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別去石場了。」江珮始終有些擔心,董志兆在明,閆麻子在暗,萬一吃虧了呢?

  「不去怎麼行?你不是還讓人家石匠今天去找我?」董志兆晃晃江珮的手臂,示意讓她安心,「再說,大白天的,怕什麼?還有帳要算,一大筆錢呢!」

  「財迷!」江珮嘟噥了一句。

  「快回家,我中午不回去吃了,你自己吃。」董志兆道,「回來給你捎著好吃的。」

  兩人在地里分開,各自往自己的方向走了。

  第71章 糖包

  江珮回到村里, 先是去了董家。董家老奶奶過壽, 有些事要跟董母商議。

  家裡只有董母一個人,正坐在炕上給董卓縫補衣裳。董淑蓮送董淑月去上學,下雪不好走,路上兩個人作伴,安全一些。

  「娘, 明天老奶奶過壽,我想蒸一鍋底糖包,你看行不行?」江珮問。

  「行, 明天人多太忙活, 你今天做好了, 直接給送過去就行了。」董母放在針線,「一會兒, 我給你一包顏色和印戳,開鍋後, 在糖包上印上『囍』字。」

  江珮嗯了聲, 「娘,去胡家是哪一天?下村的衣裳什麼時候去拿?」

  「過幾天,看人家那邊有沒有空。」董母道, 嘆了一口氣,「咱村里不太平, 這閆麻子什麼時候能抓住?」

  「人家警察不是說會搜山嗎?跑不了的。」江珮道。

  「下這麼大的雪,誰能上山?」董母搖頭,「你爹本來還想著上山砍些粗柴回來, 過年燒的。現在,可不能讓他去了。」

  「那我先回去發上面,午飯後把糖包做好。」江珮道,「您有事做,就去叫我。」

  「江珮,你等等。」董母叫住真準備走出去的江珮,「之前委屈你了。」

  江珮一愣,她沒想到董母會對她這麼說,因為她看的出來,董家夫婦最偏愛的還是董志聞。「沒有委屈,娘怎麼這麼說?」

  「放心吧,你的福氣還在後頭。」董母沒有多說,以前的種種,包括分家,還有分地,到底是虧欠了大兒子。想想當年自己跟著董卓從老奶奶那裡分出來,過得也是苦日子。

  江珮笑笑,臉上掛著一絲調皮,「娘,您會看相?」

  董母也難得的笑了,「當初我跟著我娘學了一點兒,說是這男人能不能有出息,很大部分在他女人身上。有的就旺夫,有的就敗家喪門。」

  「聽起來很玄乎。」江珮笑著,好像已經可以和董母敞開心扉的說話了。

  「這怎麼能叫玄乎?都是真的!」董母不贊成江珮說的,「你看你,就是旺夫相;你再看看蘇巧,把整個閆家給敗落的。」

  江珮只是點頭。其實,既然是兩人在一起,那就要齊心;至於蘇巧,她和閆麻子之間哪有什麼情分,自然心也不是在一起的。所謂家和萬事興,真的很有道理。

  從董家回來,積雪已經開始融化,冷得很。櫻桃樹上,落著幾隻覓食的麻雀,雪天裡,能找到的食物不多,草種子也被蓋在了雪下。

  回到老屋,江珮發了面,把面盆放在溫熱的炕頭,上面蓋著棉被。溫度高,可是加速發酵。

  半晌的時候,董淑蓮回來了。她放下車子,來到了老屋。跟江珮說,董志兆已經去了下村新屋,也算是一聲報平安。

  午後,江珮開始做糖包。先在面板上,把發好的面分成大小合適的麵團,然後揉面。揉麵團要揉的均勻,把裡面的面粒什麼的全揉開,麵團光滑有彈性,就證明可以了。

  糖包自然要用到糖,瓷碗裡倒上紅糖,加一點兒麵粉拌勻。這樣做可以不會太甜,裡面的糖也不容易太稀。

  揉好的麵團攤開在面板上,拍成餅狀,用調羹把紅糖分在麵餅上。然後一個個的捏成了月牙兒的形狀。

  做好的糖包要用包袱蓋住,冬天乾燥,包子表面很容易皴皮。

  鐵鍋里添水,放下蒸饅頭的竹箅子,在上面鋪一層乾淨的麥秸稈,最後擺上糖包。由於在蒸的過程中,糖包會膨脹變大,所以之間是要空著一些位置,以免到出鍋的時候,擠作一團,賣相不好看。

  鍋里擺好了,蓋上鍋蓋,就可以蒸了。

  灶里生了火,添上柴慢慢燒,中火四十五分鐘就可以了,然後放鍋里再捂十五分鐘,到時候就可以出鍋。

  取了一點兒粉紅顏色,放在碗裡用水化開,筷子攪一攪。掀開鍋蓋,白色的蒸汽滾滾冒出,帶著面香味兒。

  待蒸汽散去,江珮把刻著「囍」字的圓形木戳沾了粉紅水,印去了糖包上。白白軟軟的糖包,變得喜慶精巧。

  找了蓋簾,把鍋里的糖包拾出來擺好,放在灶台上晾著。其中有兩個沒有捏緊,紅糖從糖包里留了出來,白白的麵皮上留下一道褐色的糖痕。

  要送去給老奶奶過壽的,那肯定就要挑最好的。兩個流糖的糖包,被江珮撿了出來,剩下的全端去了董五爹家。

  董五爹這邊,也已經開始準備。老奶奶七十多歲了,明天來的人也不少,到時候肯定手忙腳亂。院子裡,別家已經送來不少東西,雞鴨魚肉,全擺在了屋檐底下。

  「五娘,我蒸了糖包。」江珮在院子裡叫了聲。

  董五爹從廂屋裡出來,手裡提著一把刀,另一隻手拿著菜板。「來了,在屋裡,進去吧!」

  「五爹。」江珮叫了聲,進了正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