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頁
聯想李淮中香的時間,那麼崔貴妃肚子裡的孩子——
「不是當今皇上的。」顧影說道:「崔貴妃入宮前有個青梅竹馬的表兄,屬下在調查崔家時發現了他。崔夫人慾殺人滅口,被屬下救下,如今那人被關在南府私牢。」
衛昭忽然低低笑了起來:「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崔夫人……」過往的記憶重被喚起,衛昭便想起了陸家別苑誤食醉丸子而死的陸承騫。他斂下眸子:「果然不能小瞧了女人,更不能小覷仇恨的力量。」
第220章
衛昭回府次日,李淮下旨召見。
彼時侯府正在搭設衛儒衛暄的靈堂,府邸上下一片純白。衛昭一身縞素立於靈堂前,恭恭敬敬的上了香。然後淡淡道:「走吧。」
前來宣旨的小鄧子見衛昭仍是一身縞素,並沒有換衣服的意思,便提醒道:「三公子,入宮面聖,不好失禮。」
衛昭笑道:「本公子替父兄守孝,這是孝道,皇上不會怪罪的。」
小鄧子有苦難言,只得硬著頭皮將人請進馬車裡。誰知這人好端端的車不坐,偏要自個騎馬。
「我在邊關呆久了,一日不騎馬便覺渾身不舒坦。我不舒坦,別人也就別想舒坦了。」
小鄧子暗暗叫苦,心道這祖宗果真是個不好伺候的。
此時正是街上最熱鬧的時候,衛昭騎著馬慢悠悠的從繁華鬧市穿行而過,一身縞素尤為搶眼。
隨著衛昭麻衣過街,朔北的風也刮到了盛京城。文人筆墨字字鏗鏘,句句泣血,讀者無一不為其所感染,感念鎮國侯之忠勇。
與此同時,李淮也收到了朔北的線報。得知整個朔北都落在衛昭手中時,他反倒愈發平靜了。雖然那身披麻戴孝仍讓他覺得無比刺眼。
他看著眼前的衛昭,臉仍是那張雋秀無比的臉,可目光中透出的寒意和死寂卻在告訴李淮,他已不再是從前的衛昭了。
「朕知道鎮國侯府底蘊深厚,只是沒想到侯府的勢力竟如此駭人。」他自嘲的笑笑:「朕是不是該慶幸,慶幸鎮國侯手下留情,沒把朕從這張椅子上拉下去。」
衛昭面無表情的看著他:「皇上召我來就是想說這個麼?」
李淮忽地蹙起眉頭,用手捂著胸口,咳的撕心裂肺。每咳一聲都拖著長長的氣,要斷不斷,像是隨時都能暈厥過去。
衛昭進殿時便見李淮形容枯槁,面色蒼白,人也消瘦了許多。想到崔家借鄭嬪的手給李淮用了不少香料,想必李淮的身體已經油盡燈枯了。
劇烈的咳嗽過後,李淮聲音有些沙啞,他道:「朕已知道崔家的野心,也知道朕的身子不好了。」
他抬眸看向衛昭:「禁軍統領已被崔家收買,一旦崔家得知朔北狀況,必定會逼宮篡位。朕被薰香所控,常常神志不清,崔貴妃趁機矯作聖令,調走了東大營兵馬。元勐將軍又被朕派去淮中。如今崔家已對雍州軍動手,只怕盛京宮變,雍州軍也不會勤王平叛。」
李淮又咳了起來,他斷斷續續道:「朕,召你歸京,勤、王!」
衛昭盯著他看了好一會兒,忽然笑了起來:「皇上召一個叛臣賊子入京勤王?我看皇上果真是糊塗了。」
李淮喘了幾口粗氣,死死的盯著他:「衛昭,朕還衛氏清白,你保李氏江山,如何!」
衛昭卻道:「憑衛氏如今的實力,大可推翻了李家自己坐上那皇帝的寶座。至於造不造反,誰又敢置喙什麼。哪個開國皇帝不是造反得的皇位。我衛氏鞍前馬後替李家奪江山,可結果呢,我兄長含冤而死,我父親力戰身亡,到最後還不是被安上了謀反的罪名。你李家如此待我衛家,我又憑什麼繼續保你李家的江山!」
「就憑一個名正言順!」
李淮激動起來,他臉色漲紅,沉沉說道:「就算衛氏篡位做了皇帝,能堵住天下悠悠眾口麼。那些學子們現在擁戴你,以後呢!當你們利益相悖的時候,衛氏曾謀反就足以讓世人詬病。就算你不在乎,你的祖先會不在乎麼!他們堂堂正正,難道也要因你之執拗而背負罵名麼!」
「這都是因為你!」衛昭厲聲道:「是你強加了罪名給衛氏,現在又想施捨仁義?你當我衛家是什麼!」
李淮薄唇緊抿,好半響,他緩緩吐了口氣,赤紅著眼睛道:「朕會下罪己詔,會向天下人承認朕的錯誤,會告訴天下人朕冤枉了衛氏!朕會給衛氏,一個公道。」
說完這句話,仿佛連精氣神都被抽走了。他是一個帝王啊!
