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呵。」顯然龜丞相併不相信這套說辭,但還是順著她的話說:「有了太初的教訓,這次他們不敢在龍宮放肆,你不用擔心這等小事。」
令狐蘇頷首,臉上依然掛著笑意,禮貌送他離開。轉身的瞬間,面色立刻沉了下來。
而地府這邊,與龍依切斷聯繫後,閻王的視線依舊停留在剛剛玄光術投放的位置,久久沒有新動作。
孟婆還沒來及聽龍依的回答,此時心中也是謎團重重。
閻王緊抿著嘴,陷入沉思,良久才說:「其實我有個猜想……」
「閻王哥哥是覺得太初當年在龍宮殺的人是龍依,而非龍吾?」孟婆總能輕易看透他人心思,然而,說完之後她逕自搖了搖頭,「不可能,龍王和龍吾都是金龍,而龍依是青龍,龍宮統共兩條金龍,那日你也看到了,太初斬的的確是金龍。而且那麼多人在場,不會看錯的。」
孟婆分析的也正是閻王一直想不透的點。若非三千多年前他親見龍吾身死,並親手將魂魄送去龍宮,可能今日他也會和其他人一樣對太初殺龍吾之事堅信不疑。
閻王想起很久遠的事,目光飄向數千年前,「太初是天帝第九次轉世時的弟弟,這孩子我曾見過,品行一直不太好,但那時人間本也沒有什麼禮儀道德,便由著他成了仙,沒曾想竟惹出這麼大的禍端。」
他長長嘆了口氣,繼續道:「可是太初已死,連魂魄都沒留下,這些事情再也無法求證。」
孟婆問:「你不奇怪龍依為何要上蓬萊殺太初嗎?」
「我去天宮拿令狐蘇魂魄時,他們聲稱龍依替兄報仇而濫殺無辜殘害生靈。」閻王走回閻王案後坐下,手中翻閱著生死冊,問道:「你也感覺到不合理了?我一直在想,如果三千多年前太初出生時龍依都能放過他,如今怎會專程再上山殺他呢?」
兩人陷入沉默,諾大的閻王殿隨著兩人的沉默而呈現一片死寂。八百年前在龍宮所發生的在他人眼中不過是一起純粹的仙人斬殺神龍之事,唯有閻王和孟婆這兩位有著遠古記憶的人才會惦記至今,即使他們從來不向外人提起,也不去揭穿利用這件事做文章的龍王,但在他們內心深處,也迫切望著早日得知他們久久窺不見的秘密。
他們就像被拋落在天涯的遊子,心中牽掛著家鄉,卻只能在遙遠的天際遙望家的方向,故鄉故事無法與他人言說,唯有兩人於寂靜無聲處偷偷牽出一縷來分享——個中落寞只有兩人才知。
孟婆問:「太初見過龍依嗎?」
「應當沒有。她從來不去見天宮裡的任何人——她恨他們。」閻王苦笑一聲,帶著幾分自嘲,「她或許怕自己會忍不住殺了他們。」
第37章 雨橫與風狂
孟婆問:「太初見過龍依嗎?」
閻王嘴角噙著幾分苦笑,「至少在上蓬萊之前從來沒有,她總避免見到那些仙人,所以聽說龍依曾送韓湘竹簫時我是有些吃驚的,畢竟我記得——她恨他們。」
東海中,龜丞相送來的吉服還整整齊齊碼在一旁的殼中,令狐蘇走過去拿起一件最外層的衣袍遠遠對著龍依比量,招手道:「龍依,過來看看你的衣服。」
龍依無動於衷,坐在一片珊瑚礁中把玩手中的玩意。令狐蘇見她一直沒理自己,遂將衣服放回原處,走到龍依身邊坐下,夠過頭去看,「玩什麼呢?」
龍依雙手緊緊捂著,神神秘秘地伸到令狐蘇面前,像花苞綻開一樣將手打開,只見一朵枯敗的小花躺在她的手中,在雪白的手心裡顯得極為突兀。
「沒想到能在血衣珊瑚叢里撿到它。」龍依說。
