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頁
他和裴勇關係本就不如之前了,裴征心裡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沒有必要為了那種人傷了自己重視之人,他突然就明白當年沈聰為何是那種性子了,寧肯多別人心狠,也不會給對方傷害自己身邊人的機會,他對韓梅的情分,徹底沒了。
雪大了,落在裴勇身上,他仿若成了一尊雕像,一動不動,黑密的睫毛很快染上了一層冰……
馬車到了村里,裴征先去裴家大房看老太太,老太太精神不錯,拉著他的手問長問短,裴征有問必答,耐心陪著,直到見老太太面露疲憊了才帶著大丫離開,灌臘腸選在在他家,地方寬敞,刀疤他們在,夜裡守著臘腸也不怕小偷上門,經過三房的院子,聽裡邊傳來吵鬧聲,想起裴勇說的,裴征並未進門,對三房的臘腸賣到哪兒,他也沒問過,各過各的日子,各憑本事掙錢,互不相干。
到了院子,裡邊的人忙得熱火朝天,裴年守著院子,去外村買豬肉的事兒落到裴萬身上,去南邊一趟,裴萬性子改了許多,言談舉止不卑不亢,處事也圓滑了許多,在路上遇著好幾次土匪,多虧了裴萬三寸不爛之舌,連裴年都佩服裴萬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裴萬帶著人出去買豬,對如今的他來說並不是難事。
進了院子,裴年迎了出來,去南邊一趟,溫和如裴年五官也冷硬不少,裴征笑著和他打招呼,順勢進了屋子。
雪勢漸大,左右不過一個時辰,田地已白茫茫一片,裴年替裴征倒了杯水,將昨日的事情說了,「良堂弟過來問我家裡灌的臘腸怎麼處置的,我沒直說。」在南邊的村子聽說有臘腸,裴良裴存就動了心思,他沒有兩人那麼大的野心,手裡的銀子夠一家人溫飽就好。
裴征抿了口熱水,叫門外的大丫進屋,扭頭回裴年道,「你說了也無妨,對他們來說,要知道也就時間前後的關係。」熏臘腸的事兒交給石頭他們來做,熏臘腸的樹葉都是從山裡砍回來的,那邊稍微留意就能發現,不過,對裴年告訴他這事兒,他心裡高興,對里正說的那番話也愈發明白。
一個人富裕了沒用,能帶動一幫人富裕,彼此生出情分,才是好的,這也是當初他和沈芸諾請裴年的原因,一筆寫不出兩個裴字,交給裴年,他心底放心。
裴征回來主要為著說封山之後的事兒,從懷裡拿出一袋子銀子遞給裴年,「今年雪下得早,封山也會比往年提前,這些銀子你留著,若封山了,有銀子在手裡,不影響你們買豬肉灌臘腸。」他和沈聰商量著,今年在鎮上找些人灌臘腸,封山也不影響知縣大人得生意,至於村子裡的臘腸,明年拉去鎮上賣給知縣也一樣。
裴年掃了眼錢袋子,擔憂道,「堂弟妹過些時日就要生了,你多留些銀子。」
「我心裡有數,這是知縣大人給的,你收著就是了,我拿給你,也是擔心封山你手裡缺銀子,過年那會,給幫工的人家分條肉,算我和阿諾感謝他們的。」今年,來家裡幫工的多,一天一頭豬的肉不用等到天黑就全灌完了,裴征沒有細細算過掙了多少銀子,都交給沈芸諾了。
裴年緩緩點頭,聽裴征問起老太太的事兒,裴年神色恍惚,這些日子,他和羅春苗在這邊幫忙,家裡的事情管不上,昨晚才知他爹準備明年分家了,念著老太太在,不想鬧得家裡不安生。
