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究竟應該如何操練,顧岳也沒有經驗,於是將雲南陸軍講武堂的初級課程,減了份量搬過來,首先便是編隊。陽縣高等小學堂總共七十三名學生,分為四個年級,顧岳按著袁先生的指點,就著年級分隊,以便於先生們安排課程;分隊之後,再輪流整隊,顧岳拿著兩尺長的教鞭,挨個糾正在他看來簡單得如同吃飯喝水、卻屢屢出錯的整隊動作,感覺真是心累,面上卻仍是繃緊了不動聲色。
花了七天時間,每次用一堂課訓一個隊,總算將五個隊都訓得有點齊整樣子了,然後才開始教簡單的步兵操典。
這期間顧岳倒沒有遇到過膽敢挑釁鬧事、不聽指揮的學生,這讓他很意外。就算在紀律嚴明的講武堂里,也是有讓教官頭疼的刺兒頭的。
後來顧岳才知道,學生里很有幾個消息靈通的,打探了些真真假假的內情回來,說顧岳是從昆明亂軍中殺出來的,回鄉後遇到土匪又殺了個七進七出,上回還在八橋鎮幹掉了郭瞎子,連程旅長遇到刺客的事情也被打探到了幾分,然後傳言說刺客都是顧岳幹掉的。
這樣的傳言,在顧岳某次帶學生去山上野營操練,順手拔槍,看起來連瞄準都沒有,就三槍打死三頭野豬之後,愈演愈烈。然後學生們看向顧岳時,更為敬畏,簡直有些戰戰兢兢了。
何思慎向顧岳說起這些傳聞時,何師我笑得直拍桌子:“仰岳啊,再過些年頭,鄉里就可以編戲來唱了!”
顧岳窘迫得無話可對。
何師我又道:“要不這樣吧,下次我上音樂課時,你來教學生唱一唱你們的校歌,親近親近,免得將你傳成個青面獠牙的丘八,到頭來沒有哪家姑娘敢和你說親。”
小姑姑一聽這話,便堅持讓顧岳也一定要去教學生唱歌。
顧岳被小姑姑推著去教了校歌。教完一輪下來,的確有點成效,至少兩個表弟能夠拉來幾個膽大的同窗和他說說話了,原來可是怎麼都拉不過來。
第37章 桃之夭夭(完)
十、
很快便到了雙十節,這是民國的國慶日,陽縣各個機關都要慶祝,學堂更要慶祝。今年的國慶慶典,縣政府特別多加了一個組團觀摩陽縣高等小學堂學生步兵操與學堂樂歌的章程,並邀請衡州中學的鄒副校長也回家鄉來觀摩。
與鄒副校長一道到陽縣的,還有衡州中學新組建的學生劇團,劇團排了一出新式文明戲,叫作《興學記》,演的是寧鄉富紳朱劍凡毀家興學、創建周南女校之事,在衡州已經演過幾場了,正打算到各縣去巡演,恰好鄒副校長回陽縣,而警察局肖局長太太又是周南女校畢業的,大力贊成,願意給劇團出路費並安排食宿,於是便將陽縣選為了第一站,並定了在陽縣高等小學堂演這一場。
這樣一來,縣政府就更重視學堂今年的國慶日慶典了。
上午是縣政府舉辦的慶典,學堂的慶典在雙十節下午開始,先是學生步兵操,整整齊齊的方隊,站得筆直,齊聲高唱講武堂的軍歌:“風潮滾滾,感覺那黃獅一夢醒;同胞四萬萬,互相奮起作長城;神州大陸奇男子,攜手去從軍……”唱完之後,操典開始,何師我教了幾個學生打鼓,正好派上用場,隊列隨著鼓點整齊變幻,四下里一片喝彩。
