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luǒ的利誘,經過了幾年的試探,宗室王公大臣只要耳目沒那麼閉塞無不知海貿能帶來多大的利潤……漢臣們樂見滿人在身份地位及待遇上不再高漢人一籌,而覺得被剝奪了利益的滿人則為了那“可以離開本旗從事商業貿易活動”的字眼而眉頭緊揪……最終他們還是接受了現實——以皇帝如今的威勢他們反對也不過是不起眼的小水花,再說了,誰家中沒有嫡次子、三子或庶子的,他們不能襲爵,也不是個個都對從軍有興趣,讓他們當個不事生產靠著那點子“月錢”生活的紈絝他們也不忍心,他們雖然老了可也曾年青過,知道年青人最是敢闖敢拼,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也能奮鬥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同年六月,後宮答應蘇氏犯事被貶辛者庫,做為翊坤宮位份最高的年貴人則被斥管理不力,原已病體孱弱的她拖了兩個月滿含不甘地逝去。胤禛下旨按嬪例葬。

  八月,淳親王允佑病重,蘇宜爾哈賜下一粒小還丹夾在胤禛賜下的諸多藥材補品中,淳親王用後身體逐漸康復,後上奏免卻所有差事靜養,世子弘曙襲爵。

  九月,固倫端文公主額駙齊默持多爾濟被授予理藩院侍郎一職著調回京,公主攜著剛滿周歲的兒子阿木爾也一同回京住進公主府。

  十一月,十一阿哥弘瞻生母海貴人病逝。胤禛下旨按嬪例葬。

  同年十二月,皇四子弘曄福晉瓜爾佳氏誕下嫡長子,胤禛大喜,賜名永琛。

  雍正九年,因皇后“生病”而推了一年的選秀照常舉行,胤禛除了給皇八子福惠指了開國五大臣安費揚古的旁枝覺爾察氏為嫡福晉、給其他宗室們指側福晉格格外,後宮未納新人。並下旨,八旗女子的選秀年齡從十三歲到十六歲改為十五歲到十八歲,八旗子弟滿十五歲需從軍三年方可議親。

  不管朝野怎麼議論,後宮位份在嬪以上的都心頭暗喜,她們年紀已有,皇寵是不指望了,好在皇帝平日也到她們宮裡坐坐說說話,有兒女的更是時不時關心……這樣的日子她們不希望被破壞。

  同年七月,康嬪完顏氏病逝,胤禛下旨按嬪例葬,十一阿哥弘瞻jiāo予定嬪喜塔臘氏撫養。

  雍正十年,六公主蘭馨被封為和碩純康公主,指婚蒙古喀爾喀部台吉車布登紥布。

  同年八月,胤禛冊封皇四子弘曄為威親王,皇二子弘昀為穆郡王,皇三子弘時、皇七子弘晨為貝勒,皇五子弘晗皇六子弘晝皇八子福惠俱為貝子。除了威親王,其餘皇阿哥全都出宮建府。這一冊封並令威親王外諸皇子出宮建府的決定,更進一步確認了威親王弘曄的儲君地位。

