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茉雅奇抬點在了她腦門上:「快收起你的小心思吧,都說了不在拳腳功夫上。」

  「那……」烏日娜小心翼翼試探:「是在於他的蠢笨?」

  茉雅奇一個眼刀子掃過去,烏日娜趕緊舉雙投降:「好嘛好嘛,我不說,我閉嘴還不成?我,我也是實在稀罕公主姐姐你,盼著那憨憨能水滴石穿。好叫我與公主姐姐更近一步,讓我能喊你聲嫂子嘛!」

  誰知道那笨蛋堂哥屢戰屢敗,見到公主就慫……

  對此,茉雅奇只笑:「增近關係的法子千千萬,為何非說最不靠譜的那種?還不如你嫁給我哥或者弟,徹底成了咱們自家人呢!」

  那再爽朗豪放,烏日娜也是個小姑娘來著。

  被茉雅奇這麼一調侃,俏臉登時紅到了脖子根兒。咬牙又跺腳的,連句囫圇話都說不出來。

  有阿巴亥博爾濟吉特·布爾固德這個前例在先,剩下的小王子、台吉們自忖功夫不夠到家,倒也沒誰想不開地繼續挑戰。只眾星拱月般地隨在她左右,嘴八舌地說著她即將到來的芳辰。

  叫第一次見識到她在草原上到底有多受歡迎的多西琿心裡像是開了鍋,咕嘟咕嘟不停冒著酸澀的泡泡。

  就……

  很有點普天之下皆情敵的感覺。

  而且高環列,叫他想要突出重圍順利抱得美人歸簡直難過上青天那種。

  可放棄……

  多西琿眉頭緊皺,不由摸了摸胸口,那裡的暗袋,有他一刀一刀。雕廢了良多奇楠沉香料子,才終於略有些像樣的鐲。

  他想,他還是要試試。

  好歹他也是萬千軍,生擒了噶爾丹的破虜將軍。沒道理不等站在感情的戰場上呢,就轉身落荒而逃不是?

  就,就算失敗,也得知道敗在哪兒。好總結經驗教訓,下次再來。沒道理一個蒙古莽漢都知道鍥而不捨,他堂堂破虜將軍卻不懂啊!

  既然胤禛留在了宮,德貴妃也就不必留了。

  是以康熙只略勸了兩句,說咱們滿人雖沒有漢人的及笄禮。但十五歲生日也蠻重要,孩子肯定希望雙親都在場。德貴妃就福身行禮:「萬歲爺英明,是妾想左了。這便著人收拾細軟,一起隨扈塞外。」

  乾脆利落的,把康熙滿肚子腹稿都生生噎在了嗓子眼兒。

  打從羊毛貿易做遍各個蒙古部落,給牧民們帶來切切實實的益處那天起。溫憲公主這個各家蒙古王公們眼的香餑餑便立即又身價百倍,想娶指數十顆星。可惜經濟命脈被大清牢牢捏在里,阿木古朗汗不願意早早嫁女,他們就是再心急又能如何?

  只能好生教養自家子侄的同時,抻長脖子好生等著!

  等啊等,盼啊盼的,可算阿木古朗汗意識到自家閨女大了,可以著選額駙了,眾家還不踴躍配合?

  那必須要錢給錢,要物給物,各種支持。外加全家盛裝出場,當場求婚走起啊!

  有了寶貝公主進獻的玉米、馬鈴薯、羊毛線與羊毛製品生意、表製作方法,還有她與胤禟那足商行送過來的紅利。康熙現在國私都滿滿當當的,哪兒至於連愛女的芳辰宴都要臣下資助?

  當時好意心領,東西等統統拒絕。只給德貴妃下了一道口諭:大辦,不計成本地大辦!務必叫世人知道朕對溫憲公主的寵愛,也叫天下都知道吾家有女初長成。

  德貴妃執掌後宮數年,這點小事兒對她來說絕對拿把掐。

  便是人在塞外,也照樣辦的妥妥噹噹。

  而作為主人公,茉雅奇只慶幸她穿成了個滿族。不必像漢家小姐一樣,脫換,跪著聽些個從四德的訓誡,還要跪著答些個兒雖不敏,敢不夙夜祈奉的違心之語。

  只精心打扮一番,漂漂亮亮地出席便可。

  太后跟德貴妃是這麼跟她說的,茉雅奇自己也是這麼以為的。結果……

  茉雅奇攙著太后入場,康熙與百官、蒙古王公等相迎。

  挺正常的打開方式。

  一番見禮後,皇帝爹開始抒情。從康熙二十九年第一次親征噶爾丹,卻不幸染疾只能迴鑾時說起。一直到茉雅奇進獻玉米、馬鈴薯,因心疼他這個皇阿瑪而夙夜研究,終於琢磨出了毛線。

  連剛剛被大破的噶爾丹,都有她的一份功勞在。

  是她與太子、胤禟舉辦的那場競拍獻上了大的軍費,也極大鼓舞了士氣。連她那神來之的面具緣巧合救了五阿哥,都是足之情誠感上天……

  總之在康熙的嘴裡,自家好公主從腦瓜頂到腳跟底下,就沒有一處不好的。

  一頭髮絲兒那麼大都沒有!

  這浮誇的,叫茉雅奇這個當事人都不忍卒聽。忙尷尬輕咳了下:「皇阿瑪謬讚,這……這都是女兒該做的,無甚值當誇耀。」

  「看看!」康熙一拍桌案:「看著沒?朕的溫憲就是這麼謙虛又孝順,絕對是天下間最貼心、暖心的小棉襖。眼見著她從點點大的孩童,長成玲瓏少女。小海東青似的,就要飛離朕這個阿瑪身邊。朕這心裡就忍不住空落落的難受!」

  講真,說這個話的時候,康熙只是很簡單質樸地想要炫一波女兒。

  但特特了解了漢人的及笄到底是個什麼章程,有甚含義的蒙古王公們可就集體誤解了!

  是以,他這話音剛落,敖漢部的年輕王爺就搶先到場地間跪下:「尊敬的阿木古朗汗,漢人有句話說的好,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但奴才覺得,公主出降與您的愛女之心並不衝突。若您允許,奴才願意放棄王爺之位,將所有草場與牛羊等都獻給阿木古朗汗。自己搬進京城,與公主常年伴在您身邊,絕不遠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