錢多了也有煩惱,往年,日子寬裕,一家人和和氣氣的,今年,他過來管事,下邊三個弟妹酸言酸語,想把娘家人叫過來幫忙,裴征將事情交給他管,他明白什麼人該留下什麼人不該留,若都是親戚,做事偷奸耍滑,撕破臉,大家面上都不好看。
對這事兒,他直截了當的回絕了,即使被人罵,他也不想負了裴征待他的心意,外人不知曉裴征給他的工錢,他自己心裡有數,一個月下來,比一年掙的都多,這事兒,他只和裴元莊說了,叫裴元莊心裡有個底就好,傳出去,又該生事了。
只是,不曾想,家裡會分家。
家裡的事兒,裴年不願意和裴征說,分不分家不是他說了算的,無論如何,幾個弟弟弟妹若安分守己,在這邊灌臘腸,一年也不用愁了。
「我替他們先說聲謝謝,對了,有外村的人想來做工,人數不少,有幾人幹活手腳麻利,我瞧著還算老實本分,答應了。」裴萬整天在外邊跑,和他說過,這些日子,家裡養豬的人家多,買豬最是好買,可以趁著機會多買些,抬回來養在院子裡,以防之後買不到豬。
裴年立即明白了裴萬話里的意思,三房那邊存了心思灌臘腸,也到處買豬,裴萬是防著那邊使壞。
「堂哥自己做主就是了,這些事兒我不太懂,你在鎮上待過,知道的多,你辦事我放心。」裴征說的實話,裴年辦事沉穩,至少,到現在下邊的人沒有鬧事兒的,比他想像中的好了不少。
兩人又說了會話,裴征帶著大丫準備回了,裴年叫人將臘腸抬到馬車上,裴征站在邊上,和裴年道別,「下回,小洛舅舅休沐,我就不回來了,遇著事兒,你自己拿主意,調料的話,下回小洛舅舅拉回來。」
去年,家裡的調料都是在鎮上買的或田野里摘的,今年,沈芸諾多了心思,托知縣大人府上的管家在其他地方買回來的調料,即使有人跟風,臘腸的味兒也是不同的,他不怕。
牽著馬出門,雪地里,宋氏和裴秀站在路上,兩人挽著手,在見著他的那一刻,眼裡流露出忐忑與不安,宋氏跟著裴俊和周菊,日子過得不錯,至於裴秀,手裡有銀子,有田,也不會差到哪兒。
雪大了,落在裴勇身上,他仿若成了一尊雕像,一動不動,黑密的睫毛很快染上了一層冰……
馬車到了村里,裴征先去裴家大房看老太太,老太太精神不錯,拉著他的手問長問短,裴征有問必答,耐心陪著,直到見老太太面露疲憊了才帶著大丫離開,灌臘腸選在在他家,地方寬敞,刀疤他們在,夜裡守著臘腸也不怕小偷上門,經過三房的院子,聽裡邊傳來吵鬧聲,想起裴勇說的,裴征並未進門,對三房的臘腸賣到哪兒,他也沒問過,各過各的日子,各憑本事掙錢,互不相干。
到了院子,裡邊的人忙得熱火朝天,裴年守著院子,去外村買豬肉的事兒落到裴萬身上,去南邊一趟,裴萬性子改了許多,言談舉止不卑不亢,處事也圓滑了許多,在路上遇著好幾次土匪,多虧了裴萬三寸不爛之舌,連裴年都佩服裴萬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裴萬帶著人出去買豬,對如今的他來說並不是難事。
進了院子,裴年迎了出來,去南邊一趟,溫和如裴年五官也冷硬不少,裴征笑著和他打招呼,順勢進了屋子。
雪勢漸大,左右不過一個時辰,田地已白茫茫一片,裴年替裴征倒了杯水,將昨日的事情說了,「良堂弟過來問我家裡灌的臘腸怎麼處置的,我沒直說。」在南邊的村子聽說有臘腸,裴良裴存就動了心思,他沒有兩人那麼大的野心,手裡的銀子夠一家人溫飽就好。
