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龍爸爸?你不是已經死了嗎?你怎麼會在這裡…… ” 雷寶兒詫異又略帶警惕地問道。
迷龍微笑道:“是啊,很久以前就死了,只是一點魂魄還沒有散。現在看到你又回到中國,我來看看你,有幾句話想跟你說。”
理察:“龍爸爸,有什麼話你就說吧。我一直都記得你,記得小時候你比親生父親還要疼愛我,你是不會傷害我的。”
迷龍:“對啊,我怎麼會傷害我的寶兒呢?我只是有幾個問題想問問你。你到了美國,生活還好嗎?你媽她還好嗎?”
理察:“我媽她後來嫁了一個德裔猶太人,我們來到美國後,我父親開了個店。當地社區的猶太人都很幫忙,店的生意就越來越好,我在美國的生活很好。十年前,我的後父去世了,現在我們家的生意都是我媽在打理,她很能幹做起生意來是個好手。
我一直不太喜歡經商,就按照我的興趣考了軍校。沒想到,被派到越南戰場來了。這個戰場就是個無底洞,可是,作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
迷龍聽到這裡,打斷了他的話:“你說啥玩意,國家的利益?是你們美國的利益吧!你走上這個戰場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中國,想過中國的利益?”
理察略低了低頭:“龍爸爸,說實在的,我沒怎麼想過中國。中國在我的心裡只留下痛苦的回憶,尤其是你的死,讓我記住的只有仇恨…… ”
聽到雷寶兒這樣一說,迷龍的心猛地一緊,他低頭想了想,然後抬起了眼睛:“寶兒,你還一直記著龍爸爸,對於這一點,我高興。我的寶兒這麼多年都沒有忘了我。
但是,對於中國,你的心裡已經沒有什麼牽掛了,這讓我很難受。也許你現在不覺得什麼,可總有一天,你會想到,會追溯自己是從哪兒來的,你的根又在哪裡?就算你不想,有一天你的兒子也會想,你的孫子會想,會來問你。我希望,你永遠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希望以後,在維護你們美國利益的同時,不要損害了中國。”
雷寶兒張了張嘴,卻什麼也說不出來。
這時,兩個哨兵仿佛聽到點房內的動靜,正向房門走來。阿譯拉著迷龍,讓他儘快離開。
“寶兒,只要你在中國,我還會來看你。記住我的話!”迷龍臨走之前,戀戀不捨地說道。
……
後來,在雷寶兒關押的這段期間,迷龍又去看望過他很多次。兩年以後的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首次訪華,拉開了中美建交的序幕。又過了三年,到了1975年,在中國的默許下,美國總統下令從越南撤軍,結束了如噩夢般的越南戰爭。
1975年底,理察(雷寶兒)作為戰俘,被中國方面交還給美國。他在中國關押期間,終於有時間好好反思,反思這場戰爭,反思從小以來的仇恨和成見,反思自己的根……
回到美國後,理察不久就從軍方退役,開始打理起家族企業,成了一個非常優秀的企業家。
當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拂滿中國大地的時候,在中國的雲南,來了第一批到華投資的美國商人,其中就有一個叫理察的曾經的戰俘。
他後來經常往返於中美之間,在和中國做生意的時候,他始終記得他的龍爸爸的一句話:“即便要維護美國的利益,也不能損害了中國,因為你的根在中國。”
……
(三)
兩天後,已到了偵察連回國休整的日子。隊伍整裝待發,但官兵們遲遲不肯挪動腳步,他們還在擔心著他們的連長。後來,指導員帶著三位排長又來到野戰醫院思龍的病床前,他們想問問目前的情況,否則不能放心地離開。
主治醫生說,現在野戰醫院的條件有限,如果能將思龍轉送回國,在國內護理條件會比較好,但現在急缺救護車和護送人員,而且山路顛簸,他現在的身體條件也經不起任何的晃動了。
聽到這兒,指導員和幾位排長几乎都異口同聲地喊了出來,“我們來送連長回去!”。
是啊,偵察連正好輪到回國休整,戰士們也不想和連長分開,如果能夠親自將連長護送回去,戰士們才能稍有心安。
“可是,你們乘的是卡車啊,這個條件可不太好。要知道他剛做完手術的身體就像是瓷器一樣,經不起任何的震動!”醫生還在擔心地嘮叨著,但指導員已經行動起來,他一面讓一排長回去傳令做出發的準備,一面用醫院的電話向上級領導說明情況並請示批准。
在向上級做出了解釋和請求後,上級終於同意了指導員的方案,就用來接偵察連的卡車送思龍回國。連隊裡的衛生員負責給思龍輸液並隨時照顧;野戰醫院準備了足夠的藥品,而戰士們將卡車裡仔仔細細地鋪上了幾層行軍被,再將思龍的擔架小心翼翼地放了上去。
出發了,回家了。指導員將護送思龍的任務當成一場戰役來指揮,安排了兩個班的戰士看護擔架。在道路顛簸的時候,必須由每個人用手抵住擔架,要求做到不能有一絲的晃動。除了安排衛生員隨車照顧以外,他自己就在駕駛室觀察路況。
……
(四)
迷龍微笑道:“是啊,很久以前就死了,只是一點魂魄還沒有散。現在看到你又回到中國,我來看看你,有幾句話想跟你說。”
理察:“龍爸爸,有什麼話你就說吧。我一直都記得你,記得小時候你比親生父親還要疼愛我,你是不會傷害我的。”
迷龍:“對啊,我怎麼會傷害我的寶兒呢?我只是有幾個問題想問問你。你到了美國,生活還好嗎?你媽她還好嗎?”
