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在鍾秀殿。」
黑夜中,一人舉著火把漫步走來,修長淺淡的身影落在青石板上,逐漸清晰,最終成型。
正是溫如徐。
兩人劍南道一別,已有半年多不曾見面,書信也是傳得屈指可數,可心中的信念卻又是越發堅定。
他們隔著青石板,借著微弱的燭光互相對視著,沉默而冷靜。
「有勞。」葉景行拱手。
「不必。」溫如徐側首,沉默地避開。
鷸蚌相持漁人得利的戰役總是突如其來的開始,猝不及防地結束,除了最後的漁翁所有人都是束手就擒的獵物。
劍南軍好似一把破空的長/劍,撕開焦灼著的戰場,雙拳抵擋四手,輕輕鬆鬆,宛若殺神。
賢王一派被就地格殺,官家的黑衣衛也很快就被制服。
只見一把長/槍自後背貫入賢王胸前,一滴血落在葉景行臉頰上。
「清君側。」他看著手臂上中了一刀的宋曜歪頭,無畏笑著,火光中的笑容格外冷淡無情,只把宋曜看得瞳孔緊縮。
「官家覺得呢。」
被溫寰攙扶著的宋曜站在殿門口,一雙眼幾乎能射/出冰來。
第110章 塵埃落定換心意
劍南王世子宛若天兵神將,以碾壓之勢平息了戰亂,倒是坐實了清君側的由頭,任誰也不敢出來挑錯。
只是官家宋曜被賢王所傷,重傷不起,如今還在鍾秀殿養傷著。
這是這歇息實在奇怪,只留了皇后貼身照顧,其餘人無詔不得入內,便是三位閣老都被請出宮內,無法面見聖人。
京都人心惶惶,誰知道這是變天了,可劍南道五萬大軍還在城門口駐紮了,京郊大營一夜之間損失過半,不成氣候,竟是誰也不敢說話。
便是有御史台的刺頭捨得了自身,仗義執言,憑街怒斥,可誰能不顧惜家中老母和妻兒,便是再多的話也說不出來。
一時間,京都貴胄紛紛各自找個許多門路打探這個世子的虛實。
原本以為世子好歹在京都待過半年,怎麼說也該和京都諸位官僚有點聯繫,卻不料諸家打探了許久,這才發現世子在京都毫無來往。
唯二有關係的,一個是江家,可太傅已逝,孫女早已去了劍南道,一個是溫家,據說還是有過不悅關係。
這就有些棘手了,眾人投靠無門,皆是惴惴不安,開始想去年是否得罪過這位殺神。
不過也有不少人打算看溫家的熱鬧,溫家富貴煊赫了這麼多年,若是能一朝落難也是值得人津津樂道的。
溫如徐回來那天,悄悄把大皇子送回皇宮,便轉道去了世子府邸。
溫家高調的馬車一點都沒有遮掩出現在穆蘭街,看熱鬧的人不得不遺憾止步。
「溫郎君。」江雲宜正看著十幾碗黑漆漆的苦藥皺眉,一邊翻看著醫書,一邊仔細聞著藥渣。
她不經意抬頭,不曾想能在這裡看到溫如徐,連忙起身問安。
溫如徐站在遊廊台階下,也不知站了多久,見她看了過來便展眉一笑,眉尾微微下垂,露出和煦的笑來:「永樂郡主。」
江雲宜一愣,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她不由歪了歪頭,眼睛露出一點迷茫之色,眼睛微微睜大,露出一點迷茫天真之色。
是了,先帝給過她一個郡主封號,只是後來隨著柴叔去了劍南道再也沒人叫過,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溫如徐垂眸,收斂了萬般思緒,低聲問道:「世子在嗎?」
「在的,在書房。」她指了指東邊的位置。
「不打擾郡主做事了,言德先行告退。」他拱手行禮,低著頭,目不斜視地離開了。
江雲宜坐回椅子上,捏著那捲書,陷入沉思。
那股苦澀的味道在鼻尖飄蕩,味道極大,能把人熏過去,卻也把她拉回神思。
她漫不經心地合上書,搖了搖頭,不由露出笑來。
她入京五日,便聽說溫如徐至今不曾定親,她生怕把人耽誤了,如今看他自己放了下來,自然是高興的。
從她今世睜開眼的那一瞬間,就已經割斷了前世的事情。
她的目光落在東邊緊閉的書房內,把腦中的雜思都甩開,繼續幹著自己的事情。
書房內,京都已經快要入夏了,竹簾早早掛起,奉冰的銅山在角落裡散發著絲絲寒氣。
溫如徐和葉景行面對面坐著:「朝野議論聲很大,世子若是無意也該出面了。」
葉景行冷笑。
溫如徐面不改色,鴉黑睫羽輕輕半闔著:「若是世子有問鼎之心,溫家也是願意鼎力相助。」
雖然一開始早已說好的條件,但眼下的情況改弦更張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誰叫人如今才是執棋人呢。
他自引虎入室便做了兩手準備,也算不緩不慢。
「只是劍南道丟失的城池還需世子另尋大將拿回。」他慢條斯理地說著,手指搭在還是滾燙的杯壁上,不一會兒便燙紅了指尖,只是他恍若未聞,面無異色。
兩人的交易一開始便是,溫家扶持幼帝上位,葉家收回劍南道丟失的六城。
葉景行眉梢抬起,眼眸蘊含著鋒芒銳利而冰冷,眉眼處如緊繃的弓箭,蓄勢待發,咄咄逼人。
「若是我要取而代之,那你要做什麼才能保下你們溫家。」葉景行嘴角露出笑來,眼底卻是一片冰冷。
