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參考答案:……正無窮大吧, 應該。)

  言歸正傳, 布魯斯躲記者的功底還是有的(總有那麼一些沒什麼職業素養的傢伙你們懂的), 不過這麼無休無止的也確實讓人難以忍受。

  雖然他早就說過「只是為了和托尼·斯塔克互別苗頭」, 但很多人並不相信, 雖說這很符合他平日裡的人設, 可是腦補帝總是很多的。

  經常有人眉頭一皺,覺得事情並不簡單。

  ……而且該死的, 他們猜想的, 確實是真的。

  ……

  「羅賓, 你找到線索了嗎?」蝙蝠女舒展了一下身體, 轉頭問道。

  「……沒有。」羅賓用力抓了一把頭髮, 看起來亂糟糟的。

  薩曼莎·萊肯案件的關注度已經消散了, 但是仍然有那麼一部分人沒有忘記。

  她的父母沒有忘,她的朋友沒有忘,GCPD中那一部分盡職盡責的警|察沒有忘, 哥譚市的義警們……也沒有忘。

  雖然還有夜巡以及日常生活,他們還是儘量擠出了閒暇時間繼續追查這個案子。

  可是很多線索都是有時效性的,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能得到的有效信息越來越少。

  甚至說,一直在瓶頸之中掙扎也不為過。

  這很讓人不好受——他們之所以成為義警,就是想要用自己的力量抑制罪惡,聲張正義。可是現在,有一個死狀悽慘的受害者就在那裡,他們卻什麼也做不到。

  的確,他們已經見過無數的死亡,理應不再這麼痛苦。而在公眾眼裡,這個案子除了有些遙不可及的聳人聽聞之外,更多的,反而是覺得獵奇。

  當然,恐慌肯定是有一些的,可是案子發生之後便沒有了新的動向,對心理學不甚了解的民眾便認為這只是個案而已,失去了熱情和好奇心。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們不認為這與自己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從利己的角度來說,這確實和他們的直接利益沒有聯繫。

  但是問題不能只用這種辦法思考。

  這個世界上終究還是有美好的事物的,就像被掩埋在淤泥中的鑽石,只要用心去找就一定能看到那耀眼的光輝。

  啊啊……扯遠了。我想說的是……哥譚這邊,在蝙蝠俠分身乏術的情況下,其他義警分擔了不少任務。

  而查案?哪怕這是一件看起來完全吃力不討好的活兒,他們也不會因而有哪怕一分的懈怠。

  如果真的只考慮利益,他們甚至根本不應該選擇當義警。

  究其原因,答案只有兩個字:正義。

  正義已經遲到了,決不能讓它接著真正「缺席」。

  ……

  耶夢加得揉了揉眉心。

  實際上她沒有多少「煩躁」的感覺,但是……她是知道那些「怪胎」會受到怎樣的待遇的。

  ……雖然她還沒有發現,現在的她哪怕露出一些問題,其他人也不會來找茬就是了。

  她的身體在不知不覺中也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或者說只有她自己注意到的變化。

  其他人呢?倒不是因為普通人無法察覺,而是因為……對,他們就是無法注意到。

  只要耶夢加得想,她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抹消自己的存在感,從所有人的視線中消失。人們沒辦法從記憶里找到她留下的任何痕跡。

  但是足夠細心的人還是能發現一些問題的——比如班級人數,一次性把所有人都點一遍之後一定會發現多了一個人。

  但是分幾次去數就不會發現問題。

  就像那第十三位陪審員*那樣,無知無覺地存在著。

  當然,產生變化的也不止這一方面。

  ……

  蝙蝠洞裡一片寂靜。兩個人都沒有說話的心思。

  就在這時,通訊器響了起來。

  蝙蝠女伸出手:「嗨,芭布斯?」

  上一任蝙蝠女,現任神諭應了一聲,聽起來狀態不佳:「嗯……凱莉?我覺得我可能發現點什麼了。」

  「哦?是什麼?」兩人精神一振。

  「……」此時,芭芭拉遲疑了片刻。

  這很少見。在作為神諭的時候,她總是冷靜而又理智,面對危險時反應迅速而從容,是他們遇到問題時最可靠的同伴。

  但也只是片刻而已。芭芭拉很快便接著說道:「我發現我弟弟可能和這個案子有關。」

  「……什麼???」

  雖然芭芭拉不常提起家裡的事情(可能和她的叛逆期有關),但迪克和凱莉都知道她的確有個弟弟,據說智商很高。

  都說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你們看現在這裡不就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

  等等……似乎芭芭拉只是說「有關」,沒說他就是兇手來著。不過,就她之前那個停頓已經夠可疑了,而迪克和凱莉又不是沒學過心理學。

  迪克反應更快一些,他對著通訊器問道:「芭布斯,你是怎麼發現的?」

  「emmmm……」芭芭拉停頓了片刻,似乎是在整理自己的措辭,片刻之後,「這次他回到家的時候……變了很多。」

  為了佐證,她發了一張圖片過來。

  「……!!!」

  迪克和凱莉看了一會兒,把所有的疑問都咽了回去。

  照片中的青年……呃,很難確定他到底是不是個「青年」。

  他骨瘦如柴,膚色蠟黃,但眉宇間仍能依稀看出他和芭芭拉的相似之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