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穆家世子,倒是頭一個想著讓他們這些人去歇息片刻的!

  穆景安慢慢踱到室內,看著床上躺著的那個快要沒了生氣之人,靜默許久,最終緩緩邁著步子,來到了那人床前坐下。

  太監總管來到了他的身邊,親手為他端上來一杯茶。

  穆景安看看,說道:「換杯清水來。」

  太監總管應了聲後,不多時回來,手中捧著杯溫熱的白水。

  穆景安從懷裡掏出個小瓷瓶,從中取出一粒藥丸,塞進皇帝口中,又扶了他給他灌進了點兒白水,便坐到一旁靜等。

  不多時,皇帝緩緩睜開了眼。

  看到穆景安的剎那,他驀地睜大了雙眼,唔唔地叫著,似是想咆哮,無奈嗓子受了傷一般只能發出聲音卻說不了話。

  穆景安看了眼四周,發現太監總管已經出了屋子,室內除了他和皇帝再無旁人,便從懷中拿出個瓷瓶,赫然就是方才那個。

  他給了皇帝一個淺淡的微笑,輕聲問道:「舅舅可知這裡面裝的是什麼?」

  不待皇帝吭聲,他自顧自垂了眼說道:「此時舅舅能醒來,便是吃了這裡面的藥丸。」

  見皇帝面露遲疑,他又從中取出一小粒,塞到皇帝口中,給他灌了兩口水。

  不過片刻時候,皇帝便感覺自己身子發麻的症狀又輕了些許。

  穆景安看著他眼中的懷疑神色越發淡了,就說道:「若是舅舅肯答應我一個要求,那麼這裡面的所有藥丸,就全部都歸您了。但若是舅舅不同意……」

  他輕輕晃動瓶子,燦然一笑,「那這裡面的東西我可以倒進河裡、丟到山上,隨便什麼地方都行,只是舅舅怕是再也見不到它們了。」

  眼看皇帝面露急色開始更加劇烈地哼哼了,穆景安溫和地問道:「舅舅是答應,還是不答應呢?」

  兩人僵持了許久,直到皇帝輕輕點了頭,穆景安才附到皇帝耳邊,說出了自己的交易條件。

  一個多時辰後,在朝中重臣的見證下,秉筆太監當場寫了禪位於十一皇子的聖旨,給皇帝過目後,皇帝抖著手,在太監總管的幫助下,親自在上面蓋了玉璽。

  此事就這樣定下了。

  事後羅紗問起此事,穆景安笑道:「他如此惜命,必然會答應。而且以他的性子,怕是想著先答應下來保住命,等痊癒以後再來反悔。」

  「那麼那些藥丸……」

  「那解藥只能吃兩顆。吃一顆時毒性減輕,吃兩顆時毒性全消。只是那麻痹症狀還會持續些時日,想要痊癒,只需多飲水,等上一個月後,便也好了。但,是藥三分毒,這解藥的毒性極大,若是吃多了,毒性反噬,病症只會更加嚴重。吃得越多,反噬越厲害。」

  可是依著皇帝的脾氣,必然要一整瓶都吃掉才會放心。

  羅紗默了默,問道:「你給他的那瓶子裡面,有多少顆藥丸?」

  穆景安很是惋惜地重重嘆息了聲。

  「至少……四十多顆吧。」

  132決定

  新帝登基後大刀闊斧地做了好些個事情。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他將朝中大臣換掉多半。

  葉之揚本還在家中養花,冷不丁一道聖旨,就讓他去了戶部做尚書。葉之揚當下就丟了花鋤和花種,帶著全家去往京城。

  他的小兒子才不過幾歲,見狀很是鬆了口氣。

  趙氏就問兒子怎麼了。

  小兒答道:「天寒地凍的,父親卻整天拿著鋤頭和花種去種花,我很擔憂卻不敢說。如今看父親現在這個樣子,我終於可以放心了。」

  稚子無心,小大人一般說出了大實話。

  趙氏望著葉之揚挺直的背影,微笑著撫了撫兒子的軟發。

  雖說葉家居家遷往京城了,可還有兩人葉之揚和趙氏壓根就沒打算帶走,那便是邱氏和她的兒子。那對母子依然待在莊子上,該怎樣過,還是怎麼過。

  朝中大換人時,初時宮裡頭不知怎的,有傳言說被換掉的大都是太上皇的人。

  太上皇本就「病」得一天不如一天了,在聽說了這個消息後,就氣得哽了一哽,幾口氣憋在心頭上不去下不來。

  誰知後來他才聽說消息是假的,被換掉的一小部分是他的親信,另外一批是朝廷的蛀蟲,而他自己的那些個親信其實大部分都倒戈跟了新皇。

  他頓時氣得血氣上涌。

  前些日子被憋住的那幾口氣如今好不容易尋到了出路,跟著新添的血氣一起噴涌而出。

  太上皇重重咳著,就有太監拿著白帕去給他掩口,結果帕子上赫然一大灘鮮紅。

  於是太上皇還沒來得及被解藥毒死,反而先噴血噴太多,亡了。

  太上皇駕崩,舉國皆哀。

  在這樣的日子裡,有一些人卻是悄悄從北地出發,進入關內。

  在他們來之前,穆景安帶著羅紗又去了趟北地。這時在南地受傷之人也已經痊癒,只是穆景安讓他們稍安勿躁等在南地,並未讓他們回到這裡。

  進入北地見過大伙兒後,穆景安便說出此次前來的目的,讓大家選擇往後想要的生活方式。

  北地中曾經出去過不少人,他們分布在各地,從事著各種各樣「有用」的工作。穆景安將他們當中能抽空回到北地之人全喚了回來,讓他們向北地之人談起這些年在外面生活的日子。

  這些人講述的都是自己的切身體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