黑夜中,一人舉著火把漫步走來,修長淺淡的身影落在青石板上,逐漸清晰,最終成型。
正是溫如徐。
兩人劍南道一別,已有半年多不曾見面,書信也是傳得屈指可數,可心中的信念卻又是越發堅定。
他們隔著青石板,借著微弱的燭光互相對視著,沉默而冷靜。
「有勞。」葉景行拱手。
「不必。」溫如徐側首,沉默地避開。
鷸蚌相持漁人得利的戰役總是突如其來的開始,猝不及防地結束,除了最後的漁翁所有人都是束手就擒的獵物。
劍南軍好似一把破空的長/劍,撕開焦灼著的戰場,雙拳抵擋四手,輕輕鬆鬆,宛若殺神。
賢王一派被就地格殺,官家的黑衣衛也很快就被制服。
只見一把長/槍自後背貫入賢王胸前,一滴血落在葉景行臉頰上。
「清君側。」他看著手臂上中了一刀的宋曜歪頭,無畏笑著,火光中的笑容格外冷淡無情,只把宋曜看得瞳孔緊縮。
「官家覺得呢。」
被溫寰攙扶著的宋曜站在殿門口,一雙眼幾乎能射/出冰來。
第110章 塵埃落定換心意
劍南王世子宛若天兵神將,以碾壓之勢平息了戰亂,倒是坐實了清君側的由頭,任誰也不敢出來挑錯。
只是官家宋曜被賢王所傷,重傷不起,如今還在鍾秀殿養傷著。
這是這歇息實在奇怪,只留了皇后貼身照顧,其餘人無詔不得入內,便是三位閣老都被請出宮內,無法面見聖人。
京都人心惶惶,誰知道這是變天了,可劍南道五萬大軍還在城門口駐紮了,京郊大營一夜之間損失過半,不成氣候,竟是誰也不敢說話。
便是有御史台的刺頭捨得了自身,仗義執言,憑街怒斥,可誰能不顧惜家中老母和妻兒,便是再多的話也說不出來。
一時間,京都貴胄紛紛各自找個許多門路打探這個世子的虛實。
原本以為世子好歹在京都待過半年,怎麼說也該和京都諸位官僚有點聯繫,卻不料諸家打探了許久,這才發現世子在京都毫無來往。
唯二有關係的,一個是江家,可太傅已逝,孫女早已去了劍南道,一個是溫家,據說還是有過不悅關係。
這就有些棘手了,眾人投靠無門,皆是惴惴不安,開始想去年是否得罪過這位殺神。
不過也有不少人打算看溫家的熱鬧,溫家富貴煊赫了這麼多年,若是能一朝落難也是值得人津津樂道的。
溫如徐回來那天,悄悄把大皇子送回皇宮,便轉道去了世子府邸。
溫家高調的馬車一點都沒有遮掩出現在穆蘭街,看熱鬧的人不得不遺憾止步。
「溫郎君。」江雲宜正看著十幾碗黑漆漆的苦藥皺眉,一邊翻看著醫書,一邊仔細聞著藥渣。
她不經意抬頭,不曾想能在這裡看到溫如徐,連忙起身問安。
溫如徐站在遊廊台階下,也不知站了多久,見她看了過來便展眉一笑,眉尾微微下垂,露出和煦的笑來:「永樂郡主。」
江雲宜一愣,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她不由歪了歪頭,眼睛露出一點迷茫之色,眼睛微微睜大,露出一點迷茫天真之色。
是了,先帝給過她一個郡主封號,只是後來隨著柴叔去了劍南道再也沒人叫過,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溫如徐垂眸,收斂了萬般思緒,低聲問道:「世子在嗎?」
「在的,在書房。」她指了指東邊的位置。
「不打擾郡主做事了,言德先行告退。」他拱手行禮,低著頭,目不斜視地離開了。
江雲宜坐回椅子上,捏著那捲書,陷入沉思。
那股苦澀的味道在鼻尖飄蕩,味道極大,能把人熏過去,卻也把她拉回神思。
她漫不經心地合上書,搖了搖頭,不由露出笑來。
她入京五日,便聽說溫如徐至今不曾定親,她生怕把人耽誤了,如今看他自己放了下來,自然是高興的。
從她今世睜開眼的那一瞬間,就已經割斷了前世的事情。
她的目光落在東邊緊閉的書房內,把腦中的雜思都甩開,繼續幹著自己的事情。
書房內,京都已經快要入夏了,竹簾早早掛起,奉冰的銅山在角落裡散發著絲絲寒氣。
溫如徐和葉景行面對面坐著:「朝野議論聲很大,世子若是無意也該出面了。」
葉景行冷笑。
溫如徐面不改色,鴉黑睫羽輕輕半闔著:「若是世子有問鼎之心,溫家也是願意鼎力相助。」
雖然一開始早已說好的條件,但眼下的情況改弦更張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誰叫人如今才是執棋人呢。
他自引虎入室便做了兩手準備,也算不緩不慢。
「只是劍南道丟失的城池還需世子另尋大將拿回。」他慢條斯理地說著,手指搭在還是滾燙的杯壁上,不一會兒便燙紅了指尖,只是他恍若未聞,面無異色。
兩人的交易一開始便是,溫家扶持幼帝上位,葉家收回劍南道丟失的六城。
葉景行眉梢抬起,眼眸蘊含著鋒芒銳利而冰冷,眉眼處如緊繃的弓箭,蓄勢待發,咄咄逼人。
「若是我要取而代之,那你要做什麼才能保下你們溫家。」葉景行嘴角露出笑來,眼底卻是一片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