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司徒越重視起來,「是誰?」
「給他們銀子的人藏頭露尾,他們也不知道。只說是京城口音。」
「京城」司徒越沉吟了一下,「知道了,多加派人手跟著福源,必要的時候,讓人裝成乞兒跟在他身邊。看好福鴻,朕就這麼一根獨苗,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朕哭都沒地方。」
「是」
司徒越低頭寫了一封信,拿出一隻木哨子在嘴裡吹了一陣,哨子沒有聲音,但是天上不知道何時盤旋了兩隻鷹。過了一會,鷹盤旋而下,司徒越把信放在它們爪子上的竹筒里,讓人給它們了兩隻雞,看著鷹飛騰而上。
「收拾了東西咱們立即啟程。」
南苑,上皇接了二十四衙門的奏報,在燭光里來回踱步,他早已白髮蒼蒼,臉上開始長出老年斑,背開始駝了起來。儘管身上的衣袍還很鮮亮,人卻早已不在意氣風發了。
劉金子站在一邊,站著站著倚著牆睡著了,並且慢慢的滑到在牆角,睡得無比的香甜,上皇看了,揮手讓旁邊的小太監扶著他下去了。
過了不久,郁太妃奉命來送宵夜,帶著宮人端著托盤進來了。
「聽說您沒吃晚飯,可是哪裡不舒坦?」
「不是,」上皇擺了擺手,「不是身上不舒坦,是心裡不舒坦,朕老了,剛才看著劉金子站著就能睡著,朕怕是有一天能變成這個樣子。」
「老皇爺倒是多想了,您就是真的到了那一日,膝下兒女多的是,還怕沒人伺候嗎?」
「兒女們不一定能解開朕心裡的煩憂。朕憂慮的......是君明和福源......」
「這可怎麼說,皇帝坐擁四海,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如今宮裡的宮眷們都給福源挑媳婦呢,他啊,更是沒什麼可擔憂的了。」
「你不懂。君明脾氣倔,福源呢,又是重長孫......聽說跟君明脾氣一樣了。」上皇心裡的憋悶連個傾述的地方都沒有,他不能跟身邊的人說,皇帝要開始著手培養接班人了,目前暫定是福源,可是皇帝對福源的品格有懷疑,非要先試探一番。
他心裡既有著欣慰又有著難受。欣慰的是,皇位最後還是承岳子孫的,這一點他不擔心,畢竟,皇帝對承岳的心絕對是一等一的。難受的是,看著福源長大,不知不覺間,有了長歪的嫌疑。
「就算是有什麼事呢,著急也解決不了。不如任其發展。」郁太妃把一碗肉粥盛了出來,端給上皇,「熬了很久,很入味呢。」
兒孫自有兒孫福,上皇接過粥,心想就是如今他還年輕,策馬入川,也不見得能阻止半分。用勺子攪拌了幾下肉粥,心裡倒是暗暗祈禱列祖列宗,保佑福源這個小混蛋能突然開竅,要是不開竅,錯失的不僅僅是一個師傅這個簡單,錯失的可是司徒越家傳承的江山社稷。
作者有話要說: 求助
我一直打嗝怎麼辦?已經一下午加一晚上了。
第144章
福源不知道此事對他來說, 一舉一動完全暴露在很多人的眼裡。
傍晚的時候在一戶人家討到了半個窩頭和一瓢井水,道謝過後抹黑上了路,夜裡天色太暗,完全不辨方向, 好在他走的是官道, 順著大路一直走下去就行了。
都說蜀道難, 難於上青天,就是白天, 官道也難走,很少有平坦的地方, 何況是晚上呢, 福源在路上跌了幾次跟頭,到了後半夜,也不知道是因著疲憊還是吸取了教訓, 倚在路邊的大石頭上睡著了。
司徒越帶著的侍衛全部是成年人, 個個都有一身的功夫, 來的時候, 本就是輕車簡從,回去的時候又拋棄了很多無用的東西,每人背著一個包, 只有司徒越還要背著諸丹,就是這樣,走的也比福源輕鬆一些。