  又,十八皇弟允祄晉封靜郡王,二十皇弟允禕、二十一皇弟允禧晉封貝勒,二十二皇弟允祜、二十三皇弟允祁、二十四皇弟允祕封貝子。

  九月,皇四子弘曄側福晉章佳氏誕下次女,愛新覺羅。朱赫。

  十月,皇七子弘晨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誕下嫡長子,愛新覺羅。永玤。

  十一月,固倫端文公主冰雅誕下嫡次子,博爾濟吉特。那日松。

  雍正十二年四月,剛過完八十一歲聖壽的康熙在暢chūn園清溪書屋裡坐逝。康熙駕崩後,被圈禁的允禔也跟著去了,胤禛下旨按貝子例葬。

  同年五月,皇四子弘曄福晉瓜爾佳氏誕下嫡次女,愛新覺羅。尼寧蓮珠;七月,格格蘇都里氏誕下弘曄第二子,愛新覺羅。永珗。

  八月選秀結束,胤禛與蘇宜爾哈在秀女中給九阿哥弘旻指了佐領那爾布之女烏喇那拉氏為嫡福晉,給十阿哥弘昊指了尹繼善之女章佳氏為嫡福晉,兩年後大婚。

  雍正十三年六月,誠親王允祉薨。

  同年九月,貝勒允礻禺薨。

  十一月,皇七子弘晨福晉博爾濟吉特氏誕下嫡長女,愛新覺羅。珊顏。

  同年十月,允禩晉封廉親王,十一月,廉親王上書奏請世子弘旺襲爵,除一切差事。帝准。

  十二月,齊妃李氏薨。同月,威親王側福晉章佳氏誕下威親王第三子,愛新覺羅。永珉。

  雍正十四年七月,淳親王允佑薨。

  同年十月,皇四子弘曄福晉瓜爾佳氏誕下嫡次子,胤禛賜名:愛新覺羅。永珍。

  雍正十五年八月,胤禛禪位於皇四子弘曄。

  次年元旦,改年號隆威元年。

  195、番外 離開之後 …

  在弘曄登基後的第三天,胤禛和蘇宜爾哈留了一封信給他們的兒女後就永遠消失了。也許多少年後人們會將這件事做為一個傳奇而津津樂道,編出各種各樣的故事,但對於初初發現此事的弘曄他們是很難受的。

  他們沒辦法理解,就算是隱居,難道也不能跟他們講一聲再走?

  頭痛地讓福晉將平時很黏皇瑪法皇瑪嬤哭得慘兮兮的兒子抱了下去,弘曄將信jiāo給得了信匆匆進宮的弘晨。

  “這是怎麼一回事,什麼叫讓我們好好生活,他們永遠不會再回來了?!”弘晨瞪著他那雙威煞十足卻永遠也成不了銅玲的眼睛喊道,十分不滿。

  冰雅拿過他拍在桌上的信瀏覽了一遍,不敢置信,又不得不信,眼裡蒙著層淚。“他們真的走了……”

  同樣一臉委屈的還有雙胞胎,為什麼四哥有個密室他們卻什麼都沒有?“不然帶我們走也好啊!”弘曄利眼掃來,他們噤若寒蟬地低下了頭,想起自己已經大婚,又進了六部開始辦差,不由十分悲劇,這做牛做馬的日子何時到頭啊。

  弘曄安撫地拍了拍惶著一張小臉緊跟著自己的小妹海蘭,說道:“一起到乾清宮看看吧。”

  密室建在胤禛常居的乾清宮養心殿裡,大小不過二十平米左右,中間擺著一張造型簡單到不行的長方形桌子,桌子上擺了幾個箱子,桌子下塞了兩張結實的方凳,三面牆都放滿了到頂的書架,兩面空著,一面上頭擺了大半的書籍,那些書籍封面製做jīng美有別於現今書本。其中最上面一格單獨放著一本厚厚的繁簡中文對照字典。

  單學簡體字或繁體字的人就算不會寫另一種版體字,看起書來卻是不難的,字連成句再拼成文,連猜帶蒙都能看懂七八成。

  “這是什麼?”冰雅拿起一本《清史稿》翻看起來,越看臉色越是震驚。她向來心xing淡泊,xing子更是清冷,跟家人相處才好些,但也很少露出這種震驚之色。弘晨眯了眯眼,跟著拿了本《清初三大疑案考實》不耐煩地一把翻到了最後,一看,嘴張得老大,這、這阿瑪之後的皇帝不應該是四哥嗎,什麼時候出來個乾隆皇帝了?!

  弘曄不理他古怪的眼神,飛掃著手中的《清朝的皇帝》臉色驚疑不定。

  不管什麼狀況,問題肯定出在這些詭異無比的書上!弘旻弘昊互視一眼,一人拿了本《明亡清興六十年》一人拿了本《明清史論著集刊》飛快翻看……

  除了這些有關清朝的“史書”,另一個書架上則放著天文地理紡織種植養殖……之類的雜書,弘曄略過,將眼光放到了第三個書架上孤零零的兩冊手寫線裝書上。

  上面的字明顯是皇父手書,封面上還並排寫了“胤禛”“蘇宜爾哈”兩個名字。弘曄心頭一動,上前將那本書拿到手裡,一目十行地快速翻閱起來。

  這可以說是一本自傳,不過是兩個人的。

  弘曄自問見多識廣也不由為他們奇異的際遇而感到古怪無比。一個是帝王重生,一個是帶了兩世記憶的世外仙株轉世,難得的是兩人還結合到了一起,一個君臨天下,一個母儀天下。不過,這也說明了為何從小到大額娘總能輕易拿出一些仙果瓊漿給他們吃……

