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頁
帝王之愛,敵不過江山,有時候還不如一無所有的匹夫之愛。
最後是她贏了,她支持的元後之子成為了新帝,而趙弋的兒子,埋骨他鄉,連一個子嗣也不曾留下。
但是他到底還是掛念著她,怕她的下場不好,要新帝在他的床前發誓,將來不會動他最愛的女人,和她身後的家族。
他留給她的只有一句話,他說,「阿照,這輩子是朕對不住你。」
做都已經做了,她的一生都毀去了,再要道歉,也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她的心早就已經很堅硬了,他死了,那個送給她粉彩瓜蝶紋瓷瓶的人也死了,趙弋還活著,她也還要活下去。
瓜蝶之意,是綿綿瓜瓞,是祝願子孫繁盛之意。阮凜從未了解過她,所以選了她其實最不喜歡的粉彩,可這上面的紋樣,卻又偏偏是她最渴望的。
看了幾十年,漸漸的也就看習慣了,一日見不到,反而要覺得心慌。
他的冤屈還沒有洗淨,她還要活著,做許多事。
錦鄉侯林家的人,她熟悉的只有一個,便是他的妻子。她常常來大嫂的梅真堂做客,也幫著她的大嫂做了許多事,是她大嫂最感激的人。
她的容貌生的實在很好,她的女兒像她,外孫女也像她。她一見到沛柔,很快就想起了她自己還住在熙和園裡的時候。
他們夫妻在熙和園裡遊園,她曾見過。當年她對她就沒有妒嫉,他們是很好的一對夫妻。所以見了沛柔時,也只剩下了一點點的感慨罷了。
她告訴沛柔那支銀杏葉簪的緣故的時候,說的話,比她當年進宮前從母親那裡聽到的要柔和的多。
承載著定國公府這塊牌匾的並不只有男人,元昭一朝,她甚至覺得,她做的事情比她做了國公的哥哥還要多。
昭永一朝,沛柔又能為徐家做多少事情呢?
她的嫂子畢竟不像她母親那樣經歷過真正的戰亂,見過人命微賤,所以她是狠不下心來的。任由沛柔選了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嫁了,幸而這個人總也不算太差。
不,甚至可以說是很好。若是沒有他,她精心教養了多年的其獻,大約也並不會這麼順利的就成為了皇帝。
她這一生,先是和她姓景的丈夫斗,再是和他姓景的兒子斗,也是她處心積慮了多年,又把他的孫子捧上了帝位。
深宮歲月,到底還是寂寞的夜晚更多,她如何能夠覺察不出來,這些年她真的也變了許多了。
閨閣時的聰慧只用在玩弄心計上,從後宮爭鬥的弄小巧,逐漸變成了前朝政鬥的謀略心術。
她被鎖在這朱紅牆,鎏金瓦下,她變得討厭春天,討厭從沒有再來過她心裡的春天。
其獻是個好孩子,一直記得他生母一家的冤屈。她也跟他說過很多從前阮家的事,阮凜的事,那還是她在閨閣之中的時候聽聞的。
在她心中如戰神一般的男子,從傳聞中走出來,走到過她生活中,也因為與她哥哥的同袍之情,多多少少給過她一點關愛。
其獻登基之後,趙家嫡支盡數被流放。趙弋亦成了庶人,從寧壽宮遷出去,住在南苑一間小小的廂房裡。
她臨死之前,她曾去看過她。
這恐怕是趙弋一生住過最差的屋子。從前是恆國公府金尊玉貴的小娘子,後來進了宮,很快生下了皇子,封為了賢妃,又很快成為了皇后,住進了徐徽照沒住過的鳳藻宮中。
即便他刻意的寵愛著她,可也其實從沒冷落過趙弋。
皇后之後是太后,即便趙弋做了那樣的事情,他也沒有要她死,要她過的不好。
他臨死的時候,徐徽照在他床前想起來的,卻是她年輕時候的一件事。
每次他在她殿中留宿,她總要喝一碗湯藥。
景家的男人還真是一樣的優柔寡斷,處處留情。他其實可以給她一副讓她永遠也懷不上孩子的藥的,他給他自己留著後路,卻要她總是受苦。
她曾和他開玩笑,真的是開玩笑,「若是有朝一日,臣妾刻意換了這藥汁,懷上了陛下的龍子,陛下會如何?」
他眼中的幾分溫存頃刻便退去了,他說,「貴妃,你僭越了。」
她是他的貴妃,想要生一個孩子,是她僭越。可趙弋生了謀朝篡位之心,也還是好好的做著她的太后。
愛與不愛之間的區別,其實真的很大。
趙弋至死都不知道她當年緣何受寵,不知道自己曾得到過丈夫的真心。她自以為聰明,其實是這世間最傻的一個。
明明沒有被利用的,以為自己是被利用。明明不是帝王真愛的那一個,卻要強裝出是真愛。
趙弋真可憐。她也可憐。罷了,到最後,也是她贏了。
她這一生,一直在和景家的男人交換,換來的東西有她喜歡的,也有她不喜歡的。
但她最珍視的,還是她眼前不必交換便得到了的粉彩瓜蝶紋的瓷瓶。這是當年她進宮,阮凜送到她哥哥那裡去讓他轉交的給她的禮物。
她收了這禮物,連一句謝謝也不曾說過。他不過是隨手,也不會那麼計較她有沒有說什麼。
徐徽照從南苑回去,梨花的花瓣飄到了她身上。
「梨花風動玉闌香,春色沉沉鎖建章。唯有落紅官不禁,盡教飛舞出宮牆。」
做景家帝王的貴妃沒意思,太妃也沒意思,做了太皇太妃,原來還是沒意思。宮牆之外應當是春日了,落紅官不禁,那便早些出去吧。