李淮目光有些渙散。他笑了笑,沉聲問衛昭:「你敢保證衛氏果真就沒有造反之心麼。」
衛昭居高臨下的看著李淮,他道:「衛氏不會置天下黎民於不顧。沒錯,我承認,我爹和韓慶,和慕容氏關係匪淺。針對北燕的戰爭是三方合力的結果。但你想過沒有,我爹打下北燕,最終得利的又是誰。如果你肯信任我爹,就不會釀成今天這個局面。」
「如果我爹要反,只要淮中和寧州封閉鹽道,你以為齊國能撐多久。如果我爹要反,他會拼了命的守住北關城,不讓北狄破關麼!一旦北狄長驅直入,就憑崔奉能擋得住?你李家的江山被蠻夷踏破,你還能安穩的坐在這富麗堂皇的宮殿裡頤指氣使麼!」
「李淮,衛氏不會反。」他看著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男人,道:「因為你將不再是帝王。」
「不是當今皇上的。」顧影說道:「崔貴妃入宮前有個青梅竹馬的表兄,屬下在調查崔家時發現了他。崔夫人慾殺人滅口,被屬下救下,如今那人被關在南府私牢。」
衛昭忽然低低笑了起來:「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崔夫人……」過往的記憶重被喚起,衛昭便想起了陸家別苑誤食醉丸子而死的陸承騫。他斂下眸子:「果然不能小瞧了女人,更不能小覷仇恨的力量。」
第220章
衛昭回府次日,李淮下旨召見。
彼時侯府正在搭設衛儒衛暄的靈堂,府邸上下一片純白。衛昭一身縞素立於靈堂前,恭恭敬敬的上了香。然後淡淡道:「走吧。」
前來宣旨的小鄧子見衛昭仍是一身縞素,並沒有換衣服的意思,便提醒道:「三公子,入宮面聖,不好失禮。」
衛昭笑道:「本公子替父兄守孝,這是孝道,皇上不會怪罪的。」
小鄧子有苦難言,只得硬著頭皮將人請進馬車裡。誰知這人好端端的車不坐,偏要自個騎馬。
「我在邊關呆久了,一日不騎馬便覺渾身不舒坦。我不舒坦,別人也就別想舒坦了。」
小鄧子暗暗叫苦,心道這祖宗果真是個不好伺候的。
此時正是街上最熱鬧的時候,衛昭騎著馬慢悠悠的從繁華鬧市穿行而過,一身縞素尤為搶眼。
隨著衛昭麻衣過街,朔北的風也刮到了盛京城。文人筆墨字字鏗鏘,句句泣血,讀者無一不為其所感染,感念鎮國侯之忠勇。
與此同時,李淮也收到了朔北的線報。得知整個朔北都落在衛昭手中時,他反倒愈發平靜了。雖然那身披麻戴孝仍讓他覺得無比刺眼。
他看著眼前的衛昭,臉仍是那張雋秀無比的臉,可目光中透出的寒意和死寂卻在告訴李淮,他已不再是從前的衛昭了。
「朕知道鎮國侯府底蘊深厚,只是沒想到侯府的勢力竟如此駭人。」他自嘲的笑笑:「朕是不是該慶幸,慶幸鎮國侯手下留情,沒把朕從這張椅子上拉下去。」
衛昭面無表情的看著他:「皇上召我來就是想說這個麼?」
李淮忽地蹙起眉頭,用手捂著胸口,咳的撕心裂肺。每咳一聲都拖著長長的氣,要斷不斷,像是隨時都能暈厥過去。
