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頁
黎晚:「?」
皇帝:「熱水不夠了。」
黎晚:「?」
浴桶很大,但是塞下兩個人還是有些擠,原本剛好齊胸的水,一下沒到了肩膀,皇帝雖然瘦了很多,但是他長手長腳的,在加上浴桶里本來就有個黎晚,一進浴桶雙腿不能伸展,只能曲著,他嫌這樣不舒服,直接把黎晚從另一頭撈過來,把她摟進懷裡,嘴角得意的翹起來,鳳眸晶亮:「這樣舒服多了。」說著還在黎晚裸露在外的肩頭上輕啄兩下。
黎晚:「……」
……
足足過了小半個時辰,裡頭才叫人進去伺候。
屏風後頭,水濕了一地,花瓣也濺落不少,難以想像洗澡怎麼洗成這個樣子。
兩個小丫頭剛才被親衛警告了,這會兒都不敢隨處亂看了,規規矩矩的收拾乾淨了就退了出去。
不久,又端著飯菜進來。
客棧里的大廚手藝不算好,口味也比宮裡的飯菜要重得多。
皇帝和黎晚卻胃口大開,埋頭苦吃。
皇帝是這半年來都沒怎麼好好吃過一頓飯,而黎晚則是因為林家的口味十分清淡,再加上林家為了給她治病欠了錢,平時三兩天吃一次肉也是有的,這會兒看到肉,黎晚也不免多吃了點。
最後兩人都吃撐了,黎晚提議說出去走走消食。
皇帝猶豫的看向她的腿:「你的腿?」
黎晚道:「我的腿現在已經好多了,慢點走還是能走的。」
皇帝這才答應了。
大元朝有宵禁,但在這小鎮上,自然鬆散些。
正是天氣好的時候,街里鄰房吃了飯都喜歡出來四處走走消消食,但這個點了,大多數百姓明天還要早起,所以街道上格外寂靜。
黎晚和皇帝手牽著手慢慢地在寂靜的月光下散步。
兩名親衛在他們身後五米處遠遠地跟著。
街道上沒有燈,皇帝手提了一盞燈籠照明,另一隻手緊緊抓著黎晚的手,兩人慢慢地走著。
「這還是朕第一次出宮到這麼遠的地方來。」皇帝看看腳底下這與京都的大道截然不同的石板路說道。
他去過最遠的地方便是秋獵圍場。
連走出宮牆外的機會都少之又少。
這是第一次,他不管文武百官的勸諫,一意孤行出了京都。
現在想想,還跟做夢一樣。
黎晚有些憂慮,問道:「你就這麼出了宮,宮裡不會出什麼亂子嗎?」
皇帝道:「朕又不是昏聵之君,雖然出來的急,但留下了一道旨意,若有事,朝中大臣自然知道要怎麼辦。」
黎晚笑了笑:「我聽說了黎家的事,謝謝你,給他們留了一條生路。」
皇帝悶聲道:「那是朕答應過你的。」
那時,查出背後主謀是太后和黎家,他恨不能殺了黎家全族才能抵他心裡的痛意。
可偏偏他還記得他答應了黎晚,要放過那些不知情之人。
他始終覺得黎晚還活著,不想等她回來了對自己失望。
黎晚握緊了他的手:「那我就謝謝你,這樣把我的話放在心上。」
皇帝很是緊張她的腿,走了沒幾步路就要問她腿疼不疼,
兩人走到街頭,他就不讓黎晚再走了,把燈籠遞給黎晚,把她背了起來。
皇帝背著她,一邊往回走,一邊說道:「以後你只能讓朕背。」
他想到她是被那個鄉下小子背回來的,心裡又有些不舒服。
她居然在那個鄉下小子家待了半年,每日就在一個屋檐底下朝夕相處……再想到他與她都沒有在一起那麼長的時間,更是不開心,她當時還被趴在那個小子的背上,兩人一副十分親近的模樣。
而黎晚寫來的信里,言語中,對這個林致也頗多讚美之詞。
皇帝忽然問:「你跟那個姓林的小子,很要好嗎?」
黎晚抱著他的脖子,伏在他背上,有些好笑:「嗯,林家人都待我極好,林致就像我弟弟,對我也十分照顧。」
皇帝心想,她將林致當弟弟,林致卻未必把她當姐姐。
只是不願說出來。
想到等他們回了京都,黎晚和這個姓林的小子這輩子都再見不了面,心裡又舒服了。
不想黎晚卻忽然道:「對了,我忘了跟你說。我希望他們能和我一起回京都,他們也都答應了。所以他們到時會和我們一起回京都,我會讓我父母親關照他們在京都落腳,你看過我的信了吧?林妤十分好學,林致更是聰明學什麼都很快,我能不能幫他們求一道旨意?特許他們去國學讀書?有名師指導,林致以後說不定能堪大用。」
皇帝有些鬱悶。
但又知道這樣才是黎晚,哪怕是乾正宮裡的宮人,她也總是十分樂意為他們排憂解難,那欺辱過她的黎家,她更是尚且願意為他們求情,更何況林家是她的救命恩人,又與她朝夕相處那麼多時日。
他本想賜他們金銀,但黎晚這樣的安排,顯然才是對林家更好的。
他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他們救了朕的命,朕能不答應嗎?」
黎晚疑惑道:「怎麼會是救了你的命?」
皇帝道:「你就是朕的命,他們救了你,就是救了朕的命。」
黎晚微微一怔,隨即摟緊了他的脖子,把臉挨過去,蹭了蹭他的面頰。