理察:“我媽她後來嫁了一個德裔猶太人,我們來到美國後,我父親開了個店。當地社區的猶太人都很幫忙,店的生意就越來越好,我在美國的生活很好。十年前,我的後父去世了,現在我們家的生意都是我媽在打理,她很能幹做起生意來是個好手。
我一直不太喜歡經商,就按照我的興趣考了軍校。沒想到,被派到越南戰場來了。這個戰場就是個無底洞,可是,作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
迷龍聽到這裡,打斷了他的話:“你說啥玩意,國家的利益?是你們美國的利益吧!你走上這個戰場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中國,想過中國的利益?”
理察略低了低頭:“龍爸爸,說實在的,我沒怎麼想過中國。中國在我的心裡只留下痛苦的回憶,尤其是你的死,讓我記住的只有仇恨…… ”
聽到雷寶兒這樣一說,迷龍的心猛地一緊,他低頭想了想,然後抬起了眼睛:“寶兒,你還一直記著龍爸爸,對於這一點,我高興。我的寶兒這麼多年都沒有忘了我。
但是,對於中國,你的心裡已經沒有什麼牽掛了,這讓我很難受。也許你現在不覺得什麼,可總有一天,你會想到,會追溯自己是從哪兒來的,你的根又在哪裡?就算你不想,有一天你的兒子也會想,你的孫子會想,會來問你。我希望,你永遠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希望以後,在維護你們美國利益的同時,不要損害了中國。”
雷寶兒張了張嘴,卻什麼也說不出來。
這時,兩個哨兵仿佛聽到點房內的動靜,正向房門走來。阿譯拉著迷龍,讓他儘快離開。
“寶兒,只要你在中國,我還會來看你。記住我的話!”迷龍臨走之前,戀戀不捨地說道。
……
後來,在雷寶兒關押的這段期間,迷龍又去看望過他很多次。兩年以後的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首次訪華,拉開了中美建交的序幕。又過了三年,到了1975年,在中國的默許下,美國總統下令從越南撤軍,結束了如噩夢般的越南戰爭。
1975年底,理察(雷寶兒)作為戰俘,被中國方面交還給美國。他在中國關押期間,終於有時間好好反思,反思這場戰爭,反思從小以來的仇恨和成見,反思自己的根……
回到美國後,理察不久就從軍方退役,開始打理起家族企業,成了一個非常優秀的企業家。
當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拂滿中國大地的時候,在中國的雲南,來了第一批到華投資的美國商人,其中就有一個叫理察的曾經的戰俘。
他後來經常往返於中美之間,在和中國做生意的時候,他始終記得他的龍爸爸的一句話:“即便要維護美國的利益,也不能損害了中國,因為你的根在中國。”
……
(三)
兩天後,已到了偵察連回國休整的日子。隊伍整裝待發,但官兵們遲遲不肯挪動腳步,他們還在擔心著他們的連長。後來,指導員帶著三位排長又來到野戰醫院思龍的病床前,他們想問問目前的情況,否則不能放心地離開。
主治醫生說,現在野戰醫院的條件有限,如果能將思龍轉送回國,在國內護理條件會比較好,但現在急缺救護車和護送人員,而且山路顛簸,他現在的身體條件也經不起任何的晃動了。
聽到這兒,指導員和幾位排長几乎都異口同聲地喊了出來,“我們來送連長回去!”。
是啊,偵察連正好輪到回國休整,戰士們也不想和連長分開,如果能夠親自將連長護送回去,戰士們才能稍有心安。
“可是,你們乘的是卡車啊,這個條件可不太好。要知道他剛做完手術的身體就像是瓷器一樣,經不起任何的震動!”醫生還在擔心地嘮叨著,但指導員已經行動起來,他一面讓一排長回去傳令做出發的準備,一面用醫院的電話向上級領導說明情況並請示批准。
在向上級做出了解釋和請求後,上級終於同意了指導員的方案,就用來接偵察連的卡車送思龍回國。連隊裡的衛生員負責給思龍輸液並隨時照顧;野戰醫院準備了足夠的藥品,而戰士們將卡車裡仔仔細細地鋪上了幾層行軍被,再將思龍的擔架小心翼翼地放了上去。
出發了,回家了。指導員將護送思龍的任務當成一場戰役來指揮,安排了兩個班的戰士看護擔架。在道路顛簸的時候,必須由每個人用手抵住擔架,要求做到不能有一絲的晃動。除了安排衛生員隨車照顧以外,他自己就在駕駛室觀察路況。
……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