隊列之後,是拼殺演練。特意選出來的十個學生,端著木槍,嚯嚯前刺,擺了幾個挺標準的拼刺刀的動作後收槍立正。雖然一看就是還只學了點皮毛,但是架式擺得足,大家又是一片叫好。
步兵操之後,學生們將何師我教的學堂樂歌依次唱來,或是獨唱,或是三五人合唱,末了是全校學生齊唱兩首學堂歌《讀書》歌與《男兒第一志氣高》:“男兒第一志氣高,年紀不妨小,哥哥弟弟手相招,來做兵隊操……”
這兩首歌流傳甚廣,在座的與圍觀的諸人之中,多有能唱上一兩句的,此時不覺跟著唱了起來。
操演完畢,已近日暮,學生按著顧岳的號令依次退出操場,各回各家吃晚飯去,觀者也暫且去吃飯了,留下幾個雜工僕役,忙著布置戲台。學堂的小禮堂,是原來寺廟的正殿改建的,將正殿連同兩邊側殿一道打通,深闊開朗,足可容納二三百人,縣政府有時都會借了這個禮堂來開大會。雜工在講台兩側以及禮堂兩側的高處掛上燈籠照亮,又搬了二三十張條凳放在禮堂里,最前排是留給縣長他們坐的,所以又另外搬了十幾張太師椅過來,放了小方桌擺茶水瓜果點心。
學堂前門後門,都派了警察值守,連操場邊上也有警察巡邏。
入夜之後,看客陸續到來,在門口遞了何思慎發的請柬才能進來。
作為主人家,何思慎到得挺早,親自迎接鄒縣長、鄒副校長、肖局長以及陽縣商會周會長等貴賓,顧岳站在他身後,時不時向前鞠一躬,拜見各位世伯世叔。
學生們也能進來看,不過都站在後頭和側邊,挨挨擠擠,嘰嘰喳喳,熱鬧得很。
顧岳在何思慎他們就坐之後,沿著禮堂兩側巡視了一番,尤其是檢查燈籠掛得是否牢實。他在昆明讀書時,有一回就碰到燈籠掉下來引起火災的事故。
這期間還真碰上一個沒掛牢掉下來的,大概和靠牆的幾個學生推推搡搡撞在牆上、震動了掛鉤也有點關係,顧岳搶前一步將燈籠底下的幾個學生往兩邊一撥,隨即抓住了將將墜地的燈籠的提手。
花了七天時間,每次用一堂課訓一個隊,總算將五個隊都訓得有點齊整樣子了,然後才開始教簡單的步兵操典。
這期間顧岳倒沒有遇到過膽敢挑釁鬧事、不聽指揮的學生,這讓他很意外。就算在紀律嚴明的講武堂里,也是有讓教官頭疼的刺兒頭的。
後來顧岳才知道,學生里很有幾個消息靈通的,打探了些真真假假的內情回來,說顧岳是從昆明亂軍中殺出來的,回鄉後遇到土匪又殺了個七進七出,上回還在八橋鎮幹掉了郭瞎子,連程旅長遇到刺客的事情也被打探到了幾分,然後傳言說刺客都是顧岳幹掉的。
這樣的傳言,在顧岳某次帶學生去山上野營操練,順手拔槍,看起來連瞄準都沒有,就三槍打死三頭野豬之後,愈演愈烈。然後學生們看向顧岳時,更為敬畏,簡直有些戰戰兢兢了。
何思慎向顧岳說起這些傳聞時,何師我笑得直拍桌子:“仰岳啊,再過些年頭,鄉里就可以編戲來唱了!”