「水中盼月……」令狐蘇愣愣地叫出它的名字,手不自覺地握緊了脖頸間掛著的一個小香囊——裡面正躺著兩枚和眼前這朵一模一樣的枯敗小花。
一枚據說是她從棺材中『復活』時手中攥著的,另一枚是龍依離開時留下的,那麼這一枚……
「不對,它叫盼月。」龍依用兩指夾起小花,伸直手將花擋在眼前和視線離去之處,珊瑚里暗藏的血衣貝的光輝穿過枯敗的花瓣,照出通透與血一般的嫣紅。
令狐蘇想起三夫人曾同她提及的,遂問道:「它真的只長在崑崙山?」
龍依眯起一隻眼睛,腮邊因嘴緊閉而微微鼓起,「是我出生那一年你在山裡種下的,你說,等它長成崑崙最高的樹,就帶我下山,去看凡間的月亮。可是……可是直到你走了、我下山,它才只有兩丈高,它長不成最高的樹。」
令狐蘇從龍依手中接過小花,放在手中細細端量。時至今日,她仍對崑崙山上的事情一知半解,這並不能怪她,她已經將自己所能尋到的所有關於上古大神的書都看過一遍,或許時間太過於久遠,或許是知情之人並不慷慨,總之她能得到的信息非常之少。
而她能接觸到的那時候便存在的人,除了閻王和孟婆,就只剩下龍王了,她自然不可能當面去問龍王。而據她所知,閻王雖不是第一個被造出來的人,卻是第一個死的人,地府也正是他們那一批人建立的,因此他對崑崙的記憶僅限於他死之前,令狐蘇推測至多不過五十年。
至於孟婆,她從未上過崑崙,之所以與龍依相識僅僅是因為龍依常在弱水畔與龍吾相見。
令狐蘇從前並沒有很大興趣去探知關於崑崙山的過往,但是最近,她一想到龍依就在身邊,而她們的未來或許長達至無盡的時間,她便開始琢磨怎麼去度過漫長而無止境的餘生——探索崑崙山的奧秘,她給自己的計劃這樣取名。
令狐蘇頷首,臉上依然掛著笑意,禮貌送他離開。轉身的瞬間,面色立刻沉了下來。
而地府這邊,與龍依切斷聯繫後,閻王的視線依舊停留在剛剛玄光術投放的位置,久久沒有新動作。
孟婆還沒來及聽龍依的回答,此時心中也是謎團重重。
閻王緊抿著嘴,陷入沉思,良久才說:「其實我有個猜想……」
「閻王哥哥是覺得太初當年在龍宮殺的人是龍依,而非龍吾?」孟婆總能輕易看透他人心思,然而,說完之後她逕自搖了搖頭,「不可能,龍王和龍吾都是金龍,而龍依是青龍,龍宮統共兩條金龍,那日你也看到了,太初斬的的確是金龍。而且那麼多人在場,不會看錯的。」
孟婆分析的也正是閻王一直想不透的點。若非三千多年前他親見龍吾身死,並親手將魂魄送去龍宮,可能今日他也會和其他人一樣對太初殺龍吾之事堅信不疑。
閻王想起很久遠的事,目光飄向數千年前,「太初是天帝第九次轉世時的弟弟,這孩子我曾見過,品行一直不太好,但那時人間本也沒有什麼禮儀道德,便由著他成了仙,沒曾想竟惹出這麼大的禍端。」
他長長嘆了口氣,繼續道:「可是太初已死,連魂魄都沒留下,這些事情再也無法求證。」
孟婆問:「你不奇怪龍依為何要上蓬萊殺太初嗎?」
「我去天宮拿令狐蘇魂魄時,他們聲稱龍依替兄報仇而濫殺無辜殘害生靈。」閻王走回閻王案後坐下,手中翻閱著生死冊,問道:「你也感覺到不合理了?我一直在想,如果三千多年前太初出生時龍依都能放過他,如今怎會專程再上山殺他呢?」
