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封晁臉色瞬間變黑,氣惱的他忿忿握拳卻不敢當眾發作。

  宣和帝眸光深邃他刻意朝封晁道:「論年歲和資質,朕還是覺得榮王更適合太子之位。」

  宸妃身子一凜,她忙道:「陛下三思,太子殿下乃中宮嫡出,他才是繼承大統的最佳人選,榮王他自小長在宮外,學識眼界都比不得太子,還請陛下慎重。」

  她雖沒有從小照顧溫若庭,但她明白溫若庭從無覬覦皇位,更沒有繼承大統的意願。

  端妃也不住附言道:「陛下,您若執意要改立太子,那您讓文武百官如何想?」

  宣和帝沉聲道:「朕意已決,朕會擬旨交給蘇丞相。」

  事已至此旁人再多說無益,可見宣和帝的決心。

  端妃隱忍住心頭不忿帶著兩位皇子退立一側,她咬牙怒目視向神色清冷的宸妃,眼中蘊藏的怒意明晃晃一眼就能被人看出。

  王實安瞥向殿下眾人,尋到溫若庭的身影他便步下玉階,到他跟前:「榮王殿下,快去陛下那吧。」

  溫若庭不為所動,他委實不願走到龍榻那頭,因為他知道一旦過去了,那他就是未來的儲君。

  王實安心急如焚的催促:「榮王殿下,快些過去。」

  邁著沉重的步伐,溫若庭踏上玉階來到宸妃身旁,躬身行了一禮:「父皇,兒臣在。」

  宣和帝喚他到身邊:「你出生便交給溫氏夫婦撫養,這些年來在外受的苦楚,委屈你了。」

  溫若庭搖首,聲音嘶啞:「兒臣從未覺得委屈。」

  「皇位交給你父皇很放心,你的秉性你的才學,都配得上這個位子。」宣和帝重重咳了聲,復又讓他湊近了,在他耳畔說道:「你也不必推拒,你且記得登基前去青鸞殿的匾額後把匣子裡的東西看上一看,到時你就明白父皇的用意了。」

  溫若庭英挺的眉宇蹙起,他低低的應了。

  和溫若庭說完話,宣和帝又喚了曲桑桑。

  「桑桑,過來。」

  隨命婦們跪在一隅的曲桑桑得喚微微抬眸,揚著詫異的眸光她被王實安領到宣和帝身邊。

  「父皇……」

  望著那張和端宜長公主生的七八分像的臉,宣和帝怔了一瞬,他屏退殿內眾人獨留了曲桑桑和溫若庭。

  彌留之際他還是想把未說完的話,告訴給曲桑桑。

  宣和帝沉沉的嘆息了聲,「端宜的死,都是朕的錯,若不是朕,或許她能平平安安的度過此生,可都是因為朕,她才會成為眾矢之的被人殺害。」

  說到此處宣和帝的身子搖搖欲墜已是虛弱的再難撐坐住,溫若庭忙扶著宣和帝躺下,「父皇,您先好好休息吧,這些話日後再說也不遲。」

  宣和帝細弱的應了聲漸漸的他意識不再清明,他眼前朦朦朧朧的,只依稀察覺身畔有道倩影,彌留之際他仿佛看見了端宜長公主,與年少時一樣。

  他抬起手不覺喃喃:「端宜,你沒有嫌棄五哥,真的來接五哥了。」

  短短几個字吐出後,他抬起的手無力的垂下頭歪在枕旁而他的眼也緊緊的閉了起來。

  王實安雙膝重重的跪在地上,大聲喊道:「陛下!駕崩!」

  喪鐘應聲而起昭示著一國之君崩逝,舉國同喪。

  慶安殿進進出出的來往許多人,殿內哀聲四起夾雜著細弱的啜泣聲,身著縞素的后妃和皇子公主們對著金棺掩面哭泣,那淚是真心實意還是逢場作戲唯有她們心知肚明。

  其間還有命婦體力不支跪的昏了過去,被宮人抬著出了慶安殿,至於宣和帝的生母趙氏在知曉宣和帝駕崩後昏厥過去,到現在還未醒來。

  剩下能主掌後宮大權的也就端妃和宸妃二人。

  這會兒端妃正哭的梨花帶雨瞧著令人毫不憐惜,而她身旁的宸妃閉眸合掌嘴裡念叨著什麼,殿內燃著的香盪起的裊裊煙靄縈繞在兩人身側。

  半個時辰後兩人雙雙起身,端妃跪的雙膝酸軟她站起時還踉蹌了下。

  「沒想到先帝臨去前都還惦念著端宜長公主。」和宸妃並肩走在長廊下,端妃不咸不淡的譏笑道。

  宸妃淡淡道:「先帝對端宜長公主的情意那般深厚,臨去前仍是惦念那再尋常不過,再者說端宜長公主當年死的太過蹊蹺,也是先帝的心結。」

  腳步微頓端妃又道:「宸妃姐姐這麼些年,難道就不曾怨恨過先帝或是端宜長公主麼?」

  宸妃鳳眸斜她,冷若冰寒的說道:「怨恨?妹妹這話從何說起?」

  端妃擺手命伺候的宮婢退下,她低聲道:「你該知道的,先帝對端宜長公主是有男女之情的,要不然你我二人當年如何入選進的宮?」

  還不是全憑肖像端宜長公主的臉。

  宸妃偏首斂眸她泰然的道:「妹妹跟著先皇后那麼多年,難道連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都忘了麼?」

  「宸妃姐姐如今大權在握,說的話都和從前不同了呢。」端妃含酸捻醋的說道。

  宣和帝駕崩,儲君一位白白落到了溫若庭的身上,她實在氣不過。

  若是皇位落在封晁身上,她大可不必如此,然她一想到繼位的人是溫若庭。今後太后會是宸妃她就不忿。

  「大權在握?榮王尚未登基這些個事都是說不準的,妹妹急什麼呢?」宸妃幽幽的吐了這句話,便頭也不回的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