顧岳窘迫得無話可對。
何師我又道:“要不這樣吧,下次我上音樂課時,你來教學生唱一唱你們的校歌,親近親近,免得將你傳成個青面獠牙的丘八,到頭來沒有哪家姑娘敢和你說親。”
小姑姑一聽這話,便堅持讓顧岳也一定要去教學生唱歌。
顧岳被小姑姑推著去教了校歌。教完一輪下來,的確有點成效,至少兩個表弟能夠拉來幾個膽大的同窗和他說說話了,原來可是怎麼都拉不過來。
第37章 桃之夭夭(完)
十、
很快便到了雙十節,這是民國的國慶日,陽縣各個機關都要慶祝,學堂更要慶祝。今年的國慶慶典,縣政府特別多加了一個組團觀摩陽縣高等小學堂學生步兵操與學堂樂歌的章程,並邀請衡州中學的鄒副校長也回家鄉來觀摩。
與鄒副校長一道到陽縣的,還有衡州中學新組建的學生劇團,劇團排了一出新式文明戲,叫作《興學記》,演的是寧鄉富紳朱劍凡毀家興學、創建周南女校之事,在衡州已經演過幾場了,正打算到各縣去巡演,恰好鄒副校長回陽縣,而警察局肖局長太太又是周南女校畢業的,大力贊成,願意給劇團出路費並安排食宿,於是便將陽縣選為了第一站,並定了在陽縣高等小學堂演這一場。
這樣一來,縣政府就更重視學堂今年的國慶日慶典了。
上午是縣政府舉辦的慶典,學堂的慶典在雙十節下午開始,先是學生步兵操,整整齊齊的方隊,站得筆直,齊聲高唱講武堂的軍歌:“風潮滾滾,感覺那黃獅一夢醒;同胞四萬萬,互相奮起作長城;神州大陸奇男子,攜手去從軍……”唱完之後,操典開始,何師我教了幾個學生打鼓,正好派上用場,隊列隨著鼓點整齊變幻,四下里一片喝彩。
隊列之後,是拼殺演練。特意選出來的十個學生,端著木槍,嚯嚯前刺,擺了幾個挺標準的拼刺刀的動作後收槍立正。雖然一看就是還只學了點皮毛,但是架式擺得足,大家又是一片叫好。
步兵操之後,學生們將何師我教的學堂樂歌依次唱來,或是獨唱,或是三五人合唱,末了是全校學生齊唱兩首學堂歌《讀書》歌與《男兒第一志氣高》:“男兒第一志氣高,年紀不妨小,哥哥弟弟手相招,來做兵隊操……”
這兩首歌流傳甚廣,在座的與圍觀的諸人之中,多有能唱上一兩句的,此時不覺跟著唱了起來。
操演完畢,已近日暮,學生按著顧岳的號令依次退出操場,各回各家吃晚飯去,觀者也暫且去吃飯了,留下幾個雜工僕役,忙著布置戲台。學堂的小禮堂,是原來寺廟的正殿改建的,將正殿連同兩邊側殿一道打通,深闊開朗,足可容納二三百人,縣政府有時都會借了這個禮堂來開大會。雜工在講台兩側以及禮堂兩側的高處掛上燈籠照亮,又搬了二三十張條凳放在禮堂里,最前排是留給縣長他們坐的,所以又另外搬了十幾張太師椅過來,放了小方桌擺茶水瓜果點心。
學堂前門後門,都派了警察值守,連操場邊上也有警察巡邏。
入夜之後,看客陸續到來,在門口遞了何思慎發的請柬才能進來。
作為主人家,何思慎到得挺早,親自迎接鄒縣長、鄒副校長、肖局長以及陽縣商會周會長等貴賓,顧岳站在他身後,時不時向前鞠一躬,拜見各位世伯世叔。
學生們也能進來看,不過都站在後頭和側邊,挨挨擠擠,嘰嘰喳喳,熱鬧得很。
顧岳在何思慎他們就坐之後,沿著禮堂兩側巡視了一番,尤其是檢查燈籠掛得是否牢實。他在昆明讀書時,有一回就碰到燈籠掉下來引起火災的事故。
這期間還真碰上一個沒掛牢掉下來的,大概和靠牆的幾個學生推推搡搡撞在牆上、震動了掛鉤也有點關係,顧岳搶前一步將燈籠底下的幾個學生往兩邊一撥,隨即抓住了將將墜地的燈籠的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