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氏卻是在想著與江興源的那些對話,沒注意到江雲昭的表情變化。

  她將江雲昭的話默想了一遍,暗道這事兒問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家還是不太妥當,得不出什麼結果來,少不得要和江興源再好好商量下。就笑著對江雲昭道:「廚房已經準備好了點心和果子,等下換好衣裳吃一些吧。」這便將方才的話題給揭了過去。

  先皇駕崩,新皇雖然登基,大典卻要推遲到國喪期後。

  這段時日內,京城的一切都在慢慢復甦。

  隨著日子流逝,那天的恐慌與驚懼好似夢境一般,漸漸被人們忘卻。街頭小巷的行人慢慢多了起來,笑容重新回到了眾人的臉上,大家也開始交流起前些日子得到的各種消息。

  就是在這個時候,江雲昭方才知道,早已被侯府遺忘的江家三房出了事。

  最先把江三老爺這事告訴江雲昭的,是吳嬸。

  那日吳嬸出去採買東西。在鬧市間,有相熟鋪子掌柜認出了她,驚喜地上來與她打招呼。

  雖說經歷了這麼一場大變,再見故人很是歡欣,但吳嬸沒甚東西要從對方那裡置辦,便想寒暄兩句就離開。誰知那掌柜的卻是問道:「住在萬和巷巷子口的那個老爺,是侯府出來的吧?」

  吳嬸聽著那『萬和巷』幾個字耳熟。仔細想了半天,沒琢磨出來。

  那掌柜的見狀,知曉她這是記不住了,就在手上虛虛劃了個『岩』字,「那位老爺的名字里,有這麼一個字。」

  吳嬸恍然大悟,說道:「這不是以前的三老爺麼?這人怎麼了?」

  掌柜的聽了『以前的』三個字,再聽吳嬸對江興岩的稱呼,知道侯府這是沒再把三房當自己人了。心下安定,說話就也沒了那麼多顧慮。往前稍微探了探身子,低聲道:「嗨,那人啊,惹了事了,被抓起來了!」

  「啊?又被抓了?」吳嬸一不注意說溜了嘴,也懶得掩飾了,索性繼續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掌柜的就將事情始末與她說了。

  原來前些日子出亂子的時候,萬和巷也遭了秧。

  江三老爺賣田賣屋的時候,特意留下了一座小宅子給自家人住。那處地方是先老太爺置備下的,雖然位置離侯府遠了點院子又太小了些,卻是處還算不錯的地方。

  那周圍住著的,自然也不是特別尋常的百姓家了。

  與江三老爺的府邸挨著的,便是一戶富商,專做首飾生意。據說他的客人形形色色,皇親國戚也是有的。

  江三老爺有次從外頭回家時,正巧遇上富商鄰居進了新貨運回家。他親眼看到富商吩咐人從馬車上搬下來整箱整箱的東西。回屋和三夫人連氏商量了下,兩人都覺得裡頭是首飾。

  三老爺這便動了心思。只是苦無機會。

  誰知那天出了亂子,富商因著賣過首飾給太子身邊的一個侍妾,就被二皇子身邊想要邀寵的人盯上了,連殺了他府里好些個人。

  富商的親人有幾個倖存的,什麼都沒帶,在家中護衛的保護下倉皇逃走。

  二皇子的那些人殺紅了眼,看到與太子有關的,就要動刀子。他們雖搶了些金銀,卻並未逗留太久,即刻出發趕往下一處地方去了。

  江三老爺一直仔細聽著那邊,待到人走遠了,這就小心翼翼地去了隔壁。

  大門,是敞著的。

  踏進裡面,抬眼望去,猩紅猩紅的全是血。

  三老爺顫抖著身子連拜了幾下,待到自己心裡舒坦點了,這便跑到裡面去,撿了好些個金銀首飾,用衣衫下擺兜了一大兜,小心翼翼地跑回了自己家。

  連氏見了,剛開始還埋怨他惹禍上身。聽見隔壁已經沒了人,無人注意到,且這錢著實來得太過容易,兩人就避開自家府里的孩子們和幾個下人,一人掩護,一人行動,又悄悄地去到隔壁搬運首飾了。

  剛開始是用衣裳兜。後來索性放開了用筐子提。一連來回了十幾趟,江三老爺氣喘吁吁地實在不行了,這才罷休。

  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天氣就放了晴。大勢,已定。

  隔壁富商那些活著的家眷,自然也回來了。

  發現東西不見了後,這些人便日日查找。最後,自然真相大白。江三老爺的行徑被人戳穿,告了官。

  他沒有將連氏說出來,只自己一個人扛下了。

  誰知府里一個下人當天晚上悄悄跟過去,瞧見了他們做的事情,告發了連氏。接著,夫妻倆就被一起送進了牢里。

  吳嬸聽了這些事情後,喜氣洋洋地轉述給了江雲昭,又問:「姑娘,可見老天爺是不會隨便饒過人去的。」

  江雲昭不知父母是否曉得這些事情。想必是知道的。只是分家之後,江家三房的人再如何,已經與侯府無關了,故而沒有提及。

  轉眼間,國喪期已經過去了不少時日。天氣漸漸寒冷,侯府眾人也已經換上了冬衣。

  這日江雲昭正和蔻丹商量著給雙胞胎各準備一雙棉手套時,吳嬸來稟,說是廖世子來了,在侯府偏門處等著。

  新皇已經舉行了登基儀式,楚月華也已經封后。

  廖鴻先因著前段時日護駕有功,被擢升為正五品,去了戶部任郎中。

  自那時起,廖鴻先就忙碌起來。江雲昭已經好些時日沒見到他了。

  乍一聽說他來了,她心中還是很歡喜的。只是想到他經常動手動腳,就又犯了愁,不知該去見他還是不見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