最後是她贏了,她支持的元後之子成為了新帝,而趙弋的兒子,埋骨他鄉,連一個子嗣也不曾留下。
但是他到底還是掛念著她,怕她的下場不好,要新帝在他的床前發誓,將來不會動他最愛的女人,和她身後的家族。
他留給她的只有一句話,他說,「阿照,這輩子是朕對不住你。」
做都已經做了,她的一生都毀去了,再要道歉,也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她的心早就已經很堅硬了,他死了,那個送給她粉彩瓜蝶紋瓷瓶的人也死了,趙弋還活著,她也還要活下去。
瓜蝶之意,是綿綿瓜瓞,是祝願子孫繁盛之意。阮凜從未了解過她,所以選了她其實最不喜歡的粉彩,可這上面的紋樣,卻又偏偏是她最渴望的。
看了幾十年,漸漸的也就看習慣了,一日見不到,反而要覺得心慌。
他的冤屈還沒有洗淨,她還要活著,做許多事。
錦鄉侯林家的人,她熟悉的只有一個,便是他的妻子。她常常來大嫂的梅真堂做客,也幫著她的大嫂做了許多事,是她大嫂最感激的人。
她的容貌生的實在很好,她的女兒像她,外孫女也像她。她一見到沛柔,很快就想起了她自己還住在熙和園裡的時候。
他們夫妻在熙和園裡遊園,她曾見過。當年她對她就沒有妒嫉,他們是很好的一對夫妻。所以見了沛柔時,也只剩下了一點點的感慨罷了。
她告訴沛柔那支銀杏葉簪的緣故的時候,說的話,比她當年進宮前從母親那裡聽到的要柔和的多。
承載著定國公府這塊牌匾的並不只有男人,元昭一朝,她甚至覺得,她做的事情比她做了國公的哥哥還要多。
昭永一朝,沛柔又能為徐家做多少事情呢?
她的嫂子畢竟不像她母親那樣經歷過真正的戰亂,見過人命微賤,所以她是狠不下心來的。任由沛柔選了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嫁了,幸而這個人總也不算太差。
不,甚至可以說是很好。若是沒有他,她精心教養了多年的其獻,大約也並不會這麼順利的就成為了皇帝。
她這一生,先是和她姓景的丈夫斗,再是和他姓景的兒子斗,也是她處心積慮了多年,又把他的孫子捧上了帝位。
深宮歲月,到底還是寂寞的夜晚更多,她如何能夠覺察不出來,這些年她真的也變了許多了。
閨閣時的聰慧只用在玩弄心計上,從後宮爭鬥的弄小巧,逐漸變成了前朝政鬥的謀略心術。
她被鎖在這朱紅牆,鎏金瓦下,她變得討厭春天,討厭從沒有再來過她心裡的春天。
其獻是個好孩子,一直記得他生母一家的冤屈。她也跟他說過很多從前阮家的事,阮凜的事,那還是她在閨閣之中的時候聽聞的。
在她心中如戰神一般的男子,從傳聞中走出來,走到過她生活中,也因為與她哥哥的同袍之情,多多少少給過她一點關愛。
其獻登基之後,趙家嫡支盡數被流放。趙弋亦成了庶人,從寧壽宮遷出去,住在南苑一間小小的廂房裡。
她臨死之前,她曾去看過她。
這恐怕是趙弋一生住過最差的屋子。從前是恆國公府金尊玉貴的小娘子,後來進了宮,很快生下了皇子,封為了賢妃,又很快成為了皇后,住進了徐徽照沒住過的鳳藻宮中。
即便他刻意的寵愛著她,可也其實從沒冷落過趙弋。
皇后之後是太后,即便趙弋做了那樣的事情,他也沒有要她死,要她過的不好。
他臨死的時候,徐徽照在他床前想起來的,卻是她年輕時候的一件事。
每次他在她殿中留宿,她總要喝一碗湯藥。
景家的男人還真是一樣的優柔寡斷,處處留情。他其實可以給她一副讓她永遠也懷不上孩子的藥的,他給他自己留著後路,卻要她總是受苦。
她曾和他開玩笑,真的是開玩笑,「若是有朝一日,臣妾刻意換了這藥汁,懷上了陛下的龍子,陛下會如何?」
他眼中的幾分溫存頃刻便退去了,他說,「貴妃,你僭越了。」
她是他的貴妃,想要生一個孩子,是她僭越。可趙弋生了謀朝篡位之心,也還是好好的做著她的太后。
愛與不愛之間的區別,其實真的很大。
趙弋至死都不知道她當年緣何受寵,不知道自己曾得到過丈夫的真心。她自以為聰明,其實是這世間最傻的一個。
明明沒有被利用的,以為自己是被利用。明明不是帝王真愛的那一個,卻要強裝出是真愛。
趙弋真可憐。她也可憐。罷了,到最後,也是她贏了。
她這一生,一直在和景家的男人交換,換來的東西有她喜歡的,也有她不喜歡的。
但她最珍視的,還是她眼前不必交換便得到了的粉彩瓜蝶紋的瓷瓶。這是當年她進宮,阮凜送到她哥哥那裡去讓他轉交的給她的禮物。
她收了這禮物,連一句謝謝也不曾說過。他不過是隨手,也不會那麼計較她有沒有說什麼。
徐徽照從南苑回去,梨花的花瓣飄到了她身上。
「梨花風動玉闌香,春色沉沉鎖建章。唯有落紅官不禁,盡教飛舞出宮牆。」
做景家帝王的貴妃沒意思,太妃也沒意思,做了太皇太妃,原來還是沒意思。宮牆之外應當是春日了,落紅官不禁,那便早些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