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可是黃公公跟著來了啊。」那評事委屈地說道。

  「黃公公?」段溪橋一聽這話,倒是相當吃驚。

  傅傾饒也有些摸不著頭腦。

  黃公公是皇帝的心腹,無需置疑。他的到來,便表明了那位帝王的態度。

  只是這案子雖說牽扯到了刑部兩名高官,也沒有讓皇帝一而再再而三地如此關注的道理。

  最重要的一點,當初是他的意思,由大理寺來接管此案。

  如今為何又反悔了?

  搞不到原件,令二人十分鬱悶。好在他們做事細心,當初拿回證物後,就將它們一一細緻記錄了下來。

  從那處離開後,兩人轉去段溪橋的屋子,將記錄的書冊拿了出來,一頁頁細細翻看。

  段溪橋指尖點著書頁細細思索,傅傾饒卻還在分析皇帝的用意。半晌後,壓低聲音問他:「大人,會不會是因為我們查的方向不對?」

  她口中所說,指的是楚涵宣換人調查的緣由。

  查案這種事情,一般都是由同一撥人從頭查到尾方才妥當。因為案件當中的很多細節都有可能成為破案的關鍵,換了新的一批人後,許多細節之處便無法領會到了。

  因此,除非是沒能破得了的陳年舊案,又或是辦案人能力不夠、解決不了關鍵問題,有相當不得已的理由了,才會換人。

  可他們這次遇到的情況,顯然不在此例。

  段溪橋明了她的意思,翻著書冊順口說道:「探查的方向怎會不對?自殺的傷口,刑部的火摺子,一件件捋下來,都是重要的線索。如今又多了個手鐲……」

  他說到此處,滯了下,扭頭去看傅傾饒。

  傅傾饒頷首,「沒錯,那鐲子的事情,是我們今天才發現的。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能發現它是李夫人送給李將軍之物,必然也會先去找李將軍詳細詢問了。」她想了下,又道:「會不會就是因為鐲子的來源發現得太晚了,所以那位覺得我們『不夠得力』……」

  「可是還有一點很重要。」段溪橋打斷她的話,用指節扣扣書冊,點著畫了鐲子的那一頁,「我們不是沒查過,而是沒查出來。這東西是李夫人母親留下的遺物,將來要送給兒媳的,哪會隨意給旁人看?且李夫人是外族人,那花紋是她們本族所有的,旁人根本不知道。」

  「但是都察院的人知道。」

  方才在李家的時候,李老爺和李夫人說過,都察院帶走李長亭時,講的很清楚,人證物證都有。只是物證是什麼,僉都御使沒有明說。楚里那邊只是聽傳話的人大致說了幾句,故而不知物證一事。

  如今看來,物證極有可能便是這鐲子。

  段溪橋單手支頤沉默片刻,忽地笑了。

  他眉端微挑,側過臉問傅傾饒:「按理說我們下的功夫也不少了,都沒查出來東西是誰的。怎麼都察院的人不過是看上一兩眼,就能明白該去抓誰了呢?忒的神通廣大!」

  傅傾饒遲疑著,「莫非有人本來就知道證物里有李將軍的東西?」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段溪橋把書冊往傅傾饒懷裡一丟,「你把這些東西一個一個地都記清楚了,半點兒也不許落下。我們需要找李將軍親自問問。看看上面除了那手鐲外,還有沒有旁的東西是他的。」

  傅傾饒剛要答應下來,突然一個念頭閃過,她愕然說道:「大人的意思是有人要……」

  她後半句話剛要脫口而出,被段溪橋似笑非笑的一眼給堵了回去。

  默默將書冊拿緊,傅傾饒垂下眼帘,一顆心正慢慢往下沉。

  栽贓嫁禍。

  這很有可能,是栽贓嫁禍。

  ……

  平王府乃是先皇后在世時就尋了專人設計建造好的,而後平王搬出宮住到此處後,又依照自己的想法修葺了一番。如今這處地方,倒是京城裡出了名的景致極佳之處了。

  如今已經是寒冬臘月,旁的地方大都是枯樹荒草連成一片,呈現著頹敗之色。這裡卻因著種植了許多能夠抵禦嚴寒的草木,依然綠蔭成片,現出勃勃生機。

  「聽說這些樹種好多是王爺從北疆帶回來的?能夠種活,倒也難得。」段溪橋邊往裡行著,邊感嘆道。

  楚里躬身說道:「剛開始也是不成的,能成活的不過十之一二。不過主子說綠色看著舒爽,每年都命人帶了好些回來。後來大家摸著這些東西的脾性了,枯死的就少了一些。如今攢了這十幾年,才有了如今的光景。」

  傅傾饒笑道:「他倒是能折騰。可苦了你們了。」

  楚里聽出她話里沒有惡意,就也笑了,「主子向來是想到了就必須做到。只要主子高興了,小的們便沒什麼累的。」

  一行人正往裡走著,楚里突然停住了步子,回身行禮,喚了聲「王爺」。

  傅傾饒和段溪橋回頭去看的時候,才發現楚雲西不知何時已經到了幾人的身後。

  抬手示意楚里退下,楚雲西負手行至傅傾饒身邊,上下打量片刻,問道:「方才出去了?」

  「是,李將軍那邊出了點問題,我們過去瞧了下。」傅傾饒說著,又問:「你去哪兒了?尋你半天也尋不見。」

  楚雲西便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容,「宏岳那些人甚是難纏,我去尋詹玉郎說了幾句話。」

  傅傾饒想到詹玉郎說起平王時那不屑的語氣,不由就笑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