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聰進了灶房,聞著熟悉的飯香味,笑了起來,「還是阿諾做的飯菜香,肚子有沒有不適?」

  「沒,我和李嬸說了,明日就讓她回去了,嫂子那邊也我來照顧著就好。」沈芸諾鏟起鍋里的菜,讓小洛洗手準備吃飯,問沈聰,「剛才誰來了?」

  「縣衙里的人,之後,外邊怕會亂,我明日給小洛請假,之後幾日,就讓他待在家裡陪你,事情結束了再去書院。」於家和裴娟陳余勾結,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為著身邊親人,沈聰也不會放任於家,有了裴娟和陳余的口供,於家在清水鎮算是完了。

  沈芸諾點了點頭,「你注意安全。」

  「我怕心裡有數,走吧,吃飯。」

  之後兩日,鎮上關于于家□□的事兒傳得沸沸揚揚,裴娟和陳余也一口咬定於老爺和這事兒有關,在清水鎮,能翻身微雲覆手為雨的只有兩人,知縣大人和木老爺,一個是一方父母官,一個管著清水鎮最黑暗的賭場,有兩人幫襯,於老爺很快被脫下了水,加之,於老爺名下的賭場死了人,於老爺更是難辭其咎,短短數日,於家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沈芸諾猜著玉翠還會上門,畢竟她是於家的下人,覆巣之下,焉有完卵,玉翠一身灰白色拖地長裙,臉上塗抹了厚厚的脂粉也擋不住眼底的倦色,沈芸諾示意她坐下,倒了一杯茶給她,等著玉翠先開口說話。

  「當初我就知道有這麼一日,我家夫人不怪你和沈捕快,是我家老爺不自量力。」玉翠接起茶蓋子,學著主子,扶了扶上邊的茶泡,聲音有些飄,「強龍壓不過地頭蛇,我家老爺哪是知縣大人的對手,和你們做臘腸生意得是知縣大人對吧。」

  知縣大人年輕,穿著樸素,於老爺和知縣大人打過幾次交道,認定知縣大人出身貧寒沒有靠山,臘腸在清水鎮沒有多大的反應,在府城甚至京城,都開始流傳這種吃法,知縣大人家裡的臘腸不是花銀子就能買到的,於老爺回府城探望老太太,飯桌上吃過一回,就起了心思,知子莫如母,老太太勸他別動歪心思,如今家裡不愁吃不愁穿,做大生意且還是獨門,哪是那麼輕易的事兒,於老爺信誓旦旦,打聽清楚沈家和裴家的情況,老太太還曾說過,「都是老實的莊戶人家,真要做生意,好好和人家說,別像之前那樣了。」

  老太太膝下有好幾個兒子,於老爺算是最沒用的,年輕時不學無術,年紀稍微大了,瞧著穩重不少,實則還是個不按規矩辦事的,他們搬來清水鎮不是沒有原因的,不過那些原因,玉翠不想和沈芸諾說了,眼下於老爺遭了牢獄之災,她們也要搬回村里了,於家那邊,不會再管這房了。

  「我來,是和裴娘子告辭的,我家主子帶著幾位小主子要搬去村里住了,之後,不知道還能否再見,我家主子讓我謝謝你們。」說到這,玉翠欲言又止,於家一攤子爛事,不足微外人道也,對搬回村里,夫人是心甘情願的,只是苦了幾個小主子。

  沈芸諾一怔,於老爺犯了事,於家宅子和田地都要充公,她記得府城那邊還有親戚,玉翠像看出她得想法,心頭愈發苦澀,「我家老爺連累整個於家的名聲,老太太說了以後這邊得事兒她都不管了……」

  第一回見著沈芸諾,玉翠心裡是看不起的,風水輪流轉,她們也要搬去村里了,縱然夫人還了她的賣身契,她還是要跟著去的,往後的日子,只能靠著夫人一點嫁妝過日子了。

  「裴娘子,玉翠有個不情之請,若旁人問起我們的關係,能不能……」

  沈芸諾知曉她的意思,村子裡的人老實,於老爺做的這事兒天怒人怨,玉翠不想其他人受了牽連,想了想,點頭道,「我哥回來,我和他說聲,你多保重。」

  玉翠感激一笑,這兩日,村里里正拖著不想辦戶籍,說到底,還是怕沈聰遷怒到他頭上,有了沈芸諾這番話,她們才能安心在村里住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玉翠沒想過,有朝一日的各取所需,竟夜能生出一份情義來。

  ☆、117|06-06-28

  玉翠走後,沈芸諾收拾好屋子,於老爺入了獄,日子總算雨過天晴,沈芸諾記著答應李嬸的事兒,這些日子,因著家裡忙,院子裡的銀耳樹不知長得怎麼樣了,正好,回村托大生娘辦事,順便瞧瞧院子裡的銀耳樹。

  傍晚,沈芸諾說起玉翠拜託她的事兒,於夫人她沒有見過,能教出玉翠這般蕙質蘭心的丫鬟,想來也不是個簡單的,沈芸諾突然想起一件事來,當日,玉翠說想和她一起做臘腸生意,眉色間籠罩的淡淡愁緒,她和玉翠打過幾次交道,多少了解玉翠的性子,前兩回對她態度冷淡,後邊漸漸轉好,可沒到無話不談的程度。

  那日,玉翠和她說了大半個時辰的話,轉頭回想,玉翠只怕早就料到於老爺有今日了,當時在拖延什麼吧,於是,忍不住向沈聰打聽於宅的事兒。

  沈聰不瞞她,「於家人搬來清水鎮的原因簡單,於老爺在府城得罪了人,避難來了,沒想著本性不改,這回捅了更大的簍子,於夫人我沒見過,不過聽人說性子良善,是個好的,這回,於老爺出了事兒,於夫人沒有絲毫隱瞞,抄家的衙差說於夫人配合得很,只拿了自己的嫁妝其他主動交給衙差充公,如今,於夫人租賃了間宅子,好些下人被打發了,也因此,書院那邊考量一番,認為於夫人行事還算通情達理,於家少爺仍留在書院念書。」不管於夫人心裡怎麼想的,只要她性子是個好的,沈聰不會把於老爺做的事兒遷怒到她頭上,一碼歸一碼,他不會不分青紅皂白之人,尤其,經過這件事兒,他明白更多,沒有什麼比有幾個共進退的兄弟更重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