兩人陷入沉默,諾大的閻王殿隨著兩人的沉默而呈現一片死寂。八百年前在龍宮所發生的在他人眼中不過是一起純粹的仙人斬殺神龍之事,唯有閻王和孟婆這兩位有著遠古記憶的人才會惦記至今,即使他們從來不向外人提起,也不去揭穿利用這件事做文章的龍王,但在他們內心深處,也迫切望著早日得知他們久久窺不見的秘密。
他們就像被拋落在天涯的遊子,心中牽掛著家鄉,卻只能在遙遠的天際遙望家的方向,故鄉故事無法與他人言說,唯有兩人於寂靜無聲處偷偷牽出一縷來分享——個中落寞只有兩人才知。
孟婆問:「太初見過龍依嗎?」
「應當沒有。她從來不去見天宮裡的任何人——她恨他們。」閻王苦笑一聲,帶著幾分自嘲,「她或許怕自己會忍不住殺了他們。」
第37章 雨橫與風狂
孟婆問:「太初見過龍依嗎?」
閻王嘴角噙著幾分苦笑,「至少在上蓬萊之前從來沒有,她總避免見到那些仙人,所以聽說龍依曾送韓湘竹簫時我是有些吃驚的,畢竟我記得——她恨他們。」
東海中,龜丞相送來的吉服還整整齊齊碼在一旁的殼中,令狐蘇走過去拿起一件最外層的衣袍遠遠對著龍依比量,招手道:「龍依,過來看看你的衣服。」
龍依無動於衷,坐在一片珊瑚礁中把玩手中的玩意。令狐蘇見她一直沒理自己,遂將衣服放回原處,走到龍依身邊坐下,夠過頭去看,「玩什麼呢?」
龍依雙手緊緊捂著,神神秘秘地伸到令狐蘇面前,像花苞綻開一樣將手打開,只見一朵枯敗的小花躺在她的手中,在雪白的手心裡顯得極為突兀。
「沒想到能在血衣珊瑚叢里撿到它。」龍依說。
「水中盼月……」令狐蘇愣愣地叫出它的名字,手不自覺地握緊了脖頸間掛著的一個小香囊——裡面正躺著兩枚和眼前這朵一模一樣的枯敗小花。
一枚據說是她從棺材中『復活』時手中攥著的,另一枚是龍依離開時留下的,那麼這一枚……
「不對,它叫盼月。」龍依用兩指夾起小花,伸直手將花擋在眼前和視線離去之處,珊瑚里暗藏的血衣貝的光輝穿過枯敗的花瓣,照出通透與血一般的嫣紅。
令狐蘇想起三夫人曾同她提及的,遂問道:「它真的只長在崑崙山?」
龍依眯起一隻眼睛,腮邊因嘴緊閉而微微鼓起,「是我出生那一年你在山裡種下的,你說,等它長成崑崙最高的樹,就帶我下山,去看凡間的月亮。可是……可是直到你走了、我下山,它才只有兩丈高,它長不成最高的樹。」
令狐蘇從龍依手中接過小花,放在手中細細端量。時至今日,她仍對崑崙山上的事情一知半解,這並不能怪她,她已經將自己所能尋到的所有關於上古大神的書都看過一遍,或許時間太過於久遠,或許是知情之人並不慷慨,總之她能得到的信息非常之少。
而她能接觸到的那時候便存在的人,除了閻王和孟婆,就只剩下龍王了,她自然不可能當面去問龍王。而據她所知,閻王雖不是第一個被造出來的人,卻是第一個死的人,地府也正是他們那一批人建立的,因此他對崑崙的記憶僅限於他死之前,令狐蘇推測至多不過五十年。
至於孟婆,她從未上過崑崙,之所以與龍依相識僅僅是因為龍依常在弱水畔與龍吾相見。
令狐蘇從前並沒有很大興趣去探知關於崑崙山的過往,但是最近,她一想到龍依就在身邊,而她們的未來或許長達至無盡的時間,她便開始琢磨怎麼去度過漫長而無止境的餘生——探索崑崙山的奧秘,她給自己的計劃這樣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