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直到有一天才足月的小花朵發了燒,小花朵小小的身子燒得通紅,哭得聲音都比平常弱了不少。
何令昔看到這樣虛弱的寶寶,心裡慚愧不已,將那些悲傷收拾起來,開始細心的與何太太和韓彩一起護理小花朵,等小花朵病好了之後,她也振作了起來。
韓彩說:「你就算是為了孩子,也要振作起來,馮先生在這世上最後的一絲骨血還要靠你來撫養,你怎麼能這樣對不起他!」這種規勸的話大家不知道說了多少,但之前的何令昔怎麼能聽見去。
如今從小花朵生病一事上,何令昔也吃了教訓,夜裡看孩子那麼痛苦的樣子,她狠狠的甩了自己一個巴掌,從那以後,她也不再提馮增年這個名字了,好像把他收在最心裡,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自己拿出來想一想他。
後來馮增年逃出來的手下將他之前寫的一封遺書親自送給了何令昔,何令昔見到信紙上馮增年熟悉的字跡,淚水便忍不住盈滿了眼眶。
只見信上還寫了:「令昔,我很抱歉看不到我們的孩子了,不知道即將降生的寶寶是男孩還是女孩,名字我已經想好了,若是男孩就叫馮念平,女孩就叫做馮思甜,希望我的兒子還能為祖國的和平做一份貢獻,希望我的女兒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能想到甜蜜美好的事情,世界對她是甜美如蜜的。」
「我很抱歉,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不在人世了,若是還有來生,我希望我們還能在一起。但是這輩子,我希望即使沒有我,也會有別的男人來替我愛你,能與你共度餘生。我只盼你開心快樂,便是我最大的心愿。」
「最後,照顧好我們的孩子,照顧好你自己。亡夫馮增年絕筆。」
何令昔看完這封信,眼淚已經無聲無息的布滿了她的臉龐,淚水從下巴上滴答滴答的落在信紙上,暈開了馮增年的字跡。
那是何令昔最後一次為馮增年的去世大哭。
從那以後,韓彩一直守在了何令昔身邊。
南京失守之後,平城也十分危險,從地址位置上來看,平城距離南京只有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從重要程度來看,平城在經濟上是東南最重要的經濟港口城市,比南京更要重要。
日本人在南京燒殺搶掠淫之後,一定會把目光放到平城上的。即使平城現在幾乎是洋人的地盤,剛剛殺紅了眼的日本人也許就會枉顧和平公約攻打進來。更何況,日本在幾年前是攻打過平城,可是那時候有英勇抗戰的王將軍,如今卻沒有王將軍那樣的人物了。
南京大屠殺在剛開始的時候,南京政府和**也是看起來打算進行一場破釜沉舟、堅守陣地的保衛戰的,就像項羽沉掉了回程的船一樣,那時候的**第一軍橫在長江河邊,他們退後一步迎接他們的就是糾察隊的槍口,當時的軍長唐建饒的口號叫得十分響亮,沒有統帥命令絕不撤退,誓與南京共存亡!
可惜,不僅總帥宋定海宣布撤離南京,唐建饒本人也在日軍攻入南京前不聲不響的自己逃跑了,將留守的十萬軍隊和南京百姓就那樣的留給了日本人,等待這幾十萬人的是日本人殘忍的屠殺。
就這樣的一個人,逃回重慶之後,竟然沒有被宋定海殺了。
以至於孫書璈每次在重慶見到這個人都噁心的吃不下飯。
南京被占領之後,孫書璈和蔣鳳瓔也被宋太太派人接到了重慶,與大多數逃到重慶的人類似,他們的生活質量也下降了很多,重新住到了擁擠的公寓裡,他們的錢很多用於重建鶯聲電台了。
在逃跑之中,鶯聲電台幾年前剛從德國購置的機器並沒能被帶走,這是蔣鳳瓔最大的遺憾。等到了重慶之後,蔣鳳瓔一直致力於重建電台。
與蔣鳳瓔相比,孫書璈又重新以雁山先生的筆名開始在報紙上公開發表自己的文章了,自從王將軍以『親愛的克里斯』為筆名開始在美國發表抗日文章以來,孫書璈就很少寫文章了。
一方面是因為他覺得與王將軍瑰麗又尖銳的文筆相比,他寫得沒有他那麼深刻,另一方面是他在平城財稅處的職位正式定了下來,他的工作開始忙碌起來,南京的財政部針對江浙兩省和平城的歷史遺留稅收問題進行了改革。
孫書璈作為財政部長何令昌在平城財稅的親信自然責無旁貸,一定要保證平城的稅收改革平穩進行,穩定住江浙經濟活,並且要穩定銀元匯率,每日都有大量的工作等著孫書璈,經常要半夜才能回家。
但是孫書璈在工作中覺得自己是在為大家過上安穩的生活而勞累著,不能以雁山先生的身份發表文章也不算什麼。
但是南京大屠殺之後,孫書璈的悲憤從來沒有一刻終止過。報紙上有洋人記者冒死拍下的南京市里血流成河、屍體堆山的照片曝光出來之後,他第一次看到那樣的場景,捏著報紙,牙齒被咬得咯吱作響,眼淚已經無法控制的淌了出來。
那一天,無數華夏人哭泣。
到重慶之後,他雖然仍然在財政部上班,但是不管工作多累,他都堅持以雁山先生的身份發表文章。
他以雁山先生的身份質問政府,為什麼放棄南京?質問唐建饒為什麼還活著,為什麼不以死謝罪?為什麼政府還要留著這樣一個罪人?