後半夜, 諸天星斗灑落在天上,司徒越慢慢的走到福源身邊,福源累極了,歪在大石頭上, 旁邊站著一個人都沒能發現,睡得無比的香甜。司徒越在心理嘆了一口氣,就這樣的警覺性,被賣個十次八次就知道教訓了。
暗暗的計較了一下,把安排好的攔路搶劫往後壓一壓,不然各種事情一下子出現,對福源來說,可能直接壓崩潰了。
天一亮,福源就醒了,找到一處水源喝飽了誰,接著在官道上趕路,他身上沒有值錢的東西,想要和商隊一起,很多商隊也不同意,商隊對待來路不明的人向來保持警覺,再說,福源的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讓他在商隊裡幹活估計也幹不了重活,還要養著他,最重要的是,行商的人練就了一雙老辣的眼睛,福源看著衣衫襤褸,但是整個人細皮嫩肉,行動舉止更像一些大家族的少爺,這種人落魄的可能性很大,逃出來的可能性更大,他們不願意沾染上麻煩,自然不會收留他。
烈日當頭,往日宮裡的師傅們教授的知識一點用都沒有,只有伯父玩笑的時候說的一些東西尚能派上用場,比如觀察日頭和樹木辨認方向,看東西啃食過的東西才能吃,什麼地方有蛇蟲,什麼地方的腳印是兇猛的大獸要剛快避開,福源不止一次的想念起宮中的生活來,往日的錦衣玉食和此時的困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已經一天沒有吃東西了,翻了幾座山,爬了無數陡峭的地段,想向著一些沿路的人家討要一些吃食,然而住在大山路的人,平時都是靠天吃飯,餘糧更是不會輕易的捨棄出去,哪怕是一口吃的就要珍惜起來,最重要的是,他一口的京城官話和當地的方言格格不入。
「給他們銀子的人藏頭露尾,他們也不知道。只說是京城口音。」
「京城」司徒越沉吟了一下,「知道了,多加派人手跟著福源,必要的時候,讓人裝成乞兒跟在他身邊。看好福鴻,朕就這麼一根獨苗,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朕哭都沒地方。」
「是」
司徒越低頭寫了一封信,拿出一隻木哨子在嘴裡吹了一陣,哨子沒有聲音,但是天上不知道何時盤旋了兩隻鷹。過了一會,鷹盤旋而下,司徒越把信放在它們爪子上的竹筒里,讓人給它們了兩隻雞,看著鷹飛騰而上。
「收拾了東西咱們立即啟程。」
南苑,上皇接了二十四衙門的奏報,在燭光里來回踱步,他早已白髮蒼蒼,臉上開始長出老年斑,背開始駝了起來。儘管身上的衣袍還很鮮亮,人卻早已不在意氣風發了。
劉金子站在一邊,站著站著倚著牆睡著了,並且慢慢的滑到在牆角,睡得無比的香甜,上皇看了,揮手讓旁邊的小太監扶著他下去了。
過了不久,郁太妃奉命來送宵夜,帶著宮人端著托盤進來了。
「聽說您沒吃晚飯,可是哪裡不舒坦?」
「不是,」上皇擺了擺手,「不是身上不舒坦,是心裡不舒坦,朕老了,剛才看著劉金子站著就能睡著,朕怕是有一天能變成這個樣子。」
「老皇爺倒是多想了,您就是真的到了那一日,膝下兒女多的是,還怕沒人伺候嗎?」
「兒女們不一定能解開朕心裡的煩憂。朕憂慮的......是君明和福源......」
「這可怎麼說,皇帝坐擁四海,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如今宮裡的宮眷們都給福源挑媳婦呢,他啊,更是沒什麼可擔憂的了。」
