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頁
在此期間,兄妹倆也長大了。
音音升入初中部,出落得窈窕美麗,一頭烏黑的長髮和白皙細膩的皮膚在一群處在發育期的孩子當中,顯得格外突出。
她性格開朗,朋友很多,學校里組織什麼活動總是第一個舉手,成績也很不錯。
許多小男生暗戀她,有膽大的還追到她家門口,站在院子裡沖樓上大喊——“音音我愛你!”
音音嫌他們太幼稚,懶得理,跟自己的女同學躺在房間裡聽唱片。
安安則慢條斯理地洗乾淨畫筆,把那髒兮兮的一桶水直接潑出去,把人淋成落湯雞。
鄰居看了哈哈大笑,小男生氣得發瘋,大罵他是死瘸子。
話還沒說完,音音已從窗戶一躍而出,落在車棚頂上。又從兩米高的車棚頂上跳下來,將他按在草地上一頓爆錘,打得他哇哇大哭著回家。
阮蘇那天去學校看專家們了,回來後得知此事,差點笑傻,但還是買了些水果親自上門道歉以示關心。
她以前常在音音耳邊念叨要照顧哥哥,後者不知是被她洗腦了,還是真的發自內心愛安安,幾乎把自己變成了他的右腿。
安安想採風,小姑娘風風火火地推出自行車載他去。
安安想要一種鎮上沒有的畫紙,她頂著被阮蘇發現的風險連夜乘火車去大城市買來。
安安過生日,她提前兩個月開始節衣縮食,最後仍然差了一點,以一種不太禮貌的方式從同學那兒“借”到手,送了他一套最好的畫筆和顏料。
阮蘇雖然因此被迫給他們擦了許多次屁股,到處賠禮道歉,卻不得不承認,兄妹倆的感情好到她都有些羨慕。
到加拿大的第九年,接專家們的飛機來了,阮蘇和趙祝升去送行。許多人捨不得,邀請他們一起回國,她笑著拒絕了,說自己已經習慣這裡的生活,懶得再重新開始。
他們回國之後為了感謝她,陸陸續續寄了許多照片和信件過來,還有國家發給她的一枚勳章,感謝她這麼多年的無條件幫助。
深夜裡阮蘇獨自戴上眼鏡翻照片,發現有一疊是開國大典現場拍下的。她從擁擠的人群里看到了段瑞金的一張側臉。
他仍然穿著黑色大衣,胸襟上別著一條印了字的紅布,曾經比女人更細膩的皮膚鬆弛了些,過於俊美的面容堅毅了許多,氣場不似當年的強烈,卻更加沉穩、內斂,猶如一壇深埋地底多年的太禧白,散發著令人沉醉的氣息。
阮蘇捏著那張照片,忽然有一種報復成功的快感——她知道他現在的模樣,而他絕不會知道她的。
“我贏了。”
她對著那張側臉喃喃地說,淚珠打得照片往下沉了沉。
音音十七歲時考上多倫多大學,不得不離開家去學校跟同學們擠宿舍,到周末的時候自己開車回家陪安安。
同一年裡,安安舉辦了第一次個人畫展,1號作品《承諾》被沒有露面的神秘人士高價拍走,安安本人也因此一戰成名。
之後的兩年他去了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進修油畫,課程結束後回到小鎮上,繼續安心創作。
小曼生了兩個孩子,阮蘇特地飛到法國去喝了滿月酒,又在那裡陪了她兩個多月才回來。
不久後趙祝升也結婚了,對方是公司里的會計,一個褐發綠眼的英國美女,非常溫柔和安靜,聚餐時總是坐在他身邊恬靜的笑,從來沒見兩人吵過架。
他與阮蘇的公司發展得很好,成為加拿大十分出名的一個家具品牌,遠銷海內外。
阮蘇經濟上沒壓力,生活也還算充實,每天做做飯掃掃地,剩下的大部分時間要麼陪安安,要麼就看書,愛好從以前的買珠寶變成了買衣服,特地定製了一整面牆那樣大的書櫃,攢了滿滿一屋子書。
她原以為自己會這樣平靜的老去,死亡,然而老天爺似乎特別喜歡跟她開玩笑,在她四十多歲的時候檢查出得了肝癌,治療來治療去總不見好。
整五十歲那年病情突然加速惡化,做手術也無力回天。已經成為跨國公司高管的音音連忙飛回加拿大,跟安安一起守在她病床邊,不肯離開半步。
小曼一家人也來了,還有趙祝升。
他的妻子不在,二人終究是過不下去,已在三年前離婚。
病房裡圍滿了人,醫生緊張地看著儀器,心跳已經越來越微弱。
阮蘇躺在床上,身上蓋著雪白的薄被,幾根管子從被子底下接出來,延伸進各種醫療儀器里。
她臉上罩著呼吸器,每一次呼吸聽起來都那麼沉重,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音音看著她這幅從未有過的虛弱模樣,心如刀絞,沖醫生說道:“快救救她啊!用最好的藥,花多少錢都行!救救她!”
醫生歉意地搖了搖頭,音音抓著他的手幾乎哭出來。
趙祝升突然說:“別吵,她在說話。”
所有人看著阮蘇,她的嘴在面罩里一張一合,發出了些聲音,但是模糊不清。
趙祝升正要走過去,安安搶先一步轉動自己的輪椅,來到床邊握住她瘦可見骨的手。
“娘,我在,你說。”
阮蘇迷茫地望向他,臉上露出一抹極淡的笑意,繼續說話。
安安彎腰把耳朵貼過去,靜靜聆聽,聽清楚後面色微變,但很快說:“嗯,我知道。”
音音升入初中部,出落得窈窕美麗,一頭烏黑的長髮和白皙細膩的皮膚在一群處在發育期的孩子當中,顯得格外突出。
她性格開朗,朋友很多,學校里組織什麼活動總是第一個舉手,成績也很不錯。
許多小男生暗戀她,有膽大的還追到她家門口,站在院子裡沖樓上大喊——“音音我愛你!”
