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中央到地方,嫡庶之間各顯神通,平恩令下達不到五年,大大小小宗族在全國各地零散分家成風,國庫也充盈起來。

  在此之後,李蓉再逐步限制推舉制,提拔寒門,力推科舉制。

  南治水患,北抗外敵。

  一步一步,為大夏拔毒療傷。

  而這些年,李川常常偽裝成普通百姓,四處遊歷。德旭三年,李川說要去北方。

  李蓉聽聞此事,與他大吵了一架,裴文宣還在宮裡做事兒,聽見兩人吵起來,趕緊回去勸架。隔著宮門,就能聽見姐弟互罵。

  李蓉罵著李川找死,要是在外面出了事兒別報名字,要是一國國君被人綁架,她丟不起這個人,也不想花錢贖他。

  李川就一面收拾行李,一面嘀咕:「我也沒讓你贖我,要有人綁了我,你就說不認識我,撕票完了。」

  這話氣得李蓉一時氣血翻湧,裴文宣趕緊扶住李蓉,替她罵裡面的李川:「陛下,您這話也太任性了,殿下怎麼可能放著您不管呢?您被綁了,記得對方說,你姐夫是富商,可以那一百兩黃金贖你。」

  「還是姐夫好。」

  聽到這話,李川頓時高興起來,從門口探出頭來,笑眯眯道:「我給你帶禮物。」

  「裴文宣!」

  李蓉大吼出聲,裴文宣趕緊道:「要是要錢多了,您就別寫信回來了,讓他們撕票吧。」

  李川:「……」

  有了裴文宣的打趣,姐弟兩的氣氛緩和了許多,可李蓉還是板著臉:「你在大夏國境,去哪裡都行,但不能出去。」

  「阿姐,」李川苦笑,「你說過的,我可以選我的人生。」

  「可你現在是選著去死!」

  「阿姐,」李川笑了笑,「我只是想做我想做的事。我想去北方,去搞北方有什麼,北方戎族在哪裡,北方有沒有什麼好東西。我在華京生活了二十多年,我想走出去,想去看看。」

  「萬一……」

  「萬一我死了,」李川聲音平靜,「那也不負此生。」

  李蓉說不出話,她盯著李川,裴文宣握住李蓉的手,輕聲勸她:「殿下,陛下不會有事,他不是孩子了。」

  「滾吧!」

  李蓉擦了一把眼淚,轉頭就走。

  當天夜裡,李川離開了皇宮。

  半年後,李蓉從西北接到荀川的消息,說她護送李川離開大夏,去了北方。

  在那之後,就再也沒有兩人的消息。

  李蓉常常一個人,在李川的宮殿裡,坐上很久之後,才離開。有時候她也會怪裴文宣,怪裴文宣讓李川離開,可是每當她想說什麼時,她就會想起上一世。

  她決定了李川的一切,也就親手殺了那個名為李川的少年。

  每個人,都只能做好自己,決定不了他人人生的選擇,也不能明白對於個人而言,選擇的對錯,只有自己知道。

  德旭四年,李蓉又添了個男孩,名為裴清運。

  德旭七年,李蓉突然收到秦真真回到華京的消息。

  她聽見消息那一瞬,從高座上狂奔而出,一路跑到宮門前,就看見宮門前,一對青年男女站在那裡。

  青年看上去二十四五的模樣,面上帶了些胡茬,看上去風塵僕僕,但笑容肆意張揚。

  他旁邊的姑娘黑衣佩劍,好似無聲的守護者,靜靜站在他身邊。

  李蓉不敢上前,好久後,聽青年開口,溫和叫了一聲:「阿姐。」

  四年時光,李川繪製了整個北方疆域地圖,摸清了北方部落地點與關係,還從北方帶回了新的種子和香料。

  除此之外,他還帶回了一個孩子,名為李尋。

  他和秦真真在華京沒有待太久,留了北方的地圖後,兩人就帶著李尋離開。臨走之前,李蓉和李川談了一夜,希望將李尋留下,李川卻只笑了一句:「阿姐,我不留在華京,是怕我們起爭執。把尋兒留在華京,阿姐與尋兒,就不起爭執嗎?」

  李蓉一時頓住,李川嘆了口氣:「而且,我不適合這裡,尋兒也不適合,罷了吧。」

  拿到北境地圖後,不久,上官旭告老還鄉,裴文宣成為左相,上官雅擢為右相。

  作為大夏第一位女丞相,上官雅上任第一日,便上書北伐。

  此時大夏修生養息多年,軍強國盛,上官雅提出之後,朝堂上下,無一反對。

  李蓉決定領著上官雅親征北方。

  她做下決定當晚,裴文宣在她門口走了好久,李蓉見有人在門口走來走去,她「哐」的一下打開門,裴文宣嚇了一跳,李蓉盯著他:「有話就說。」

  「我就是想,」裴文宣面色有些勉強,「曦兒和清運都還小,他們依賴母親,要不……要不北伐我替你去吧?」

  李蓉沒說話,她靜靜看著兩個小傢伙跌跌撞撞跑進來,李曦跑在前頭,大喊著裴文宣:「爹爹,爹爹你來和我們玩啊。」

  說著,兩個孩子就跑到裴文宣面前,一人一隻腿,抱住裴文宣,仰頭看著他。

  裴文宣面露苦澀,艱難道:「他們更依賴你,真的。」

  李蓉低頭一笑,她伸出手,抱住裴文宣。

  「別擔心,我不上戰場。」

  「我就是想看看。」

  「想看看大夏的山河,看看百姓的苦難。我不能永遠坐在華京,不是嗎?」

  裴文宣沒說話,一大兩小都掛在他身上,李蓉抬眼看他:「而且,我也很依賴你的,我一定會回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