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何富才理也賴得理,韁繩一提,馬肚一夾,朝二郎山飛馳而去。

  國軍撤離的傳言很快形成情報送到了大古鎮日軍岡崎正夫大佐的手裡,岡崎正夫大佐被八路軍以往虛虛實實的戰術弄得難以下結論,他雖然精通戰術,但他也不得不疑惑這個情報來的真實性,若是這個情報是八路軍和國民黨軍合謀起來故意拋出的誘敵之計呢?正因為這番謹慎,岡崎正夫大佐始終堅持以按兵不動為原則,直到第二天馬天寶率領二郎山兩個營的兵力駐紮縣城後,岡崎正夫才信以為真,不禁大喜過望,迅速集中兵力,要將八路軍在最後一次圍剿掃蕩中永不復生。

  周一同起先不同意馬天寶以兩個營的兵力駐紮縣城的,照他的意思,縣城打起仗來是個死地,遠遠沒有二郎山那樣的天險固若金湯。馬天寶開始覺得周一同的話確實有道理,但後來細細一想,如果縣城一旦失守,那十幾萬百姓如何處置?便有力的將周一同的話反駁了,同時他把第一戰線安排在縣城,第二戰線安排在二郎山。

  馬天寶堅守縣城,還得來源於實力,馬天寶前幾天欣喜的發現,自己所屬的兵力(包括民兵)籠統的加起來,十足有兩個團的人馬了,而駐守在大古鎮的日軍充其量也只有一個旅的兵力,從而讓馬天寶決定了這是一場能打的仗。馬天寶熱情洋溢的在縣城開了個民眾大會,在講台上對所有在場的群眾做了保證,他是這樣說地:“雖然我們的面對的是瘋狗一樣的日軍,但是我馬天寶誓與你們共存亡,大家要合力起來,保衛縣城,打倒日本鬼子。”

  台下群眾打雷似的回以熱烈的響應:“保衛縣城,打倒日本鬼子。”

  第038章【大戰之際】

  孟子說過,得民心者得天下。馬天寶開民眾大會,目的就是為了充分發動群眾共同抗日。歷史證明,將介石為什麼會敗給共產黨,這還不是將介石失去了民心。馬天寶堅信群眾的力量是無限的,出生農民的他,對縣城十幾萬百姓視父母、兄弟、姐妹,他總是這樣教導下面的戰士:同志哥,可別小看百姓,雖然百姓沒槍打,可修工事的力氣總有吧!十幾萬百姓,就是每人吐個唾沫也能把人給淹死。

  南京大屠殺、鬼子大掃蕩、種種慘烈的過往史都讓老百姓永生難忘,為了迎接鬼子的掃蕩,馬天寶往站台上那麼一號召,整個縣城的老百姓的積極性就被調動了起來,不用戰士們遊說,wωw奇Qisuu書com網老百姓部隊自覺地加入了轟轟烈烈的備戰。此後不久出現的事實證明,馬天寶的理論是十分正確的,事實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國軍以前修築的城防工事大大幫了忙,八路軍和國民黨軍在構築防禦工事上都有一手,現在兩者在智慧上合為一體,還加入創新的佐料,比如工事夾層中放枕木啊放鋼軌啊,不但防禦能力大大增強,而且子彈、炮彈殺傷力也大大減小。更讓人值得慶幸的是,一些民眾還把存封已久的清代時期的火炮和鳥槍給拿了出來,雖然這種土玩意兒殺傷力效果不是很出彩,可話又說回來,只要能打傷打殘鬼子,有總比沒強。老百姓和八路軍戰士緊鑼密鼓地進行,很多戰士在百姓的摻和下,忘記了勞累,進度加快了。

  三天過後,城內城外的防禦系統幾乎接近完美,縣城也幾乎變成了一個十分堅固的碉堡。這裡著重要說的是劉山的工兵營,在百姓的一起幫助下,工兵營在四個城門口護城河的外圍布置了長達幾十米的雷區,選用的地雷都是新發研製的。而且還在日軍山炮和步兵炮的最佳射擊地段內測量了射擊距離,將大量的爆炸物設置在炮位線上,人站在上面沒事,一旦重力量的武器壓制地面,炸藥將會瞬間引爆,這也是劉山的最新發明。

  挖地道是八路軍的強項,當然挖反坦克壕自然也不在話下了,人多力量大,你挖一個坑我挖一個坑,半天時間一個能就挖出一米寬見深的陷阱,一天過後,星羅棋布的挖得遍地都是,這些反坦克壕都挖在坦克的射程外,馬天寶都是仔細測量過的,抗日戰爭年代的重型武器知識在部隊的圖書館裡多了去,馬天寶當兵的年月,也時常做個軍事發燒友,現在書上的知識還真全派上了用場,坦克一旦先進坑裡,那比啞炮還可憐。

  陸地上是全搞定了,至於制空權嘛?馬天寶也不怕擔心了,這飛機下蛋是受高空限制的,只要戰士們不靠攏在一起作戰,一顆炸彈扔下來也炸不死幾個人,再說了,有高射炮有重機槍,發現敵機就搶打出頭鳥,還不信鬼子會拿雞蛋撞石頭。這樣估摸下來,馬天寶基本上是後顧無憂了,信心也加大起來,心裡洋洋得意地發了狠,這次說什麼都要讓鬼子好好吃吃苦頭。

  大古鎮的日軍派出偵察機偵察,沒想到剛飛到縣城上空,就被馬天寶的炮兵抓了個現行,於是機槍、高射炮一陣伺候,逼得日軍飛行員加高了飛行高度,偵察無果,飛機灰溜溜地在高空轉了幾個圈後就回去了,自然無法獲得地面上的確切情況。日軍在空中偵察的結果很虛幻,飛行員的提供的情報是:一群老百姓在地面上不知道忙羅些什麼?

  岡崎正夫大佐雖然對這份朦朧的情報很失望,但心裡還是很放鬆的,他早有耳聞,八路軍只有一個團的兵力,以前有國民黨軍在旁護衛幫襯,現在等於少了左膀右臂,兵力又弱於一倍還不止,還怕個甚球?放開手腳圍剿八路便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