皇帝:「熱水不夠了。」
黎晚:「?」
浴桶很大,但是塞下兩個人還是有些擠,原本剛好齊胸的水,一下沒到了肩膀,皇帝雖然瘦了很多,但是他長手長腳的,在加上浴桶里本來就有個黎晚,一進浴桶雙腿不能伸展,只能曲著,他嫌這樣不舒服,直接把黎晚從另一頭撈過來,把她摟進懷裡,嘴角得意的翹起來,鳳眸晶亮:「這樣舒服多了。」說著還在黎晚裸露在外的肩頭上輕啄兩下。
黎晚:「……」
……
足足過了小半個時辰,裡頭才叫人進去伺候。
屏風後頭,水濕了一地,花瓣也濺落不少,難以想像洗澡怎麼洗成這個樣子。
兩個小丫頭剛才被親衛警告了,這會兒都不敢隨處亂看了,規規矩矩的收拾乾淨了就退了出去。
不久,又端著飯菜進來。
客棧里的大廚手藝不算好,口味也比宮裡的飯菜要重得多。
皇帝和黎晚卻胃口大開,埋頭苦吃。
皇帝是這半年來都沒怎麼好好吃過一頓飯,而黎晚則是因為林家的口味十分清淡,再加上林家為了給她治病欠了錢,平時三兩天吃一次肉也是有的,這會兒看到肉,黎晚也不免多吃了點。
最後兩人都吃撐了,黎晚提議說出去走走消食。
皇帝猶豫的看向她的腿:「你的腿?」
黎晚道:「我的腿現在已經好多了,慢點走還是能走的。」
皇帝這才答應了。
大元朝有宵禁,但在這小鎮上,自然鬆散些。
正是天氣好的時候,街里鄰房吃了飯都喜歡出來四處走走消消食,但這個點了,大多數百姓明天還要早起,所以街道上格外寂靜。
黎晚和皇帝手牽著手慢慢地在寂靜的月光下散步。
兩名親衛在他們身後五米處遠遠地跟著。
街道上沒有燈,皇帝手提了一盞燈籠照明,另一隻手緊緊抓著黎晚的手,兩人慢慢地走著。
「這還是朕第一次出宮到這麼遠的地方來。」皇帝看看腳底下這與京都的大道截然不同的石板路說道。
他去過最遠的地方便是秋獵圍場。
連走出宮牆外的機會都少之又少。
這是第一次,他不管文武百官的勸諫,一意孤行出了京都。
現在想想,還跟做夢一樣。
黎晚有些憂慮,問道:「你就這麼出了宮,宮裡不會出什麼亂子嗎?」
皇帝道:「朕又不是昏聵之君,雖然出來的急,但留下了一道旨意,若有事,朝中大臣自然知道要怎麼辦。」
黎晚笑了笑:「我聽說了黎家的事,謝謝你,給他們留了一條生路。」
皇帝悶聲道:「那是朕答應過你的。」
那時,查出背後主謀是太后和黎家,他恨不能殺了黎家全族才能抵他心裡的痛意。
可偏偏他還記得他答應了黎晚,要放過那些不知情之人。
他始終覺得黎晚還活著,不想等她回來了對自己失望。
黎晚握緊了他的手:「那我就謝謝你,這樣把我的話放在心上。」
皇帝很是緊張她的腿,走了沒幾步路就要問她腿疼不疼,
兩人走到街頭,他就不讓黎晚再走了,把燈籠遞給黎晚,把她背了起來。
皇帝背著她,一邊往回走,一邊說道:「以後你只能讓朕背。」
他想到她是被那個鄉下小子背回來的,心裡又有些不舒服。
她居然在那個鄉下小子家待了半年,每日就在一個屋檐底下朝夕相處……再想到他與她都沒有在一起那麼長的時間,更是不開心,她當時還被趴在那個小子的背上,兩人一副十分親近的模樣。
而黎晚寫來的信里,言語中,對這個林致也頗多讚美之詞。
皇帝忽然問:「你跟那個姓林的小子,很要好嗎?」
黎晚抱著他的脖子,伏在他背上,有些好笑:「嗯,林家人都待我極好,林致就像我弟弟,對我也十分照顧。」
皇帝心想,她將林致當弟弟,林致卻未必把她當姐姐。
只是不願說出來。
想到等他們回了京都,黎晚和這個姓林的小子這輩子都再見不了面,心裡又舒服了。
不想黎晚卻忽然道:「對了,我忘了跟你說。我希望他們能和我一起回京都,他們也都答應了。所以他們到時會和我們一起回京都,我會讓我父母親關照他們在京都落腳,你看過我的信了吧?林妤十分好學,林致更是聰明學什麼都很快,我能不能幫他們求一道旨意?特許他們去國學讀書?有名師指導,林致以後說不定能堪大用。」
皇帝有些鬱悶。
但又知道這樣才是黎晚,哪怕是乾正宮裡的宮人,她也總是十分樂意為他們排憂解難,那欺辱過她的黎家,她更是尚且願意為他們求情,更何況林家是她的救命恩人,又與她朝夕相處那麼多時日。
他本想賜他們金銀,但黎晚這樣的安排,顯然才是對林家更好的。
他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他們救了朕的命,朕能不答應嗎?」
黎晚疑惑道:「怎麼會是救了你的命?」
皇帝道:「你就是朕的命,他們救了你,就是救了朕的命。」
黎晚微微一怔,隨即摟緊了他的脖子,把臉挨過去,蹭了蹭他的面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