲著面龐的曹大妮,可能,除了兒童需要法令保護,女人也需要法令保護。一個受到丈夫暴打的女人又如何去教導孩子?

  孩子也是大慶的未來呀!

  想到如此容易就通過的三項法令,他決定再和賈代儒好好談談,想來就有不錯的收穫。

  另一廂,賈代儒也沒閒著,從楊鎮南那支出銀子和地皮房舍後立刻找人修繕起來,北郡連年不安生,最多的就是孤兒。街上乞兒成群結隊,他第一個要建的就是撫孤院。

  青伯昌得知後,搖搖頭,「賈子規倒是心善,只是那麼多的孤兒如何幫得過來?」

  楊鎮南苦笑,「統共就那麼多錢,眼下看著到連撫孤院都不夠……只怕還得出一筆錢,只是北郡本來就窮,讓我去哪裡再省那一抿子錢?」

  青伯昌輕嘆一聲,「跟賈學政說橫豎就那麼多銀子,多一文都沒有了。」

  作者有話要說:  特別小的時候,院裡有戶人家被我們小孩稱為大魔窟,他家正中掛著一根黑色的三根手指那麼粗的鞭子,專門打他老婆的。如果哪個小孩敢趁人不再翻進他家去看鞭子就被看做英雄(那時覺得就和孫悟空大鬧天宮差不多了),我不會翻牆,也不敢去,後來還是在他家洗地毯時跟著很多小朋友一起進去偷偷看了眼鞭子。

  每次見到那個叔叔都會嚇得立刻跑回家或者躲得遠遠的,以至於我爸認為我膽子太小,只給我玩塑料刀、劍、槍、球類。特別想要個洋娃娃,後來我姥姥給我一個娃娃,但是沒頭髮。小學時,我姨姨聽說我想要娃娃也送了個娃娃,但是個黑人娃娃,和真的嬰兒等重,然後還是沒有頭髮。直到上初中那陣,我的一個怨念還是——我想要個有很多很多頭髮的娃娃。

  後來工作了,自己買了個特別漂亮有很多頭髮的娃娃放在房子裡,結果,鬼知道為啥自從臥室里放了娃娃就會天天晚上做噩夢。放在客廳後情況好些,但是晚上不開燈不敢看向放娃娃的方向,後來實在受不了送給樓下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了。

  第132章

  接下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楊鎮南都沒能見到賈代儒, 後者去巡查北郡16處縣學了, 那才是學政的本職工作。北郡地廣人稀,道路不比富庶的地方通暢平穩, 要走遍16個縣城旅程感受不佳也比較費時間。

  沒想到賈代儒當真一個一個縣學巡查,楊鎮南不禁有些敬佩。

  不過賈代儒卻越走越開心,誠然, 北郡是大慶知名科舉荒地,連續數年沒有一人登上北榜考中進士。可每輪鄉試全部都是足額錄取, 一批批下來,以至於北郡的舉人著實不少其中大多數人都絕了向上繼續考的想法。

  其實他們自己也明白中舉的水分有多大,要是擱到江南一些競爭激烈的地方估摸中秀才都難。能中舉已經歸功於北郡讀書人少, 只要有點靈氣足夠刻苦就能中舉。

  然而, 因北郡的舉人含金量出名的低,別說去吏部登記大挑或揀選就是人家找師爺都不願意用北郡的舉人。加上北郡許久沒人中進士, 更無從當官, 就是想找個照顧鄉里的官都難。

  由此造成北郡舉人壅積甚多, 只能盯著當地有限的職位, 可本地職位少, 許多舉人一輩子都沒辦過差, 絕大部分也不過辦過一兩次臨時的差事而已。境況好的也不過干一輩子佐雜官,也就是勤雜工。

  是以, 北郡的舉人絕對沒有看著那麼風光,乃至有人寫詩:滿腹文章,滿頭霜雪。滿面埃塵, 直至如今。別無收拾,只有清貧。功名已是因循……幾個明年,幾番好運,只是瞞人。

  賈代儒身為學政,每到一地都有地方舉人設宴歡迎,沒兩天就被他找到了突破口。如果說辦學首先需要什麼?

  錢?

  不是!

  毫無疑問,需要學生、需要先生,人才是最根本的,沒人什麼都辦不成。

  北郡兩級分化嚴重,未受教育的未成年人極多,文盲率高達95%,是個教育開荒的好地盤。

  另一面,因為北郡的舉人無處可去,滯留本地甚多,更不用提北郡的秀才同樣含金量低去外面不吃香也只能呆在北郡。先生資源相對而言算是比較豐富的。

  若是別處,舉人有大把的好前程自然看不上公辦學堂的先生一職,可在北郡就不一樣了。北郡舉人就業環境之惡劣以至於哪怕只是暫且去公辦學堂當個先生他們也是願意的。

  畢竟學政大人可是說了,根據他們的教學水平每年都會擢選一人當教諭。要知道教諭看著不起眼,那可是正八品,正經八百的官身。比起至死沒有官身的眾多舉人而言,能當上教諭絕對算是人生贏家,就是族譜上也會寫下一筆傳至後人。

  至於其他人也不是沒有希望,從先生當起,按年評級,只要不犯錯認真教導學生自然從先生、掌教、訓導一步步慢慢升至教諭。甚至還會挑選一些優秀的人進入巡撫衙門等地。

  在想入仕當官的推動下,地方縣上的舉人、秀才沒有一個反對聲音,北郡的餅子就那麼大,既然他們搶不到為何不像學政大人說的那樣大家合起伙兒把餅子做大。這樣人人都有餅子吃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