裴征抿了口熱水,叫門外的大丫進屋,扭頭回裴年道,「你說了也無妨,對他們來說,要知道也就時間前後的關係。」熏臘腸的事兒交給石頭他們來做,熏臘腸的樹葉都是從山裡砍回來的,那邊稍微留意就能發現,不過,對裴年告訴他這事兒,他心裡高興,對里正說的那番話也愈發明白。
一個人富裕了沒用,能帶動一幫人富裕,彼此生出情分,才是好的,這也是當初他和沈芸諾請裴年的原因,一筆寫不出兩個裴字,交給裴年,他心底放心。
裴征回來主要為著說封山之後的事兒,從懷裡拿出一袋子銀子遞給裴年,「今年雪下得早,封山也會比往年提前,這些銀子你留著,若封山了,有銀子在手裡,不影響你們買豬肉灌臘腸。」他和沈聰商量著,今年在鎮上找些人灌臘腸,封山也不影響知縣大人得生意,至於村子裡的臘腸,明年拉去鎮上賣給知縣也一樣。
裴年掃了眼錢袋子,擔憂道,「堂弟妹過些時日就要生了,你多留些銀子。」
「我心裡有數,這是知縣大人給的,你收著就是了,我拿給你,也是擔心封山你手裡缺銀子,過年那會,給幫工的人家分條肉,算我和阿諾感謝他們的。」今年,來家裡幫工的多,一天一頭豬的肉不用等到天黑就全灌完了,裴征沒有細細算過掙了多少銀子,都交給沈芸諾了。
裴年緩緩點頭,聽裴征問起老太太的事兒,裴年神色恍惚,這些日子,他和羅春苗在這邊幫忙,家裡的事情管不上,昨晚才知他爹準備明年分家了,念著老太太在,不想鬧得家裡不安生。
錢多了也有煩惱,往年,日子寬裕,一家人和和氣氣的,今年,他過來管事,下邊三個弟妹酸言酸語,想把娘家人叫過來幫忙,裴征將事情交給他管,他明白什麼人該留下什麼人不該留,若都是親戚,做事偷奸耍滑,撕破臉,大家面上都不好看。
對這事兒,他直截了當的回絕了,即使被人罵,他也不想負了裴征待他的心意,外人不知曉裴征給他的工錢,他自己心裡有數,一個月下來,比一年掙的都多,這事兒,他只和裴元莊說了,叫裴元莊心裡有個底就好,傳出去,又該生事了。
只是,不曾想,家裡會分家。
家裡的事兒,裴年不願意和裴征說,分不分家不是他說了算的,無論如何,幾個弟弟弟妹若安分守己,在這邊灌臘腸,一年也不用愁了。
「我替他們先說聲謝謝,對了,有外村的人想來做工,人數不少,有幾人幹活手腳麻利,我瞧著還算老實本分,答應了。」裴萬整天在外邊跑,和他說過,這些日子,家裡養豬的人家多,買豬最是好買,可以趁著機會多買些,抬回來養在院子裡,以防之後買不到豬。
裴年立即明白了裴萬話里的意思,三房那邊存了心思灌臘腸,也到處買豬,裴萬是防著那邊使壞。
「堂哥自己做主就是了,這些事兒我不太懂,你在鎮上待過,知道的多,你辦事我放心。」裴征說的實話,裴年辦事沉穩,至少,到現在下邊的人沒有鬧事兒的,比他想像中的好了不少。
兩人又說了會話,裴征帶著大丫準備回了,裴年叫人將臘腸抬到馬車上,裴征站在邊上,和裴年道別,「下回,小洛舅舅休沐,我就不回來了,遇著事兒,你自己拿主意,調料的話,下回小洛舅舅拉回來。」
去年,家裡的調料都是在鎮上買的或田野里摘的,今年,沈芸諾多了心思,托知縣大人府上的管家在其他地方買回來的調料,即使有人跟風,臘腸的味兒也是不同的,他不怕。
牽著馬出門,雪地里,宋氏和裴秀站在路上,兩人挽著手,在見著他的那一刻,眼裡流露出忐忑與不安,宋氏跟著裴俊和周菊,日子過得不錯,至於裴秀,手裡有銀子,有田,也不會差到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