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今正是用人時,雲家是西北一富,對西北了如指掌,城中貿易仍舊需要雲家協助。法不容情,但特殊時期卻要通變。

  老爺子如鷹一般的目光掃過他的子孫,「反正我一把年紀,也活夠了。」

  這話說完,廳內所有人紛紛搖頭,仿佛避開瘟疫一般,手忙腳亂地離雲圖遠遠的。就連雲夫人,也手腳並用地爬過來,捂住女兒的嘴,將她往回拽,唯恐她這女兒說錯話,害得大家要一起陪葬。

  沒人想死,都想活著。

  第103章 重星

  處理過雲家的事情, 眾人才算歇了一口氣,卻又有了新的麻煩。

  李將軍拿著日晷城急送來的信,一臉嚴肅, 「日晷城亂了。」

  「怎麼了?」董仲寧問道。

  日晷城原是賀將軍在守,他領兵出關後,守城之職便交接給了手下副將,城中還有自灝川借調來的十萬大軍。

  「兩邊的人不知因何起了衝突,加上老賀與少帥他們生死未卜, 城中士兵也開始亂了陣腳, 怕——」李將軍停下,注意蘇木的臉色。

  「李將軍只管說,不必顧忌我。」蘇木只是陪賀夫人來府衙打聽消息, 一直坐在旁邊,也不插話,這時才開口說了第一句話。

  「怕這一次也一如七年前鴻谷關一般,任城內將士自生自滅。」

  十三城的將士有多半是西北長大的人,或多或少,經歷過, 或是知道那一場仗。西北的人對朝廷沒有信心,如今大軍被困狼牙隘, 副將管不住底下人心惶惶。

  日晷城是北豊的第一道防線,絕不能亂。

  李將軍沉吟一會兒,道:「看來我要親自去日晷城坐鎮。」

  他與賀將軍皆是沈知舊部,同等軍銜, 日晷城的將士怎麼也會聽他兩句話。

  蘇木一直靠著椅背,整個人幾乎是窩在硬邦邦又硌人的椅子上,無意識地撥著繃帶的帶子。眼睛低著, 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忽然道:「我去吧。」

  話音一落,所有人紛紛看向她。

  「蘇木,我明白你是擔心靖遠侯,但你即便去了,也幫不上忙。」董仲寧沒敢說出後面半句話。

  ——說不定還會給人添麻煩。

  「我可以幫忙,」蘇木站起身,目光不避不讓,直視李將軍,「若要穩定軍心,我比李將軍更合適。」

  「你怎麼會比……」董仲寧話說到一半,被蘇木打斷。

  「將軍放心,我要去日晷城,絕非為了靖遠侯。也並不是任性,不顧大局。」蘇木認認真真分析,「我姓司徒,北豊的郡主,我與將士同在前線,就是一劑定心劑。」

  鴻谷關讓許多將士對朝廷心灰意冷,皇室驕奢淫逸,在上饒歌舞昇平,卻讓他們在外賣命。蘇木能確定,甚至會有不少人並不情願再為北豊而戰,否則也不至於軍心大亂到需要留據後方的李將軍出馬。

  她象徵著皇室,她在前線,至少能表明朝廷的態度。

  李將軍坐在主位之後,夜裡躍動的燭光照在他臉上。他看著蘇木,竟出奇的有種為已故的上司夫婦高興的心情。

  十三城的守將都曾是沈知麾下,一半是自鴻谷關一役死裡逃生。戰敗之後,朝廷將所有的罪名推到了沈知與他們這些部下頭上,不少人被迫貶官卸甲。

  後來新帝登基,少帥襲承爵位,親自找到他父親的舊部,一個一個,勸說回西北,再次守在北豊的國門之下。

  他們原本對朝廷大失所望,新帝登基後雖開始重視軍事發展,不再重文輕武,但當年之事依舊無法忘卻,他們仍然對新帝持觀望態度,不敢再輕信。

  他們如今守在北豊,一是要保護黎民百姓,二是完成沈知遺願,三是因少帥勸說,最後的那麼一點原因,才是守下北豊。

  原先聽聞少帥似乎有意錦瑤郡主,他們甚至覺得不如娶了少帥的表妹。但如今,他忽然就明白,北豊依舊是北豊,但又不再是從前的那個北豊,這一代的掌權者,可以讓他們看見希望。

  「郡主不怕?日晷城可是危險得很。」李將軍試探著問她。

  蘇木反而笑道:「將軍是覺得我們北豊的將士打不過西夏蠻夷嗎?」

  李將軍一愣,朗聲大笑。

  大漠的天空能看見很多星星,唯獨一塊沒有的地方,是永夜天。

  走出府衙,蘇木仰頭望著那一塊地方,即便在晚上,永夜天都好像比周圍的天空更黑一些。

  賀夫人出來的晚,見蘇木在廊下等她,快步朝她走去。

  雲府亂成一鍋粥,蘇木自然不好再住在那裡,與雲老爺子說明後,暫住在賀府。不過事態緊急,她明日大概就要動身前往日晷城,也只能住一晚。

  「郡主可知道永夜天還有一個名字?」賀夫人道。

  蘇木轉頭看著她。

  來西北之前,她從未想過女人也會提刀上戰場殺敵。賀夫人溫柔,賀小姐嬌憨,但敵人當前,卻個個不讓鬚眉。賀夫人冷靜、睿智,或許正是因為這樣,賀將軍才能沒有後顧之憂的上戰場。

  並非只有男子才能做英雄。

  蘇木搖搖頭,聽得賀夫人溫聲道:「在軍中,將永夜天叫做天眼。曾經戰死在這片疆域的人,死後到了天上,通過天眼,看著十三城,也保護十三城。」

  她宛如一位尋常慈愛的長輩,動作輕柔的將蘇木被風吹亂的頭髮挽在耳後,「所以郡主會沒事,還在狼牙隘的人也會沒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