「你不懂。君明脾氣倔,福源呢,又是重長孫......聽說跟君明脾氣一樣了。」上皇心裡的憋悶連個傾述的地方都沒有,他不能跟身邊的人說,皇帝要開始著手培養接班人了,目前暫定是福源,可是皇帝對福源的品格有懷疑,非要先試探一番。
他心裡既有著欣慰又有著難受。欣慰的是,皇位最後還是承岳子孫的,這一點他不擔心,畢竟,皇帝對承岳的心絕對是一等一的。難受的是,看著福源長大,不知不覺間,有了長歪的嫌疑。
「就算是有什麼事呢,著急也解決不了。不如任其發展。」郁太妃把一碗肉粥盛了出來,端給上皇,「熬了很久,很入味呢。」
兒孫自有兒孫福,上皇接過粥,心想就是如今他還年輕,策馬入川,也不見得能阻止半分。用勺子攪拌了幾下肉粥,心裡倒是暗暗祈禱列祖列宗,保佑福源這個小混蛋能突然開竅,要是不開竅,錯失的不僅僅是一個師傅這個簡單,錯失的可是司徒越家傳承的江山社稷。
作者有話要說: 求助
我一直打嗝怎麼辦?已經一下午加一晚上了。
第144章
福源不知道此事對他來說, 一舉一動完全暴露在很多人的眼裡。
傍晚的時候在一戶人家討到了半個窩頭和一瓢井水,道謝過後抹黑上了路,夜裡天色太暗,完全不辨方向, 好在他走的是官道, 順著大路一直走下去就行了。
都說蜀道難, 難於上青天,就是白天, 官道也難走,很少有平坦的地方, 何況是晚上呢, 福源在路上跌了幾次跟頭,到了後半夜,也不知道是因著疲憊還是吸取了教訓, 倚在路邊的大石頭上睡著了。
司徒越帶著的侍衛全部是成年人, 個個都有一身的功夫, 來的時候, 本就是輕車簡從,回去的時候又拋棄了很多無用的東西,每人背著一個包, 只有司徒越還要背著諸丹,就是這樣,走的也比福源輕鬆一些。
後半夜, 諸天星斗灑落在天上,司徒越慢慢的走到福源身邊,福源累極了,歪在大石頭上, 旁邊站著一個人都沒能發現,睡得無比的香甜。司徒越在心理嘆了一口氣,就這樣的警覺性,被賣個十次八次就知道教訓了。
暗暗的計較了一下,把安排好的攔路搶劫往後壓一壓,不然各種事情一下子出現,對福源來說,可能直接壓崩潰了。
天一亮,福源就醒了,找到一處水源喝飽了誰,接著在官道上趕路,他身上沒有值錢的東西,想要和商隊一起,很多商隊也不同意,商隊對待來路不明的人向來保持警覺,再說,福源的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讓他在商隊裡幹活估計也幹不了重活,還要養著他,最重要的是,行商的人練就了一雙老辣的眼睛,福源看著衣衫襤褸,但是整個人細皮嫩肉,行動舉止更像一些大家族的少爺,這種人落魄的可能性很大,逃出來的可能性更大,他們不願意沾染上麻煩,自然不會收留他。
烈日當頭,往日宮裡的師傅們教授的知識一點用都沒有,只有伯父玩笑的時候說的一些東西尚能派上用場,比如觀察日頭和樹木辨認方向,看東西啃食過的東西才能吃,什麼地方有蛇蟲,什麼地方的腳印是兇猛的大獸要剛快避開,福源不止一次的想念起宮中的生活來,往日的錦衣玉食和此時的困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已經一天沒有吃東西了,翻了幾座山,爬了無數陡峭的地段,想向著一些沿路的人家討要一些吃食,然而住在大山路的人,平時都是靠天吃飯,餘糧更是不會輕易的捨棄出去,哪怕是一口吃的就要珍惜起來,最重要的是,他一口的京城官話和當地的方言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