衛昭進殿時便見李淮形容枯槁,面色蒼白,人也消瘦了許多。想到崔家借鄭嬪的手給李淮用了不少香料,想必李淮的身體已經油盡燈枯了。
劇烈的咳嗽過後,李淮聲音有些沙啞,他道:「朕已知道崔家的野心,也知道朕的身子不好了。」
他抬眸看向衛昭:「禁軍統領已被崔家收買,一旦崔家得知朔北狀況,必定會逼宮篡位。朕被薰香所控,常常神志不清,崔貴妃趁機矯作聖令,調走了東大營兵馬。元勐將軍又被朕派去淮中。如今崔家已對雍州軍動手,只怕盛京宮變,雍州軍也不會勤王平叛。」
李淮又咳了起來,他斷斷續續道:「朕,召你歸京,勤、王!」
衛昭盯著他看了好一會兒,忽然笑了起來:「皇上召一個叛臣賊子入京勤王?我看皇上果真是糊塗了。」
李淮喘了幾口粗氣,死死的盯著他:「衛昭,朕還衛氏清白,你保李氏江山,如何!」
衛昭卻道:「憑衛氏如今的實力,大可推翻了李家自己坐上那皇帝的寶座。至於造不造反,誰又敢置喙什麼。哪個開國皇帝不是造反得的皇位。我衛氏鞍前馬後替李家奪江山,可結果呢,我兄長含冤而死,我父親力戰身亡,到最後還不是被安上了謀反的罪名。你李家如此待我衛家,我又憑什麼繼續保你李家的江山!」
「就憑一個名正言順!」
李淮激動起來,他臉色漲紅,沉沉說道:「就算衛氏篡位做了皇帝,能堵住天下悠悠眾口麼。那些學子們現在擁戴你,以後呢!當你們利益相悖的時候,衛氏曾謀反就足以讓世人詬病。就算你不在乎,你的祖先會不在乎麼!他們堂堂正正,難道也要因你之執拗而背負罵名麼!」
「這都是因為你!」衛昭厲聲道:「是你強加了罪名給衛氏,現在又想施捨仁義?你當我衛家是什麼!」
李淮薄唇緊抿,好半響,他緩緩吐了口氣,赤紅著眼睛道:「朕會下罪己詔,會向天下人承認朕的錯誤,會告訴天下人朕冤枉了衛氏!朕會給衛氏,一個公道。」
說完這句話,仿佛連精氣神都被抽走了。他是一個帝王啊!
李淮目光有些渙散。他笑了笑,沉聲問衛昭:「你敢保證衛氏果真就沒有造反之心麼。」
衛昭居高臨下的看著李淮,他道:「衛氏不會置天下黎民於不顧。沒錯,我承認,我爹和韓慶,和慕容氏關係匪淺。針對北燕的戰爭是三方合力的結果。但你想過沒有,我爹打下北燕,最終得利的又是誰。如果你肯信任我爹,就不會釀成今天這個局面。」
「如果我爹要反,只要淮中和寧州封閉鹽道,你以為齊國能撐多久。如果我爹要反,他會拼了命的守住北關城,不讓北狄破關麼!一旦北狄長驅直入,就憑崔奉能擋得住?你李家的江山被蠻夷踏破,你還能安穩的坐在這富麗堂皇的宮殿裡頤指氣使麼!」
「李淮,衛氏不會反。」他看著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男人,道:「因為你將不再是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