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紀樞比他更顯興奮,激動道:「兒子本想趁著臘八節偷溜回府來看看您,又怕露了馬腳,便到宮門外巷子裡候著您馬車經過,誰知兒子遇到了她。」

  紀宏攏了攏袖,眉頭一皺:「郭家的?」

  「您如何知道?」紀樞詫異地問。

  「瞧著那一雙鳳眼和柳葉眉,猜出來的。」

  紀樞提起那姑娘,眉眼都生出笑意來。

  「爹您真是慧眼如炬明察秋毫!是郭太醫的嫡孫女,郭瑟。」

  紀宏看他神情,有些不解:「那到底人是誰殺的?難不成是她?郭家爹還是知道的,祖祖輩輩只會救死扶傷,朝中大事都鮮少參與,除了很多年前爹還年幼的時候……」

  話到此處,紀宏自知失言,閉口不談了。

  這才剛說一半,自然引起紀樞好奇:「嗯?您年幼之時如何?」

  紀宏擺手作罷:「都是老黃曆,無甚可好奇的,你真眼見著郭瑟殺了趙顯嘉?」

  紀樞搖頭:「不是,她只是告訴我,她在她爺爺的驅寒湯里加了散功粉,但她沒有十足把握能奪其性命,若我能助她一臂之力,待唐雨遙班師回朝,也算紀家將功抵過。」

  紀宏聽他說完,長嘆道:「卻是我們欠她的,你遠在西境,不知皇帝纏綿病榻月余,如今是只紙老虎,趙顯嘉一死,他大勢已去。」

  紀樞瞪大了眼難以置信,訝道:「狗皇帝病了?此事當真?」

  紀宏點頭道:「確有其事,是宛妃娘娘親給我遞的密信。」

  提起宛妃,紀樞面色不快,遂沒再繼續追問。

  其實他也對他父親撒了個慌,今日刺殺趙顯嘉的確是因為他在等紀府轎攆時遇到了郭瑟,但郭瑟並沒有說那些將功抵過的話,而是他怕郭瑟去送死,自己非要跟著人去的。

  幸而郭瑟並沒有矇騙他,郭太醫的驅寒湯的確被下了散功粉,否則他根本不可能與趙顯嘉手下兩大高手匹敵,輕則傷筋動骨,重則小命不保。

  當初他認錯了人,而今亦不懂自己的心意。

  他究竟愛不愛唐雨遙他分辨不清,可他亦不能對郭瑟釋懷,雖理不出頭緒,但他卻做不到看著郭瑟去貿然送死。

  但這些心事他不便說予紀宏聽,因為紀宏也和永順帝納在後宮那宛妃說不清道不明。

  他沉默了片刻,倒是紀宏有些疲累,揉了揉額頭,又道:「兒啊,天又要變了,日後紀家如何,爹已有心無力,且靠你撐下去,為你安危著想,明日你就速速離開錦城,昨日爹剛收到消息,長公主率領藍家軍已過了滁北關,不日便要兵臨錦城了。」

  紀樞聞言又是一驚:「這麼快……她就要回來了?」

  雖趙顯嘉身死,永順帝病重,朝野上下一片混亂,但這僅是暴風雨前的旱雷,敲得人心虛不寧,更讓人膽寒的,還是前朝長公主帶著數十萬大軍殺回錦城一事,她身邊已無親人舊友,孤勇的人往往會變得殘酷冷血。

  紀樞不敢想,唐雨遙是否會血洗錦城,這裡曾幾何時是唐雨遙的家,是讓她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的故土,可這裡亦是她父母親兄喪命之地,這裡生活著她很多很多的仇人。

  是啊,幫永順帝謀朝篡位的,豈止一個趙顯嘉一個紀宏?

  朝中位列高品的臣子,其中不乏大有人在!

  當初在定康客棧中,唐雨遙狠眼看他,如同要用那眼神將他千刀萬剮。

  他記得的,他亦記得,藍如英老夫人是在他的眼皮子地下,橫劍自刎而亡。

  偏是當時趙一刀就藏在暗處,監視著他還要對他指手畫腳發號施令,非讓藍如英的屍體掛在外面曝曬數日……

  每每夢回那一幕,他的心就會狠狠的疼起來。

  沒有什麼將功抵過,唐雨遙不會放過他們任何一人的。

  紀樞這樣想著,伸手過去握住紀宏布滿皺紋的手,嘆氣道:「都作罷了,爹,兒只想有一日算一日,好好陪陪您。」

  ☆、大仇得報

  大蜀史載。

  元永一年冬,臘月初九,前朝長公主唐雨遙親率藍家二十萬大軍抵達錦城,三軍素縞,為前朝皇帝戴孝,總府大人紀宏親自大開城門,迎長公主入皇都,百姓夾道高呼「誓死護衛長公主,誅殺逆賊亂黨」!其後,長公主進宮,御林軍無不叩拜,百官俯首稱臣!長公主令史官隨行左右,揭開永順帝諸般罪孽,並手刃暴君於皇位之上!

  後無字來續。

  史載斷筆,只因唐雨遙回錦城這日,不僅手刃仇敵,還遭遇了大禍。

  可那塵封往事一件件揭開來後,竟無人知該從何處著手。

  這場雪下得太大了,整個洗宸宮都被籠進風雪之中。

  唐雨遙就站在太極殿前,望著三千白玉階,愣神片刻未曾登頂。

  身旁之人輕喚了一聲:「遙遙,為何不走了?」

  唐雨遙側過臉,那雙狹長的眼睛眼尾低垂,目光由這一路走來的冰冷摻進了繁複暖意。

  她與她初見在芙蓉城榮苑,其後被她擄上飛渺山齊天寨。

  她曾戲言要與她成親,穿著鮮紅的嫁衣卻差最後一拜。

  再後來,她護了她遙赴西境,更因她失去家園。

  再往後些,她們分道揚鑣各自前行,唐雨遙擁軍跋山涉水千里,她則先入錦城未雨綢繆。

  而如今。

  唐雨遙大仇得報在即,心中百感交集。

章節目錄