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是這些物資布置何時被換掉的,趙清晏竟做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事,藏了人在其中搞奇襲!

  叛王聽見自己背後喊殺聲的時候,一瞬間就明白了前因後果。

  為何趙清晏會御駕親征,為何她執意要陣前交換人質和物資。

  是她把她想的太簡單了,還把她當場三年前那個驕傲的女皇,以為她要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所以才親自前來與她對戰,以為她陣前交換是想保全褚春華的性命。

  她真的是想錯了,大錯特錯!

  趙清晏親自出動目的就是要迷惑她,讓她以為她是個性情中人,為了自己寵愛的貴君不惜給敵方送物資。

  她自己才是此戰最大的□□!

  掙錢交換人質和物資,這樣就會讓她沒有檢查的時間,好讓那些躲在物資中的騎兵成功偷渡到背後去。

  現在叛王心裡唯一的疑惑就是,她路上一直有密探觀察,趙清晏的大軍從沒有增加過,她這些多出的奇兵是從哪來的呢?

  莫不成是從大明一路運過來的?那也不可能,一路上吃喝拉撒不能一點痕跡都沒有,難不成這些人是憑空變出來的?

  更何況,這些物資整合的時候,她的密探是親眼看見的,的確是實實在在的東西,難道那些探子已經變成了對方的人,那些消息是騙她的?

  人有的時候對未知的東西非常畏懼,尤其是這種深陷棋局,完全想不通對手路數的時候。

  雖然身後的那些奇兵並不是很多,但叛王如今心亂了,她害怕趙清晏還有後手,她畏懼了,不敢放手一搏。

  於是乎她大喊著安排道:「都回來!讓兩翼前來支援!」

  她放棄包抄對方的計劃,調轉馬頭,心中已然是萌生了退意。

  第72章 安安想我嗎

  與其壓上運氣去賭趙清晏沒有後手, 去對付她身後的千軍萬馬, 不如叫兩邊的人回防, 輕鬆解決身後的奇兵。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叛王覺得自己就是貫徹了這個理念, 才有如今自立為王的場面,不然如果還在大明的話, 恐怕早就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撤退, 只是一種戰略而已。

  如果她今日沒勝, 帶著殘軍回去也不會有好果子吃,倒不如先保存實力。

  反正趙清晏的人一路舟車勞頓, 跋涉不知多少千里,此刻一定是疲憊的,且越後退就離大本營越近,她若遠遁, 對方必然不會長久追擊, 這樣她就可以贏得喘息的機會。

  趙清晏看著對方未戰先退, 臉上終於露出一抹笑意, 她壓對了。

  「繼續追擊!」

  讓叛王有時間休養生息不是她的作風,要就要一鼓作氣將人拿下, 不然她得何年何月才能見到她的褚安?

  自從叛王悄無聲息離開大明的那一刻起, 她就預想到了,對方要跟她打一場持久戰。

  可她並不想,萬一那叛王又使那收買人沒事就刺殺她的手段呢, 不僅總讓她擔驚受怕的,還很噁心人。

  前頭有奇兵拖著叛王的步伐,她們以物資車作為掩體,從車中拿出□□,弓箭等武器向遠處拋射,一時之間竟然擋住了。

  最主要的是在這古代沒有大面積殺傷武器,基本上都是靠人和人來對打,趙清晏是按照現代的記憶來制定的作戰方式,所以在人少的時候也能和對方暫時持平。

  這就給了她奔襲過去的時間。

  詩聖杜甫說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想要戰勝總人數比已方多的,一定是要抓住對方的要害,擒住對方的總指揮,那這場戰基本上就勝了。

  趙清晏策馬而行,手中挽著一把精良的弓,搭箭瞄準。

  叛王似有所感的回頭向後看了一眼,箭矢已經悄然抵達她的面前,她全身緊繃,竟是發揮潛能側身躲了過去。

  趙清晏並不氣餒,她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箭就擒下叛王,所以她準備了很多箭。

  嗖嗖嗖,被前後夾擊的叛王兩邊都去不得,只好命人舉起盾牌來遮擋她,可惜趙清晏早有準備,瞄準人之後朝天射箭,最後箭矢便可直接從上空落下。

  那邊人人都在忙活著擋住兩邊飛來的箭,哪裡能把叛王顧及的全面,現在她可全身上下都是弱點。

  趙清晏一箭接著一箭,目標明確,直到她看著叛王中箭後從馬上摔下去,才停了手。

  「周狐,進行下一步。」

  旁邊周狐早已準備妥當,見她說話,趕緊將手中點燃的信號朝天發出,直到見到天空中炫目的火光才算放心下來。

  不明含義的叛敵還在疑惑,就聽兩邊的將士齊聲喊道:「叛王已死,爾等速速投降!」

  「叛王已死,爾等速速投降!」

  「叛王已死,爾等速速投降!」

  這時代沒有喇叭,無法讓聲音傳的很遠,所以趙清晏就想了這麼一個辦法,讓千百將士一起喊,來擾亂敵方軍心。

  軍心一亂,戰事消散。

  起初的時候沒人相信她們的話,但眾口鑠金,這些吶喊讓敵方產生了憂慮,都紛紛向之前叛王所在的方向看過去,可只見馬卻沒有人,頓時心中一驚開始慌亂起來。

  「叛王已死,爾等速速投降!」

  如今再聽這些吶喊,便如魔咒般壓在敵方心間,別說是戰意,就連抵抗的力氣都小了不少。

  叛王左肩中了一箭還沒死透,周圍有幾個忠心的手下扶著她,可她連在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