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敢說沒想過,要為柳瑾放棄現在的一切?你動搖了,我之前看到的白起,絕不像現在這樣。」

  「韓魏現在聯手出兵,且兵力占了優勢,伊闕之戰危險重重,你讓我怎敢將主帥之權交給你?」

  夜深了,軍營全然漆黑,跳躍的火光亦微弱黯淡。

  白起抱著柳瑾緩緩走到後山,像抱著千鈞之重。密集的樹林,環境清幽,與世無爭。白起在一簇小白花旁頓住腳步,他想放下柳瑾,腳卻忽然發軟狠狠倒在了地上。

  白起仰躺在地,臉色煞白,手腳都發著抖。

  他接著又翻過身望著柳瑾,手指觸摸著柳瑾失了溫度的肌膚跟唇。

  「我克服了恐懼。」白起緊緊抱著柳瑾,剎那滿臉是淚:「我愛你,可我給不了你想要的。」

  他說完擦乾淚站起身,漠然地用劍挖開了地面的泥土,接著將柳瑾小心翼翼地埋了進去。

  埋好柳瑾,白起將那割斷的一縷頭髮仔細收好,接著提劍轉身義無反顧地走了。

  他親手殺了自己最愛的人,從今往後,心中便再沒有恐懼,再沒有束縛。他是天生屬於戰場的,以殺止殺,方是正道。

  梁卓站在埋著柳瑾的土地旁,望著白起越走越遠的身影。他察覺臉有點癢,抬起手一摸,才發現自己滿臉都是淚。

  那之後,白起果然戰無不勝,他在伊闕之戰一戰成名,被天下人知曉。緊接著是鄢郢之戰,白起受封武安君。黔中之戰,華陽之戰,陘城之戰,長平之戰,白起全都大獲全勝,他被世人所知,受秦君賞識,其餘各國則聞「白」色變,不敢與之交戰。白起戰功赫赫,卻也殺伐殘忍,每場戰役皆猶如地獄。

  他終究如願以償成為了千古傳頌,受世人敬仰的名將,更被尊稱「戰神」。即使殺伐無度,他的功勳仍遠勝於過錯。

  除了柳瑾,白起沒再愛過任何人。他權勢滔天的時候,心底依然孤獨。他娶了魏瀾為妻,與其卻枉有夫妻之名,而無夫妻之實。

  他終其一生,都活在無盡的悲痛懊惱的折磨中。

  -

  白起走進無宗,看到的是一片荒蕪。黃沙遍地,遙遙無邊,除了靜還是靜。

  「都說此處能解答世間一切迷惑,實現一切願望,原來竟也不過如此。」白起望著那黃沙看了數秒,冷冷嗤笑。

  他說完想走,正在這時,忽然猛地颳起狂風,吹的黃沙瀰漫到半空,讓人視線受阻。

  白起微眯著眼,透過渾濁的黃沙,看到沙漠的遠處,遠遠走過來一人。那人身披盔甲,手持長劍,表情漠然,儼然就是他自己。

  「故弄玄虛。」白起身影驟然消失,下一秒直逼那身披盔甲的自己而去。

  他喚出長劍,揮劍輕易擊散了自己,可沒等收劍,四面八方又走過來更多的自己。有稚嫩的一身簡陋長褂的少年,有剛參軍還忐忑猶豫的青年,也有漠然狠戾殺戮無情的中年。

  他們迅速朝白起走近,將其包圍在中間。白起漠然看著這些自己,表情卻沒有一絲慌亂。

  「我是進來找答案的,沒時間陪你們玩。」白起收了長劍,祭出五根鬼骨。

  五根鬼骨祭出,便有股強勢的能量朝四處擴散,無數的白起頃刻消散,黃沙迅速翻滾,就連腳下的地面都震動了起來。

  「我再問一遍。」白起攜著凜冽煞氣,揚聲道:「究竟要怎樣才能煉化鬼骨,得到鬼相?」

  「轟隆隆——」

  沙漠頃刻震動的更猛烈了,遍地黃沙都騰空而起。那些黃沙翻滾著,涌動著,然後在半空形成了四個極其碩大的字。

  ——苦海無邊。

  第109章

  「什麼情況?」夏煜抬頭望著眼前這座恢弘高聳的佛塔, 表情疑惑道:「我們又回到了謝家村?」

  徐梵還緊握著夏煜的手,若有所思地搖頭道:「沒有。你還記得謝堯介紹這座佛塔說的內容嗎?」

  「有點忘了, 我記得他說了則傳說。據說,曾有佛至潼嶺佛塔誦經講道,解救眾生。當時過來聆聽佛法的人千千萬。那佛塔由下至上,一層比一層狹窄, 而在最頂端的地方……」夏煜邊說邊仰起頭望著佛塔高聳的頂端,頃刻都傻眼了:「就是佛誦經論道的地方。」

  不怪夏煜傻眼, 實在是禹西此刻的場景太過震撼匪夷所思了。他眼前的佛塔,絕不是潼嶺那座近乎廢棄的佛塔, 而是籠罩著佛光, 神聖至極的朝拜之地。

  夏煜看到佛塔的每一層,都坐滿了虔誠過來學習的佛徒。佛塔高聳難記層數,卻都密密麻麻擠滿了人, 甚至佛塔外都是虔誠的信徒。佛塔越是往上,信徒就越少,到高處幾層的時候, 基本都是得道高僧。

  徐梵攬著夏煜往上走,當走到頂端的時候, 他們看到那蒲團上僅坐著一人。那人剃過度,身披著金色的袈裟, 手持著神聖圓潤的佛珠,邊撥動著佛珠,邊說著佛法。

  夏煜覺得眼熟, 先說了聲得罪,接著繞到前面去看那人的臉。看到那人的臉,他卻驚訝更甚,指著那佛徒對徐梵驚奇道:「徐梵,他跟你長的一模一樣。」

  那盤膝坐著的佛徒,赫然有張跟徐梵一模一樣的臉。只是跟徐梵比起來,還多了幾分神聖威嚴。

  徐梵久久看著那誦經的佛徒,臉色變了又變,接著悵然嘆道:「我都懂了。」

  兩千多年前,徐梵還叫嵇梵,他住在三十三天外,跟著佛主誦經參悟佛法。佛主見其悟性極高,便讓嵇梵下凡傳教,拯救世人,亦是想讓其磨鍊心境,到達新的境界。嵇梵將誦經講道之地選在了潼嶺佛塔,他每隔七年下凡誦經論道一次。每次都引起極大轟動,各地的信徒皆跋涉千里而來。當時的潼嶺,也被稱之聖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