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頁
這次會盟的視頻被發到網上,笑瘋了雲玩家們,姬川當時呆愕的神情被截圖做成了表情包,幾乎席捲了所有的社交軟體,大家紛紛稱他為大當家的,後邊為排行當場上演的全武行讓眾人大開眼界。
更玄妙的是視頻里這些前一秒還大打出手的酋長下一秒就和樂融融地稱起大哥小弟,兄弟情現場生產,甚至還可以追述,看得人目瞪口呆。
「孫悟空牛魔王等當年的結義場面不過如此吧?」
「嗯,俺老孫結拜時那兄弟情是真的,欺負嫂子時情也是真的。」
「樓上別黑我大聖,酒後戲言你當什麼真?那是侄兒先要吃師父好吧?」
「我怎麼覺得更像十八路諸侯討董……還沒開打,就先內訌了……」
「別這麼看衰啊,萬一是劉關張桃園結義那樣的結局呢?你看他們房外還有顆桃樹呢!」
「你個文盲,房外那是梨樹好吧!」
「樹和文盲有什麼關係,以及,劉張關的三人最後結果好像,額,不也一個比一個慘麼?!」
「結局的悲劇掩蓋不了兄弟的真誠啊!」
「哦,那豈不是又要有一個三國大場面?」
「醒醒,他們是去打匈奴啊,撿個桃子就完事的事情,有個毛的大場面啊!」
「來來來,開盤了,已經有人押注他們能維持多久了。」
……
這消息當然很快傳到魏瑾面前,她也不禁感慨這些玩家真是秀得人頭皮發麻。
不過她現在幫不了更多。
小冰期的威力已經初步顯示出來,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儘管北方局面一派繁華,但草原與農耕分界線的南移,還是無可避免的越發嚴重。
寒冷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乾旱的加劇。
這也是她要遷都的重點原因,薊城周圍提供的糧食,已經不足以支持更大規模的城市開發了,冬季渤海與易水長時間的封航,讓糧食集中到北方需要更大的成本。
玩家在洛陽的全景視頻她也看過了,視頻里被分兩格,一邊是當年初來時的蕭條荒蕪;一邊是大量洛陽舊宅被重新修繕,巍峨的神宮屹立,滔滔洛水,行船無數,繁華盛景。
已經達到了她的標準。
差不多,該立國了。
-
317年的夏季雨水相比往年要少一些,上黨、晉陽,以及關中一帶都久未下雨,局部地區出現旱災,好在,這些北方大興修築的水利的風潮不但增加了農田,也對大旱略有抵抗,夏收的成果較為喜人,至少幽、冀、兗州這幾個大州的耕農們都很滿意。
在這種豐收的季節,若說有什麼事情能讓幽州人不滿,無疑就是北方的女帝又要遷都了。
這甚至在薊城帶來一大波恐慌,直接表現就是薊州的房價出現大波動盪,拋售狀況十分慘烈,甚至引起了不少買賣糾紛。
但大家也都理解,畢竟幽州偏遠了些,雖然不捨得,但大多沒有挽留,只是魏瑾府邸前磕頭感激女帝的人成群結隊,常常堵塞交通,讓人苦惱。
雖然但是,都還是要遷的,玩家們也分析了一下,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不一定要在一起,現在的海外市場還發展不起來,華夏氣候的多樣基本上讓需要的香料和各種作物在國內就可以繁衍——丁香胡椒豆蔻什麼的,兩廣已經開始大規模種植了。
航海未來很長時間,取代不了內河水系,因為在統一之後,海外邊的市場利益暫時比不上國內,從這一點上,遷都無疑是明智的云云。
六月時,北方夏收和夏種基本結束,早讓秘書做好準備的魏瑾便登上船隊,開始向洛陽遷徙。
這次不像上次,需要大軍護送一波過去,所以,這大部隊被分好幾個批次,魏瑾是屬於第二波。
她來的動靜很低調,甚至洛陽只有高層知曉。
因為她準備正式宣布在建國定都時來個大新聞。
而北方大量的新興家族、官吏、都會在第四甚至第五波尾隨其後過來。
很多南渡士族拿出房契,想要拿回自己在洛陽的舊宅,但他們得到的回覆是,洛陽的街道商鋪都已經重新規劃修築,你們的舊宅已被拆遷,但是沒有關係,洛陽給你們修築了還房,可以打拆購買。
新宅當然不大,但勝在配套齊全,交通用水皆很便捷,很多士族無可奈何,但購買新宅時,卻為爭個遠近,還是好好坐著鬧了一場。
不少大族想要購買地皮自建,只是地皮的價格有些驚人了,想建那種跑馬半個時辰都看不到圍牆的莊園,那是想都不要想。
買地不按畝,居然按丈來算,簡直讓人想語出不雅!
魏瑾不管這些小事,她現在的目光已經投向了河東以北。
還有什麼,比滅掉匈奴,更適合當她的建國吉兆呢?