  書後面說,這屋子裡的書都是母親從未來搜集的,就留給大清的歷代帝王,雖然歷史已經不一樣了,可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鑑,很多錯誤可以避免,希望他們的後代子孫能取其jīng華去其糟粕,將大清治理得更好。

  桌子上的那些箱子裡一部份放著她煉製的各種丹藥,並《混元金身訣》的煉體、鍊氣前兩部心法口訣(還有適合女孩子修煉用的《素女心經》)就留給愛新覺羅家的子孫,希望他們能擁有qiáng健的體魄、堅忍不拔的毅力。以上密笈除他們的後代不可輕授,而他幾兄弟學過的一些輕身術、刀法、劍法、槍法等秘笈則不介意賜予宗室將領學習,還有《五禽戲》《太極拳》《瑜伽術》等也適合普通人qiáng身健體。

  ——雖說歷朝皇帝都很忌諱民間俠以武犯禁,可到了國難當頭,卻也是這些身懷絕藝的武者走在了前面……怎麼說,蘇宜爾哈對“東亞病夫”這個詞還是很有怨念的。

  另外,有一些箱子裡裝的是她在現代買來的各種手錶,有上萬的名牌表、有幾千的、幾百的更有幾十塊的,除了特意給弘曄冰雅他們留的,其他的皇帝可以留著賜給有功之臣。

  還有一個箱子,是她在現代搜集的現在還沒傳到清朝來的世界各地特有的各種瓜果種籽,也留給了皇帝。

  兩部太陽能手提電腦,附上使用說明,裡面下載了不少電影、小說、動漫和音樂。這個,想看的人可以來跟皇帝聯絡感qíng,呵呵。

  ……

  海蘭抱著屬於自己的箱子,裡面除了丹藥、上百年的藥材及一些銀票地契(她的哥哥姐姐早年領過了)外,還有jīng美的首飾、手錶、可愛的布娃娃、一個小巧的太陽能多媒體播放器……眼淚不停地流,雖然阿瑪額娘給她留了這麼多東西,也叮囑哥哥姐姐多多照顧她,將來給她尋個好額駙……她還是難過。“他們為什麼不等海蘭成了親生了小孩再走,不公平,嗚,不公平,他們陪了哥哥姐姐這麼多年,海蘭卻只有十年……”

  冰雅看著哭得不行的小妹,將她摟進懷裡,“別哭,也許,他們以後會回來看我們的……”

  “會嗎?”海蘭抬起腫得跟核桃似的眼睛問道。

  “會的,海蘭這麼可愛,等海蘭長大了可以嫁人了他們會回來看的……”雙胞胎一左一右安慰著,因著她長相最肖蘇宜爾哈,愛烏及烏,平日裡最受胤禛和眾兄姐疼愛,養成了嬌嬌軟軟的xing子。後來,見是xing子問題,看事qíng想問題還是通透明理,蘇宜爾哈才算放下了心,因為寵海蘭的人里也有她一份,所以生怕一片愛她的心反害了她,有些戰戰兢兢。

  弘曄看完了父母的自傳,一言不發地將它jiāo給了弘晨,拿起另一本厚些的線裝書,一翻,卻發現是胤禛這些年的辦差經驗和施政心得,每頒布實施一項政策,他都將他做為一個皇帝所做的施政的初衷、各種中途出現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政策改革後的qíng況都寫了下來……裡面夾雜了不少帝王心術,馭下之術、治國之道……弘曄看得入了迷,心想,這倒不失一個好的法子,如果每代帝王將自己治國的經驗撰寫下來的話,是成功是失敗,都可讓自己的繼任者學習,更妙的是更能體會前任帝王的治國思路,縱有意外發生,也不會導致繼任者不理解前任帝王頒布的一些政令而疏忽大意達不到最終目的,更甚者,會兩眼一抹黑地抹殺掉……反正看的人只能是自己的子孫,不是史官,不是天下百姓,一切講究真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