音音嫌他們太幼稚,懶得理,跟自己的女同學躺在房間裡聽唱片。
安安則慢條斯理地洗乾淨畫筆,把那髒兮兮的一桶水直接潑出去,把人淋成落湯雞。
鄰居看了哈哈大笑,小男生氣得發瘋,大罵他是死瘸子。
話還沒說完,音音已從窗戶一躍而出,落在車棚頂上。又從兩米高的車棚頂上跳下來,將他按在草地上一頓爆錘,打得他哇哇大哭著回家。
阮蘇那天去學校看專家們了,回來後得知此事,差點笑傻,但還是買了些水果親自上門道歉以示關心。
她以前常在音音耳邊念叨要照顧哥哥,後者不知是被她洗腦了,還是真的發自內心愛安安,幾乎把自己變成了他的右腿。
安安想採風,小姑娘風風火火地推出自行車載他去。
安安想要一種鎮上沒有的畫紙,她頂著被阮蘇發現的風險連夜乘火車去大城市買來。
安安過生日,她提前兩個月開始節衣縮食,最後仍然差了一點,以一種不太禮貌的方式從同學那兒“借”到手,送了他一套最好的畫筆和顏料。
阮蘇雖然因此被迫給他們擦了許多次屁股,到處賠禮道歉,卻不得不承認,兄妹倆的感情好到她都有些羨慕。
到加拿大的第九年,接專家們的飛機來了,阮蘇和趙祝升去送行。許多人捨不得,邀請他們一起回國,她笑著拒絕了,說自己已經習慣這裡的生活,懶得再重新開始。
他們回國之後為了感謝她,陸陸續續寄了許多照片和信件過來,還有國家發給她的一枚勳章,感謝她這麼多年的無條件幫助。
深夜裡阮蘇獨自戴上眼鏡翻照片,發現有一疊是開國大典現場拍下的。她從擁擠的人群里看到了段瑞金的一張側臉。
他仍然穿著黑色大衣,胸襟上別著一條印了字的紅布,曾經比女人更細膩的皮膚鬆弛了些,過於俊美的面容堅毅了許多,氣場不似當年的強烈,卻更加沉穩、內斂,猶如一壇深埋地底多年的太禧白,散發著令人沉醉的氣息。
阮蘇捏著那張照片,忽然有一種報復成功的快感——她知道他現在的模樣,而他絕不會知道她的。
“我贏了。”
她對著那張側臉喃喃地說,淚珠打得照片往下沉了沉。
音音十七歲時考上多倫多大學,不得不離開家去學校跟同學們擠宿舍,到周末的時候自己開車回家陪安安。
同一年裡,安安舉辦了第一次個人畫展,1號作品《承諾》被沒有露面的神秘人士高價拍走,安安本人也因此一戰成名。
之後的兩年他去了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進修油畫,課程結束後回到小鎮上,繼續安心創作。
小曼生了兩個孩子,阮蘇特地飛到法國去喝了滿月酒,又在那裡陪了她兩個多月才回來。
不久後趙祝升也結婚了,對方是公司里的會計,一個褐發綠眼的英國美女,非常溫柔和安靜,聚餐時總是坐在他身邊恬靜的笑,從來沒見兩人吵過架。
他與阮蘇的公司發展得很好,成為加拿大十分出名的一個家具品牌,遠銷海內外。
阮蘇經濟上沒壓力,生活也還算充實,每天做做飯掃掃地,剩下的大部分時間要麼陪安安,要麼就看書,愛好從以前的買珠寶變成了買衣服,特地定製了一整面牆那樣大的書櫃,攢了滿滿一屋子書。
她原以為自己會這樣平靜的老去,死亡,然而老天爺似乎特別喜歡跟她開玩笑,在她四十多歲的時候檢查出得了肝癌,治療來治療去總不見好。
整五十歲那年病情突然加速惡化,做手術也無力回天。已經成為跨國公司高管的音音連忙飛回加拿大,跟安安一起守在她病床邊,不肯離開半步。
小曼一家人也來了,還有趙祝升。
他的妻子不在,二人終究是過不下去,已在三年前離婚。
病房裡圍滿了人,醫生緊張地看著儀器,心跳已經越來越微弱。
阮蘇躺在床上,身上蓋著雪白的薄被,幾根管子從被子底下接出來,延伸進各種醫療儀器里。
她臉上罩著呼吸器,每一次呼吸聽起來都那麼沉重,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音音看著她這幅從未有過的虛弱模樣,心如刀絞,沖醫生說道:“快救救她啊!用最好的藥,花多少錢都行!救救她!”
醫生歉意地搖了搖頭,音音抓著他的手幾乎哭出來。
趙祝升突然說:“別吵,她在說話。”
所有人看著阮蘇,她的嘴在面罩里一張一合,發出了些聲音,但是模糊不清。
趙祝升正要走過去,安安搶先一步轉動自己的輪椅,來到床邊握住她瘦可見骨的手。
“娘,我在,你說。”
阮蘇迷茫地望向他,臉上露出一抹極淡的笑意,繼續說話。
安安彎腰把耳朵貼過去,靜靜聆聽,聽清楚後面色微變,但很快說:“嗯,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