第279章 斗轉星移
匈奴都城平陽。
六月,夏季的炎陽炙烤著大地,知了也叫得有氣無力,麥田上的熱氣讓田間勞作的人影都有些扭曲。
平陽郡和上黨直接接壤,高大的呂梁山切割出了兩方的勢力範圍,卻沒有切斷兩方的商路與交易,這些年,上黨先進的農作技術早就傳到了平陽,汾河兩岸幾乎全種上了小麥。
但是今年雨水太少,小麥返青得不理想,大農官檢查後,上書匈奴皇帝劉聰說,今年糧食會減產三成左右。
更玄妙的是視頻里這些前一秒還大打出手的酋長下一秒就和樂融融地稱起大哥小弟,兄弟情現場生產,甚至還可以追述,看得人目瞪口呆。
「孫悟空牛魔王等當年的結義場面不過如此吧?」
「嗯,俺老孫結拜時那兄弟情是真的,欺負嫂子時情也是真的。」
「樓上別黑我大聖,酒後戲言你當什麼真?那是侄兒先要吃師父好吧?」
「我怎麼覺得更像十八路諸侯討董……還沒開打,就先內訌了……」
「別這麼看衰啊,萬一是劉關張桃園結義那樣的結局呢?你看他們房外還有顆桃樹呢!」
「你個文盲,房外那是梨樹好吧!」
「樹和文盲有什麼關係,以及,劉張關的三人最後結果好像,額,不也一個比一個慘麼?!」
「結局的悲劇掩蓋不了兄弟的真誠啊!」
「哦,那豈不是又要有一個三國大場面?」
「醒醒,他們是去打匈奴啊,撿個桃子就完事的事情,有個毛的大場面啊!」
「來來來,開盤了,已經有人押注他們能維持多久了。」
……
這消息當然很快傳到魏瑾面前,她也不禁感慨這些玩家真是秀得人頭皮發麻。
不過她現在幫不了更多。
小冰期的威力已經初步顯示出來,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儘管北方局面一派繁華,但草原與農耕分界線的南移,還是無可避免的越發嚴重。
寒冷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乾旱的加劇。
這也是她要遷都的重點原因,薊城周圍提供的糧食,已經不足以支持更大規模的城市開發了,冬季渤海與易水長時間的封航,讓糧食集中到北方需要更大的成本。
玩家在洛陽的全景視頻她也看過了,視頻里被分兩格,一邊是當年初來時的蕭條荒蕪;一邊是大量洛陽舊宅被重新修繕,巍峨的神宮屹立,滔滔洛水,行船無數,繁華盛景。
已經達到了她的標準。
差不多,該立國了。
-
317年的夏季雨水相比往年要少一些,上黨、晉陽,以及關中一帶都久未下雨,局部地區出現旱災,好在,這些北方大興修築的水利的風潮不但增加了農田,也對大旱略有抵抗,夏收的成果較為喜人,至少幽、冀、兗州這幾個大州的耕農們都很滿意。
在這種豐收的季節,若說有什麼事情能讓幽州人不滿,無疑就是北方的女帝又要遷都了。
這甚至在薊城帶來一大波恐慌,直接表現就是薊州的房價出現大波動盪,拋售狀況十分慘烈,甚至引起了不少買賣糾紛。
但大家也都理解,畢竟幽州偏遠了些,雖然不捨得,但大多沒有挽留,只是魏瑾府邸前磕頭感激女帝的人成群結隊,常常堵塞交通,讓人苦惱。
雖然但是,都還是要遷的,玩家們也分析了一下,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不一定要在一起,現在的海外市場還發展不起來,華夏氣候的多樣基本上讓需要的香料和各種作物在國內就可以繁衍——丁香胡椒豆蔻什麼的,兩廣已經開始大規模種植了。
航海未來很長時間,取代不了內河水系,因為在統一之後,海外邊的市場利益暫時比不上國內,從這一點上,遷都無疑是明智的云云。
六月時,北方夏收和夏種基本結束,早讓秘書做好準備的魏瑾便登上船隊,開始向洛陽遷徙。
這次不像上次,需要大軍護送一波過去,所以,這大部隊被分好幾個批次,魏瑾是屬於第二波。
她來的動靜很低調,甚至洛陽只有高層知曉。
因為她準備正式宣布在建國定都時來個大新聞。
而北方大量的新興家族、官吏、都會在第四甚至第五波尾隨其後過來。
很多南渡士族拿出房契,想要拿回自己在洛陽的舊宅,但他們得到的回覆是,洛陽的街道商鋪都已經重新規劃修築,你們的舊宅已被拆遷,但是沒有關係,洛陽給你們修築了還房,可以打拆購買。
新宅當然不大,但勝在配套齊全,交通用水皆很便捷,很多士族無可奈何,但購買新宅時,卻為爭個遠近,還是好好坐著鬧了一場。
不少大族想要購買地皮自建,只是地皮的價格有些驚人了,想建那種跑馬半個時辰都看不到圍牆的莊園,那是想都不要想。
買地不按畝,居然按丈來算,簡直讓人想語出不雅!
魏瑾不管這些小事,她現在的目光已經投向了河東以北。
還有什麼,比滅掉匈奴,更適合當她的建國吉兆呢?
第279章 斗轉星移
匈奴都城平陽。
六月,夏季的炎陽炙烤著大地,知了也叫得有氣無力,麥田上的熱氣讓田間勞作的人影都有些扭曲。
平陽郡和上黨直接接壤,高大的呂梁山切割出了兩方的勢力範圍,卻沒有切斷兩方的商路與交易,這些年,上黨先進的農作技術早就傳到了平陽,汾河兩岸幾乎全種上了小麥。
但是今年雨水太少,小麥返青得不理想,大農官檢查後,上書匈奴皇帝劉聰說,今年糧食會減產三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