他的文章變得更加尖銳和有攻擊性,但是卻在文人圈裡引起了風潮,很多愛國文人也都在報紙上發表譴責言論,這對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輿論壓力。
何令昔看到這樣虛弱的寶寶,心裡慚愧不已,將那些悲傷收拾起來,開始細心的與何太太和韓彩一起護理小花朵,等小花朵病好了之後,她也振作了起來。
韓彩說:「你就算是為了孩子,也要振作起來,馮先生在這世上最後的一絲骨血還要靠你來撫養,你怎麼能這樣對不起他!」這種規勸的話大家不知道說了多少,但之前的何令昔怎麼能聽見去。
如今從小花朵生病一事上,何令昔也吃了教訓,夜裡看孩子那麼痛苦的樣子,她狠狠的甩了自己一個巴掌,從那以後,她也不再提馮增年這個名字了,好像把他收在最心裡,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自己拿出來想一想他。
後來馮增年逃出來的手下將他之前寫的一封遺書親自送給了何令昔,何令昔見到信紙上馮增年熟悉的字跡,淚水便忍不住盈滿了眼眶。
只見信上還寫了:「令昔,我很抱歉看不到我們的孩子了,不知道即將降生的寶寶是男孩還是女孩,名字我已經想好了,若是男孩就叫馮念平,女孩就叫做馮思甜,希望我的兒子還能為祖國的和平做一份貢獻,希望我的女兒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能想到甜蜜美好的事情,世界對她是甜美如蜜的。」
「我很抱歉,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不在人世了,若是還有來生,我希望我們還能在一起。但是這輩子,我希望即使沒有我,也會有別的男人來替我愛你,能與你共度餘生。我只盼你開心快樂,便是我最大的心愿。」
「最後,照顧好我們的孩子,照顧好你自己。亡夫馮增年絕筆。」
何令昔看完這封信,眼淚已經無聲無息的布滿了她的臉龐,淚水從下巴上滴答滴答的落在信紙上,暈開了馮增年的字跡。
那是何令昔最後一次為馮增年的去世大哭。
從那以後,韓彩一直守在了何令昔身邊。
南京失守之後,平城也十分危險,從地址位置上來看,平城距離南京只有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從重要程度來看,平城在經濟上是東南最重要的經濟港口城市,比南京更要重要。
日本人在南京燒殺搶掠淫之後,一定會把目光放到平城上的。即使平城現在幾乎是洋人的地盤,剛剛殺紅了眼的日本人也許就會枉顧和平公約攻打進來。更何況,日本在幾年前是攻打過平城,可是那時候有英勇抗戰的王將軍,如今卻沒有王將軍那樣的人物了。
南京大屠殺在剛開始的時候,南京政府和**也是看起來打算進行一場破釜沉舟、堅守陣地的保衛戰的,就像項羽沉掉了回程的船一樣,那時候的**第一軍橫在長江河邊,他們退後一步迎接他們的就是糾察隊的槍口,當時的軍長唐建饒的口號叫得十分響亮,沒有統帥命令絕不撤退,誓與南京共存亡!
可惜,不僅總帥宋定海宣布撤離南京,唐建饒本人也在日軍攻入南京前不聲不響的自己逃跑了,將留守的十萬軍隊和南京百姓就那樣的留給了日本人,等待這幾十萬人的是日本人殘忍的屠殺。
就這樣的一個人,逃回重慶之後,竟然沒有被宋定海殺了。
以至於孫書璈每次在重慶見到這個人都噁心的吃不下飯。
南京被占領之後,孫書璈和蔣鳳瓔也被宋太太派人接到了重慶,與大多數逃到重慶的人類似,他們的生活質量也下降了很多,重新住到了擁擠的公寓裡,他們的錢很多用於重建鶯聲電台了。
在逃跑之中,鶯聲電台幾年前剛從德國購置的機器並沒能被帶走,這是蔣鳳瓔最大的遺憾。等到了重慶之後,蔣鳳瓔一直致力於重建電台。
與蔣鳳瓔相比,孫書璈又重新以雁山先生的筆名開始在報紙上公開發表自己的文章了,自從王將軍以『親愛的克里斯』為筆名開始在美國發表抗日文章以來,孫書璈就很少寫文章了。
一方面是因為他覺得與王將軍瑰麗又尖銳的文筆相比,他寫得沒有他那麼深刻,另一方面是他在平城財稅處的職位正式定了下來,他的工作開始忙碌起來,南京的財政部針對江浙兩省和平城的歷史遺留稅收問題進行了改革。
孫書璈作為財政部長何令昌在平城財稅的親信自然責無旁貸,一定要保證平城的稅收改革平穩進行,穩定住江浙經濟活,並且要穩定銀元匯率,每日都有大量的工作等著孫書璈,經常要半夜才能回家。
但是孫書璈在工作中覺得自己是在為大家過上安穩的生活而勞累著,不能以雁山先生的身份發表文章也不算什麼。
但是南京大屠殺之後,孫書璈的悲憤從來沒有一刻終止過。報紙上有洋人記者冒死拍下的南京市里血流成河、屍體堆山的照片曝光出來之後,他第一次看到那樣的場景,捏著報紙,牙齒被咬得咯吱作響,眼淚已經無法控制的淌了出來。
那一天,無數華夏人哭泣。
到重慶之後,他雖然仍然在財政部上班,但是不管工作多累,他都堅持以雁山先生的身份發表文章。
他以雁山先生的身份質問政府,為什麼放棄南京?質問唐建饒為什麼還活著,為什麼不以死謝罪?為什麼政府還要留著這樣一個罪人?
他的文章變得更加尖銳和有攻擊性,但是卻在文人圈裡引起了風潮,很多愛國文人也都在報紙上發表譴責言論,這對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輿論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